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聽戲聽戲

    這句詩是唐代西北邊境人士西鄙人所作的《哥舒歌》中的一句。這裡的西鄙人並不是他的真實姓名,只是因為所處之地後人加給的名字,他的真實姓名已經無從考證。

    全文內容是: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其中的哥舒,是指哥舒翰,他是突厥族哥舒部人。原本是名將王忠嗣的部下,但由於王忠嗣被誣陷革職,玄宗便任命哥舒翰為隴右節度使,而隴右節度使的職責是為了防禦吐蕃的進攻、保障邊境安定。

    於是,在之後對吐蕃的戰爭中 ,哥舒翰帶領將士多次擊退了吐蕃的侵擾,使邊境局勢大為改觀,為保護人民生產生活做出了突出貢獻,從此以後使吐蕃再也不敢越過臨洮進行騷擾。

    因此,當時人們為了稱頌他的功績便編了一首歌謠傳唱,歌謠說到:“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吐蕃總殺卻,更築兩重壕 。”

    而現在我們看到的被編入唐詩中的《哥舒歌》,就是在這首歌謠的基礎上,經西北邊境的某位人士加以改編形成的。

    一家之言,出錯之處,望請指正,不勝感激!

  • 2 # 錦翼

    哥舒翰。

    這個名字經常出現在唐詩裡。

    杜甫為他寫過《投贈哥舒開府二十韻》,上來就寫:

    “今代麒麟閣,何人第一功?君王自神武,駕馭必英雄。開府當朝傑,論兵邁古風。先鋒百勝在,略地兩隅空。”

    咱們大唐朝的麒麟閣,誰是第一功?——這是一個設問句。

    問出來的時候已經給出了答案,當然是我們的哥舒開府。

    開府是哥舒翰當時的官位,全稱是開府儀同三司。

    杜甫這馬屁拍得把哥舒翰捧上了天。

    不過杜甫這馬屁跟李白還差點。

    李白寫過《述德兼陳情上哥舒大夫》

    大概李白這詩比杜甫晚兩年。

    這時候哥舒翰已經官拜太子太保兼御史大夫。

    李白寫的是:

    “天為國家孕英才,森森矛戟擁靈臺。浩蕩深謀噴江海,縱橫逸氣走風雷。丈夫立身有如此,一呼三軍皆披靡。衛青謾作大將軍,白起真成一豎子。”

    您是國家為大唐孕育的英才,最牛的是後四句,大丈夫就應當以您為榜樣,登高一呼,三軍皆應,衛青在您面前大將軍是浪得虛名,白起在您面前就是一個小屁孩。

    我們的詩仙這是在跪舔啊。

    這哥們到底是什麼人?

    他可不姓哥,而姓哥舒。

    是唐朝突厥人,屬於哥舒部落。

    他從軍在河西地區,河西節度使王忠嗣手下任職。

    英勇善戰,深受領導賞識。

    曾經有一次帶領幾個人巡邏,結果遇到了一支吐蕃軍隊,他從容應對,手中槍都打斷了,拿著半段槍依然驍勇應敵。最後全身而退。

    還有一次,他的馬陷入了泥裡,後面跟來的吐蕃人拿槍刺他,他回頭一聲大喝,嚇得吐蕃人一個個不敢動。

    這威風凜凜簡直就是喝斷當陽橋的張飛。

    但是他比張飛還要厲害。

    當時唐朝的邊防重地,石堡落入吐蕃人手中。

    唐玄宗要求務必奪回。

    王忠嗣卻還要討價還價,認為攻下會死傷過多。

    玄宗最後將王忠嗣治罪,哥舒翰代替了他。

    哥舒翰死傷上萬人,最終奪回石堡。

    一戰成名。

    哥舒翰從此官運亨通。

    李白就寫:“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舉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當時的哥舒翰經常騎著一頭白駱駝回京述職。

    長安城紛紛圍觀。

    但是很不幸,他遇見了安祿山。

    遇見安祿山其實也沒啥。

    更不幸的是他還有一群豬隊友。

    當時安祿山造反的時候,哥舒翰被玄宗皇帝派過去守潼關。

    這時候哥舒翰已經中風半身不遂了。

    但還是從命。

    雖然身體不行了,但是腦子還行。

    他的戰爭策略就是堅守不出。

    安祿山的軍隊遠道而來,時間長了,必然人心渙散。

    但是豬隊友楊國忠說話了。

    楊國忠最擅長的就是打小報告,他給皇帝說:”哥舒翰這是不好好幹活啊,光守著不出去打仗,要扣他績效。“

    唐玄宗被他這個大舅哥也給傳染成了豬一樣的智商。

    命令哥舒翰必須開關迎戰。

    哥舒翰記得當年他老領導在攻打石堡的時候教訓,跟這個扒灰的老傢伙討價還價沒有好果子吃。

    他只好哭著出兵。

    結果不出所料,大敗。

    他被手下抓住送給了安祿山。

    而他做出了非常不明智的舉動——投降。

    安祿山留著他在軍隊裡,慢慢折磨他。

    可憐這樣的英雄淪落到這步田地。

    更不幸的是,一年之後,他還是被殺了。

    明明可以當英雄,卻非要投降,投降之後還是被殺了。

    他連英雄的名字也沒有落到。

    後來的詩人都對他進行揶揄。

    杜甫在潼關吏裡就說:”慎勿學哥舒”

    還說“贊普多教使入秦 ,數通和好止煙塵。 朝廷勿用哥舒將 ,殺伐虛悲公主親。”

    老杜這話說得太不厚道了。

    但是敵人沒有忘記哥舒翰。

    許多年以後,唐朝的使者到吐蕃去,聽見這裡的人還在唱: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還說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吐蕃都殺盡,更築兩城壕。

  • 3 # 渭郃

    這個應該指的是哥舒翰。當時大唐的將領裡面,主要有三個可戰的將領,郭子儀,李光弼,哥舒翰。

    說起來,其實哥舒翰要比郭子儀和李光弼更早受到重用。當時安史之亂的時候哥舒翰已經是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了,妥妥的宰相一級。比郭子儀他們的官兒大。本來哥舒翰鎮守潼關守得好好的,卻被楊國忠這個奸賊鼓動唐玄宗,逼迫哥舒翰出戰。結果導致靈寶之戰戰敗被俘,最後被殺。實在可惜。

    這些歷史書裡經常記載的我就不多說了。重點說一說哥舒翰身上比較有意思的事情。首先哥舒翰有一頭神獸,真的神獸,在現在都是神獸。哥舒翰的坐騎是一匹日行五百里的白駱駝。是不是很拉風啊?白駱駝到現在都是沙漠裡的神獸,沙漠旅人見了都要朝拜的。

    還有就是哥舒翰為人比較俠義,曾經不顧自身安危的為主帥向唐玄宗求情。玄宗不聽的情況下,哥舒翰跪下叩首追著玄宗為主帥陳情,最終感動玄宗,救下了主帥王忠嗣。也許是因為哥舒翰的這個特點,所以後世很多武俠小說裡哥舒翰都是一個重要的存在,哥舒老帥。

    還有就是哥舒翰其實好酒好色,弄得身子很虛,虛到居然能寫史書裡,看來真的很虛。不過哥舒翰的武功倒是很高,史書上倒是有記載過。擅使長槍,和家奴左車配合,哥舒翰槍挑馬上將下馬,左車就刀砍首級,主僕二人簡直天衣無縫。

    還有就是在安祿山還沒有造反的時候,朝廷裡面和安祿山對抗唱對臺戲的就是哥舒翰。

  • 4 # 麟角1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這首唐代西鄙人所作的詩,高度地讚頌了唐代大將軍哥舒翰威鎮邊疆,使敵人膽戰心寒,不敢再侵入邊境。臨洮 ,西北地區重鎮,古絲綢之路的要道。哥舒翰,突厥突騎施哥舒部落人,世居安西(今新疆庫車),在唐代稱作蕃人;蕃人一般都以部落為姓氏,所以取名叫哥舒翰。他出生於官宦家庭,父親是安西副都護,哥舒翰自幼就好讀兵書,並且練得一身好武藝。在他40歲時,父親去世,他獨自一人到了京都長安。在長安客居三年後又跑到河西去當兵,那時的河西走廊一帶常常遭吐蕃人的入侵掠奪。哥舒翰由於熟知兵法,常常在軍中給上司出謀劃策,並且屢屢得手,這樣逐漸在將士中樹立了威信,遂得到節度使王忠嗣的賞識,被提拔為衙將、大斗軍副使。在一次他親自指揮的討伐吐蕃的戰爭中,使吐蕃完敗,哥舒翰由此一舉成名,被朝廷提升為右武衛員外將軍、隴右節度副使、都知關西兵馬使、河源軍使。你問他有多厲害?哥舒翰有勇有謀,擅長用一杆長槍,在每次的作戰中,他總是衝鋒在前,所向披靡。例如:當他追趕一敵將,待追上時,他用槍頭搭在敵將肩上,然後大吼一聲,敵將一回頭,他即一槍刺喉。(古代打仗,都有盔甲護住全身。)。吐蕃人十分畏懼他,只要聽到哥舒翰來了,便立馬掉頭就跑。由於哥舒翰屢破吐蕃,攻石堡、奪九曲,戰功卓著,後來官爵: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西平郡王。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范陽節度使安祿山以誅殺楊國忠為藉口,起兵反叛。唐玄宗命封常清、高仙芝為討賊正副元帥進行討伐,但是他倆屢戰屢敗,直到洛陽失守,玄宗大怒,一氣之下斬了二帥。這樣,軍中無帥,玄宗忽然想到了德高望重的哥舒翰,可是哥舒翰當時已患中風癱瘓在家。但是,玄宗依然依仗著哥舒翰的威望高,令他統率20萬大軍駐守潼關。(讓一個神志不太清爽的人去統帥全軍,簡直是開玩笑。)。由於哥舒翰不能正常工作,只能發號施令扼守。這就使一向對他心存芥蒂的宰相楊國忠心中很是不快,他向玄宗進言說哥舒翰畏戰,不敢出擊。玄宗聽信,急令他出戰,哥舒翰無奈,只得向安祿山發起攻擊,然而中伏兵大敗被俘,被安祿山囚於洛陽,並強迫他招降唐將。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哥舒翰被安祿山之子安慶緒兵敗時殺掉。一代名將,最終落了個晚節不保的名聲。

  • 5 # 大先生的故紙堆

    哥舒翰,唐突騎施哥舒部人,世居安西。玄宗天寶六年,充隴右節度副使。後以軍功拜特進。天寶十二年,進封涼國公,加河西節度使,尋封西平郡王。安祿山造反後,哥舒翰拜先鋒兵馬元帥,率兵二十萬守潼關,相持半年。後因楊國忠譖,詔促戰,不得已出關決戰,大敗被俘,被囚禁於洛陽城中。後被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這首詩讚美了哥舒翰作為一位唐代名將的威風與震懾。

    但是,哥舒翰在李白,杜甫的詩中卻變得複雜了,他既是驍勇善戰的典範,又是窮兵黷武的象徵。

    在杜甫《投贈哥舒開府》中,有這樣的讚美。

    今代麒麟閣,何人第一功。

    君王自神武,駕馭必英雄。

    ……

    但在李白《荅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中,哥舒翰卻成了反面典型。

    君不能狸膏金距學鬥雞,坐令鼻息吹虹霓。

    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李白之所以發此感慨,是因為天寶八載(749年)六月,唐軍加上突厥阿布思部共有兵力六萬三千人攻打吐蕃人據險而守的石堡城,在死傷數萬人之後,終於如期攻下了石堡城,並屠城。這也對後來的唐朝的邊防民族關係埋下了隱患,被很多人所詬病。

    杜甫也在《潼關吏》中,也對哥舒翰的態度發生了轉變,他在最後一句總結道:

    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是的,當年安史之亂,守將哥舒翰本擬堅守,但為楊國忠所疑忌。在楊國忠的慫恿下,唐玄宗派宦官至潼關督戰。哥舒翰不得已領兵出戰,結果全軍覆沒,許多將士被淹死在黃河裡。

    睹今思昔,杜甫餘哀未盡。“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一個“慎”字意味深長,戰爭的失敗並非簡單的一個人的無能或失策,君臣的昏庸無能才是罪魁禍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讓90後的你回到10年前,你會願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