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蜜桃姐姐
-
2 # 藥師陳
看到這問題時讓我想了很久,雖說我是兩個孩子的媽,但在孩子快出生時需要做什麼,好像跟我老公談論最多的是在哪個醫院生,要找哪個醫生好,還有向朋友打聽哪個牌子的奶粉好,我是一貫主張要母乳餵養的,但怕萬一奶水不夠,好知道哪奶粉好,但卻讓我算進了,兩個小孩奶水都不夠,都要兼奶粉。還有就是準備小孩出生的衣服和奶瓶,說實在第一個小孩出生時衣服和奶瓶都是婆婆和姑姑包辦。然後好像也沒有什麼了,忙著工作,等著小孩出生。
-
3 # 婦產科醫生畢一鳴
恭喜您幸福的準媽媽,隨著寶寶的出生日期臨近,您即將開啟人生新的篇章。
對於您的提問,我給出一下建議:
1、和您老公一起定期做孕期檢查,將檢查化驗單,自己動手做成一部相簿,按時間,檢查內容做成配圖說明,可以附上你們夫妻的的期許。
2、和老公一起對寶寶開展胎教。一起聽音樂、一起給寶寶讀故事,可以將這些做成小影片。
3、懷孕中晚期建議孕婦開始適當的、循序漸進的做骨盆鍛鍊,可以讓丈夫陪著你一起練。
5、每天和丈夫一起適當運動,一起準備孕期每一頓的營養餐。
6、一起為寶寶選擇好聽、幸福的名字。
7、一起去影樓拍一部懷孕期間“孕婦寫真集”。
8、如果有條件和精力,可以將以上這些,做成一部動感十足的、幸福滿滿的影音合集。
9、一起動手為寶寶出生後的嬰兒車、嬰兒床、日常衣物等做準備。
-
4 # 媽媽咪呀之有娃以後
哈哈,可以一起去拍過孕育照片,很有紀念意義啊!好多媽媽都拍了,記錄自己孕育的美麗旅程!
可以和老公一起去挑選為寶寶出生而準備的嬰兒床,佈置嬰兒房間,買一些新生兒需要的用品,我那時候懷著我寶寶的時候,我特地去挑了一些衣服,因為不知道寶寶性別,我挑的是中性的,黃色或者天藍色!總共大概買了5套吧,因為寶寶長得特別快!我寶寶第一個月長了11cm,第2個月9cm,第三個月也是7cm,總之,她姑媽給買的兩套沒來得及給,三個月給我,完全寶寶就用不上了!然後我還買了2床包被,2床尿墊,2個奶瓶,1塊浴巾!最簡配置了!
當然要考慮到前三天可能沒奶,所以可以買一小罐奶粉,大概400ml吧。
要是害怕漲奶,還可以準備一個吸奶器,寶寶有可能喝的少,所以你怕溢位來侵溼衣服還有弄一個溢乳墊!
寶寶的尿不溼啊,沐浴璐,洗澡盆都要準備的!當然還有媽媽的待產用品!切記切記~
還有可以和寶爸佈置一下孕嬰房啊!
這些都是比較有意義又特別實在的東西!
而且據瞭解,有些明星媽媽,像謝娜,她孕期就自學了手工活兒,自己給小孩子做了一些布偶玩具!超級有愛有木有!我媽媽以前給我也編制了不少毛衣,可惜我不會啊!我沒有做手工的天賦,手比較笨!
所以我就只能給自己煲煲湯啊,老公要上班,我提前一個月請的產假!
所以平時也有時間,我每天散步兩個小時候吧,據說散步能夠加速子宮頸的成熟,有利於順產!而且運動能夠給寶寶提供更好的氧氣!
沒事的時候,我就數數胎動,聽聽孕育音樂,胎教胎教!
-
5 # 祥雲瑞璟166
根據自身情況,選一家信得過的醫院,讓自己的寶貝在那裡出生是很關鍵的,一但選定就會很安心了,我們這邊大部分都是在哪裡產檢就在哪裡生產。
定期產檢一定要堅持,那是瞭解自己寶貝發育狀況的有效途徑;生產方式:大概的費用一定要準備好,若年齡偏大,要考慮剖腹產,為了寶貝與自身的安全健康,醫院是會支援的,費用會高些,就算年齡適中也要考慮進去,萬一臨時有什麼狀況,餘地也大些。諮詢醫生後按最高費用準備好,以防萬一;
穿的準備:給寶貝準備4~5套(多點也行)沒紐扣的小衣服,你自己的也準備2~3套以便換洗,寶貝出生時會用到的小抱被、睡袋之類我們這邊的醫院會是提供的,給錢去領就可以了,醫院準備的比我們自己準備的要全面適用,寶寶出生時吃的奶粉也含有的,防媽媽產後奶水偏少或沒有奶水,只要給寶寶準備個奶瓶就好,能省很多心思去想、去籌備。準備一包小號紙尿褲,醫院裡雖有賣,但貴些,還有孕媽媽別忘了每天洗澡或睡覺的時候把乳頭往外拉,防止乳頭往裡縮,寶貝不易吃到母乳。
就快要見到自己的寶貝了,激動的同時也希望把這個過程保留下來,現在最流行的就是拍孕肚照了,有的還在肚皮上畫上可愛的卡通圖案一同照下來,這種方式雖然流行,但不一定適合每個人,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就是因為他還沒有到與外界接觸的時候,照相雖不會影響到寶貝,但是,裸露著肚皮一不小心就會被涼到而感冒冒的,畢竟孕媽媽的抵抗力本身就不太強。還有,若自身屬於敏感性面板,畫圖案的塗料雖然都是沒有任何副作用的,萬一你不適應過敏呢,孕婦的身體,一個不小心就會出狀況,一但出狀況,後悔是沒有任何用的,遭罪的是你的寶寶和你。孕媽媽的美,是她的整個體型,不光是肚皮上,那個畫著別人思維的卡通圖案。所以,若自己孕期的感覺不是太好,就別去追求流行、裸露肚皮讓生病有機會。穿著孕裝照出來也一樣優雅、有意義。寶寶出生後,健康成長的每一步,才是最值得,最有意義的回憶與幸福,願你和你的寶貝健康、幸福…………
回覆列表
1. 單獨的二人旅行
計劃一個週末與伴侶外出,因為與新生兒(或嬰兒,或蹣跚學步的孩子)一起旅行是有點累的,甚至自己可能也沒享受到什麼樂趣。不必飛到異國他鄉,甚至不用去遠離家鄉的任何地方。其實只要是能夠和伴侶享受這些最後安靜時刻的地方就好,只是你們兩個,享受彼此的陪伴。
2.去一個真正的電影院看電影
當然,一旦你成為父母,你仍然可以出去看電影。但現實是:你不會。至少,暫時不會。嬰兒出生後的頭幾個月,你會感到疲乏/痛哭/焦慮,除了需要生活以外,什麼都不想。如果可以的話,在嬰兒到來之前看看好看的電影,放鬆一下,就當給自己的小獎勵。
3.去一家好餐館吃晚飯
再說一次,並不是說媽媽在嬰兒出生後就不能到餐館吃飯了。但是選擇會變得非常有限,而且很多時候,會覺得出去吃反而很麻煩。和伴侶計劃在一個不錯的餐廳進行約會,和他談論除了孩子之外的其他事情,享受當下。
4.完成所有關於出生計劃和嬰兒的重要決定
現在是時候確定你和伴侶在對於寶寶的方方面面是否處於統一戰線的時候了,不要等到寶寶出生後再去想,那時候又要照顧寶寶又要思考複雜的事情,肯定效率都不高。跟伴侶談談寶寶回家後會發生什麼。確保你們雙方都同意誰來處理寶寶哭泣的情況、誰晚上起來餵奶等等問題。
5.準備待產包
和伴侶一起準備要帶去醫院的待產包,有時候可能伴侶會更有條理性。當然如果碰上那種比較粗心大意的伴侶,媽媽們要多操心了。重要的是提前準備好,該買的的東西早點下單。二人一起心平氣和地商討,會讓準備過程更有效率。
6.放鬆
我知道這很難。媽媽會容易不耐煩、焦慮、不舒服。但確實需要冷靜,在這種狀態下,和伴侶進行愉快的、悠閒的散步,談談心,享受彼此的陪伴。彼此相愛,為即將到來的冒險做好準備,這會讓待產媽媽精神方面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