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腐病
主要侵染浮貼水面的葉片。葉片病斑近圓形至不定形,黑褐色至黑色,壞死部分易脫落成葉片穿孔,被害浮葉外觀呈破爛狀。後期斑面上或穿孔斑的邊緣,可見蛛絲狀菌絲以及由菌絲糾結而成的白色絨球狀菌絲團(幼嫩菌核)和茶褐色菜籽狀菌核(老熟菌核)。菌絲、菌核皆為本病病徵,是診斷本病的佐證。本病有的病斑呈“S”形如蚯蚓狀,與蓮搖蚊危害狀易混淆;病斑黑色溼腐狀又與葉疫病症狀近似。診斷時應注意區分。
病原及發病特點
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的喜水小菌核菌〔SclerotiumhydrophilumSacc.〕。病菌以菌絲體和菌核隨病殘體遺落在藕塘中越冬。菌核藉助灌溉水傳播,飄浮在水中,接觸蓮藕浮葉後萌發侵入致病。發病後病部產生的菌絲菌核又不斷進行再侵染而使病害蔓延。本病在氣溫較高的季節多發生。品種間抗病性差異情況不明。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選育和種植抗病品種。
(2)加強栽培管理。科學配方施肥,使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收穫後清除塘內病殘組織,減少來年菌源。
(3)藥劑防治。發病嚴重的田塊施用藥劑防治,可用噴施或潑澆法,施用5%井岡黴素水劑或可溶性粉劑500~1000倍液,或20%氟紋胺(望佳多)可溼粉800~1000倍液,或50%農利靈(乙烯菌核利)可溼粉1000~1300倍液,或30%倍生乳油1000倍液,或50%敵菌靈可溼粉500倍液。噴藥2~3次,隔7~15天1次,交替施用,前密後疏。如用潑澆法,上述藥液應加1倍,用水稀釋後施用,以策安全。在施藥前儘可能降低水位至淺水層,施藥24~48小時後回水恢復所需水位。
葉腐病
主要侵染浮貼水面的葉片。葉片病斑近圓形至不定形,黑褐色至黑色,壞死部分易脫落成葉片穿孔,被害浮葉外觀呈破爛狀。後期斑面上或穿孔斑的邊緣,可見蛛絲狀菌絲以及由菌絲糾結而成的白色絨球狀菌絲團(幼嫩菌核)和茶褐色菜籽狀菌核(老熟菌核)。菌絲、菌核皆為本病病徵,是診斷本病的佐證。本病有的病斑呈“S”形如蚯蚓狀,與蓮搖蚊危害狀易混淆;病斑黑色溼腐狀又與葉疫病症狀近似。診斷時應注意區分。
病原及發病特點
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的喜水小菌核菌〔SclerotiumhydrophilumSacc.〕。病菌以菌絲體和菌核隨病殘體遺落在藕塘中越冬。菌核藉助灌溉水傳播,飄浮在水中,接觸蓮藕浮葉後萌發侵入致病。發病後病部產生的菌絲菌核又不斷進行再侵染而使病害蔓延。本病在氣溫較高的季節多發生。品種間抗病性差異情況不明。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選育和種植抗病品種。
(2)加強栽培管理。科學配方施肥,使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收穫後清除塘內病殘組織,減少來年菌源。
(3)藥劑防治。發病嚴重的田塊施用藥劑防治,可用噴施或潑澆法,施用5%井岡黴素水劑或可溶性粉劑500~1000倍液,或20%氟紋胺(望佳多)可溼粉800~1000倍液,或50%農利靈(乙烯菌核利)可溼粉1000~1300倍液,或30%倍生乳油1000倍液,或50%敵菌靈可溼粉500倍液。噴藥2~3次,隔7~15天1次,交替施用,前密後疏。如用潑澆法,上述藥液應加1倍,用水稀釋後施用,以策安全。在施藥前儘可能降低水位至淺水層,施藥24~48小時後回水恢復所需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