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彩虹飄搖

    速度是相對的,比如一顆衛星的速度,相對地球是3公里每秒,那麼相對太陽就是32.8公里每秒,相對銀河系就是一百多公里每秒。所以動量和能量都是人們根據自己的要求規定的,不是絕對的數值。

  • 2 # 蒼耳子78413762

    動能,動量,勢能,速度,等等物理量。所有的概念與定義,都是人類依據物質(物體)運動的規律,形態等而給出的定義。這本身是客觀在現象,如同質量,重量,長度…都一樣。並加入了數學概念。這也是科學的基礎部分。

  • 3 # 語境思維

    本題涉及的動能與動量,以及其它所有的物理參量,皆取決於對參照系的選擇。不同的參照系,參量值不同,物理關係不變,但選擇合適的參照系至關重要。

    我一直堅持以經典物理靜止的絕對空間作為參照系,是最明智的選擇。參照系可以任意選擇。那些人說,絕對參照系不適合宇觀世界與微觀世界,我看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在絕對空間參照系下,物質內秉的物理屬性與物系的動力學狀態,有最簡潔明快的引數值與解析式。

    在經典動力學體系中,物質內秉的物理引數:萬有引力、質量(慣性質量)、自旋勢能(引力勢能)、自旋角動量(動量矩)、自旋磁矩、電子電荷。

    牛一定律(ΣF=0→Σa=0),可延伸到測地線迴圈定律、最小作用量原理、能量守恆定律,是宇宙永珍運動的最基本規律。

    牛頓第二定律(F=ma=mv²/R),可以延伸到引力定律(F=Gmm"/R²)、庫倫定律(F=kqq"/R²)、電荷守恆定律(Σq=C)、麥克斯韋方程組。尤其重要的是,她是強力、電力、磁力、弱力、引力、分子間力的理論基石。

    牛頓第三定律(F=-F),可以延伸到動量守恆定律(Σp=C)、康普頓效應(λ=h/(mc))、德布魯伊物質波(λ=h/(mv))。

    在經典動力學體系下的固有物理原理、法則、規律、效應,其數學解析式,既適合宏觀世界,也適合微觀世界。

    如果將絕對空間參照系,改換在相對論彎曲空間參照系下,都將變得不倫不類不三不四。

  • 4 # 海盜PLUS

    動能和動量當然是人為定義的,包括象質量等所有的物理量都是人為定義的。不過如長度、質量等,它們的物理意義非常明確,是物體存在的屬性,可能會有人認為這些物理量就是天然存在的。而如動量、電勢等,它們的物理意義有點抽象,可能有人認為這些概念才是為解決一些問題而人為規定的。再舉個例子,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是物體客觀存在的一種屬性,但只有在人為規定之後,它才能成為一個物理量,並且表示溫度的方法也有多種,如攝氏溫度、華氏溫度、熱力學溫度等。

    物理量都是為了度量物質世界的某種客觀屬性、運動變化的狀態及過程而人為定義的,因此都屬於人類意識的範疇,但描述的物件都是客觀的物質世界。由於人類認識的侷限性,在物理學發展史上,也曾經出現過錯誤的定義。在電磁學上,曾經定義一個物理量“磁場強度”,用來描述磁場的強弱。後又發現定義這個概念的理論基礎是錯誤的,就不再用它來描述磁場的強弱,而又重新定義一個新的物理量“磁感應強度”,來量度磁場的強弱。但“磁場強度”這個量並沒有廢棄,作為一個無確切的物理意義,但有輔助解決問題的功能而存在。它是個特例。

  • 5 # 手機使用者3503570243

    只要研究光子的屬性就可以看到:光子的動量不依賴參考座標系,有絕對意義。普通粒子的動量比質量和速度更有物理意義是因為任何相互作用都是以動量的變化率表達的。如果考慮到粒子的量子本質,我們通常所說的運動實際上是機率波的統計結果,軌跡、位置和速度只有統計意義;但是動量是粒子相互作用時候真正交換的物理守恆量,不是統計意義的平均值,所以更加深刻。動能也是同樣道理。

  • 6 # 董豔臨

    “動能”和“動量”是本來就有的,動量是v的一次方關係,代表速度在直線方面對周圍的影響,動能是速度的二次方關係,代表速度在平面方面對周圍的影響,因為速度有絕對和相對的關係,所以動量和動能的大小也有相對絕對的不一樣。比如地球發射衛星,那麼衛星相對太陽的動量動能是多少?地球繞太陽的速度幾乎固定,動量動能都不變,可是衛星再繞地球運動,它的速度相對太陽不斷變化,它的動量動能究竟應該是多少?在這裡就需要專家規定,需要科學家定義它的動量動能了,否則怎麼認為都可以。還有衛星如果繞地球順時針和逆時針時,如果衛星足夠大,衛星和地球的聯合體對外圍影響也會不一樣,動能能相等嗎?所以動量動能如果需要,也會定義有正負之分,全看解決實際問題上是否需要了,現在科學不搞這方面的探索,不然定義動能的正負之分就是必然。

  • 7 # 九維空間

    “動能”和“動量”不是隨便定義的,而是物質的基本屬性。物理學的專業程度與否就看你是否系統學習過更深層次的知識。對於動能,動量,能量守恆,動量守恆來說,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原理在背後起作用,這就是作用量原理,也稱為哈密頓原理。

    作用量S定義為拉格朗日量L在時間t上的積分。經典力學在講完牛頓力學,剛進入分析力學的時候,會告訴你拉格朗日量的定義是L=T-V,T是動能,V是勢能。但是當講作用量原理的時候,拉格朗日量就不是這麼簡單的定義了,而是L=Pv-H,這裡H是哈密頓量,H=T+V,即系統的總能量,小v是速度,P是動量。拉格朗日量的精髓是將動量和能量統一在一個物理量以內,這時候帶入作用量的裡面,v在t上的積分就是距離,那麼作用量的量綱很明顯了:作用量=動量x空間-能量x時間。也就是說“動量x空間”與“能量x時間”是一個量綱,與作用量一樣的量綱。

    作用量原理是物理學的核心,系統運動方程必須符合“最小作用量”原理(有時全域性不一定是最小作用量,但一定是stationary)。然後根據Noether定理,作用量原理加上空間平移不變性就會推匯出“動量守恆定律”,作用量原理加上時間平移不變性就會推匯出“能量守恆定律”。

    所以只要空間和時間是物質的基本屬性,能量和動量也必然是物質的基本屬性。動能作為能量的一部分,對於自由粒子來說,動能就是總能量減去靜質量對應的能量,能量和靜質量是基本屬性,動能自然也是基本屬性。

    量子力學裡的情況,普朗克常數h是基本的自然常數,它的量綱恰恰就是作用量的量綱!這不是巧合,而是在波動性裡,能量=普朗克常數x頻率(時間量綱週期的倒數),動量=普朗克常數x波數(空間量綱波長的倒數),動量和能量直接與波的基本屬性成正比,所以二者都是基本屬性,而不是隨便定義的。

  • 8 # 浮木盲龜

    【人為的定義】指什麼,為什麼動能和動量成為一種公認的定義,而不是出現各種各樣的定義,每個人都可以人為的定義?也就是說人的【主觀】不是隨意的和隨機的,其有自己的規律和形成機制,只是我們現在對其的知識非常非常有限。

    其二,我們人為的定義和現實世界的關係,是人為的定義反映現實世界還是相反,從邏輯上都無從證明,都是基於個體的價值觀和感情,那麼人為的定義就面臨更本質的問題,價值觀和感情又是個什麼東東?又回到原來的問題,它們都是主觀的,但誰能否認主觀的就不真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分散式光伏發電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