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唐師講點事
-
2 # 老周說三農
怎樣讓牛多長肉、增強抵抗力?
要想讓牛多長肉,掌握這幾個方法就立竿見影。
首先是種植青貯玉米制作青貯飼料,種植優質牧草,我講的優質牧草是牛喜歡吃的、營養價值高的、產草量高、適應當地氣候條件的多年生牧草。讓牛多長肉就要供給他優質可口的飼草飼料,不要喂沒有經過青貯或氨化處理的營養含量低的農作物秸稈,讓他多吃快長。如果飼料中營養不足,牛用什麼來長肉,所以除了優質的飼草外,要補給適量的精飼料,精飼料每天不能低於500克。
二是牛容易感染內寄生蟲,內外寄生蟲對牛的危害很大,它爭奪牛體內的營養物質,牛採食的營養物質大部分供給內寄生蟲享受,造成牛瘦骨嶙峋的,還可引起腸炎等疾病,牛隻吃不長,不會長膘。因此,必須對牛進行驅蟲和健胃,以驅除內寄生蟲,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進食慾、改善消化機能。記住每年春秋季節都要給牛驅蟲和健胃。
三是要營造一個乾淨、衛生、舒適的環境給牛生活,讓牛安安靜靜地採食、反芻、休息,使牛消化的營養物質儘量多的轉化為牛肉。每天打掃衛生,定期消毒,尤其是夏天和秋天要消滅蚊蠅,蚊蠅叮咬牛體,牛得不到安靜採食和休息,就會影響牛的增重。
四是圈養的牛要讓他經常活動活動,每天刷拭牛體2次,從前向後、從上向下順毛刷試。如果牛身體沾滿牛糞就應該給他清洗一下,讓他舒舒服服地為你生產牛肉。
五是採用實踐中應用效果好的單方,如每100公斤精料中新增20克二氫吡啶、在飼料在新增5%的松針粉、給牛營養性的舔磚等。
六是牛無夜草不肥,晚上要給牛喂青貯飼料、青綠飼草或新鮮松針。
增強抵抗力,牛的抗病力是強的,注意春秋季進行免疫接種,只要驅蟲、健胃和免疫接種後一般發病很少。發現疾病應及時治療,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
3 # 發財馬
全面致富奔小康的號角已然吹響!作為一個三農養殖從業者,要想腰包鼓,養牛早下手。
360行同行不同利。入行養牛如何做到長肉增重快、疾病少,要做到如下幾個方面:
一.適宜的飼養方式(小時散養,大時栓養)。
1.小時栓養會影響生長髮育,特別影響牛犢的骨架生長。從而造成牛犢骨架小,增重慢,影響收益。
2.犢牛小時候讓其散放飼養,有足夠的活動空間,以適應新環境及提高生長髮育。待體重、體長停止生長開始長肉時改為栓養。
二.適宜的飼養溫度(力爭做到牛舍與飼料冬暖夏涼)。
1.冬季牛舍溫度過低,牛會消耗過多能量禦寒,繼而影響增重。
2.夏季牛舍溫度過高,牛的食慾和消化機能會受影響,食慾低影響採食量及增重。
3.冬季多飼餵能量飼料或脂類飼料(諸如新增植物油),儘量溫水拌料或飲溫水,在飼料或飲水中新增黃芪多糖強身健體。
4.夏季喂麥麩或青綠多汁飼料,保證充足乾淨的飲水。同時可以在飼料或飲水中新增電解多維、清瘟敗毒散降低牛體熱應激。
三.適宜的飼餵方式(先骨架後增膘)。
1.牛的生長方式:小牛長骨、中牛長肉、大牛長膘,因此飼餵方式必須按牛的生長階段營養需求去飼餵。
2.小牛階段(三四百斤),精飼料飼餵佔30-40%為宜,要新增麥麩和鈣的比例。
3.中牛階段(七八百斤),控制過肥,精料佔40%為宜,要提高豆粕新增量。
4.大牛階段(一千斤),敞開飼餵,精料佔40-60%為宜,增加玉米用量、減少麥麩及豆粕新增量。
四.適宜的保健(健胃養胃消食)。
1.肉牛後期吃的多運動少,易消化不良,健胃不可或缺。
2.避免飼餵劣質飼料、飼草。
3.定期給牛飼餵微生物製劑,提高瘤胃菌群數量及活力,幫助消化及提速增重。
五.加強綜合飼養護理,提高抗病力(牛健康膘肥體壯自然疾病就少,抗病力一個“牛”)。
1.牛舍的嚴格消毒(10%石灰水噴灑、2%燒鹼水消毒或密閉薰蒸消毒)
2.牛舍的環衛護理及通風(糞便勤清,環衛護理,合理通風安排氣扇或預留大窗戶)
3.合理的分群(15-20頭為宜/群或圈)與稱重(1次/月,空腹稱重,為了瞭解育肥效果)
4.有條件的每天刷拭牛體(上下午各1次,5一10分鐘/次,提高新陳代謝)
5.健胃驅蟲並控制飼餵酸性(可新增小蘇打)。
6.精飼料的新增(見上)
逐夢遠航永無止境!既然選定三農養牛,那就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精神。有道是:百竿尺頭,更進一步。時不我待!加油三農養君……
2019-5-15
回覆列表
讓牛多長肉最好的方式是圈養,而對於抵抗力而言,牛的抵抗力本來就很強,這是我們養殖最喜歡選擇養牛的原因,我當初養牛也是看中牛不容易生病,而且生病之後不會傳染,我使用的方法是圈養,長肉肉很快的,我簡單描述一下當初養牛的過程,看看對你有沒有什麼幫助。
一是採取圈養方式,圈養的好處就是好管理,在圈舍設施方面,我採用的是中間是通道,通道的兩邊是餵食的和喝水的地方,有1米左右的臺階,讓牛橫向排列,每一個牛之間使用鋼管隔開,這樣易管理。
二是每天早上餵食之後,就喂水,要讓牛多長肉,餵食配料很重要,我們的定位與大規模的定位不一樣,比較農村養殖的是小規模養殖場,所以,我們養殖的是純土牛,在配料方面沒有購買飼料,而是自己按照一定的配方,用酒糟、玉米、麥糠、黃豆等等,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配合,每天早晚喂一次,時間大約在9-10點和下午5-6點。
三是餵食之後就用軋細的玉米草給它吃,再進行喂水,每次都是吃的很飽,然後我們購買的牛多為農民的瘦牛,基本在1-3個月,就可以長肉變肥了,只要變肥就儘快出圈,每頭牛利潤基本保持在1500-3000元左右,這在農村的小養殖場還算是可以的。
四是對於防控方面,除了請專業人員進行指導,自己也要隨時觀察它們吃東西和喝水的時候,這個階段是最容易看出來的,所以養牛也很辛苦,就看自己能不能堅持,比養豬要划算,風險也會很低,主要是成本太高。不過容易管理和風險是是最受大家接受的養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