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793300957900

      澳洲是個聯邦,它的正式國名就叫做“澳洲聯邦”(The Commenwelth of Australia)。那麼它為什麼是個聯邦呢?原來在組成一個統一的聯邦之前,澳洲有六個各不相干各自為政的獨立的殖民地,各個殖民地都有自己的議會,自己的總理,還有自己的一套法規政策,連對外進行貿易都有各自不同的關稅制度。   一七八八年,滿載第一批英國流放犯人的所謂“第一艦隊”抵達澳洲大陸東海岸後開始建立了第一塊殖民拓居地。當時這塊殖民地很大,包括了現在的塔斯馬尼亞州、昆士蘭州和維多利亞州。後來又有了與新南威爾士殖民地並存的西澳洲和南澳洲兩塊殖民地。   到了一八五零年,英國政府同意給這些殖民地有限的自治,澳洲就被劃分成了六塊單獨的殖民地。為什麼當時澳洲沒有直接建立一個統一的殖民地,而是被劃分成六塊,又用了五十年的時間才形成一個統一的聯邦呢?   當初英國會把澳洲劃成六個不同的‘自治領’,跟真正的殖民地不同,基本上是自治的,只是在外交和國防上由英國代管。這六個自治領互不隸屬相對獨立,為什麼呢?因為澳洲太大了,有三十個英國那麼大。在一七八八年剛開始建立殖民地時只建立了一個殖民地,當時菲利普總督率領第一艦隊在悉尼登陸,沿東海岸向北向南發展,向北到了布里斯班,向南到了塔斯馬尼亞到了維多利亞墨爾本一帶。這些殖民點都由悉尼的新南威爾士一個殖民地政府進行管理。但很快他們就發現距離太遙遠了,由一地管理這麼遙遠地方的殖民地太不方便了。比如塔斯馬尼亞來往要用帆船,來往一趟要好幾個星期。所以當時就在塔斯馬尼亞設立了一個副總督,有很大的自主權。後來塔斯馬尼亞的移民和官員要求乾脆自己管自己,不要受新南威爾士政府的管。他們向英國提出了這一要求,在一八二五年就成功了,塔斯馬尼亞變成了一個直接由英國管理的殖民地。出於同樣的原因,到了一八五一年維多利亞,到了一八五九年昆士蘭也都脫離了新南威爾士政府,變成了獨立的殖民地。南澳和西澳距離悉尼更遠,開始成立就沒受新南威爾士政府管。   有史料記載,實際上從一八五零年英國決定把管理權交給這六個殖民地時,就已經有議論認為有必要建立一個統一的聯邦。後來各個自治領的政府也感覺到了有這個需要,也有了這種可能。首先他們有這個基礎,因為六個自治領都是同宗同源,都來自英國或者愛爾蘭,講同樣的語言,有同樣的文化背景,同樣的生活方式,這是基礎。第二就是條件,首先是交通和通訊的極大改進。電報是在一八四四年出現在美國,到了一八五四年時澳洲就建立了第一條電報線路,在墨爾本和吉隆之間。到了一八五八年,墨爾本到悉尼,墨爾本到阿德萊德的電報線就開通了。到了一八七七年,西澳首府佩斯到阿德萊德的有線電報線路也開通了。交通方面首先是道路越修越好,鐵路也出現了。一八八三年,悉尼到墨爾本的鐵路建成了。一八八七年,墨爾本到阿德萊德的鐵路開通。一八八九年,悉尼到布里斯班的鐵路也開了。這樣這些交通和通訊把這六個當時的自治領越來越緊密地聯合在一起。   另外他們發現了越來越多的共同需要把他們聯絡在一起。比如第一就是國防。在國防上他們不可能依靠一萬多公里以外的英國,需要自己防衛自己。六個殖民地就像六個小國,各自建立自己的國防系統很昂貴也不夠強大。假如合在一起,既有效又強大。尤其是一八八三年到一八八四年德國佔領了澳洲北邊的近鄰新幾內亞。德國當時是英國的敵國,自然也是英國殖民地或自治領的敵國。那麼敵人跑到大門口來了,這些自治領馬上有了緊迫感,要聯合在一起保衛自己。另外在外交上,六個小國合在一起講話才更有力量。當時昆士蘭曾經因為德國佔領了新幾內亞而和英國交涉,要英國採取行動,結果英國置之不理。昆士蘭感到如果六個自治領合在一起講話,英國就不會這樣藐視我們了。另外一個共同的需求就是想阻止有色人種特別是華人的入侵。在一八五零年五一年開始的淘金熱中有大量的華人來到了澳洲。當時沒有入境限制,誰願來誰來。到了一八六幾年,維多利亞、南澳和新南威爾士都禁止華人入境。可昆士蘭還允許華人入境,到一八七零年以後還有大批華人跑到昆士蘭去,一度華人佔了昆士蘭人口的十分之一。而且一旦進入昆士蘭,他們就可以從陸路再前往其它地方。所以其它的自治領就認為需要採取統一行動,禁止一切有色人種進入澳洲,讓澳洲成為白人的國家。   雖然它們有這麼多的共同需要,這麼好的條件和基礎,但每個自治領都有自己的利益,這些利益之間有衝突。比如領土的劃分,南澳就要求把新南威爾士西部邊境一個礦業重鎮BrokenHill劃歸己有,說這個鎮離自己更近,而且居民大多數都來自南澳。維多利亞則認為澳洲最重要的農業區墨瑞河平原應該完全劃歸維多利亞,新南威爾士當然不同意。人口少的自治領怕受人口多的領地的欺負,因為成立了聯邦,人口多的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在議會中就會佔多數,就會透過有利於他們自己的議案,小弟弟們就會吃虧。當然後來他們有了解決辦法,就是在眾議院也就是下院的議員以人口決定,但在參院只按州來劃分,每個州都有同樣數目的議員,不是憑人口。眾院透過的法案必須經過參院批准才能生效,這樣如果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通過了對自己有利的議案,小的自治領還可以在參院聯合起來把議案否決掉。   還有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就是首都設在哪裡。當時新南威爾士和維多利亞在經濟實力和人口上都互不相讓。後來達成了妥協,首都既不設在悉尼也不設在墨爾本,要另建一個首都。地點選在哪兒呢?最後確定是設在新南威爾士境內,但是必須距離悉尼一百英里以上,以免受悉尼的影響太大。同時在新首都建成之前,臨時首都設在墨爾本,給墨爾本一些補償。   說起澳洲聯邦,就不能不提到一個人,也就是有聯邦之父美譽的亨利·帕克斯爵士。您手邊若是有一張澳洲的五澳元紙幣或者是一枚一澳元的硬幣,那上邊可能就有帕克斯爵士的畫像。   亨利·帕克斯曾經是殖民地政壇上非常有影響力的風雲人物,曾經連續五屆出任了新南威爾士殖民地政府的總理。有人評價說,他的演說有種演員般的激情,而他長長的白髮和連鬢鬍鬚又給人一種基督門徒般的感覺,使他擁有了眾多的追隨者。   這位技工出身的政治家可以說對澳洲的前途擁有非同一般的遠見卓識,在一八八七年就首次提出了將新南威爾士更名為“澳洲”的構想,可惜他為擺脫英國殖民地影響的這一努力沒有獲得成功。帕克斯並沒有氣餒,繼續積極推動使各殖民地聯合組成一個國家的理想。一八八九年,他在滕特菲爾德藝術學校發表了歷史性的演說,呼籲各殖民地代表聚集一堂制定一部成立聯邦議會、建立一個統一國家的憲法。這一演講在澳洲政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也因此被譽為“澳洲聯邦之父”。   一九零一年,澳洲聯邦正式成立了。可惜帕克斯沒能親眼看到這一天。   在帕克斯逝世一百週年時,澳洲皇家鑄幣廠發行了以他的肖像鑄造的一澳元硬幣,並正式將他稱為“聯邦之父”。後來又發行了印有他的肖像的五澳元紙幣,以紀念他對澳洲歷史作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參考資料: 澳洲故事 2:澳洲聯邦的由來 http://www.abc.net.au/ra/mand/stories/australia/s1316457.htm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普通話證等級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