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華箋流香

    是的。整個太陽系的行星都是後來擺上去的。太陽和太陽系的形成不同時。

    太陽系主流形成學說違反角動量守恆,太陽系形成另有原因。

    人類已經把多個太空望遠鏡送上了太空。哈勃太空望遠鏡帶給大家的震撼照片,相信每一個人都看到過。但是如此遼闊的星空。即使專業的太空望遠鏡也不能搜尋到它的全部!

    在今年8月份的時候,烏克蘭一位業餘天文學家,用一個口徑只有0.5米的望遠鏡,給大家帶來了一個驚喜:一個像奧默默那樣高速闖入太陽系的神秘的天體,奧默默2號,將於12月10日抵達近日點。

    》這些頻繁光顧太陽系的天體,不僅來源成謎,而且往往會引起人們對天文學規律的質疑。

    天文觀測是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中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尤其在古代,對天文學規律的研究,構成了人類社會的認識自然規律的最重要部分,因為在遼闊的星空中,那些星體以不以人為意志的規律在運動,彰顯著大自然的有序。華人特別喜歡講天人合一,其意義就是人的行為要符合自然法。因為在古代的哲學思想裡面,天代表著最高法則的制定者,所以皇帝才被稱為天子。

    文藝復興以來,自然科學知識在無數科學家和學者的努力下有了極大的發展,這其中最基礎的科學是數學和物理。從牛頓第1次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以來,就奠定了人類用數學知識來描述自然界的道路!

    物理學最大的貢獻,就是把人類對自然界的觀念進行了深刻的數學量化!這不僅讓人類對自然界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同時也讓自然界表現出讓人更加迷惑的一方面。那些看上去是自然形成的宇宙奇觀,在數學的拷問下卻表現出彷彿人為安排的痕跡。

    太陽系的七大行星排列,有一個特別的規律,

    提丟斯-波德定律:按照日地之間的距離為一天文單位計算,其他行星離太陽距離 = 0.4 + 0.3*2^(n-2) ,n為行星的序號。

    實際上,不管是按照牛頓萬有引力定律,還是按照廣義相對論。行星都沒有這樣排列的必要。所以太陽系內的七大行星排列成這種形態是一個謎。

    》太陽系的謎團不僅僅是如此,甚至關於太陽系的起源,主流的科學理論也有很多不能解釋的現象。

    數學和物理都是較真的科學,人類發展出來的很多學說、理論,一旦用數學和物理帶入,立刻會顯露出諸多矛盾的地方。

    關於太陽系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現在佔據主導地位是康德的星雲起源說。

    我們知道恆星都是由星雲所孕育的,是星雲在引力作用下潰縮,形成原始的巨型濃密的氣體團,並且最終在壓力和高溫的作用下,在星核中心點燃了核聚變之火!

    我們太陽系所在的星雲被稱為奧爾特雲,它的直徑大約是一光年。如果單單用星雲學說來解釋太陽的形成,那這個理論是相當完美的。

    在幾百年的時間裡,人類的物理學已經發展出三大支柱,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

    可以說,人類的科學知識越來越豐富,越來越精確化,但是很多時候,用這些科學理論來解釋自然現象的時候,經常會出現矛盾,尤其是那些單一的現象,一旦被整合成一個系統的時候,這種情況尤為突出,讓人們質疑這些理論的有效性。

    》我們一旦把圍繞著太陽執行的行星和太陽組合成一個太陽系,然後再用物理規律計算一遍,問題就來了!

    我們知道,太陽是太陽系中的絕對老大,它的質量佔據了整個太陽系的99.86%。而且太陽也在自轉,太陽的自轉速度是25天轉完一週。

    整個太陽系都在旋轉,有轉動就有角動量!那麼我要問讀者一個問題:你們猜猜太陽的角動量在整個太陽系中佔據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如果不看後文,可能很多人猜100次都猜不到。

    答案是:如此龐大的太陽,其角動量只佔據了整個太陽系角動量的0.6%,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外圍行星佔據整個太陽系角動量的99.4%!一般的情況下,只有從太陽系外闖入太陽系的天體才會有很高的線速度,也才會有很高的角動量。本文最開頭所提到的那個奧莫莫2的天體,才能為行星帶來額外的角動量。

    還有人提出來,太陽的角動量丟失是由於太陽風不斷的向外吹拂。但是太陽風吹拂是向各個方向的,所以太陽風讓太陽失去的角動量,主要是由於失去質量引起的角動量丟失。實際上太陽在它整個的燃燒過程丟掉的質量並不是特別多,甚至連太陽因為發光每秒鐘轉換的質量都比太陽風帶走的質量要多。在50億年的燃燒時間裡,太陽只丟失了0.03%的質量。所以說太陽風讓太陽損失角動量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腳。

    根據動量守恆,A處損失的重量必須在b處得到彌補。假如太陽損失了角動量,那麼這些角動量去哪裡了呢?唯一的去處就是被圍繞太陽周圍執行的行星所吸收了。

    月球圍繞地球運轉,就是因為不斷的從地球的自轉中吸收角動量,而慢慢的遠離了地球。如果按照這種角動量的傳遞模式,在太陽系剛剛形成之初,所有的行星都在離太陽很近的地方執行,隨著角動量的傳遞,才慢慢的遠離了太陽。

    月球剛剛形成的時候,離地球的距離只有幾萬公里。然而月球的質量是地球的1/80。

    但是太陽佔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6%,如果太陽要在幾十億年的時間裡把自己的絕大部分角動量傳給圍繞它執行的行星。那麼這些行星在太陽系最開始形成的時候,會全部壓縮在水星軌道以內,緊貼著太陽高速執行。

    水星距離太陽的距離是5790萬公里。天王星海王星離得太遠,我們就不折騰它倆了。想象一下,把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全部塞進水星軌道以內,將是什麼樣的一種景象?

    如果此時,這六大行星的排列順序還不變的話,按照波得定律,水星距離太陽中心有235萬公里,減掉太陽的半徑,水星距離太陽表面165萬公里。而我們的地球,在距離太陽表面500萬公里的高度執行。

    而像木星、土星這樣的巨型氣態行星,在距離太陽很近的時候,能不能僅靠重力維持住大氣都是問題。

    如果考慮太陽的洛西極限,水星都不可能存在。

    但是天文觀測的證據,根本不支援行星的軌道遷移。從太陽系剛剛形成以來,各大行星都已經在各自的軌道上運行了。所以,太陽不可能把自己的角動量傳給其他的行星。

    角動量守恆與太陽系形成的星雲假說不能同時成立。

    太陽的形成,和太陽系的形成是分開的!即使特斯拉的太陽系皮殼說不成立,從地月系統到整個太陽系的行星排列,也充滿了刻意安排的痕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真的有甄嬛這個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