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嶽之嵐

    在後代文人的心目中,蘇軾是一位天才的文學巨匠,也有人評價他是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是他在幾任地方官時施政理念、恪守公務、政績等為人稱道及影響頗遠。

    一是蘇軾體恤民情,勤於吏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論其身居朝廷,還是被貶地方官吏,始終勤於吏職。如在密州任上,“新法擾民”,蝗旱嚴重。他一到任,採取措施,治蝗抗旱,親自下田瞭解實情,上書朝廷,請求減免賦稅,積極尋找水源,緩解災情,與民共苦,贏得百姓愛戴。十年後,再途經密州時“重來父老喜我在,扶攜老幼相遮攀”。徐州任上,黃河決口,他親自“廬於城上,過家不入”,與民工一起抗洪,保全了全城的生命財產。在儋州,他問黎民傳授中原地區先進的農業知識,教百姓鑿井飲水,直到現在,海南的許多地方還有“東坡井”。

    二是務實有為,既能坐而言,又能起而行,不搞虛假政績,踏踏實實辦真事。如在任杭州知州時,拒開八丈溝以防潁州被淮水倒灌,接著疏浚潁州西湖的蓄洩洪通道,便利了潁州通往淮水的航運交通,並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邊築了一道堤壩,被後人稱作“蘇堤”以紀念蘇軾,至今“蘇堤春曉”已成為杭州西湖的一個著名景點讓人流連忘返。任職揚州時,取消了揚州的“萬花會”。據史料記載,當時搞的萬花會已經成為揚州一大害,蘇軾冒著風險取消了 “萬花會”,實在是幹了一件深得民心的政績工程。

    蘇軾為官廉謹,不欺壓百姓,留下了較好的口碑。同時還以和藹可親、幽默機智的形象留存在後世人民心目中。他在各地的遊蹤,以及生活中的各種發明都是後人喜愛的話題。在歷代文學家中,就受到後人廣泛喜愛的程度而言,蘇軾是無與倫比的。

  • 2 # 大國系列真贊

    蘇東坡是一個全才,除了超高天賦的文學藝術能力(包括書法繪畫和詩詞)以外,還具有相當高強的軍事能力(擊退過西夏的侵襲),還具有令現代許多官員都羞愧的治政能力(所到之處人民都生活安康),還具備了一定程度的醫學常識和科學常識(在海南治癒了困擾民眾的瘧疾),說他是中國古代的一名哲學家也不會有錯,(他的哲學思辨能力在他的詩詞中表現得淋漓盡致),除此以外,他還是一個情場高手,能不強迫地讓一個奇女子自願跟他到死,可見蘇軾的情商也是很高的。

    有著諸多能力的蘇東坡,治理地方當然是得心應手的,帶領民眾對抗徐州的水災,治理蘇杭積累已久的水患,在定州平定饑荒和剿滅山賊,哪一件蘇軾是沒有做過的?

    直到在黃州做了一個閒職,蘇軾的能力才沒有發揮的地方。最後到崖州,偏僻之地,蘇軾的能力又有了發揮的地方。最後他在回京城的路上撐不住了,否則他的成就絕不會只有那麼一點,可惜啊,可惜啊!

  • 3 # 老貓談史

    蘇軾的一生可以說是跌宕起伏的,可能是上天過於嫉妒他的才華吧。但是這絲毫沒有影響他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也恰恰是這樣的波折經歷造成了他獨特的人格魅力。蘇軾一生在許多地方當過官,他極具民本思想,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首先考慮百姓的利益,他堅持了愛民親民的這條主幹線。總體來說,蘇軾是一個有能力的好官,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他在任期間所做的兩件大事。

    首先,蘇軾被貶到徐州做知州,誰知道剛上任便出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黃河決口了。在這個緊急情況下他立馬召集了五千個農夫,而他本人也沒有閒著,跟著農夫夜以繼日的治理洪水,餓了就吃個窩頭,累了就小睡一會,但人手還是不夠啊。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變向當地的軍隊求援,軍隊將領一看知州那麼努力辦事一下子被感動了,便親率軍隊加入了救災途中,在人們的共同努力下,終於將黃河決口的難題給解決了,一時間蘇軾在徐州的名望一下子打到了最高點。因為這件事情更是得到了朝廷的嘉獎。

    第二件事情就是蘇軾第二次來到杭州做知州時期。當時的西湖因為水底淤泥太多,水草繁密面臨著許多危機,蘇軾便給朝廷上奏從居民生活,政治,經濟和水利多方面來陳述治理西湖的必要性。在得到認可之後便大刀闊斧地開始了治理。在經過多放努力下,終於恢復了西湖之前的壯美景觀,也使西湖變成了現在的三潭印月,他的這一舉動,不僅拯救了民生,更拯救了文學,使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這一千古名詩得以產生。

    單從這兩點上來看,蘇軾真的算是一名愛國親民,為人民著想的好官。

  • 4 # 紫禁公子

    蘇東坡是如何實施地方長官的決策和公務的,能力如何?

    蘇東坡是歷史上有名的大才人,除了在文學上面有很高的造詣以外,在做官方面,也有很多值得人們去學習的地方。蘇東坡有幾點為官的經驗,才使得他在官場上和長官們打好了關係,做事又有一定的成績。而且也是他的這幾點經驗,使得他好幾次的化險為夷,成功的在官途中混跡了這麼久。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蘇東坡的為官經驗,大家也可以向他取經,這樣,日後在職場之上,你們也會知道該如何來進行辦公。

    經驗一,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

    當初,蘇東坡21歲時就成功的進入了殿試,說實話,他這麼小的年齡就能進入到殿試中進行考試,著實可謂是天才了。以封建時代的科考制度來說,進入殿試的人基本上都已經三四十歲了。蘇東坡當時寫了一篇文章,他的策略很新穎,引起了主考官的注意,因此被當時的宰相歐陽修所看重,將其評為了殿試第2名。透過殿試之後,蘇東坡也算是有官職的人了。他被派去了鳳翔,在那個地方擔任通判一職。這個官職還是很高的了,算是中央官,等同於如今的地市級的市長。看這節奏,蘇東坡像是被派去基層實習的中央骨幹。

    東坡上任以後,一直很愛戴百姓,在當地也是幹了不少的實事。憑他這樣的經歷,只要再磨礪幾年,前途應該是一片光明。但他運氣有點不好,他任期滿了之後,被調回到了開封,而這時候他卻趕上了王安石提出改變的時候。都知道,在古代朝堂之中,站位是很重要的。但是蘇東坡卻正好和宰相的政見不合,因此就被調離了京城,被派去了杭州,依然是擔任通判一職。雖然沒有升官,但王安石是屬於樂天派,他很會調節心態,不管在哪一個地方,他都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幹事。所以他去到了杭州以後,也依然是盡心盡力的做事情,後來還得杭州百姓們的一致讚揚。

    經驗二,身處困境,也要學會享受生活!

    蘇東坡既是在盡心盡力的辦事情,也架不住有人會暗害他。在他34歲時,他就因為一首詩被人誣陷,所以被抓住了大牢。牢獄裡面的生活可並不好過,可即使如此,蘇東坡也會學著自娛自樂。在大牢期間,他還寫下過不少的名句。其實直到蘇東坡58歲了,他的官途也一直停滯狀態。但即使是這樣的情況,他也沒有選擇放棄,一直都在等待著機會。

    終於有一天,他等來了蘇軾等徒內郡的誥命。這個官職在當時看來已經是做官者能受的最高榮譽,一般只有大官才能夠享有的官職稱呼。蘇軾得了這個稱呼,也算是覺得一生圓滿了。所以說,蘇軾用自身的經歷就告訴了我們,不管是否身處在困境,都一直要懷有一顆不放棄的心。要學會去享受生活,同時等待機會。最終有一天,雨終會過去,彩虹終將出來。

    所以綜上來看,我個人認為,蘇東坡就是憑藉著這兩點,才在職場上闖出了一片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齡剩女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