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同年總是美好的。我們玩過很多有趣的遊戲,有時興奮地忘記了吃飯、耽誤了上學,有時玩遊戲碰得頭破血流,但我們樂此不疲,沉溺於其中。現在想來還是慢慢的回憶和喜悅。你玩過哪些呢? 看看詩人們也有: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16
回覆列表
  • 1 # 寶玉的詩意空間

    打瓦

    上小學時,我經常玩一種遊戲,叫“打瓦”。這種遊戲古代也有,如《儒林外史》第二回:“那些孩子就像蠢牛一般,一時照顧不到,就溜到外面打瓦踢球,每日淘氣不了。”我小時候時間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時鄉下很流行這種遊戲。現在想來,感覺有趣,又記憶深刻。

    小夥伴們一般是在放學後或者假期裡玩這種遊戲。每逢有空,有四到十名,就可以呼朋引伴地分組對抗了。通常是自由組合,但大體上兩隊要旗鼓相當,不能實力相距太遠,不然就散夥了。

    然後是找玩的場地。場地要求長八米以上,寬四米有餘。在場地上劃兩條相對的平行線,兩條線的距離一般以某位夥伴單腳連續跳四五步為準。其中一條線為起步線,另一條為終點線,豎放瓦片。

    然後是瓦片的問題。瓦片一般其實是石塊,一般看個人的力氣選擇其大小。但一般都是厚三四釐米、邊長為十五到二十釐米的方形。石塊來源多樣,有的是現場隨意找,然後打造而成;有的夥伴不地道,偷偷把人家壘牆或廁所的石塊偷來打造,但這種多半遭大家唾棄,不可取;當然更多是提前準備,自己用著順手,也穩妥。使用的石塊,有一種我們稱作“鐵石”的,這種石頭質地特別堅硬,不容易被擊打破裂,是打瓦的最佳材料。事實上,這種石材,在農村應用很廣,比如修建石窯洞,石塊與石塊之間需要小石頭支撐,這種堅硬的鐵石正是必需材料。而這種石材,需要去溝壑的那些砂礫石、板礫石裡尋覓。而我們小夥伴呢,也多是自己去溝裡找到,然後回家用斧頭等敲擊成自己需要的“瓦”。

    好了,準備工作做好了,現在正式開始“打瓦”。

    兩隊一番謙讓,有先有後。決定先後次序的方法是這樣的:選定兩隊的帶頭人,讓他們分別站在起點線上向終點線投擲瓦片,看誰的瓦停留處距離終點線最近,就由誰代表的對佔先。

    後發的先把自己幾個人的“瓦”依次豎立在終點線。先發者在起點線各人那“瓦”向前跨一步,然後扔出自己手中瓦片,擊倒自己對應的瓦片。如果每個夥伴都全部勝利完成,則開始下一步;如果有人沒擊倒,則有其他完成者補充完成。但也有因為距離遠,大家準頭不好,一次性不能完成,那麼就由另一隊開始自己的“征程”。當然下次輪到時,是接著上次的完成度繼續完成的。

    打瓦的第二步:在起點線把瓦扔到兩條線中間位置,然後邁一步,並單腿一步跳到自己瓦附近,單腿站立,然後一手從地上拿起瓦,並向前擲出,爭取擊倒對應瓦片。這一步要注意的是,瓦不能投得太遠,一定要自己邁一步跳一步就能夠得著;拿起瓦後,儘量瞅準對應瓦片,擲出擊倒為準。

    打瓦第三步:把瓦投擲到對應瓦片之外(超過終點線),然後跨一步並單腿連續彈跳規定的幾步(一般是四步到五步)。到位後,依舊是單腿站立,撿起瓦,扭轉身,擊倒對應瓦片。

    打瓦第四步:重複第一步的站在起點線上邁一步擲瓦擊倒對應瓦片的動作。

    打瓦第五步:拿自己瓦轟擊豎立在終點線上的對應瓦片,爭取一次性擊到起點線之外。一般做不到,那就需要完成了的自傢伙伴幫助了。如果也不能完成,那就讓對家進行自己未完成的步驟或者專案。

    打瓦有幾個規則需要注意:

    一是兩隊輪流原則。一隊沒有完成某個步驟(專案),那就讓給另一隊,也就是輪流“攻”與“守”。

    二是承繼原則。就是輪到一隊時,是接著上次的完成度進行的,不需要一切還原。

    三是幫助原則。一隊裡,加入某一成員沒有完成某一步驟或專案,則由完成的成員幫助完成。注意:輪到自己隊,完成的夥伴一人只能幫一次,不能同時幫幾個人。

    好了,步驟清楚了。我說說其中發生的趣事。

    前面提到有的夥伴偷拿人家築牆或廁所的石頭。這不只是被小夥伴們鄙視,也往往被大人們訓斥。結果往往是活動進行不下去了,大夥灰溜溜地跑了。

    還有場地問題。家鄉屬丘陵溝壑區,平整的土地很少。所以往往把打瓦的場地選到“場”上。這個場啊,就是農村秋季打穀子、黃豆、高粱等的場所。我們在上面又蹦又跳,尤其是拿石頭砸,結果原來平整堅實的“場”,坑坑窪窪,塵土飛揚。這也往往被大人訓斥。

    還有一個事,特別有趣。八十年代,很多小孩不上學,甚至沒有父母教,以致不識數,不會數數,導致打瓦都玩不下去了。那時我們有個夥伴,名叫“兔小”(因喜歡養兔子得名),他比我們大兩三歲,但只能數到數字“五”,再多就不會了。所以他雖然打瓦很厲害,準頭、單腿跳都是頂呱呱的,但一旦規定遠跳連續超過五步,他就不幹了。所以我們如果想與他玩耍,就定的兩條線近點,最多跳五步就夠的那種。

    記得我那時候身小體弱,但特別喜歡這個“打瓦”,而且技術還不錯,跳一步自我感覺還挺遠的。當拿瓦擊倒對方的瓦時,當自己完成專案轉身幫助小夥伴時,當我們隊最先完成所有步驟取得勝利時,那種快樂,那種驕傲,那種滿足感,實在是無與倫比的了。而這種遊戲相應鍛鍊了自己的身體,培養了與小夥伴的合作意識以及競技精神等。現在想來,農村的這項活動記憶也是最清楚的,雖然過去將近三十年了。

    後來據我觀察,這項遊戲慢慢就消失了。畢竟後來的孩子,可以玩的越來越多了。最起碼踢毽子、跳皮筋之類的很容易。更何況,電視、手機越來越普及,也就沒有孩子做這類顯得“粗野”的遊戲了。

  • 2 # 春風拂煦

    小時候,我玩的遊戲挺多的。如打陀螺,滾鐵環,踢毽子,打炮筒,踩高蹺,射箭(用竹子自制的弓箭),放風箏,捉迷藏,跳皮筋,跳房子,折三角,打彈子,打皂角子,打撲克,下軍棋、象棋、跳棋,玩“老鷹抓雞”、“老虎抓豬”遊戲……

    最讓我難忘的是我們玩做鳥窩的遊戲。我們把打穀場上來不及收拾的稻草做成一個個鳥窩的形狀,然後每一個鳥窩裡蹲一個小朋友,讓尚在外邊的其他的小朋友在鳥窩上面蓋上稻草,依次進行,最後一位進窩的小朋友就自己給自己蓋上稻草。

    天黑了,別的孩子都回家了,我卻在鳥窩裡真的睡著了。第二天,大人們來到打穀場繼續打穀子,有人用揚叉(一種農具)一叉,叉出一個孩子(我)來,嚇得她大喊大叫。一群大人圍了過來,發現我還是活的,只是睡著了……後來,生產隊的人都責怪我的父母,說他倆太不關心孩子了,有一個孩子晚上沒有回去睡覺都不知道。其實,我們孩提時代都是在外面玩到深更半夜才回去的。父母因為白天勞作累了,早已經熟睡了。

    最好玩的遊戲,還是過年的時候放鞭炮。我們把松香頭(很粗的炮竹,一個炮竹有大拇指一般大小)插在牛糞上燃放,炮竹爆炸後,濺起的牛糞四處飛濺。我們的臉上濺滿了斑斑點點……大家都樂開了花!

    有時,我們把點燃引線的炮竹用葫蘆瓢蓋上燃放,瞬間,葫蘆瓢被炸上了天。我們望著飛上高高的天空的葫蘆瓢,歡聲笑語也就跟著響徹天空。

  • 3 # 老忲

    俺們小時候打瓦分兩種:一種比較簡單,就是固定距離,立上瓦片石塊,打倒或打到為勝!另一種比較複雜,叫打鼻子打眼打腦袋!在固定距離,分別立上瓦片石塊,代表人頭部的位置:什麼耳朵,鼻子,前額,嘴巴,後腦瓜子……打不著的,從劃定站立打瓦處,到立瓦片石塊處,要被打到相應石塊的人,擰耳朵,揪鼻子,敲腦瓜,拍臉蛋……然後,再後再來下一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拍攝整個畫面都是景深清晰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