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睡前沙雕小故事
-
2 # 香茗史館
在我們的固有印象中,皇帝立太子乃是關乎權利交接的大事,然而趙匡胤自黃袍加身成為大宋開國皇帝以來,共在位十六年,令人奇怪的是他竟然一直沒有立太子,這又是為何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只是慣例而已,自從唐末五代十國以來,中原政權便普遍沒有立太子的做法,此外或許也有《金匱之盟》的影響。
△宋太祖趙匡胤
唐末五代十國以來,不立太子成為了普遍做法李壽的《續資治通鑑長篇》中有“自唐天佑以來,中國多故,不遑立儲貳,斯禮之廢,將及百年”的記載,也就是說從唐昭宗天佑年間開始,中原王朝不立皇太子便成為了慣例,直到宋真宗趙恆被冊立為皇太子,才讓這一制度重新出現。
△柴榮便曾是“晉王+開封尹”
當然,不立皇太子不意味這皇帝沒有明確的繼承人,五代十國以來,“親王+京尹”便成為了皇儲的標配,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被封王,且擔任京尹的職位,那麼便意味著這個人已經被立為的儲君人選。例如後梁時期,朱溫的養子朱友文便以“博王+開封尹”的身份成為儲君;後唐時期,李嗣源的次子李從容也以“秦王+河南尹”的身份成為儲君;後晉時期,石敬瑭次子石重貴也以“齊王+廣晉尹”的身份成為儲君;後漢時期,劉知遠的長子劉承訓也是以“開封尹”成為儲君(沒來得及封王,死後追封魏王);後周時期,郭威的養子柴榮也是以“晉王+開封尹”的身份成為的儲君。當然,由於身處亂世,這些儲君很多未能成功即位。
△趙匡胤和宋皇后
由此可見,在五代十國時期,不立儲君簡直就是慣例,趙匡胤依舊例不立太子,便也就說的過去了。而同樣的,趙匡胤不立太子,並不代表他沒有留下繼承人。
開寶六年(973年)8月,一直主張父死子繼,反對兄終弟及的宰相趙普被罷相。同年9月,時任開封府尹的趙光義被加封為“晉王”。自此,趙光義便擁有了“晉王+開封府尹”這樣的皇儲標配身份,而且大權在握,直接參與之朝政事物。
△趙光義的“晉王+開封尹”乃是皇儲標配
可見,按照五代十國的慣例來講,趙匡胤欽定的繼承人正是趙光義,而他的兩個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雖然年紀也已經不小,但卻僅是掛名的節度使和防禦使,不僅沒有實權,且從未直接參與朝政,趙匡胤顯然沒有培養自己兒子的想法。而由於趙光義是趙匡胤的弟弟,就算要冊封,也不會是“皇太子”,只能是“皇太弟”。
金匱之盟的影響,為了穩妥的權利交接雖然至今沒有找到“金匱之盟”的原文,但一直以來學術界仍普遍認為它是存在的。《宋史·魏王廷美傳》有載:“初,昭憲太后不豫,命太祖傳位太宗,因顧謂趙普曰:“爾同記吾言,不可違也。”命普於榻前為約誓書,普於紙尾書雲“臣普書”,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
△杜太后病重期間立下“金匱之盟”
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杜太后在病重之際,與太祖趙匡胤、宰相趙普立下“金匱之盟”,共同約定在趙匡胤百年之後,將由其弟趙光義即位,再由趙光義傳給趙光美,最後由趙光美傳給趙匡胤長子趙德昭。(亦有說趙匡胤傳趙光義,再由趙光義傳趙德昭)
而之所以會有“金匱之盟”,主要是由於當時北宋尚未完成統一大業,且當時趙匡胤的兩個兒子趙德昭(10歲)和趙德芳(2歲)年紀尚小,為了防止五代十國各種歷史教訓再度上演,採取這種奇怪的傳承方式,便也在情理之中了。也正因此,一直以來關於這個盟約是否存在爭議較小,爭議較大的地方在於到底是三傳還是二傳。
△趙普便因反對“兄終弟及”而被罷相
或許正是由於“金匱之盟”的存在,趙匡胤為了保證權力的順利交接,避免引起儲君之爭,便一直以趙光義為繼承人來培養,而對於自己的兩個兒子則並未給予實際權力。之所以遲遲沒有恢復立“皇太子”的傳統,恐怕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
3 # 源稚生
在中國,趙匡胤是宋朝的建立者。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稱帝,改國號為宋,改元建隆,趙匡胤是為宋太祖,開寶九年(976年),宋太祖駕崩,趙光義繼位。
那麼趙匡胤為何不立太子呢?
‖歷史沿革,一般不立太子
五代時期,政權更迭頻繁,帝王的繼承一般都不會選擇立太子,而且選擇合適的繼承人任京尹,確認皇儲的方法就是親王和京尹同時擔任,五代時期也有不是以“親王尹京”身份即位的帝王,如後唐李從厚、後漢劉承祐、後周柴宗訓等等,大多是因為前任皇帝死的比較突然,沒來得及走“封王和尹京”的程式,自然更不可能取得皇太子身份,只能直接按遺詔繼承皇位,歷史沿革不立太子是政治常態。
‖趙匡胤繼位後正至壯年
公元960年,趙匡胤登基為帝時,年僅33歲,在這個年齡段屬於上升期,精力旺盛,思維也最為敏捷,正值壯年的趙匡胤此時,兒子年幼,這時需要考慮的問題是解決政治問題,而不是立太子,趙匡胤不立太子的原因是確實不需要立太子。
‖趙匡胤忙於工作,無暇顧及此事
五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混亂的歷史時期,趙匡胤登基後,除了北方的北漢政權外,南方還有多個割據勢力,北漢北面還有強大的契丹,外部形勢嚴峻,而內部他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大將擁兵自重,國家集權力度不夠。
面對這種情況,趙匡胤依據宰相趙普的“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策略,致力於統一全國,先後滅亡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完成了全國大部的統一。他兩次“杯酒釋兵權”,罷去禁軍將領及地方藩鎮的兵權,解決了自唐朝中葉以來地方節度使擁兵自擅的局面。由於忙於工作,以至於他無暇立太子,也沒有時間顧及此事。
回覆列表
就當時的情況來看,不是趙匡胤沒有立太子,而應該是時機還未到,或者說是已經有所考慮,但沒有最終落實這個具體的事。
首先,趙匡胤作為開國皇帝政務非常繁重,暫時還沒有考慮立太子的事。宋太祖趙匡胤所開創的宋朝承於五代十國,而且是透過“黃袍加身”實現的。為了能夠穩住開國的局勢,宋太祖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了。對禁軍和地方的軍隊進行整頓,防止武將擁兵自重,並對官僚體制進行系統性改革,促使政令暢通,提高了行政效率,可以說是馬不停蹄。
其次,是由於正值壯年,許多的改革集中展開,沒來得及正式列入日程。從960年在陳橋驛因“黃袍加身”走上皇位,到976年自己的親弟弟趙光義喝酒之後暴亡,只有短短的16年時間。再說了,宋太祖趙匡胤,行伍出身,體格健壯,精力充沛,在他豹王的時候身體狀況尚好,而且只有50歲。而此時他的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分別是26歲和18歲。父子都處於這樣的年齡,應該說立太子的事確實沒有擺上議事日程。
其三,後來發生的“斧聲燭影”,成為政治權力交接的懸案。“斧聲燭影”說的是976年,太祖和弟弟趙光義一起酌酒對飲。因為宮女和宦官都被屏退左右,只能遠遠的在燭光中看到殿內的情景。還聽見太祖用柱斧擊地發出咚咚之聲,並大聲說:“好做,好做。”當天夜裡宋太祖趙匡胤就暴亡了。
趙匡胤死得蹊蹺,歷史上沒有結論。而政權的交接方式以“兄終弟及”和平實現,沒有能夠實現子承父業,要怪就只能怪立太子的時機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