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942352701248

    蘋果樹修剪是綜合管理中的一項重要技術,它隨著生產發展而不斷演變,由粗放到細緻而繁瑣,又向簡易而合理的方向發展。

    20世紀60-70年代,過分強調修剪技術,“一把剪子定乾坤”,各派爭論較大,經過幾十年的生產實踐,漸漸形成共識,即輕剪長放較有利於增產增質。目前,為了進一步簡化過去傳統的修剪技術,我們總結出適於優質高效、簡而易學的蘋果樹八大基本修剪方法,供生產上參考應用。

    1.基本不短截

    除幼樹骨幹枝延長枝在栽後幾年裡為了擴大樹冠和培養枝組需短截外,一般說,枝組和骨幹枝的延長枝基本上不短截,因為“短截是早結果的敵人”。此外,現在提倡中小型樹冠,短截越多越重,樹勢越強,樹冠擴大越快,成花、結果越推遲。所以提倡極少短截。短截少,不但樹勢穩,而且也省工,易成花、結果。

    2.基本不回縮

    除非枝組延伸過長,樹勢極度衰弱者外,一般枝,包括骨幹枝、輔養枝,基本上不採用縮剪法。縮剪對區域性起加強和促進作用,回縮多了,易冒條子,樹冠鬱密。

    過去習慣對角度小的主、側枝,在外側枝處回縮,以利開張角度。在不結合拉枝的情況下,新頭由於縮剪的促進作用,梢頭又翹起來,甚至開張角度較原頭還小,這種現象十分普遍。如果為了有效控制和改造輔養枝、大枝組,也可在其後部良好枝處回縮。但這種做法不宜太多,以不超過該回縮枝的1/6為限。在多數情況下,為了解決樹冠鬱閉問題,最好用疏枝法代替縮剪,效果較好。

    3.基本採用輕剪長放修剪法

    從幼樹期開始,對輔養枝和枝組基本上採用長放法。在採用主幹形、細長紡錘形整形時,中心幹延長枝如果挺拔健壯,也應長放不截,任其直立向上,繼續單軸延伸,在其上中部飽滿芽位置會抽生理想的側生分枝3-5個,在延長梢上,競爭枝勢力不強,甚至不構成競爭,這對培養堅強中心幹非常必要。

    對枝組和輔養枝長放不剪,有利於緩勢促短枝,早成花,有利於培養單軸、細長、下垂、鬆散型枝組,結果早,樹勢穩,控冠好,通風透光,優質豐產。結果枝可連放六七年,其結果仍然很好。枝不衰弱,暫不回縮,任其下垂生長。

    4.基本上採用疏枝法

    現已由產量效益階段轉為質量效益階段,一切技術措施都應以果品質量為中心,修剪也不例外。尤其在解決樹冠光照方面,疏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是大枝過多和輔養枝過多,樹冠光照嚴重惡化,如小冠疏層形,本應按標準留5個主枝,現有的樹卻留了10餘個主枝,其中常有輪生、重疊、交叉情況出現。進入盛果期本應以各類枝組取代輔養枝,但生產上卻繼續保留和利用輔養枝結果。輔養枝太多,樹冠內膛嚴重缺光,各類枝組也難培養。因此,要採用疏剪技術,逐年(一般三四年)解決主枝和輔養枝的矛盾。在疏剪大枝時,要根據樹體狀況,有計劃地疏除低位大枝(離地面1米以內)、頂部直立強枝、輪生枝,最後達到該樹形要求的骨幹枝數量。操作時,本著“去低留高、去長留短、去大留小、去粗留細和去密留稀”的原則,因園、因樹制宜,循序漸進,切不可一次性一刀齊地去掉多餘大枝。因為大砍大拉會損傷樹體,導致枝幹病害嚴重發生,影響果樹壽命和生產潛力。

    對密生新梢、密生枝組、競爭枝、徒長枝等均應採用疏枝法,以改善區域性光照,集中營養,促進樹勢中庸健壯,結果正常。

    透過疏剪,從根本上解決枝多、枝密和光照差等問題。大枝(骨幹枝或輔養枝)間距(上下間、左右間)要大於1米,大枝組間距應在60公分以上,中枝組間距在40公分以上,小枝組間距在20公分以上。

    5.基本不留背上直立枝、徒長枝、大枝組

    首先,背上枝,尤其是初果期,對主、側枝的正常延伸和生長勢的保持有不良影響,如果控制不及時,幾年之內,還可能長成“樹上樹”,惡化冠內光照;其次,這些枝上結的果實,尤其是‘紅富士’蘋果,偏斜果率高,一般歪果率高達60%以上。因此,要對背上枝進行管理,無用者疏除,有改造利用價值者拉到兩側空缺處,緩勢、促花、結果。但是,如果背上枝全去光,會逼迫背上芽發出徒長、直立枝,去一茬,又冒一茬,壓而不服。所以,背上還要保留一些中小枝組、斜平枝組,以防冒條和枝幹、果實日灼。

    6.基本上用角度調節樹勢和枝勢

    拉枝開角是極為普及的技術。此項技術對控制樹勢、枝勢,開花,結果的效果十分明顯。在各種樹形整形階段,首先對骨幹枝要拉到規定的角度,樹冠越小,開張角度越大,如主幹疏層形,基部三主枝開張50-60°;小冠疏層形,基部三主枝開張到60-70°;自由紡錘形,下部小主枝開張到70-80°;細長紡錘形,下部側生分枝開張到80-90°;松塔形(主幹形的一種),下部側生分枝開張到90-100°。

    從一株樹來說,越往上,側生分枝的開張角度越大,這有利於穩定和平衡樹勢,保持樹形輪廓。如細長紡錘形,為防止上強和樹冠太高,側生分枝開張角度,下層80-90°,中層90°,上層90-110°;松塔形,下部90-100°,上部110°以上。

    在幼樹、初果期,角度意味著產量和效益;在盛果期,用角度調節樹勢、枝勢和樹冠範圍,效果顯著。

    但生產中在運用角度調節上,常有拉枝不及時、不到位的問題,或樹冠下部拉枝、上部不拉,小樹拉枝、大樹不拉等。應重視拉枝的枝類、時間和技術問題,使之在生產上發揮重要作用。

    7.基本上不搞“戴帽剪”

    所謂“戴帽剪”就是在春、秋梢交界處或年痕處選癟芽短截。過去有“戴活帽”(在長梢春秋梢交界處以上幾釐米留癟芽剪)和“戴死帽”(在春秋梢交界處或年痕處剪)2種。“戴活帽”剪後,頂部癟芽可發幾個中長副梢,少量可成花;“戴死帽”剪,剪口下可萌發幾個中、短枝,均呈輪生狀。這種剪法比較繁瑣,使長枝變短枝,不利於形成單軸細長、鬆散、下垂型枝組,局部發枝多,呈鬱閉狀,枝細弱,結果個頭不大,果實易偏斜。因此,我們不推薦“戴帽剪”。

    8.基本不搞齊花剪(花上剪)

    對長放後形成的串花枝,過去提倡在其適當部位進行縮剪,其作用是提高坐果率和獲得剪口芽上結的大果。但是採用這種方法不但比較繁瑣、逢枝就縮、工作量大,而且顯著減少單枝枝量、葉數、總葉面積和結果預備枝數,對消除大小年結果極為不利。

    另外,串花枝回縮也不利於形成單軸、細長、鬆散、下垂型枝組,所結果實偏果率高。所以,對串花枝不宜縮剪,而應長放不動,根據其實際負載能力適當留花,坐果後適當留果,以保證在結果的同時,能形成足夠的花芽,為下年穩產奠定基礎。當然,串花枝太弱、太長時,也可於後部良好分枝處縮剪。

    儘管基本剪法有8種,但實際上,主要剪法是疏枝和拉枝,其他剪法運用不多,操作起來十分方便、快捷。一個較熟練的修剪者,通常一天可修剪數十株樹(初、盛果期),經過幾年修剪之後,樹體有了良好的骨架基礎,每年只是調整各類枝組密度和生長勢,修剪更加省力和簡化,每人每天可修剪1畝結果樹,勞動效率可提高1倍以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謝楠支援吳京用家產抵押拍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