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漫談君
-
2 # 錢多多讀文史
張說姚崇,皆開元名相。二人均為一時俊傑。兩人生前,存在政治恩怨。張為姚寫碑,卻是一段死後算計。張說其人
張說前後三次為相,執掌文壇三十年,為開元前戎一代文宗,與許國公蘇頲齊名,號稱“燕許大手筆”。
他不是一個狹義上的文人,不僅僅只知舞文弄墨,他有膽有識,頗有作為。
他曾率二十人,持節安撫同羅、拔曳等部族,深入叛亂部族帳中安歇。並曾任朔方節度大使,率兵追討康待賓部。
武嵵天晚年,張昌宗欲構陷魏元忠等謀反,要求張說作偽證。張說沒說不同意,後張昌宗當著武則天的面逼迫張說,張說卻不肯誣陷魏元忠。這讓武則天覺得他雖然沒有冤枉魏元忠,但卻反覆無常,於是將之流放。
張說雖有才智,但脾氣暴躁,生性貪財,曾被人彈劾收受賄賂,玄宗命御史臺審訊,結果罪狀屬實。
姚崇其事姚崇初以挽郎入仕,遷兵部郎中。得武則天賞識,擢兵部侍郎、同平章事,遷兵部尚書、名列宰相。
他的資歷比張說老,背景比張說深(初為李弘挽郎)。他與宋璟一起,成為唐玄宗的左膀右臂。他曾參與神龍政變,又建議太平公主遷居東都。
他曾在蝗災大起之時,朝議鼎沸之際,挺身而出,侃侃而談:庸儒拘泥不化,不知變通。事物的發展常有違反經典而切合潮流牟,也有違反潮流而合乎權宜的。古時曾有蝗災,只因不肯捕殺,以致發生饑荒,百姓相食。……滅蝗即使不能盡滅,也比留下來形成災患為好!“
姚崇的這番話,在當時來說,是很具有先進思想的。蝗蟲在過去,一度被視為神明,不可滅之,姚崇的思想,已脫出傳統巢臼,具有民本觀念。
姚崇與張說的恩怨姚崇張說,二人同朝為官,卻有嫌隙。
713年,唐玄宗誅殺太平公主。張說因前功被徵拜為中書令,封燕國公,後改封紫微令,成為玄宗近臣。
此時,玄宗打算提拔時任同州刺史的姚崇為相,張說心生妒忌,便指使御史大夫趙彥昭彈劾姚,玄宗不理。張說又讓殿中監姜皎提議,任命姚崇為河東總管,總之,是不想讓姚崇入朝。
但玄宗求才心切,不理會張說的小動作,依然將姚崇提為宰相。張說心中忌憚,私自到歧王李範府中申述誠意,結果被姚崇告發。張說被貶。二人就此結怨。
寫碑之事姚崇雖是一代賢相,但卻教子無方,其子姚彝、姚異廣交賓客,招權納賄,廣受非議。姚崇心中很是擔憂子孫後代的安危,擔心政敵張說在他死後抓住姚氏子孫的辮子作文章。因此,老謀深算、深諳人心的姚崇想了個出路。
相傳姚崇死前,叮囑自己的兒子:張說與我結怨,我怕他將來禍及汝等。這樣,我死之後,他必來弔喪。你們將我的書畫珍寶全部在他眼前晃晃,如果他看都不看,你們趕緊捲包[袱跑路。如果他表現出了興趣,那機會就來了。
他告知兒子:你們將他喜歡的東西全部給他,請他給我撰寫碑文,他寫好後,你們立馬刻在碑上。
姚崇的兒子們記住了,等張說一來,便如此這般做作。張說果然上鉤,寫了碑文。寫碑文麼,當然是極盡讚揚,好話說盡。姚彝他們趕緊照此刻好。
張說辦完這事,過幾天一尋思:不對呀,姚崇這老東西給我下套呀,他死了,我本可以趁姚家無人,把他們都弄倒,這下我寫了讚歌,到時不好動作呀。
於是張說又使人去姚家要回碑文,道是沒寫好,要改。姚家人不幹呀:不好意思呀張相,您給家父寫的碑文堪稱佳品,咱們作子侄的如獲至寶,早雕刻好了,還呈送皇上御覽了……
張說…………
回覆列表
姚崇(651年-721年),文武雙全,經歷了武則天、中宗、睿宗、玄宗四朝,兩次拜為宰相。
唐玄宗時期,姚崇任宰相,與房玄齡、杜如晦、宋璟並稱唐朝四大賢相,輔佐唐玄宗開創開元盛世,被稱為“救時宰相“。
姚崇拜相後,革故鼎新,大力推行社會改革,罷去冗職,選官,發展生產,為開元盛世奠定了政治基礎和經濟基礎。張說(yuè)(667年-731年),張說前後三次為相,在為官生涯中起起伏伏,多次被貶,因倡議唐玄宗封禪泰山,進封右丞相。
張說脾氣暴躁,貪財,與同僚關係不好,人也狡黠,但是見事比姚崇要慢一些。
比如把岳父叫做泰山這個說法就與張說有關。
在社會動盪後呈現一派祥和之後,古代帝王有的就去泰山封禪,祭天,因為他們覺得泰山是最高的山,帝王去祭拜,才算受命於天。
唐玄宗早期,政通人和,開創了“開元盛世”,於是在大臣的建議下,也去泰山封禪。
當時作為封禪使的張說,利用職務之便,就破格帶上了自己的女婿鄭鎰。其實,張說的女婿是沒有資格去的,他只是一個九品芝麻官。
那麼張說為何要帶上自己的女婿呢?只因按照原來的做法,封禪回來的位列三公之外的官員都可晉級。
就是因為有這等好事,所以,張說就把女婿給帶上了。
封禪回來後,果然張說的女婿以九品連升級到了五品。大家都知道其中的緣由,對張說的看法自然更不好了。
為了封禪成功,唐玄宗宴請封禪後升級的大臣們吃飯,看著這位穿著緋紅的五品官員衣服的張說的女婿很是眼生?感覺不是常見的那種,於是問他,你官職怎麼升得如此快呢?
張說一時啞了,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一官員見大家也沉默不言,於是說道:“此泰山之力也!”
這是一語雙關,岳父被稱為泰山就是這樣來的。
姚崇和張說在唐玄宗時期同朝為相,二人關係不和,張說對姚崇是恨的,但是沒有得到機會算計姚崇。後來,姚崇病了幾個月,怎麼也不見好,姚崇覺得自己是好不了了,於是把兒子叫到床前,說我和張丞相一直關係不好,我死後他必定會來報仇,自然是透過誣陷我的方式。
兒子一聽很著急,問父親有沒有破解的方法。姚崇喘了一口氣說,方法自然有,就看我死後張丞相的表現。
姚崇告訴兒子,說張丞相此人貪財,你們可以把家裡的寶貝都放在供案上,如果來弔唁的張丞相對此視而不見,那麼他就在心裡做好了要報復我家的準備,那麼就趕緊逃命去吧。
如果他兩眼放光,對這些寶貝表現得非常感興趣,那麼就把這些寶貝悉數送給他,然後讓他給我寫碑文。
碑文寫好了,連夜把墓碑刻好,立在墳前。這樣他日後,就不會再清算我家了。
於是,姚崇的兒子按照姚崇的說法去做,在張說來弔唁的時候,對那些供奉的寶貝非常的感興趣,姚崇的兒子就把這些寶貝都送給了張說,並讓張說給寫碑文。
張說一看這生意做得值的,立即連夜寫好了碑文,姚崇的兒子也立即把碑文讓人刻好,立在了父親的墳前。
可是,不幾日,張說就想過來了,又找人來要碑文,說是有地方不太合適,要修改一番。
姚崇的兒子就帶著來人去他父親的墳前看,來人看到已經刻好並立在墳前後,回去報告了張說。
張說一看,捶手頓足,說姚崇死了還能算計活著的張說,我甘拜下風,認孬!
其實大家想一想也明白,張說給姚崇的碑文肯定是歌功頌德。碑都立在那兒了,那麼他以後怎麼會再誣陷姚崇呢?因為他誣陷別人也不相信,那就是他自己打自己的臉。
校書郎工作室出品,柒月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