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軍華書法

    練習書法在寫小字的時候肯定要握筆低這樣才容易準確地書寫小的字,而寫大字,因為字大,那就要握筆高,便於運筆,才能寫好大字。

  • 2 # 愚墨齋書畫院

    執筆高低,個人理解跟開車調坐位一個道理,很難用一個標準去適合所有人,就是同一個人,不同階段也會不同,新手開車時一般人坐位調得較前,自己感覺會更有安全感,同理初學寫字階段,因對筆的把控不熟練,握筆偏下也是正常,寫字進到一定階段後,尤其是毛筆用站姿寫,握筆偏下顯然就不適應,此時握筆偏上更能流暢運筆

  • 3 # 司馬青衫破

    謝邀。執筆方法本沒有定式,最好吸取古人的執筆方法為宜。對不同的字型以及字形大小,握筆方法略有調整。當代流行五指執筆,只要能握緊筆、可以上下左右揮灑自如就行。如寫小字時手心口五空心如握雞蛋,做到抵鉤靠就能完成多種筆劃了。寫大字或大幅字畫時,要站起立並調整握姿勢,不能再用傳統握筆姿勢了,總之,只好能自然書寫不覺得難受就可以了,至於高低嘛,也要根據字的大小上下調整手指離筆尖的距離。甚至寫蠅頭小楷時還要枕腕,都是為了寫字不彆扭,因人而宜吧。個人體會而已,歡迎討論。

  • 4 # 書畫大世界

    練習書法時執筆的高和低對書寫是有影響的。

    如果是站著寫字,手執筆的高低對寫字沒有多大影響,因為手都是懸空的,運用起來會非常地靈活,寫多大的字都可以,一般來講站立的時候手執筆到整支筆的1/2處為理想狀態;

    如果是坐著寫字 ,那麼手執筆的高低就對書寫會有較大的影響了,一般來講,大多數人坐著寫毛筆字的時候都是將肘支撐著整隻手臂,如果手執筆太下,也就是離紙太近,那麼書寫的時候肘部是不能輕易活動的,只能是手臂活動,拿得太下,那麼毛筆的活動範圍就會變小,運力受阻,寫出來的字會比較疆硬,缺乏靈性,不好看,特別是寫橫的時候或筆劃較長的時候,橫到最後都橫不過去沒法運筆了,因為受到了肘的限制。如果拿得太高,整支筆的重心就不好把握了,雖然這個時候活動範圍大些,但是手如果抖一下那麼對寫出的字會有很大影響,所以,不管是站著還是坐著寫毛筆字,握筆的時候都要有一個合理的範圍,站的時候握筆在整支筆的1/2處,坐著的話,握筆最好是在整支筆的1/3處,就是離紙相對近一些,這樣書寫時既可以掌握毛筆的重心,而且運起筆起來也會輕鬆自如。

  • 5 # 泥人161

    書法,近年來非常流行,為了裝飾門面,給大庭或臥室掛幅書法以示文雅,所以練習書法的人俞來俞多,要問筆握高握低影響不影響書法效果這個問題,諒我直言,就看個人的習慣了,有人筆握的低覺得得心應手,有人筆握的高覺得隨心所欲,就看自已的習慣了,這個並不影響練習書法,謝謝!

  • 6 # 紅塵彌勒

    執筆的高低,對書寫的影響就在於字型軌跡走向的把握上面。

    其實可以經常看到一些書寫人執筆於高階,幾乎吞沒了筆掛,站立於前,懸腕書寫。似這種敢於執筆高階且還站立又懸腕的書寫者,具有的書寫功力當在高手之上——絕對的一流高手。

    還有一種書寫,是執筆近筆尖,幾乎是拿著筆頭在書寫,當然這也是一種書寫習慣,但卻很容易讓人懷疑書寫者的功力,順帶著也對其字跡產生質疑。

    以我個人的習慣來看,基本是握於中端偏上,然後飽蘸濃墨即情書寫。

    但也有例外或者區別:

    比如我在使用長鋒狼毫之時,就喜歡更偏上一些,即使是短鋒狼毫,也是基本雷同的執筆式。而在使用羊毫的時候,多近於中段,免得由於毛筆的原因,使字型更難以控制。

    當然了,這也只是我個人的一點書寫體會,並不能等同於他人。我的個人觀點是——

    只要覺得書寫的姿勢合乎己意,大可不必糾結執筆的高低遠近,怎麼隨意怎麼入心怎麼來,目的無非只有一個,那就是把字寫出自己期望的程度,然後心滿意足的兀自品評咂磨一番,滿意之處下回繼續,不滿意的地方,下次改進。

  • 7 # 寫字那些事兒

    在書法練習中,執筆的高低對書寫是有很大影響的。唐虞世南在其《筆髓論》中有說:“筆長不過六寸,捉管不過三寸,真一行二草三,指實掌虛。”是說寫不同的書體執筆的高低要有區別,執筆不超過三寸高,寫楷書時執筆在一寸,因為楷書需要的是點畫精準;寫行書時執筆在二寸,因為行書有了筆畫間的連帶,需要迂迴的幅度更大;草書執筆在三寸,因為草書要懸腕書寫,其點畫的使轉需要更大的空間。

  • 8 # 張藝客

    執筆高低

    執筆的高低要根據字型的類別、大小和筆管的長短而定,筆管一般長約五寸,-般來說,寫小字執筆要低些,筆管無名指抵筆處離筆頭寸左右;寫中楷或大字,執筆要高一些,約二寸左右寫大楷和草書筆管要再執高些,約三寸左右。執筆越高,迴旋的幅度就加大,更便於揮運。但過高了,下筆飄浮,寫字無力。“初唐四家”之- 的虞世南在《筆髓》-文中說:“筆長不過六寸, 提管不過三寸,真一,行二, 草三。晚明書家趙宦光在《寒山帚談》中說:“真 書宜溫重,故執筆去筆頭寸或寸二分:作行書則稍寬縱,執宜稍遠,去筆頭可二寸;作草書則運筆流宕,勢疾而逸,執筆更遠,去筆頭當三寸矣!”他還說道:“執筆不可好奇, 但取適意,則力焉。”

    ①這是寫小字時候的執筆方法,執筆的手接近於筆毫,這樣執筆的力量容易達到筆端。

    ②這是寫中楷字時的執筆方法,執筆位置適中。

  • 9 # 佳順書法網院才主哥哥

    執筆低明顯值優於執筆高,原因如下:

    1.執筆低更容易感受到筆尖傳遞回來的力量,更有利於把控筆畫。

    2.有的人認為執筆高可以寫更大的字,但是隻要把手和肘動起來,寫大字不是問題,不是非得執筆很高。

    3.寫大字的時候,還需要運用到手腕,來調整筆桿的方向,如果執筆過高,調整變換筆桿方向的效率就會降低。

  • 10 # 方圓居老錢

    執筆高低對於書法是有影響的。寫什麼樣的書體、多大的字、行筆快與慢,均需對應不同的執筆高度。

    執筆高低的問題,古人多有論述

    “初唐四家”之一的虞世南在《筆髓》一文中說:“筆長不過六寸,提管不過三寸,真一,行二,草三。”

    晚明書家趙宦光在《寒山昂談》中說:“真書宜溫重,故執筆去筆頭一寸或一寸二分;作行書則稍寬縱,執宜稍遠,去筆頭可二寸;作草書則運筆流巖,勢疾而逸,執筆更遠,去筆頭當三寸矣!”他還說道:“執筆不可好奇,但取適意,則力生焉。”

    筆管也可分為一分筆、二分筆、三分筆

    我們通常所謂一分筆、二分筆、三分筆,是針對筆毫而言。但古人也有針對執筆高度,將筆管分為一分筆、二分筆、三分筆的。

    即:將筆毫以上的筆管部分劃分為三等分,靠近筆毫的三分之一為一分筆,中間為二分筆,最上面為三分筆。

    用一分筆執筆就是執筆的手在最下面三分之一處,以此類推,三分筆執筆最高。

    但是,用幾分筆執筆,除了個人習慣以外,還要看具體情況而定。

    小楷宜用一分筆,大字榜書多用三分筆

    從書寫內容的大小來說,小字宜用低執筆,大字則用高執筆。

    小楷。因為筆畫細膩,間距小,只有用低執筆才能更好的控筆,宜用一分筆來寫。

    大字榜書。或者其他書體的大字,適合懸肘、甚至是站姿懸肘來書寫,如果再用低執筆就很彆扭,採用三分筆執筆就舒服的多。

    其他的如中楷、中等大小的隸書、篆書可以用二分筆。

    當然,也見過有人懸肘寫小楷和枕腕寫大字的,看起來就怪怪的,不推廣使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考慮價格問題,你認為寶馬X3和沃爾沃XC60選哪款好,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