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民群眾有力量
-
2 # 玖玥海棠
愛吃啥吃啥!沒毛病!既然選擇為人民服務做志願者去鍍金就放低點姿態!又不是所有百姓都要這些東西,畢竟不懂事的少!
-
3 # 曉彤de小盆友
看法就是不能憑藉自己主管臆斷去詬病別人,因為事實真相浮出水面之前任何揣測和詬病都像一顆定時炸彈,如果真像是揣測的那樣那炸的就是別人,如果真像恰好相反那炸的就是自己
-
4 # 雨夜哨兵
不怎麼看,沒多大個事,是給志願者添了些麻煩,也不是多大個事吧,不要上綱上線,畢竟不能要求人人都是雷鋒,也不要要求人人都苦行僧。也許自覺點,覺得不好意思的人不這麼做。有些吃貨想吃,這麼做了也不必像到了什麼事似的。
記得去年那個從國外回來被隔離在酒店然後跟保安發生衝突的女孩嗎?網路一邊倒那她。其實她一直很守規,在國外待久了喝不慣酒店自來水,叫外賣送的整件礦泉水,外賣只送到樓下,她得自己下樓去取,但志願者不讓她出房間門,他就想請志願者幫取一下,結果不僅被拒絕,還被呵斥裝逼非要喝礦泉水。其實,一個小女孩,就算不是疫情封閉隔離,那些個小夥子幫著搬一下礦泉水多大個事呢?不僅拒絕,還呵斥,還上綱上線,一個被獨自封閉額額女孩,能不奔潰嗎?
凡事,向善,與人為善,善有善報的,不好嗎?
-
5 # 110110AAA
居民有買什麼和不買什麼的權力。
志願者是志願服務行為,應該踐行志願精神,為有需求的人群做好服務!
-
6 # 放飛夢想70661
本人覺著雙方都應該身處異境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包容: 居家隔離是響應國家號召特殊情況下自我犧牲自由,也值得表揚! 而志願者是犧牲小我服務大眾,義務奉獻精神更支援是學習的榜樣! 既然是居家隔離也是本著不給國家社會添亂的心態,心態要放正。特殊時期需要一些生活必需品很正常!其實的東西能不買就先忍忍剋制一下自己,說不定改掉了自己亂花錢的壞習慣! 志願者雖然是義務服務但是不代表著是免費的體力勞動力,因為他每天穿著厚厚防護服來回穿梭隔離區,一人服務很多家庭挨餓受凍做著繁瑣事情,也身心俱疲,需要消耗很大的體力的情況下,還需要很強的意志力才能堅強做下去,同時還要承受一些人的不理解和委屈! 大家都是第一次面對這種突發事件,難免有點不適應情緒波動時特殊時期特殊對待,眾人拾柴火焰高,相信大家都是好樣的!加油!
-
7 # 我是敗家辣妻
每個人所居住的環境不一樣,我們也許忘了有些地方是沒有辦法提供做飯條件的。其實就算是能做飯也會有買零食買啤酒買別的一些東西的人存在的,我相信這兩個冬天的疫情這不是第一回發生這種事。
我覺得做好本職工作就好了,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在不知道什麼原因是情況下隨便亂說,不妥
-
8 # 369qingdao
能不麻煩志願者就不麻煩,自己喝點粥吃個鹹菜能應付就應付,自己不出去做志願者,那就儘量少佔用公共資源,讓志願者更好地服務有迫切需求的老弱病殘這類群體。再者志願者有更多時間休息,就能更好儲存體力抵抗病毒,比竟他們接觸病毒風險更高。
-
9 # 糾結女王亦超
對事件大致瞭解了一下,單是透過指定APP下的,也就是說,APP內一切東西都可以購買。
事實也是,因為買家家裡不能開火做飯,而店家的泡麵也沒多少了,所以,給了其他可以充飢的食品。
所以,買家賣家這邊沒什麼問題呀!
我比較奇怪的,首先是送貨人員是“志願者”這個問題,為什麼要“志願者”呢?
為什麼不組織一批與志願者健康條件一致的外賣人員呢?做個核算,乃至拍個片子,確定健康。然後,按照正常乃至略高的單價來做這個事情呢?(至於這個錢誰出?資本家不應該在這種時候展示一下社會責任感麼?)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並不只適用於高精尖領域,像外賣這樣看似簡單的事情,外賣員,起碼不會對客戶發脾氣。
志願者的問題是,他們不直接獲得好處。當然,你說怨氣那麼大,寧願對居民上綱上線,也不願意退出,完全沒好處,反正我是不信的。什麼評先進,評職稱,年末KPI指標這些玄學獎勵怕還是有的。
這類志願者,揹著此行好處到底能不能到手抽筋不確定性,在不擅長的領域做體力活。缺乏安全感本身,就是怨氣的源泉,體力透支後脾氣暴躁,而志願者的身份也有道德制高點的天然正義,能幹出這事兒,奇怪麼?
因為疫情期間,我比較在意的是翻動箱內物品這個舉動。
之所以需要封閉管理,是因為這一地區傳染風險較高。志願者人員有限,也就是說,他們接觸風險人員非常多。
你用可能接觸潛在病例的,可能帶有病菌的手套翻攪他人物品,客觀上增加了傳播病毒的風險,好嘛?
正常人在這樣的情況下,拿到物品,對箱外噴酒精,消毒水,靜置後開箱就可以了,被他這麼一搞,當地所有居民怕都要全品消毒了。
浪費整個區域的消毒產品比人買幾件零食惡劣多了。
當然,讓這樣的人有投機的機會,就是通遼當地的問題,當然,通遼本來就一堆毛病。現在在鬧因病入刑呢!魔幻!
-
10 # 白水90944696
非常時期,無論是隔離居民還是志願者,大家要互相理解。
在疫情期間,志願者真的是非常辛苦的,除了站崗放哨之外,還要上傳下達,還要時刻做好自身防護,還要面對很多的不理解,他們的工作量真的是非常大。2020年的時候,整個城市進行高強度管理,志願者們真的是付出很多,特別要說明的是,很多真的是志願者,沒有工資沒有獎金,真的是隻有風險,能夠提供的物資基本上就是火腿和泡麵,大家自己想想,在這種關頭,你是否願意出來做志願者,你是否能夠始終堅守崗位,你是否能夠提供完美的服務?
我捫心自問,自己是做不到的,我也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做不到,正是因為大部分都被隔離在家,少部分人在外面的努力才更加珍貴,他們都值得我們的尊重。
居家隔離的人也不容易,出不去,人就特別容易感到憋屈,臥室、陽臺再怎麼溜達,有限的活動空間就是那麼大。時間好像禁止了一樣,特別想找點事情消遣,其中吃,既是必須,也是很多人的愛好。疫情期間,對於很多不會做飯的人來說,那真的是渡劫,因為實在沒啥可吃,超市的自嗨鍋啥的基本都是被秒空,吃點零食來打發日子,也真的是可以理解,我疫情居家期間就是對零食的渴求高度上升,大概就是閒的。
疫情,是需要我們共同來抗擊,共同來面對的,既然如此,大家互相理解一下,誰都不容易;互相尊重一下,你的辛苦我看見了,你的需求我也看見了,何必在一些事情上特別較真呢?不是什麼大是大非,就是一些小摩擦,真的不要太糾結,就讓它過去吧。
今天看到一位志願者發的影片,在網上引起很多人的關注。起因是隔離住戶買的滿滿一箱零食和飲料等小食品。
以前也有報道,隔離住戶買了很多啤酒。老舊小區很多沒有電梯,志願者手拿肩扛的挨家挨戶送,可以說相當辛苦,有時候甚至要送到凌晨一兩點鐘!看到評論區有很多人留言說志願者也是有錢拿,有補助的……還有說年輕人不會做飯,送了米麵油也不會做,可能才買的小食品……
想到大連疫情期間犧牲的志願者!想起他的朋友圈發的爬樓送了一天東西腿有點飄……
對於居家隔離居民買的小食品,飲料,啤酒這些叫志願者送您怎麼看?
回覆列表
1以人為本,重視客觀因素
2一邊抓防疫一邊抓保障兩手抓兩手硬
角度一網友們要站在年輕人的角度去看事情,首先年輕夫妻會做飯的很少,甚至煮泡麵都成問題,平時也是吃這些零食充飢,另外食物的多樣化需求也是正常現象,從本人角度出發,蘿蔔大蔥這些食材給我也是生吃為主。
角度二志願者也是人,平時都是企事業機關的工作者,沒參加過體力勞動,高強度的體力工作確實吃不消,看不慣年輕人購買大量零食也實屬正常。
希望大家相互理解共渡難關,不要用有色眼鏡去看待他人,只有眾志成城才能打敗病毒!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