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行說電影

    三月上映的《老師·好》算得上是這個檔期的一匹票房黑馬,不聲不響間拿下了同期最高的3億票房。

    我很能理解有不少人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片中描畫的80年代,的確滿足了一些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們的懷舊訴求。

    而且,在青春片這個型別裡,它也比之前那些過於狗血煽情的同類要好不少(雖然最後它自己也落入了煽情的俗套當中),至少遠不是最糟糕的那種。

    正是因為這個人物太過符合我們對於那個年代的一名好老師的想象與認知,這種“壞”才尤其危險。

    苗宛秋是怎樣一個老師?

    家長式的思維和管理,唯成績論的典型代表,把追求更高的考試成績尤其是高考成績視為生活和工作的最高目標。在這個過程中,他對學生的種種關懷與苛責,自然是以一種我們熟悉的“為你好”的面目出現。

    這樣一個老師,尤其出現在高中階段,想必這個國家的每一個人都不會陌生。就我自己而言,這個老師就很容易讓我聯想起高中時的班主任。

    我所在的高中,是當時江西省最好的重點學校,整個學校都引以為傲的事,就是我們學校每年考上清北的人數,往往比省內其它一整個市還要多得多。就我所知,我們學校的的確不像其它重點高中那般課業繁重,因為生源出色,更多人自然而然擁有更好的成績。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擁有更多空間和自由,在老師的觀念裡,成績仍然是他們關注的唯一。

    這種觀念下,絕大部分老師(又以我的班主任為甚)平日裡只會注意那些成績優異的學生,而那些反應稍微遲鈍、成績中下的“差生”,則會時不時地遭到羞辱。

    最典型的一種情況是,我的班主任總會在提出一個略有難度的問題時,先讓一位“差生”來回答,然後等他(她)尷尬地站在教室中央一籌莫展時,訕笑幾聲“有些人真不適合讀書”之類的話,請一個成績優異的同學迅速完成作答。

    這樣的公開羞辱,幾乎在高三時每天都要上演。

    另一個典型的情況是,在當時每個人都要面對的文理分科一事上,幾乎所有的老師堅持的都是同樣的一刀切的簡單標準——當然不是看一個學生的資質與天賦適合學文還是學理,而是粗暴地認為,成績不好的人就應該學文,反之則大力鼓勵你去學理。這裡的不好,基本就是指排名掉在最後四分之一的那部分。

    歸根到底,這樣的教育,從來不是為了讓一個人獲取什麼真正的知識,也不是懂得什麼有用的技巧,而只不過是用一種僵化的標準去要求一個人學會馴順和服從。

    如果一個人從小到大完全適應了這樣一套教育體系,那麼無論他(她)長大到多少歲,他(她)很可能始終只會在新的體系裡馴順和服從。

    他(她)會樂於參加一次又一次考試,然後在工作單位裡扮演一名“好學生”。這樣的情況,不用我多說,我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

    所以,《老師·好》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它所描寫的那個“好老師”,根本就不是一個好老師。一個好老師會像《死亡詩社》裡的基汀一樣鼓勵學生站上課桌,而不是像苗宛秋一樣逼著學生走下天台。

    這部電影讓人看到的一個可怕的事實則是,大概有相當一部分喜歡這部電影的人,是發自心底地認同苗宛秋,認為他就是一個好老師。

    如果說在80年代的背景下,這種觀念多少還情有可原,那麼在今天,這樣的觀念就顯得更加可怕,且不能原諒。

  • 2 # 西安新社群

    以前的老師雖然真的會打你但也真的會管你,現在的老師已經不敢打你了,但也不會真的去管你。80年代,白衣飄飄的年代,大家都有文化,都有理想。

    優點,夏天感覺特別好,天空明亮,空氣通透,80年代中期的日常生活,汽水、冰棒、紅磚房、腳踏車、錄音機、迪斯科、蝙蝠衫、路邊攤,還原得很逼真,“65後”高中三年的生活……喜歡女配,從小到大我都喜歡關婷婷這種直來直去、心眼不壞、愛臭美、愛表現自己、會帶動全班流行風向的美麗女生,而且和她們相處得很愉快。缺點:旁白生硬,結尾脫線,故事雜亂,主線不清晰,想說的太多,夾帶私貨太多,卑微老師、腦瘤學生、車禍學生之類太苦情,脫離正常的校園故事,人和人感情溝通不足,缺乏說服力。

  • 3 # 曉峰道娛樂

    作為一部校園電影,《老師·好》其實從其名字來看,起初並沒有給大家帶來太多的新鮮感,因為這樣的標題實在過於普通。但是該片卻因為有了于謙而特別出彩。當謙大爺出現時,那一句“打今兒起,這個課堂的規矩它姓苗”所帶來的的強大氣場,立刻就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從而用心去品鑑這部有別於其他青春劇的電影。

    于謙飾演的苗宛秋老師,霸氣卻又暖心,這樣的班主任真的不一般。

    想想我們曾經遇到過的高中老師,或是不苟言笑,嚴格得不近人情;或是嚴肅後面卻多少帶著姑息,就像《少年派》裡的年級主任唐元明對其他老師說過的那樣,碰到上課開小差的學生,要注意尺度,不要到最後把自己也搭進去了。

    可是我們的苗老師卻不願意做這樣的人,他霸氣起來誰都不敢惹他。那些高中課堂上的老梗,沒收一切跟課堂無關的物件,被他用近乎誇張的手法表現出來,於是同學們起初對他在內心是充滿怨恨的。

    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苗老師暖心的一面漸漸顯現出來。他會騎著那輛二八大槓把家裡老人生病的孩子一路飛奔馱去醫院,會為那些家境不好的孩子免費補課,甚至被誤解停課自省,但他依然不改初心,堅持把他認為對的事情負責到底。

    於是,懂得感恩的孩子們開始自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對老師的尊敬。可以說,這樣的班主任用自己對學生獨特的愛,贏得了大家的信賴。這份愛,發自內心、樸實無華。

    苗宛秋不是一個完美的老師,而影片中的懷舊題材也略顯俗套,但是卻讓觀眾屢屢落淚,編劇是用了心的。

    跟其他題材類似的影視劇相比,該片卻並沒有把苗老師塑造成一個完美的人。他會因為同學們在課餘時間練舞大發雷霆,覺得他們浪費了寶貴的時間,而忽略了孩子們心中的小美好;他也是一個普通人,也會為了學校分房的事情糾結於心;在影片結尾,他因為覺得自己耽誤了學霸女生安靜的前程,而自責到不告而別,卻忽視了自己作為老師對其他學生以及家庭的責任。

    但是,儘管如此,卻依然不能抹滅觀眾對他的喜愛。在劇中那些用來煽情的故事,比如貧困孩子用一籃子雞蛋回報苗老師的一片苦心;安靜為了幫苗老師申冤跑去城裡向上級領導反映情況,中途卻遭遇車禍;同學們為了安慰老師,找回了他丟失的腳踏車並列隊向他表示感謝……這些看似平凡的橋段,卻在整部電影所呈現出的懷舊風中賺足了觀眾的眼淚。因為有很多人在這些故事中找到了共鳴,回憶起了自己曾經逝去的青春。不得不說,編劇是用了心的。

    雖然說主演于謙已經不是第一次演電影了,但是在《老師·好》中,觀眾還是被他的演技驚豔到了,甚至直言“他是被相聲耽誤的影帝”。這也充分顯示出大家對他在片中表現的高度認可。而對這部電影來說,雖然有些情節編排得不夠合理,雖然作為班主任,苗宛秋的人設也有爭議,但是我覺得,觀眾的喜愛,就是對他以及整部電影的最大肯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今這個社會大多數人都很迷茫,這個問題是不是一個商機呢?它到底該怎樣解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