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到公元220年東漢的覆滅,這五百年間,由於國家統一,國力富強,中國古代建築出現了第一次發展高潮,奠定了中國建築的理性主義基礎,這一時期的建築倫理內容明確,佈局鋪陳舒展,構圖整齊規則,表現出質樸、剛健、清晰、濃重的藝術風格,代表這種風格的主要是都城、宮室、陵墓和禮制建築。 秦漢時期建造了大規模的都城與大尺度、大體量的宮殿。如秦咸陽城,以渭水貫都,象徵河漢,以宮殿象徵紫宮,以城市內其他建築象徵星羅棋佈的星空。咸陽城中心還建立了祭祀性的極廟。咸陽阿房宮前殿的臺座,規模可以容納萬人,其前有一條寬闊的大道,直抵其前的終南山,並將遠山之巔,作為這座大殿的門闕,氣勢非常宏偉。 漢代建築在秦代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其宮殿如長安城內的桂宮、光明宮、未央宮和西南郊的建章宮等,均豪華壯麗、門闕巍峨,前無古人。漢長安城,據後人推測,其平面上南像南鬥,北像北斗,城市的輪廓呈不規則形,城內大部分都被帝王的宮殿建築所覆蓋。西漢來年還在長安南郊建造了明堂、辟雍。東漢光武帝劉秀依東周都城故址營建了洛陽城及其宮殿。宮殿前設定標誌性的高大門闕,將寬闊的馳道與城市、宮殿聯絡在一起。宮殿內仍然有高臺建築。宮殿的佈局形式,還不像後世宮殿那樣的層層門殿,有些宮殿呈四出門的格局,很像這一時期文獻中提到的明堂建築的佈局形式。 秦漢時代的陵墓規模巨大。相傳秦始皇陵內,描繪了天空星象,並用水銀象徵河川大海。陵周圍的兵馬俑軍陣,表現出極其宏大的氣勢。 漢代陵墓呈方尖臺的形式,有如將埃及的金字塔上端削平的做法。各代王陵沿關中平原一字排開,氣勢如虹;陵前有石刻的雕像。漢代陵墓的地上部分依舊為夯土臺封土,地下部分則分為兩個發展階段:西漢帝王墓室以木構“黃腸題湊”為主,東漢墓室結構則以磚石為主,稱為“黃腸石”。 西漢的陵墓除了掘地起墳之外,還出現了一種“鑿山為陵”的形制。“鑿山為陵”的墓室大多數是橫穴式,並且分為耳室、前室和後室等很多部分。而豎穴式的墳則改用磚和石料構建墓室,形制和結構完全模仿現實生活中的房屋、宮殿和院落。在這些墓葬裡,牆壁上大都繪有彩色的壁畫,或者有模印的畫像磚,而在石結構的墓葬裡則大部是雕刻畫像。 西漢時期從高祖開始,各陵都安置了很多陪葬墓,被稱為“陪陵”,形成規模宏大的陪葬墓地。陪葬者大都是當時的朝廷重臣和皇親國戚。據記載,陪葬長陵的有蕭何、曹參、張良等一些開國元勳;陪葬茂陵的有衛青、霍去病等名將。陪葬者的墓地多是皇帝所賜,各自建有陵園、園邑和祠堂。有的還把子孫附葬在父祖墓旁,形成宗族墓地。陪葬者地位越高,離帝陵越近,封土也較高大。 公元25年,劉秀建立了東漢政權。東漢陵園四周的建築與西漢相異,不築垣牆,改用“行馬”。通往陵冢的神道兩側還列置成對石雕,開創了在神道兩側建置石雕的先例,更進一步顯示了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威。這一建制為以後各朝所沿用。 秦漢兩代,皇家園林以山水宮苑的形式出現,即皇家的離宮別館與自然山水環境結合起來,其範圍大到方圓數百里。秦始皇在陝西渭南建的信宮、阿房宮不僅按天象來佈局,而且“彌山跨谷,複道相屬”,在終南山頂建闕,以樊川為宮內之水池,氣勢雄偉、壯觀。由於秦始皇曾數次派人去神話傳說中的東海三仙山——蓬萊、方丈和瀛洲求取長生不老之藥,“引渭水為池,築為蓬、瀛”,表達了對仙境的嚮往。 漢代,在囿的基礎上發展出新的園林形式——苑,苑中養百獸,供帝王射獵取樂,儲存了囿的傳統。苑中還有宮、有觀,成為以建築組群為主體的建築宮苑。漢武帝劉徹擴建上林苑,地跨五縣,周圍三百里,“中有苑二十六,宮二十,觀三十五”,上林苑苑中既有皇家住所,欣賞自然美景的去處,也有動物園、植物園、狩獵區,甚至還有跑馬賽狗的場所,成就了中國皇家園林建設的第一個高峰。“其北治大池,漸臺高二十餘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萊、方丈、瀛洲、壺梁,象海中神山、龜魚之屬。”這種“一池三山”的形式,成為後世宮苑中池山之築的範例,並一直延續到清代。 秦漢時代一個偉大的建設工程是萬里長城。秦代第一次將戰國時各諸侯國的長城,連線為一條較為完整的防禦結構體系。 西漢末葉,臺榭建築漸次減少,中國木結構建築體系成熟的標誌之一的樓閣建築開始興起。從許多壁畫、畫像石上描繪的禮儀或宴飲圖中可以看到當時殿堂室內高度較小,不用門窗,只在柱間懸掛帷幔。西漢宮殿多以輦道中相屬,而未央宮西跨城作飛閣通建章宮,可見當時宮殿多為臺榭形制,故須以閣道相連屬,甚至城內外也以飛閣相往來。東漢中後期的明器中常有高達三四層的方形閣樓,每層用斗拱承託腰簷,其上置平坐,將樓劃分為數層,此種在屋簷上加欄杆的方法,戰國銅器中已見,漢代運用在木結構上,滿足遮陽、避雨和憑欄眺望的要求。各層欄簷和平坐有節奏地挑出和收進,使外觀穩定又有變化,併產生虛實明暗的對比,創造出中國閣樓的特殊風格,南北朝盛極一時的木塔就是以此為基礎。 透過大量東漢壁畫、畫像石、陶屋、石祠等可知,當時北方及四川等地建築多用抬梁式構架,間或用承重的土牆;南方則用穿鬥架,斗拱已成為大型建築挑簷常用的構件。中國古代本構架建築中常用的抬梁、穿鬥、井榦三種基本構架形式此時已經成型。木構建築的斗拱形式,除流行“一斗二升”外,還可以看到“一斗三升”的新形式。漢代建築組群多為廊院式佈局,常以門、迴廊襯托最後主體建築的莊嚴重要,或以低小的次要房屋,縱橫參差的屋頂,以及門窗上的雨搭,襯托中央主要部分,使整個組群呈現有主有從,富於變化的輪廓。 磚的發明是建築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在秦代已有承重用磚,秦始皇陵東側的俑坑中有磚牆,磚質堅硬。秦咸陽宮殿遺址也發現有大量瓦當、花磚、石雕和青銅構件。磚在漢代建築更是使用廣泛。西漢中後期至東漢磚石拱券結構日益發達,用於墓室、下水道,除並列縱聯的磚砌筒殼外,還有穹隆頂和雙曲扁殼。 在建築裝飾方面,早在戰國時代,秦國的建築裝飾已有相當程度的發展,奔鹿紋、鳳鳥紋、豹紋、雙獾紋的秦國圓瓦當,其藝術水平比燕、齊等國的半瓦當明顯高出一籌。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瓦當圖案更加豐富多樣,除流行雲紋和葵瓣花紋外,還有四鹿紋、四獸紋、子母鳳紋及鹿鳥昆蟲紋圓瓦當,構圖更加飽滿,形式愈加華麗。此外,秦代開始出現吉祥文字瓦當,如“唯天降靈,延元萬年,天下康寧”十二字篆文瓦當。 到兩漢時期,更流行卷雲紋瓦當和吉祥文字瓦當。西漢末年,出現了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四神瓦當,形象矯健活潑,瓦當中央的半球形圖案越來越顯著。漢人尤擅長將表意的漢字,變成莊重典雅的裝飾藝術品,如櫟陽、周至等縣出土的“漢並天下”、“長樂未央”文字瓦當,長安漢城遺址還發現“延年益壽,與天相侍,日月同光”為內容的十二字瓦脊。 總之,秦漢時期可謂中國建築的青年時期。建築特點是:都城區劃規則,居住裡坊和市場以高牆封閉;宮殿、陵墓都是很大的組群,其主體為高大的團塊狀的臺榭式建築;重要的單體多為十字軸線對稱的紀念型風格,尺度巨大,形象突出;屋頂很大,曲線不顯著,但簷端已有了“反宇”;雕刻色彩裝飾很多,題材詭譎,造型誇張,色調濃重;重要建築追求象徵含義。
從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到公元220年東漢的覆滅,這五百年間,由於國家統一,國力富強,中國古代建築出現了第一次發展高潮,奠定了中國建築的理性主義基礎,這一時期的建築倫理內容明確,佈局鋪陳舒展,構圖整齊規則,表現出質樸、剛健、清晰、濃重的藝術風格,代表這種風格的主要是都城、宮室、陵墓和禮制建築。 秦漢時期建造了大規模的都城與大尺度、大體量的宮殿。如秦咸陽城,以渭水貫都,象徵河漢,以宮殿象徵紫宮,以城市內其他建築象徵星羅棋佈的星空。咸陽城中心還建立了祭祀性的極廟。咸陽阿房宮前殿的臺座,規模可以容納萬人,其前有一條寬闊的大道,直抵其前的終南山,並將遠山之巔,作為這座大殿的門闕,氣勢非常宏偉。 漢代建築在秦代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其宮殿如長安城內的桂宮、光明宮、未央宮和西南郊的建章宮等,均豪華壯麗、門闕巍峨,前無古人。漢長安城,據後人推測,其平面上南像南鬥,北像北斗,城市的輪廓呈不規則形,城內大部分都被帝王的宮殿建築所覆蓋。西漢來年還在長安南郊建造了明堂、辟雍。東漢光武帝劉秀依東周都城故址營建了洛陽城及其宮殿。宮殿前設定標誌性的高大門闕,將寬闊的馳道與城市、宮殿聯絡在一起。宮殿內仍然有高臺建築。宮殿的佈局形式,還不像後世宮殿那樣的層層門殿,有些宮殿呈四出門的格局,很像這一時期文獻中提到的明堂建築的佈局形式。 秦漢時代的陵墓規模巨大。相傳秦始皇陵內,描繪了天空星象,並用水銀象徵河川大海。陵周圍的兵馬俑軍陣,表現出極其宏大的氣勢。 漢代陵墓呈方尖臺的形式,有如將埃及的金字塔上端削平的做法。各代王陵沿關中平原一字排開,氣勢如虹;陵前有石刻的雕像。漢代陵墓的地上部分依舊為夯土臺封土,地下部分則分為兩個發展階段:西漢帝王墓室以木構“黃腸題湊”為主,東漢墓室結構則以磚石為主,稱為“黃腸石”。 西漢的陵墓除了掘地起墳之外,還出現了一種“鑿山為陵”的形制。“鑿山為陵”的墓室大多數是橫穴式,並且分為耳室、前室和後室等很多部分。而豎穴式的墳則改用磚和石料構建墓室,形制和結構完全模仿現實生活中的房屋、宮殿和院落。在這些墓葬裡,牆壁上大都繪有彩色的壁畫,或者有模印的畫像磚,而在石結構的墓葬裡則大部是雕刻畫像。 西漢時期從高祖開始,各陵都安置了很多陪葬墓,被稱為“陪陵”,形成規模宏大的陪葬墓地。陪葬者大都是當時的朝廷重臣和皇親國戚。據記載,陪葬長陵的有蕭何、曹參、張良等一些開國元勳;陪葬茂陵的有衛青、霍去病等名將。陪葬者的墓地多是皇帝所賜,各自建有陵園、園邑和祠堂。有的還把子孫附葬在父祖墓旁,形成宗族墓地。陪葬者地位越高,離帝陵越近,封土也較高大。 公元25年,劉秀建立了東漢政權。東漢陵園四周的建築與西漢相異,不築垣牆,改用“行馬”。通往陵冢的神道兩側還列置成對石雕,開創了在神道兩側建置石雕的先例,更進一步顯示了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威。這一建制為以後各朝所沿用。 秦漢兩代,皇家園林以山水宮苑的形式出現,即皇家的離宮別館與自然山水環境結合起來,其範圍大到方圓數百里。秦始皇在陝西渭南建的信宮、阿房宮不僅按天象來佈局,而且“彌山跨谷,複道相屬”,在終南山頂建闕,以樊川為宮內之水池,氣勢雄偉、壯觀。由於秦始皇曾數次派人去神話傳說中的東海三仙山——蓬萊、方丈和瀛洲求取長生不老之藥,“引渭水為池,築為蓬、瀛”,表達了對仙境的嚮往。 漢代,在囿的基礎上發展出新的園林形式——苑,苑中養百獸,供帝王射獵取樂,儲存了囿的傳統。苑中還有宮、有觀,成為以建築組群為主體的建築宮苑。漢武帝劉徹擴建上林苑,地跨五縣,周圍三百里,“中有苑二十六,宮二十,觀三十五”,上林苑苑中既有皇家住所,欣賞自然美景的去處,也有動物園、植物園、狩獵區,甚至還有跑馬賽狗的場所,成就了中國皇家園林建設的第一個高峰。“其北治大池,漸臺高二十餘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萊、方丈、瀛洲、壺梁,象海中神山、龜魚之屬。”這種“一池三山”的形式,成為後世宮苑中池山之築的範例,並一直延續到清代。 秦漢時代一個偉大的建設工程是萬里長城。秦代第一次將戰國時各諸侯國的長城,連線為一條較為完整的防禦結構體系。 西漢末葉,臺榭建築漸次減少,中國木結構建築體系成熟的標誌之一的樓閣建築開始興起。從許多壁畫、畫像石上描繪的禮儀或宴飲圖中可以看到當時殿堂室內高度較小,不用門窗,只在柱間懸掛帷幔。西漢宮殿多以輦道中相屬,而未央宮西跨城作飛閣通建章宮,可見當時宮殿多為臺榭形制,故須以閣道相連屬,甚至城內外也以飛閣相往來。東漢中後期的明器中常有高達三四層的方形閣樓,每層用斗拱承託腰簷,其上置平坐,將樓劃分為數層,此種在屋簷上加欄杆的方法,戰國銅器中已見,漢代運用在木結構上,滿足遮陽、避雨和憑欄眺望的要求。各層欄簷和平坐有節奏地挑出和收進,使外觀穩定又有變化,併產生虛實明暗的對比,創造出中國閣樓的特殊風格,南北朝盛極一時的木塔就是以此為基礎。 透過大量東漢壁畫、畫像石、陶屋、石祠等可知,當時北方及四川等地建築多用抬梁式構架,間或用承重的土牆;南方則用穿鬥架,斗拱已成為大型建築挑簷常用的構件。中國古代本構架建築中常用的抬梁、穿鬥、井榦三種基本構架形式此時已經成型。木構建築的斗拱形式,除流行“一斗二升”外,還可以看到“一斗三升”的新形式。漢代建築組群多為廊院式佈局,常以門、迴廊襯托最後主體建築的莊嚴重要,或以低小的次要房屋,縱橫參差的屋頂,以及門窗上的雨搭,襯托中央主要部分,使整個組群呈現有主有從,富於變化的輪廓。 磚的發明是建築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在秦代已有承重用磚,秦始皇陵東側的俑坑中有磚牆,磚質堅硬。秦咸陽宮殿遺址也發現有大量瓦當、花磚、石雕和青銅構件。磚在漢代建築更是使用廣泛。西漢中後期至東漢磚石拱券結構日益發達,用於墓室、下水道,除並列縱聯的磚砌筒殼外,還有穹隆頂和雙曲扁殼。 在建築裝飾方面,早在戰國時代,秦國的建築裝飾已有相當程度的發展,奔鹿紋、鳳鳥紋、豹紋、雙獾紋的秦國圓瓦當,其藝術水平比燕、齊等國的半瓦當明顯高出一籌。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瓦當圖案更加豐富多樣,除流行雲紋和葵瓣花紋外,還有四鹿紋、四獸紋、子母鳳紋及鹿鳥昆蟲紋圓瓦當,構圖更加飽滿,形式愈加華麗。此外,秦代開始出現吉祥文字瓦當,如“唯天降靈,延元萬年,天下康寧”十二字篆文瓦當。 到兩漢時期,更流行卷雲紋瓦當和吉祥文字瓦當。西漢末年,出現了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四神瓦當,形象矯健活潑,瓦當中央的半球形圖案越來越顯著。漢人尤擅長將表意的漢字,變成莊重典雅的裝飾藝術品,如櫟陽、周至等縣出土的“漢並天下”、“長樂未央”文字瓦當,長安漢城遺址還發現“延年益壽,與天相侍,日月同光”為內容的十二字瓦脊。 總之,秦漢時期可謂中國建築的青年時期。建築特點是:都城區劃規則,居住裡坊和市場以高牆封閉;宮殿、陵墓都是很大的組群,其主體為高大的團塊狀的臺榭式建築;重要的單體多為十字軸線對稱的紀念型風格,尺度巨大,形象突出;屋頂很大,曲線不顯著,但簷端已有了“反宇”;雕刻色彩裝飾很多,題材詭譎,造型誇張,色調濃重;重要建築追求象徵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