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芳軍教授醫家談
-
2 # 腫瘤專家姜爭
腸鏡正常並不能確定後期會不會患腸癌。
一般來說,如果剛做完腸鏡,顯示結果正常,說明未發現腸道病變及癌灶,但只能說明一段時間內腸道沒問題,但不能保證一直不出問題,之後還需遵醫囑定期做腸鏡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腸鏡和腸癌的關係是?腸鏡屬內窺鏡一種,一般從肛門進入腸道,來觀察腸道內部病變情況,是目前早期發現腸道病變的唯一方法,不僅可發現腸道病變形態、範圍,也會給出一定診斷結果,如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等,對於腸道息肉或腫物,也能做初步診斷,提高腸癌早期檢出率和治癒率。
對於腸癌來說,腸鏡不僅能直觀看到腸內腫瘤形態,還能直接取病理,來診斷是否患有腸癌,可以說,目前為止沒有任何在定性方面能超越腸鏡的檢查手段。
腸鏡檢查正常,短期內患腸癌是什麼原因?臨床上,也有患者幾個月或者一年前腸鏡檢查正常,但一年後發現腸癌的情況,原因可能如下:
1、腸道準備欠佳
比較常見,未遵醫囑服用瀉藥或瀉藥喝的不夠多,腸道排空情況不好,也就是腸道準備欠佳,導致腸道內殘留大量糞便、食物殘渣,影響腸鏡視野,繼而導致息肉、潰瘍、小的病變漏診。
2、腸道皺襞
我們腸道是彎曲且長的,其中又有很多皺襞,而這些皺襞可能會隱藏一些小的、扁平的病變,腸鏡檢查時並未發現,如果腫瘤細胞進展較快,可能過幾個月就會出現惡變。
針對這種情況,可選擇經驗豐富的內鏡醫生操作,能發現掩藏在褶皺處的小病變。
3、患者因素
腸鏡檢查會有一定不適感,能否耐受因人而異,若患者無法忍受,不能較好的配合醫生翻轉身體,或直接中斷檢查,導致腸鏡未觀察到全部腸管,可能會導致病變遺漏。
當然,患者有腸道手術既往史、腸炎、腸道狹窄、腸梗阻、腸粘連等情況,可能會導致進境困難,影響觀察。
除了以上原因,其他部位腫瘤轉移到腸道、腸道粘膜下細胞發生突變等,也會出現腸鏡正常,但幾個月後發現腸癌的情況。
哪些人需儘早做腸鏡檢查?1、出現不明原因便血、排便次數增多、腹瀉便秘交替、大便變細等症狀人群;
2、大便潛血陽性、貧血、腫瘤標誌物異常、影像學檢查異常等人群;
3、有慢性腸炎、炎症性腸病(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血吸蟲病等)等人群;
4、有腸息肉、腸癌家族史、長期闌尾炎、膽囊炎或闌尾、膽囊切除史、盆腔放療史人群;
5、長期精細化飲食,喜食高脂、高動物蛋白、辛辣刺激、油膩等食物,平時不喜運動,長期精神壓抑人群。
總的來說,建議40歲以上人群,定期進行腸鏡檢查,無問題可每3-5年複查一次,同時可將肛門指檢、糞隱血試驗作為常規體檢專案,早發現早治療。
-
3 # 普外科李家大夫
如下圖所示,透過腸鏡檢查,我們可以發現腸管內的各種不同病變;同時,能在腸鏡下對這些病變進行活組織病理檢查,進一步確診疾病的性質。對下圖2中所示的息肉樣小病灶,還能採用內鏡切除的方法達到根治的目的,從而達到避免外科手術的風險與防止腸癌發生的風險。因此,可以說結腸鏡在大腸癌檢查與治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甚至有人評價“腸鏡+病理檢查”是目前腸癌早診的金標準。
但腸鏡檢查也不是萬能,它也存在一些不足,會導致腸鏡檢查“正常”患者,檢查後仍然得腸癌的風險。不典型的腸癌難以發現,如下圖所示,由於腸液影響、升結腸皺襞多、乙狀結腸容易套疊鏡身、橫結腸容易出現一些扁平病灶。這些情況都容易引起腸鏡檢查與診斷困難,導致疾病漏診風險。特別是碰到一些早期腸癌或腺瘤病灶,它們本身又小,加上位於腸管皺襞處,如果不是經驗豐富的腸鏡檢查醫生進行檢查的話,是很難發現的。結果導致檢查後出現患者得腸癌的現象,也就不奇怪了。
腸道準備不好,醫生難以發現小的腫瘤或息肉。如下圖左側二張圖片,由於腸管內有糞便影響了腸管粘膜的粘膜的顯露,在糞便覆蓋的部位,即使有小的腫瘤或息肉存在,尤其是不太典型的病灶時,一般是艱難被發現,所以,也有存在即使腸鏡“正常”,也會得癌的原因了。
術中患者配合不好,難以達到腸鏡檢查的目的,這種情況主要發生在普通腸鏡檢查病人身上,是因為術中腸鏡檢查帶來的痛苦,讓患者難以忍受,導致腸鏡檢查不全面或時間過於倉促而未看清楚。針對這種情況,目前可採用無痛腸鏡檢查技術來解決。但還有一些心肺功能不太好病人,做無痛腸鏡檢查有一定風險或者患者心肺功能無法耐受過長時間的檢查,都會導致檢查不充分而存在漏診風險。
經驗不足與未按規範進行腸鏡檢查,得腸癌也不奇怪!這主要是與檢查醫生的技術操作有關。如上圖示,結腸鏡的操作是有一定的學習曲線,對一些經驗欠缺的腸鏡醫生,一些小的腸癌或息肉病灶,是比較難發現的,如果能夠進行規範的腸鏡操作,有可能會減少漏診的風險。但如果腸鏡操作醫生操作不規範,比如檢查時間過快、腸管粘膜觀察不仔細或遺留檢查盲區的話,就非常容易導致病灶遺漏。其後果就是所謂腸鏡檢查“正常”的患者,檢查後不久發現患有腸癌的情況。
就是普通腸鏡檢查正常,也無法完全排除不得腸癌。有些不典型的病變,在普通腸鏡檢查下是正常的,但應用一些新技術檢查,就會發現它是病變組織。如下圖病灶,就是普通腸鏡檢查未發現,後來應用腸鏡檢查新技術才發現的病灶。
另外,腸鏡檢查是階段性檢查方法,大家按規範進行腸鏡檢查,是能夠做到腸癌的早篩早診,但並不能控制腸粘膜細胞不癌變的風險。所以,即使這次腸鏡檢查正常,腸管粘膜細胞也完全有可能在下次檢查前發生癌變。因此,腸鏡檢查正常,也還是有得腸癌的風險。但腸鏡檢查能發現多數腸癌癌前病變,並及時治療,從而能大大減少了腸癌發病風險。
回覆列表
腸鏡正常只說明目前沒有發現腸癌等病灶,並不是預防腸癌發生的預防或治療手段。
有時候,因為病灶小,處於“盲區”,或腸道準備不足,也可能遺漏病灶。
因此,關注自己身體狀況,必要的定期體檢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