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雍正王朝之中康熙帝那麼多兒子,為何對老二胤礽那麼好!兩次立其為太子,對其他兒子那麼不好呢?
8
回覆列表
  • 1 # 宋安之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康熙的確對太子胤礽不錯。那怕熱河狩獵時發現胤礽給他戴了綠帽子,一廢太子以後還是復立了胤礽為太子。

    首先我們確定一下哈,標題是要分析雍正王朝,那麼我們就以雍正王朝代入。而不是以現實中胤礽生母的原因而入手分析。

    但認真來說,康熙不只是對太子胤礽好,對其他兒子也不賴啊。不說雨露均霑,最起碼也是對於親情看重無比。說句不好聽的,九子奪嫡的亂局就是因為康熙對於幾個兒子太過寬容而導致的,用姑息養奸形容都不過分。

    雍正王朝的開場是康熙四十六年,用康熙生命最後十五年的時間來將九子奪嫡的亂象刻畫的淋漓盡致。

    今天的我們在回憶九子奪嫡這段往事時候,對於這段奪嫡戰爭為何會發生,各人有各的看法,有人認為是因為清朝不讓皇子分封在外的原因。有人認為是康熙子嗣太多的原因。有人認為是康熙的縱容造成的。

    一、康熙如何應對老八刑部冤案做的小手腳

    康熙四十七年的刑部冤案是建國以來最大的冤案,而太子負責的是刑部。

    康熙對於太子的失望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了,因此沒有讓太子處理,而是說要任命一名皇子來處理。這就釋放了一個很明顯的政治訊號,那就是要對太子下手了。

    最終由老八與老十三共同審理此案,結果到了晚上老八夜審太子一黨的肖國興。打著康熙的名義,示意肖國興把責任都推到太子身上,誘使肖國興寫了一份供詞,其中必有對於太子不利的地方。

    康熙收到這份供詞以後,最後草草結案。肖國興被圖裡堔連夜押著發配到寧古塔。

    熱河狩獵時,圖裡堔返回。向康熙彙報肖國興的情況時,使康熙發現自己被老八擺了一道,發現此子用心真是險惡。氣的康熙連說三次“其心可誅”。

    結果呢,一廢太子以後,康熙沒有立群臣擁立的老八為新太子,反而趁機敲打了一番老八。但也僅僅是如此了,並沒有採取下一步行動。

    可能是康熙發現了老八的八爺黨勢力已經如此之大了,投鼠忌器所以對於老八並沒有採取更加嚴厲的懲罰。但更多應該是念及親情,八爺黨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成長起來的,他為何沒有在最初嚴加打擊呢,還不是為了所謂的親情。

    二、偽造太子手諭的處理。

    熱河狩獵事件是九子奪嫡的一個分水嶺,可以說是一環扣一環。

    先是太子偷情庶母鄭春華被發現,康熙大怒。接著老十四偽造太子的手諭去找老八商量,最後造成太子要發動兵變的假象,使康熙簡直氣爆了。

    所以康熙只能不了了之,並且先是加封了老大、老三、老四、老八為親王。之後又把諸皇子叫入戒得居以後明確表示要廢太子,要立一位新太子讓大家好好表現,以穩人心。

    康熙在熱河時鑑於當時錯綜複雜的局勢沒有追究偽造太子手諭之事。可是回京大局已定以後也沒有追究這件事,就讓人奇怪了。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康熙還是念在親情的份上,沒有追究偽造太子手諭之事。

    透過以上兩件事可以看出,康熙晚年還是很看重親情的,並非一味的偏心於太子胤礽。對於其他兒子也是念及親情,屢屢縱容造成了九子奪嫡的亂象,所以說康熙並不是只對胤礽一個人好的不得了。

    經過九子奪嫡的激烈鬥爭,最終是老四笑到最後,成為新皇帝。老四登基以後,有感於康熙當年縱容皇子的惡性後果。所以對於三個兒子可以說是嚴加管教,後來為了避免九子奪嫡的慘烈再現,乾脆狠心賜死了弘時,建立秘密立儲制,因此九子奪嫡成為清朝最後一起大型皇子自相殘殺的悲劇。

    第78期雍正王朝分析到此為止!下期再見!

  • 2 # 考古班二愣子

    說起來胤礽也是悲慘,兩次當太子都不是憑自己的本事當上的。

    康熙第一次立胤礽,是因為胤礽的母親是索尼的孫女,索額圖的女兒。胤礽是老二,大阿哥胤禔的母親是明珠的妹妹。索額圖和明珠都是重臣,地位不相上下,但是胤礽的政治資本明顯比大阿哥雄厚多了,畢竟索尼是順治託孤的重臣,輔佐康熙親政功不可沒。而胤礽的母親生他的時候難產而死,康熙非常傷心,為表達對胤礽母親的哀思,立胤礽為皇太子。

    所以,胤礽第一次當太子,一是因為姥爺和舅舅產生的雄厚的政治資本;二是因為母親難產而死,跟他自己毛的關係都沒有,當然被立為太子時胤礽連路都走不穩。康熙對胤礽好也是因為如此,因為康熙對赫舍里氏有著深厚的感情。

    但是過早地立太子不是好事。太子與其他皇子自然是不同,而在胤礽小的時候就帶著太子的光環,現在的儲君,將來的天子,若說心裡沒有優越感是不可能的。但是太子當久了難免以天子自居,涉及到最高權利可不是鬧著玩的,即便是父子也能反目成仇。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太子本就沒有治國之才,更無天子之德。在他當太子的第33年,康熙發現太子與康熙的妃子鄭春華有不倫之戀,十四阿哥趁火打劫,偽造太子手跡寫了一張調兵手諭,康熙以為太子不僅亂倫還要謀反,於是一廢太子。

    太子被廢,康熙讓朝臣推舉一位新太子,大多數朝臣均推舉八阿哥,只有四阿哥胤禛和老狐狸張廷玉推舉廢太子胤礽。大臣一致推舉老八已經觸了康熙的逆鱗,老四和張廷玉推薦二阿哥胤礽正合康熙之意,於是復立胤礽為太子。

    其實所謂的奪嫡都是假的,皇位不是搶過來的,全是老皇帝一人做主。康熙心裡早就內定了老四做他的繼承人,曾經有次談話,康熙對老四說就希望他做個孤臣,皇帝不就是孤家寡人麼。後來老四胤禛追繳國庫欠款,後來在太子的攪和下不了了之,田文鏡收到處分,被髮配到西北當縣令。以康熙之英明,料定胤禛將來會重用田文鏡,因此讓他原離京城,否則以田文鏡之剛直難免得罪京中權貴,到時候將胤禛牽扯進去就麻煩了。到時候老四登基,一紙詔書即可起用田文鏡。

    而老八這裡,劇中康熙看到無數大臣推舉老八做新太子,略帶諷刺意味地說了一句:眾志成城啊!此時老八已經徹底地敗了,因為任何帝王都不允許任何人挑戰他的權威,任何事包括立儲只能皇帝乾綱獨斷。支援老八的人越多,老八敗得越慘。

    因此新太子必然不是老八。而老四呢,作為康熙內定的繼承人,鑑於胤礽過早被立為太子的弊端,當然不希望胤禛趟這趟渾水。因為太子乃眾皇子權利鬥爭之焦點,可以說誰當太子誰倒黴,因此決定讓胤禛再磨鍊一下。

    不是老四,也不是老八,只剩下廢太子胤礽和老十四,康熙不看好老十四,於是就把太子這個燙手的山芋交給胤礽。一來康熙仍寄一絲希望於胤礽,或許他能痛改前非;二來康熙對赫舍里氏感情深厚,赫舍裡難產而死對康熙打擊很大。

    太子復立之後仍然不知悔改。後來康熙南巡,太子自知地位不保,於是鋌而走險起兵造反,胤礽豈是康熙的對手,還沒開始就被康熙剿滅了,於是再次被廢。用八爺的話說就是,太子二次被廢,必然是萬劫不復。

  • 3 # 影畫點選

    這個問題沒有什麼好爭議的,當初立胤礽為太子是考慮索尼家族的勢力,本身也是中宮所生,立了也沒什麼爭議。第一次廢了是真心被廢,但是廢了之後朝局更亂了,不得已復立,本身復立也就是暫時穩定朝局,以免內憂外患。等把其餘勢力穩定後再廢就不會輕易起連鎖反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缺鐵性貧血與巨幼細胞性貧血的區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