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糰子在幼兒園
-
2 # 興智家庭教育
基於這個認識,所有問我這個問題的家長,我都要繼續追問一下,孩子怎麼就脾氣急躁了?
對於2歲以下的孩子因為不會說話,所以哭喊是他最重要的表達方式,因此孩子哭喊未必是脾氣急躁,很可能是孩子尿了,拉了,餓了,熱了,冷了,或者身體哪裡不舒服了,或者是環境中某些東西讓他感到害怕了等等。總之,需要爸爸媽媽能夠換到寶寶的角度找找原因,把原因解除掉,孩子自然就好了,您不需要太過置氣。
所以在這我給您幾個建議:
1.自我管理
當孩子大喊大叫發脾氣的時候,大人也急了,聲音比孩子還大,甚至動手打孩子。這雖然能夠當時控制住孩子,但是效果會越來越差,而且給孩子一種教育就是,誰更有力量誰更好使。必將進入惡性迴圈。
平常家庭生活中,爸爸媽媽本來就經常發脾氣,總是大喊大叫,而且做事也總是沒有耐心,一遇到問題也是輕易放棄。這些都是孩子的榜樣,有了這樣的模板,孩子才會有樣學樣的!所以自我管理是很重要的一環。
2.規則制定
對於一個一歲的孩子,規則的制定會讓她今後養成更好的習慣。
當孩子正在發脾氣,大喊大叫的時候,爸爸媽媽需要衡量一下規則,如果孩子的需求並不違反規則,屬於孩子的自由範圍內的事情,就建議尊重孩子,滿足孩子。
舉例,孩子房間裡面有個空地兒,媽媽要把一個儲物箱放在那個地方,但是孩子覺得不好,要求拿出去,媽媽和孩子商量,但是孩子不高興了,就大喊大叫起來,就事論事,這個時候應該尊重孩子的要求,過後在做工作。
但如果孩子的要求是違背規則的。那麼爸爸媽媽需要做的是默默的安撫孩子的情緒,撫摸孩子後背,輕輕的抱抱他。然後告訴他,媽媽知道你非常想要,得不到你很難過,媽媽理解你,媽媽愛你。然後教寶寶深呼吸,或者引導寶寶擊打枕頭,或者就讓他喊一會兒,當孩子的情緒釋放的完了,在和孩子溝通怎樣的途徑才能達成願望。
其實育兒即育己,對於孩子的各種問題,不妨先從自己開始,糾正孩子急躁的個性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取得成效的事,需要家長耐心而不斷地努力!
-
3 # 汐晨圈圈
孩子經常被父母催促,長大後大多會有這三個明顯的缺點…
現如今,生活節奏的加快,有些家長在繁忙的工作壓力下會下意識的去加快自己和身邊人的節奏。尤其是性格急躁的家長,看到孩子做事慢吞吞的,吃飯也慢吞吞的,自己比誰都急,恨不得替孩子做了,不斷的催促著孩子加快速度。
小孩的思考能力是沒有家長思考能力那麼強的,如果父母經常催促孩子的話,孩子身上普遍會有這幾個缺點:
1、討厭思考
小孩子和大人不同,他們做事時,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消化理解事情,去了解這件事的過程步驟,去思考事情,然後才能把這件事做完。如果家長總是在旁邊催促他,或者是直接把結果擺在他的面前,這樣時間長了,孩子就會變得不喜歡思考,甚至有可能慢慢的討厭思考,失去思考的能力。
這樣對孩子以後的成長和學習都是有害的。其實有些寶寶本身思考能力很強,因為家長的急躁情緒而慢慢變得不喜歡思考了~
2、做事情缺乏耐心
如果孩子在做自己的事情時,家長一直在旁邊催他的話,他就會把中間的很多步驟省略掉,然後匆匆忙忙的把事情做完。時間長了他就會養成習慣,做事情的時候就算身邊沒有人,也會感到非常的焦慮、急躁,進而失去做事情的耐心。
況且父母經常催促,也會讓他感覺有壓力,從而讓孩子做事情的時候缺乏耐心。
3、容易暴躁
家長在催促孩子的時候,一般都是用吼的,而且還帶著壞情緒。時間長了孩子也會受到影響,一旦遇到讓自己不滿意的事情,就會用大吼大叫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孩子在這種情況下會有一種焦躁的心情,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暴躁易怒的性格,不利於孩子交際能力的提高,也不利於孩子的人格的健全發展。
你平時有經常催促你家孩子嗎?沒有是再好不過了。如果你家孩子沒有在你的催促下也出現了以上的情況,建議給孩子做個基因檢測,看看是不是孩子天生這樣,再進行適當的培養噢~
回覆列表
孩子的性格將來會不會急躁,可能會受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一個是孩子天生的氣質型別,另一個是後天家庭環境的影響,更多的是在家庭裡跟孩子互動的方式。
第一,孩子天生的氣質型別
春節的時候去吃酒席,也大都是遠房的親戚。記得有一次,在飯桌上,大家都已經圍著圓桌坐好了等著上菜了,有個大約五六歲的小男孩,不耐煩地問媽媽:“怎麼還不上菜啊!什麼時候能吃啊!”邊說還用筷子敲打著桌子,媽媽皺著眉頭無奈地說“你先坐下來,再等一會兒!”
終於上菜了,這孩子慌忙跟媽媽說“媽媽媽媽,我要這個!還要那個!快幫我夾!幫我夾!”媽媽尷尬地壓制住自己心中的怒火,說:“大人還沒動筷子呢!著什麼急!”
這孩子就屬於激進型,他媽媽說這孩子平時做事也是毛毛躁躁,脾氣很急躁。
其實,孩子越小,越容易觀察出孩子是屬於什麼氣質型別。
有的孩子可能是樂天型,比較樂觀、活潑,但是比較容易衝動、浮躁。有的孩子可能是憂鬱型,性格比較細膩、敏銳,但是容易鑽牛角尖。有的性格呢,可能是激進型,精力充沛,比較勇敢,但是容易暴躁,容易發脾氣。冷靜型的氣質型別是小心謹慎,溫和穩定,比較容易相處但是比較散漫。
您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來判斷一下孩子是屬於哪種氣質型別的。根據不同的氣質型別,對孩子的教育策略也是不同的。
第二,家庭環境的影響
透過您的描述可以看得出爸爸是屬於性格比較急躁的型別,可能脾氣也會比較大,容易發火。爸爸跟孩子生活在一起,或多或少會受到爸爸的影響;另外,對孩子性格有影響的,不僅僅是爸爸,還有媽媽、以及生活在一起的爺爺或者奶奶都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
為了避免像爸爸那樣“急躁、喜歡控制”給您的建議:
1.改變跟孩子說話的方式。
爸爸的性格肯定是很難改變的,畢竟已經三四十年了。那麼希望爸爸媽媽跟孩子說話的方式要改一改,少用“不要…”“快點…”這種命令型語言跟孩子說話,少講道理,多用“你可以…”“如果你…就更好了”這樣溫和一點的語言跟孩子對話。
2.減少關注,不遷就孩子。
當孩子出現情緒時,不要及時對孩子的情緒作出反應,減少對孩子過度的關注,尤其是現在家裡的孩子都比較寶貝,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關注一個孩子,孩子想要什麼就想盡各種辦法去滿足孩子,這就養成了孩子想要什麼都能得到,一旦得不到就著急、發脾氣。
3.延遲滿足孩子的需求。
孩子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就會很容易任性、脾氣暴躁、急功近利。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學會等待。當孩子有需求出現的時候,可能有時候需要等待一會兒才得到,能夠等待才能獲得滿足,而不是抱怨“怎麼現在才得到”。
比如,在商場孩子看中了一個變形玩具汽車,孩子很喜歡!孩子指著玩具說:“媽媽,我想要這個變形汽車!”媽媽可以這麼迴應孩子的需要:“噢,寶寶很喜歡這個變形汽車,媽媽也很喜歡,我們可以多看一會兒,等到你生日的時候就可以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