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汽配王子
-
2 # 天和Auto
韓系車虧損1300億隻是韓元,主要原因不是歸罪與東亞市場而是特指中國。
韓系車的虧損是可以預見的,在中國汽車市場走下坡理所應當,原因可以總結為“時代不同了,韓系與其他合資不一樣”。
至於1300億韓元僅相當於不到790萬人民幣,對於現代起亞這種體量的企業而言並不多,看似誇張的資料僅是因為韓元不值錢,韓系車銷量差貌似也是南韓車本就不值錢但卻賣了高價。
現代汽車從2017年在國內一直在減產,工廠的開工率僅為60%左右,疲態早已顯現所以虧損也是註定的。而銷售目標和實際銷售量的差距基本半對半,這種情況就值得思考了。
韓系車現代和起亞實際沒有區別,只是設計風格相同但核心技術都是現代的;兩個品牌的量產車高度一致本就缺少競爭力,對於垂直度較高的消費者而言現代起亞只是內部競爭,對於理性一些的消費者而言韓系車沒有吸引力。
十幾年前韓系車伴隨韓流文化的入侵風生水起,究其原因實際為價格比其他合資車系普通更低,而同時期的自主品牌在發展階段又毫無競爭力;面對幾乎沒有競品的空白市場品質如何已經不重要了,在特殊的階段只要是合資車哪怕是彈丸之地的南韓車也會成為首選。
在這種環境中發展的韓系車品質一路走低,中後期出現的發動機拉缸事件、雙離合召回事件以及近期的發動機機油增多事件幾乎給了韓系車致命的打擊,其技術之差或者說針對國內市場投放的技術之落後可見一斑。
而到這一階段後中國產自主品牌汽車的技術升級已經走到了第二階段,從技術上至少超越了既不節油又沒效能的韓系車,在中國產車的發力下其他合資品牌價格也在走低,主流品牌也重合了韓系車。
現在的局面是一線自主品牌和一線合資品牌的競爭,二三線中國產品牌和韓系車在對抗,等級已經明顯劃分出來韓系車不再是合資品牌的首選。
而在合資品牌屬於二線的韓系車對國內消費市場的輕視仍非常明顯,中外市場同款車型配置嚴重縮水,車身安全結構也差的一塌糊塗,IIHS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的事故死亡率同級資料裡知名韓系車基本在最高的前五名,可想而知國內合資正常的簡配車會差到什麼程度。
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只要出現問題即使不搜尋只要曾經關注過這類資訊,網際網路會自動推送相關內容,韓系車的醜態不能再掩飾憑什麼把責任歸結為中國市場的華人呢?難道是怨中國汽車消費者不夠傻了嗎?
與薩德無關,韓系車終將會步菲亞特鈴木的後塵;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3 # 金十資料
2018年,中國汽車銷量共2808.06萬輛,同比下滑2.76%,也是自1990年以來出現首次年度下滑。由此,現代起亞把虧損的主要原因歸咎於中國。去年第四季度,現代汽車的中國銷量在下滑了23%,對比之下,現代汽車在美國銷量下滑1%,跌幅僅為0.2%。
2017財年,現代在中國銷量下降28%,降至82萬輛,由此,現代提出了2018將中國銷量恢復至90萬輛的目標。此外,自2017年以來,現代汽車還一直在執行減產的決議,據現代在中國的一名零部件廠商高管透露,工廠開工率為60%左右。讓現代抓狂的是,即使實現了減產,中國區的全年銷售量也僅有79萬輛汽車,遠低於現代汽車在中國的總產能——165萬輛。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曾抱著在中國市場恢復增長的信心,但是現代也不敢只在中國一棵樹上吊死。2018年5月,現代在美國阿拉巴馬州投資了3.88億美元建造一座新的工廠,還針對現有的工廠(HMMA)進行更新。2018年12月21日,據路透社報道,現代汽車表示將在印尼建一座電動汽車工廠,年產能約25萬輛。
截至2018年12月,現代累計在華汽車銷量已超1000萬輛,這一佳績是現代在中國市場“打拼”16年才換來的,而當下,中國也不負眾望,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車市場。結合現代此前的種種舉動,不難看出,在海外建廠的舉動既為了應對中國銷量下滑,也為了能佔領更多市場。隨著現在正準備在電動車領域發力,而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也蒸蒸日上,中國市場這塊肥肉,或許現代是無論如何也是捨不得放棄的。
-
4 # 長春華翼物流
南韓車要崩盤了,如果真有這樣一天,中國車企可不要去收購,還記得上汽怎麼收購雙龍汽車的嗎,就是騙錢,南韓人這一點一點節操都沒有,和無賴沒什麼區別。
-
5 # 熊貓投資
真的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初看題目要嚇死人,如果起亞虧損1300億人民幣,早就可以關門大吉了,因為起亞目前全球的銷量一年的利潤還不到100億人民幣。
據路透社報道,南韓現代起亞汽車集團在其2018年第四季度報告中顯示,2018年第四季度起亞的淨虧損額達到1298億韓元(按照今日人民幣兌韓元的匯率1:165.7,摺合約7.83億人民幣,這點錢起亞還是虧的起的)。再者此次歸罪更明確的來說,其劍指中國而非東亞,因為的起亞一半的銷售量在於中國。
為何起亞在中國的銷量下滑?起亞隨著韓流的崛起而進入了中,在早期由於起亞系合資車裡價格最便宜的,而當時的中國產車無論外觀及質量又都不行,所以起亞在中國有過一段輝煌的時光,但最近幾年,起亞在中國的銷量卻一年不如一年,直至目前出現虧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1)最直接的原因——薩德事件,受薩德事件影響,南韓的現代和起亞在中國市場的佔有率大幅下降。其中,北京現代2017年全年銷量82萬輛,同比2016年下跌近30%;東風悅達起亞累計銷售36萬輛,同比大降45%,所以不要挑戰華人的情感。
(2)最根本的原因——中國產小車的崛起:不得不承認的是,最近幾年是中國汽車的崛起之年,哈佛、長城wey、寶駿、吉利EMGRAND EC7等等一款比一款賣的好,現在的中國產車在價格低於韓系合資車的前提下,質量並不低於韓系車,所以也搶佔了韓系車的市場。其實從李書福全資收購沃爾沃,甚至還成為了戴姆勒第一大股東,就可以看出中國汽車工業的崛起,吉利不賺錢的話,李書福哪來的錢收購和入股。
當然了,韓系車的傲慢也是他們遭遇滑鐵盧的另一原因,韓系車在中國的產品更新換代的總是緩慢於其他地方,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很多業內人士表示,現代、起亞等車企向來對中國市場不夠尊重,導致其向中國市場投放產品緩慢,並缺少有競爭力的產品。
總結對於韓系車,我一向的觀點是能掛一家是一家,在東亞,汽車的霸主地位最好還是由華人來執掌,希望未來的中國汽車界,能如同手機界出現一個華為一樣,與世界最高階的同臺競技。
回覆列表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雖然放慢點,但中國中產階級開始崛起,車,房,是華人追求的亮點,就像爆發戶,喜歡大氣,車身大的SUV車型,開著像土豪,有面子,現代起亞這最近兩年SUV款式更新慢,也沒有太大亮點。
就事論事,哪裡不對的,看客諒解,手機打字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