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掛在明堂射古今
-
2 # 馬青寅
孔子講“仁義禮智信”,稱之為“儒家五常”。
而老子講“道德仁義禮”,卻不是說道家推崇這五樣東西,而是說它們的關係是逐級遞減的。
禮不如義,義不如仁,仁不如德,德不如道。
老子云: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道德經》分為兩部,一為《道經》,二為《德經》。5000文中,通篇都在讚美“道”的偉大。據書中描述,“道”即是“玄牝之門”,意為這世界的本源,這世界的根本。所以人也好,天地間的萬物也好,無論如何也脫不出世界的“本源”,脫離不了世界的“規則”,所以不管你在做什麼,做了什麼,其實都是在“道”的規則下發生的。
既然明瞭了這一點,那麼就可以理解“道”是自然而存在的,無所謂人有沒有遵循了“道“。
因為你不可能脫離這個世界,不可能脫離這個宇宙。
所以道必須是遵循的,這是一種被動的關係。
當然這個詞用在小說裡還是很不錯的。
順應其他事物的“道”而行事,就稱之為對其“有德”;悖逆其他事物的“道”而行事,就稱之為對其“無德”。這裡也必須要涉及到相對論的東西,因為對甲有德,或許對乙就是無德。
順應自然之道,就是順應“天之道”,那麼就是大體上的“有德”。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大約就接近所謂“天人合一”的意思了吧。
舉個例子:
比如人應該天一黑就睡覺,但是你每天晚上熬夜到凌晨,這就是違背了“天”的自然規律,這就是“無德”,對誰無德?對你自己無德,也是對大自然無德。所以會遭到天道回饋給你無德的“報應”。
比如夏天就應該熱,但是人類聰明啊,發明了空調,這就違背了自然的規律,就是“無德”。天道就會回饋給人類相應的報應。
所以道家一直都在提倡“無為”。提倡大家順應大自然的規律,不要主觀去插手太多的事情,不要過多的去改變自然的規律。我們現在都崇尚科學進步,認為科技越發達,文明就越先進,這沒有錯啊?大家都覺得這是一件好事啊,科技的發展進步難道不好嗎?
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到了:
物壯則老。
是很好。一個26歲的年輕人,非常好。
孩子們希望快快長大,年輕人希望時間定格,老人們卻希望時光回溯。
時間是永遠不會變的。當你越接近頂峰,走下坡路的節點就越來越接近了。
上升為陽,下沉為陰。
你是喜歡抱著對未來的期望崇敬,還是願意在對未來的無奈中絕望?
所以我一直說,道家永遠是一個小眾的宗教,它太真實、太接近真理了。無法被尋求精神解脫的凡人所接受。
-
3 # 無知的菜鳥
老子哲學思想的終極不是天,而是道。道是比天更高階的一個東西。在沒有天地之前就有道了。
道生一
這個一是什麼呢?就是中國神話,在盤古沒有開天闢地之前,天地混沌為一體。
一生二
就是盤古開天闢地以後,輕者為天,濁者為地。
二生三,三生萬物。
3是什麼呢?天地人,有了天地人以後,在不斷的運轉當中,然後才產生了世間的萬物。
老子的思想他世間萬物產生是有一個階梯性的,不是突然產生的。不像基督教,上帝第1天創造什麼?第2天創造什麼?第3天創造什麼?上帝說要有光,光馬上就有了,西方的宇宙觀所有的東西都是突然產生的。而中國老子的思想,所有的萬物都是有一個階梯性的。就我個人而言,更認同老子的觀點。
道就是產生這一切的終極。老子在道德經當中也講,吾不知其為何物,就勉強把它稱作道。其實老子都無法用語言文字表達清楚道是什麼。很多哲學思想在剛出現的時候都是很難說清楚到底是什麼。很多哲學家甚至是發明文字來闡述他的哲學思想。現有的文字說不清楚他的思想到底是什麼。忘記了是哪個哲學家說過:我的思想如果能用文字說清楚那就庸俗了。不僅是老子,很多大哲學家都很難用現有的文字表達清楚他的哲學思想。就像你係鞋帶一樣,很簡單,每個人都會。但是你用語言文字描述一下,就不簡單了。
但是當你真正的領悟到的真諦,其實它是很簡單的。大道至簡,就像你係鞋帶一樣。當你學會了繫鞋帶以後,繫鞋帶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但是你想用文字表達出來很難。甚至根本就說不清楚。
道德經開篇就講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他也知道,很難講清楚道是什麼。
只是講道有一些特性,我把它總結為幾個字,清、虛、卑、弱、無為、不爭。
那什麼是德呢?德就是道在人身上的體現,人學習道的規律就是德。所以說天不是老子道德學說的終極,天地人都是道催生的。如果說一定要有一個合一的話,那麼應該是人跟道合一,老子把它叫做德
這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均上所述,只代表個人想法,未必是正確答案。
回覆列表
老子在《道德經》二十五章裡面說的就是“天人合一”。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日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再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我又想起了那個剛釋出的黑洞照片,又和《道德經》第二十一章的內容聯絡起來“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感覺都象是在描寫黑洞。想想也挺有意思的。
以我的理解,二十一章的內容是對宇宙大道的闡述,二十五章的內容就是從宇宙到天地再到人了。
如果從黑洞的理解看,銀河系這樣的星系中間都有黑洞。再從宇宙大爆炸看,老子說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應當就是老子對宇宙生成的感悟。這個物或許可以理解為宇宙大爆炸理論中的奇點,或許二十章是更為詳細的描述奇點。
再看“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日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我在想,老子是不是知道宇宙是在膨脹呢?挺有意思的。我又想起了看李政道那年發射衛星尋找反物質,我想當然的和“反”聯絡起來了,寫了點心得說,老子可能知道反物質。
現在再想,大、逝、遠,是不是說的就是宇宙膨脹的速度,而“反”有可能說的是平行宇宙呢或者是映象宇宙呢?
在網上查“映象宇宙”看到這段話“在宇宙發生大爆炸時,同時產生了一個‘映象宇宙’,和我們自己的宇宙沿著完全相反的時間軌跡執行。而兩個宇宙中的高智商物種都能意識到,有另一個宇宙在與自己背道而馳。”
再看老子把人和道、天、地一樣放到一起了,還說人是四大之一,從這就可以看出老子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了。從這也不難想象,道家為什麼把人體稱為小宇宙了。
老子透過這些說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理,就是要人順應自然的變化。
我覺得莊子提出的“天人合一”肯定是受到了老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