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趣客潮玩
-
2 # 學之智經濟
金融業開放有利有弊,並且利弊都很明顯。影響利弊的因素有很多,很難簡單判斷利弊誰大誰小,取決於經濟實力、金融市場健全程度以及對外開放程度等。
擴大金融開放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引進外資金融機構提升金融市場競爭度,將有效增強金融業效率,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透過引進先進的金融業管理模式和金融產品,也將提升國內金融機構管理水平。對於普通居民來說,金融業擴大開放將獲得更好的金融服務。
金融業過度開放帶來的壞處也是很明顯的,並且可能是致命的。當國際資本出現趨勢性流入或流出時,難以有效控制將導致嚴重危機,例如2015年末俄羅斯經歷了盧布危機,匯率急劇貶值和外匯虧空,對經濟造成重大沖擊,嚴重影響居民生活。當外部發生金融危機時,過度開放的金融市場將難以抵禦危機,98年亞洲金融風暴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如果金融業盲目開放,可能會引致國內金融機構被國際金融大鱷兼併收購,甚至失去金融主權的風險。
需要明確的一點,金融業開放本身不是金融風險的根源,根源在於能否具備抵禦風險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講,適度的金融開放將引入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技術和規則,促進金融業競爭提升,增強抵禦市場波動風險的能力。無數的先例已經證實,保護政策在行業發展起步階段能夠起到有效的防火牆作用,但長期過度的保護政策不利於行業成長壯大,並可能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金融業也不例外。
對於當前中國的狀況來看,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穩步漸進地開放金融業是恰當的選擇。適度開放金融業不但能夠提升中國金融效率和市場競爭力,也是經濟發展的需要。相對於經濟開放度而言,中國的金融開放度是滯後的。中國已經成為全球製造業大國,經濟總量全球排名第二,出口份額全球排名第一,二者佔全球的比重都在15%左右。但國際市場中使用人民幣作為結算的交易量佔比不足5%,中國資本在全球的影響力仍然較弱。未來要成為全球製造業強國和資本強國,金融業的開放和壯大是必不可少的。此外,“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離不開金融支援,必須有強大的資本跨出國門作為基礎支撐,這需要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
因此,金融業逐漸擴大開放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前提是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逐漸開放。一方面引進先進的有能力的金融機構和投資者,提升中國金融業活力和效率,促進金融創新發展。另一方面鼓勵中國金融機構走出去,放鬆海外佈局設點的數量和規模限制,提升國際化競爭水平,更好地服務中國企業和產業在全球佈局。為了避免金融開放帶來的風險,應先考慮開放金融服務領域,在條件成熟之後再探索資本市場的逐漸適度開放。只有國內的金融服務機構和金融服務市場的競爭力有效提升,具備抵禦外部金融風險的實力之後,才適合對資本市場的開放。
要注意的一點,在金融業開放的過程中必須要提升金融監管能力和水平。中國金融監管水平滯後於金融市場化發展,前幾年網際網路金融野蠻式發展出現區域性風險的重要原因在於存在監管真空,2015年資本市場劇烈波動的原因之一是存在監管失位。在金融開放過程中,監管水平的提升至關重要。要能夠及時準確評估銀行、股市、債市等擴大對外開放帶來的資金流動和市場波動,健全適應跨境資金流動的體制機制,完善市場化監管政策和監管工具。監管的目的是防範化解風險,而不是干擾正常的金融業務發展,因而不能監管過度打壓市場,需要做到監管的適時適度,提升及時性和有效性。
回覆列表
近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迅猛,已經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金融大國。而中國如果想在世界上成為金融強國,走在世界前列,就註定著中國必須要進行金融開放,這樣在外資的影響與衝擊下中國的金融體系才會更加的完善,提高經濟的競爭力。
金融業擴大開放,必然是利大於弊的,我們這裡可以稍作分析。
擴大中國金融體系競爭力,降低金融風險由於發達國家的金融體系制度相對比較完善,因此在外資的衝擊下會使中國的金融體系必然向著外資學習,向著穩健化,規範化進行發展。另外,中外競爭可以使任何一方都提高警惕度,增強安全性,特別是中國,在競爭中會學習到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技術和規則,使金融風險發生的機率儘可能的降到最低。
有助於分散風險經過上一次的金融危機,說明了一個道理,金融風險越集中,發生危機的機率也就越大,殺傷力也就越大。開放金融業,引入更多的主體參加,這樣就分散了金融風險。在相同資金量的情況下,參與者越多,風險就越分散,這樣就容易使社會穩定,使金融業健康蓬勃發展。如1994-1999年間,由於拉美國家經濟高度依賴外債,跨境資本大進大出,財政長期赤字,本幣嚴重高估,一些國家先後爆發了嚴重的金融危機。但外資銀行並非此次拉美金融危機的導火索,不僅沒有對危機推波助瀾,反而起到了經濟“穩定器”的作用,最後成功的化解了這次金融危機。
構建多元化的金融體系從理論上看,外資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市場有助於促進競爭、拓展金融服務渠道、提升金融穩定性。從實踐上看,銀行、證券、保險行業的外資金融機構為中國帶來了新業態和新模式,極大豐富了中國金融體系,提升了金融業執行效率。如在保險方面,1990年友邦保險進入中國,帶來了全新的保險銷售模式——代理人模式(一對一服務),這一模式之後逐漸推廣到全國,成為中國壽險公司的重要銷售渠道。比如我們經常見到的平安公司,人壽公司的銷售經理,就是按照友邦的這個模式發展而來的。
帶動服務業開放步伐,提升服務業開放程序就目前來看,中國的服務業開放程度較低,與世界嚴重脫軌,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小,一直被外界所詬病。目前,世界各國正在抓緊制定更全面、更高的服務業開放標準,如果現在不抓住開放時機,一旦發達經濟體主導的開放原則和標準成為既定事實,未來再想開放時有可能會受制於這些原則和標準,降低主動選擇的空間和迴旋餘地。
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金融業開放可以鞏固人民幣的儲備貨幣地位,而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後即享有制度性權利,使國際認可度得到實質性的提升。並且大大增強國內外對貨幣的信心,降低發生經濟金融風險的可能。同時可以提升在國際貿易和金融投資中的定價權和話語權,增強中國的國際地位。當然人民幣國際化了以後,人們的投資專案不再侷限於國內,投資多樣化,提高人們收入水平,“持人民幣走遍全球”已不再是夢想。
有個別觀點會認為,開放金融業會出現一些金融風險,如使中國的錢流入外界過多,本國內人民幣減少導致社會不穩定。另外還有一些拿最近的中美貿易戰來說,開放金融業是“與美國妥協的結果”。這些都是無稽之談,開放金融業是中國邁向發達國家的畢竟道路,是根據中國經濟金融發展現狀作出的自信選擇。
因此金融業開放,對中國的利絕對是大於弊的,他體現了中國金融發展現狀的自信,表明了中國邁向金融強國的決心,是中國領導人的正確選擇,是中國經濟發展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