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頭號線上醫生
    這個可真的不是危言聳聽!!

    我相信現在最最權威的依據莫過於面向全國各大醫學院校的《外科學》教科書。

    膽囊息肉,泛指向膽囊腔內凸起或隆起的病變,如果沒有手術切除後化驗,難以確定病變到底是好的還是不好的東西,也是就難以確定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因此,確切的說,應該叫“膽囊息肉樣病變”,也就是長得像“息肉”一樣的病變,但未必是息肉。

    那什麼是息肉呢?下圖就是內鏡下的息肉。

    少數膽囊息肉會發生癌變,也就是早期膽囊癌,什麼意思?沒有手術切除並拿去化驗前,我們不確定這個病變是息肉還是癌,因此,不管是息肉還是癌,統稱為“息肉樣病變”,即便原本是息肉,長得大了,也有可能變成癌,這也是為何要引起重視的原因。

    膽囊息肉和膽囊癌可是完全不一樣的疾病,膽囊癌手術後的長期生存率很低,可以說,生存率比肝癌還低。

    既然如此,如果我們去醫院體檢,發現膽囊息肉(嚴謹的報告應該是:膽囊息肉樣病變,可有的醫院就是不那麼嚴謹),我們應該怎麼辦?到底是切掉還是不切掉?

    好吧,我們把教科書的診治原則給直接截圖給大家看看:

    按照教科書的建議,直徑超過1.0cm,尤其是單發性的,需要及時手術切除。

    但事事無絕對,我在工作中,遇到過的一個0.8cm的膽囊息肉樣病變,切除後化驗證實為早期膽囊癌,而也經常遇到1.4cm左右的膽囊息肉樣病變,切除後化驗證實為膽固醇性息肉。

    所以,小的膽囊息肉樣病變未必真的是息肉,大的息肉樣病變未必是癌。

    因此,如果您有膽囊息肉樣病變,不要著急,瞭解了以上知識後,如果當地的專科醫生建議觀察,您就放心大膽的觀察,定期複查彩超;如果建議手術切除,那就毫不猶豫的處理掉,以絕後患。

    關注健康,讓我們醫路同行,為大家的健康保駕護航!!

  • 2 # 天天醫學

    首先來了解一下膽囊息肉的醫學常識。膽囊息肉是指向膽囊腔內凸起或隆起的病變,可以是球形或半球形,有蒂或無蒂,多為良性。病理上可分為:1.腫瘤性息肉(腺瘤、腺癌、血管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神經纖維瘤等);2.非腫瘤性息肉(膽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腺肌增生、腺瘤樣增生、黃色肉芽腫、異位胃粘膜或腺組織等)。由於手術前難以確定性質,故統稱為膽囊息肉樣病變。其病因是膽結石、膽囊炎長期刺激所致。此病一般無症狀,僅在腹部B超時發現,合併膽結石、膽囊炎症、阻塞膽囊管時有右上腹痛、黃疸、噁心、嘔吐,食慾減退等症狀。

    息肉有惡變可能的因素有:1無症狀但直徑超過1cm,單發且基底部寬大;2.息肉增長快;3.合併膽囊結石和膽囊壁增厚,特別是年齡超過50歲。

    無症狀患者有上述惡變因素者,應手術治療。若無惡變因素,暫不手術,六個月複查一次B超,觀察其變化。手術方式選擇:直徑小於2cm的膽囊息肉可首選腹腔鏡手術,超過2cm或高度懷疑惡變者應剖腹手術,以便與行根治手術。

  • 3 # 良醫濟世

    膽囊息肉

    是指由膽囊壁向膽囊腔內凸起的佔位病變,可以單發,也可以是多發的。多是良性的。由於手術前難以確診病變性質,故統稱為“膽囊息肉樣病變”。膽囊息肉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腫瘤性息肉,如腺瘤、血管瘤等引起的息肉。另一種是非腫瘤性息肉,如膽固醇息肉、炎性息肉等。我們平時最常見的就是非腫瘤性息肉。

    症狀

    膽囊息肉樣病變常無特殊臨床表現,部分病人有右上腹疼痛或不適,偶爾有噁心、嘔吐、食慾減退等消化道症狀。極個別病人會引起梗阻性黃疸、無結石性膽囊炎、膽道出血等。部分病人無任何症狀,只是在體檢時,透過B超檢查才被發現。

    什麼情況下需要手術

    大多數膽囊息肉是膽固醇息肉,這種息肉沒有惡變傾向,會癌變的息肉只佔10%。膽囊具有儲存膽汁的功能,可以在我們吃了含有油脂的食物後迅速排放膽汁,幫助消化。如果膽囊一旦被切除,那麼我們人體的消化功能就會下降,可導致排便次數的增多,一吃含油脂的食物就會拉肚子。另外,據研究表明,膽囊切除的病人,結腸癌的發病率會明顯高於正常人。所以,一般膽囊息肉無需開刀,只有以下具有手術指徵的膽囊息肉才考慮手術。

    膽囊多發息肉樣變單發息肉,直徑超過1cm膽囊頸部息肉膽囊息肉伴膽囊結石年齡超過60歲短期內生長很快的息肉膽囊息肉患者注意事項定期隨訪很重要,首次查出膽囊息肉,最好在1-2個月內複查一次,主要觀察息肉的生長速度。如果比較穩定、沒有什麼變化,以後可以每半年複查一次。如果經常疼痛,及時就醫平時注意清淡飲食,避免過於油膩的食物。儘量戒菸戒酒保持輕鬆愉快的生活態度,避免過度緊張勞累,不要熬夜。

    歡迎關注天壇醫院、阜外醫院、兒研所、北大口腔醫院醫學博士團隊!祝您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 4 # 問上醫

    膽囊息肉指膽囊腔內有突出或隆起的病變,形狀可以是球形或者是半球形、有蒂或無蒂,多是良性的。以下情況需要手術。

    需要手術的情況

    有明顯症狀的人,在排除精神因素、胃十二指腸和其他膽道疾病後,可手術剔除息肉。

    無明顯症狀的人,以下情況需要進行手術:

    單個病變息肉,且直徑超過了1釐米;50歲以上;連續B超檢查發現息肉有變大;腺瘤樣息肉或基底寬大;同時有膽囊結石或膽囊壁增厚。

    手術方式有以下兩類:

    腹腔鏡膽囊切除,適用於膽囊息肉直徑小於2釐米;剖腹手術,適用於膽囊息肉直徑超過2釐米或高度懷疑是惡性病變。

    如果沒有上面說的這些情況,則不宜馬上手術,而是應該每6個月B超複查一次再做決定。

    如何發現膽囊息肉?

    大多數人是在體檢時照B超發現的,通常無症狀。少數患者可能出現:

    右上腹疼痛;噁心嘔吐、食慾減退。

    極個別人會出現:

    阻塞性黃疸;無結石性膽囊炎;膽道出血;誘發胰腺炎。哪類膽囊息肉可能癌變?

    少數膽囊息肉可能是早期膽囊癌或可發生癌變,滿足以下條件懷疑是惡性病變:

  • 5 # 醫學微視

    【所有膽囊息肉都需要治療嗎?息肉自己會消失嗎?】

    【膽囊息肉手術切除是怎麼做的?】

    主講人:慄光明——北京同仁醫院肝膽外科主任 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手術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感染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肝臟外科醫師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MDT專委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委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Faker直播人氣一度超越大司馬,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