回覆列表
  • 1 # 大漠孤煙250838806

    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從阿登森林突襲,突破色當,衝過默茲河向大海進軍,等於將盟軍擋腰斬斷,大出其所料!法國政府方寸大亂,寄以厚望的馬其諾防線已然成為擺設,沒起任何作用,從心理上已經承認失敗了,所以雷諾政府迅速跨臺,主和派貝當上臺,自然是談判投降了!

  • 2 # 烽火觀察

    這個要從多方面來考慮,單一的失敗並不會導致法國投降,一系列的失敗才是法國投降的真正原因。

    一、信心被摧毀

    法國作為一戰戰勝國為了防禦德國入侵耗費了國防經費60%以上修建了堅不可摧的“馬奇諾防線”。而除了對防線的建設之外,法軍的裝備更新速度和思想依舊停留在一戰中陣地戰階段。這導致法國將坦克分散部署給步兵,缺少裝甲車和摩托化步兵。畢竟法華人認為德華人會在馬奇諾防線前耗盡最後一滴血,防線後的步兵和裝甲部隊填補可能防線漏洞即可。不過德華人顯然不會按照法華人的設想乖乖送死,當他們繞過馬奇諾防線分割幷包圍英法聯軍後,法國出動了後備軍試圖解圍。但是隨著英國遠征軍的單獨撤退,法國單獨面對強大的德軍已經失去了抵抗信心。

    二、法國的象徵巴黎陷落

    丘吉爾在6月11日到法國布麗亞爾與法國戰爭最高當局會面。法國要求丘吉爾出動所有可用的戰鬥機中隊以協助戰鬥。由於剩下的只有25個戰鬥機中隊,丘吉爾最後拒絕了法國請求,因為他認為在這一時間點上,即將到來的不列顛空戰將是決定性的戰爭。6月14日法國巴黎陷落,這是1874年普法戰爭之後法國首都巴黎又一次淪陷,法軍士氣降低到最低點。同時也對英國盟友逐漸產生了不滿。

    三、政治上的鬥爭

    在6月中旬,法國戰役接近尾聲,法軍已達崩潰邊緣,巴黎亦已經淪陷。為了儘量拖延法國投降的時間,以及能讓法國政府能及時前往北非阿爾及爾繼續抵抗德國,法國的戴高樂將軍以及英國首相丘吉爾同意合併英法兩國,組成英法聯盟(Franco-British Union )在跟戴高樂將軍商討過後,法國總統雷諾亦同意合組英法聯盟,以抵抗納粹德國。然而,法國內閣認為此舉無疑令法國成為英國屬土,將會失去所有的殖民地,故此他們堅決反對合並英法兩國。

    四、法國叛徒

    在6月16號雷諾明白自己已無可能成功說服內閣,故為了表明自己不會與納粹黨妥協,他決定辭職,同日,元帥菲利普·貝當接手其職位,他在電臺講話中向法華人民宣佈他打算向德國要求停戰。隨後法國屈辱的投降了。

    法國投降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對未來失去了信心,而英國的盟友對法國的始亂終棄也讓法國對未來失去了信心。而上層領導缺少抵抗決心也加速了法國的投降速度,法軍主力迅速的失敗也讓法國士兵大批的投降,或許法華人並不適合打仗他們不是已經投降就是在投降的陸上。

  • 3 # 史書上冬眠的蛇

    你好!由冬眠蛇來回答此問題。

    德軍黃色方案成功後,可以說,法國已經戰敗無疑,雖然他還有預備隊,但是無法組織有效反擊,他最後的掙扎如同撅起屁股讓德華人狠踹,除此之外,別無他用。

    我們先來談下黃色方案。德國原本進攻西歐的計劃沿用一戰的施裡芬計劃,從荷蘭,比利時切入法國,但在曼施坦因的一再要求下,希特勒最終改變了計劃,改為由荷蘭,比利時佯動吸引英法聯軍進入比利時,而主力從盧森堡的阿登森林殺入色當,然後攔腰切斷在比利時突進的英法聯軍主力,迫使法國戰敗。這一計劃極其冒險,一旦被英法識破,後果可能是全軍覆滅,但所幸法軍統帥甘莫林頑固的認為德軍會沿用一戰的方案,從比利時攻入法國,而對行軍困難的阿登山區未加強防範,德軍計劃遂得逞。

    法國的安排是這樣的,在比利時方向放了58個師,馬其諾防線放25個師,另10個師做預備隊,當然,如果有需要,法國還能再調集軍隊。

    然而由於法軍的防禦漏洞,德軍主力迅速突破阿登森林,佔領色當並一路向北往英吉利海峽殺去,在比利時的英法聯軍不戰自潰。

    這個時候,甘莫林下臺換上了一戰英雄貝當,可惜貝當又犯了兩個致命錯誤,首先,他命令預備役部隊和剩下的法軍主力沿著英吉利海峽到馬其諾防線構築了一條新防線,稱為貝當防線,人家德國裝甲叢集加容客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的配置就是突破他這種防線用的,他還擺好讓人家打,後果可想而知。

    其次,他將坦克分散到每個連隊去,而且忽略了空軍的作用,他那陳舊的思想還停留在一戰塹壕戰的水平上,而英華人此時選擇了儲存實力,不在支援法軍的陸地作戰。

    此時法軍全線動搖,處處防禦是處處被殲,法國完全被德軍的閃擊戰術給打懵了,雖然還有好多軍隊,但是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防禦,更別說反攻了,再多的軍隊只能是被屠殺,所以只有投降才能結束痛苦。

  • 4 # 戰略論

    我們先來看下在德軍發起第二階段的攻勢前法軍所擁有的兵力和與之向匹配的任務。

    德軍在第一階段的進攻中圍殲了法軍整個左翼,法軍損失了30個師,佔法軍總數的三分之一,更嚴重的是法軍損失它全部的機械化師。英國從敦刻爾克撤退了12個師的兵力,就在法國的只有2個師了。法國現在可用於第二階段的防禦作戰的只有66個師,這些部隊遠不如之前在比利時的英法聯軍,軍事素養極低,也不滿員。

    再來看法軍需要據守的防線,法軍需要據守從索姆河到瑞士邊界的廣闊空間,其防線長度遠遠超過其原先的防線,而其防禦的兵力卻只有原先的一半,而且缺乏飛機、坦克等技術裝備。也就是說法軍的防禦力只有先前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而且法軍沒有可供快速支援的機械化部隊,這對於如此寬廣的防線是極其重要的?

    反觀德軍,除了裝甲部隊遭到一定的損失外,其絕大多數的步兵師幾乎都沒有來得及參與第一階段的作戰,這些部隊可以立刻投入到第二階段的作戰。而德軍陸軍總司令部在戰前儲存了一批坦克,加上坦克工廠的不斷生產很快彌補裝甲部隊的坦克損失,使其仍舊保持了強大的突擊力。

    可能有人會說法軍為什麼不試圖縮短其防線也增加其抵抗能力呢?這裡法軍需要保持如此長的防線,很大原因就是因為掩護馬奇諾防線的側翼,德軍早已深入法國的北部,而南部的馬奇諾防線德軍並未發起大規模進攻。此時法軍如果選擇撤離馬奇諾防線,其緩慢的移動速度(全是步兵師)很有可能被正面的德軍C集團軍群和從側翼包抄的B集團軍群而夾擊殲滅。所以法軍根本無法縮短其防線,只能寄希望於利用河流等地利來阻止德軍的突破。

    而德軍在第二階段的進攻再次發揮了其裝甲部隊無與倫比的機動性的優勢。德軍同時在法軍巴黎的正面和兩翼發起了進攻,其裝甲部隊主力置於正面。法軍在初期確實阻止住德軍在正面的突破,但是沒能阻止德軍的兩翼的突破。這是德軍的機動效能優勢便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德軍將原本用於正面的裝甲部隊主力迅速的加強到了已經突破了的法軍的右翼的缺口上,進行縱深擴張,從而一舉切斷了馬奇諾防線上法軍的後路,至此法軍防線宣告全面崩潰,其右翼全軍覆沒,徹底被德軍打敗。

    所以就算不論法軍低落計程車氣影響,僅從單純的軍事角度而言,法軍也絕無勝利的希望可言,失敗已經不可避免。只不過由於法軍低落計程車氣加速了其崩潰的速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些人明明愛到死去活來,為何一轉身變成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