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惠農網
-
2 # 柴火土灶上製作的美味
看你的場還沒養過豬?
養雞與養豬存在很多不同,養雞需要進行改造成薄墊料發酵床模式,漏縫地板豬場與傳統水泥地板豬場分別改造如下(改造前先對豬場從裡到外不留死角大清理,水沖洗後再經過不少於3次的徹底消毒處理)。你是新場就不用這麼複雜。
漏縫地板的豬場需要購買尼龍沙網(蚊帳一樣細的孔,很便宜,每平方米價格在3元左右,如果可能需要多年養殖,可以使用鋼絲網紗),鋪設在漏縫地板的區域,四周用木條用射釘壓實。
如果要達到更好效果,中大雞舍中設定一些支架(距離墊料面約25-35釐米,用木條支立在欄舍內即可),讓雞特在晚上喜歡站立上面,能夠大幅度降低發病率。這是一個新技術,小措施能夠帶來很多好處。
考慮到豬舍隔牆高度雞可能容易串門或者越獄,可以透過攔網簡單加高處理,欄舍門也做處理讓雞無法逃出來。
增加雞的自動飲水裝置,這個到市場上購買自動飲水器接入水管即可。食槽可以重新安裝雞自動食槽或者採用原來豬舍中的食槽都可以,原來自動料線也是可以運用的。所以投資不會很大。
-
3 # 豬知樂養豬生態圈
養殖整個行業都是類似的;;如禽流感,瘋牛病等等。每類養殖行業都是有風險的。養豬現在的風險存在,也不一定是壞事 。
-
4 # 清風153174519
豬場在遭受非瘟轉養禽可行嗎?答案是肯定的!在非瘟還是肆虐,而疫苗又還沒出來的前提下,豬場選擇養禽(雞鴨鵝)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一,是需求足,行情看漲。非瘟造成中國生豬存欄急劇下跌,預計會下降80%。2018年,中國豬肉產量是5487萬噸,下跌80%,也就是下降4390萬噸。我們以1斤豬肉等量於1斤其他肉食品來算,意味我們需要4390萬噸的禽魚牛等肉食品來替代,這是一個巨大的缺口,也意味著巨大的商機。
二,是肉禽養殖週期短,上市快。在禽魚牛等替代肉食品中,禽肉又獨佔先機,因為魚也好,牛羊也罷,養殖週期都相對更長,像牛羊從出生到上市都在1年以上,市場等不了,而肉雞、肉鴨等兩三個月,甚至是一個半月就可以上市,可以很快地補充市場缺口。
三,是養禽所需的硬體設施條件豬場基本上都具備,只要稍加改造即可,一旦非瘟疫苗取得突破,豬場可以馬上覆養。
四,禽場的硬體需求:
(1)選址在地勢高(歷史上淹不到)背風向陽,欄舍坐北朝南。
(2)遠離村莊及其它養殖場;
(3)水電路三通;
(4)地勢要有一定的坡度以便排汙及雨水;
(5)欄舍內地面硬化,高出自然地面15-25公分,欄舍外圍兩側要有25-30公分的排水溝;
(6)欄舍通風換氣良好,如有溼簾降溫系統更理想。欄舍四周有鐵絲網可以防蟲鳥及老鼠。
以上六點豬場幾乎都具備,符合轉養禽類的硬體設施,一旦豬行情好轉,若想要復養,也可立即入欄飼養。夏季養雞、養鴨最好能有風機水簾!
-
5 # 農民藍天
我還在繼續養著豬,為什麼養不下去了?我戰友去年臘月把100只豬全部賣掉了,剩了幾頭母豬,現在又30多頭了,都是自己下的,我們這沒有發生網上熱傳的非洲豬瘟,你還是不要換行了,豬發展快,其他的週轉慢,豬肉是生活消耗必需品,永不淘汰,加油朋友
-
6 # 我就過來看看你
可以,比如養雞,養鴨,等等投資不大,養殖週期短,見效益快,最主要的是一旦發現瘟情有效控制後,想做回老本行也不會有很大的浪費..
-
7 # 戰場到農場
有觀點認為,家禽是比較容易上手的養殖專案,於是市場上出現了一些因非瘟空欄的豬場出於回籠資金的需要,就地轉產養雞。尤其在廣西,不少豬場改雞舍、改鴨舍或者改養鵝等等。拿養雞來說,養雞與養豬存在很多的不同,無論漏縫地板豬場或是傳統水泥地板豬場均需要一番改造,豬舍隔牆的高度雞可能容易串門或者越獄,需要透過攔網加高處理,欄舍門也需要做處理讓雞無法逃出來。飲水裝置、食槽……都可能需要重新購置,根據豬場原有結構,以及飼養的禽種類,需要不同的改造成本。眾所周知,中國豬業有豬週期,簡單來說就是豬價根據供需關係呈現的週期性波動。而雞價波動則有過之而無不及。就拿今年來說,幾個月的時間內,雞苗可以從十元掉到一元多,後又漲至四元。40天出欄的肉雞,價格同樣飄忽不定。一旦雞苗成本過高而出欄時肉價過低,就可能讓養殖場虧損,且這個波動非常頻繁。目前,中國雞肉的人均消費量還遠遠低於世界發達國家和國際水平,市場增長潛力空間很大。無論曾經的雞場養豬,還是現在的豬場養雞,都是無奈之舉。也許,像那些回去養禽的養殖戶一樣,待非瘟過去,我們還是會繼續養豬,而廣西已經有豬友養了一批肉雞後,重回豬業。
-
8 # 問答英雄
現在的非洲豬瘟鬧的厲害,讓不少養豬戶血本無虧。但是也有人在頂風而上,希望避過風頭以後捲土重來。因為現在的豬肉價格飆升,如果能夠藉機養出健康優質的豬來,回本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這關係到一個賭博的問題,如果依舊沒能多過這一劫,就徹底是難以翻身了。所以應該做兩手打算。
一、控制規模,繼續養豬多去看看身邊養豬的使用者都採取了怎樣的方法,並對非洲豬瘟進行細緻的瞭解,看看目前有沒有找到應對的方法,然後再確定是否繼續養豬。其實一般來說,豬瘟持續的時間不會太久,尤其是天氣逐漸變冷以後,病菌的傳播開始放緩,因此會讓豬瘟逐漸消失,所以可以考慮繼續養豬,但是得控制規模。
二、轉型家禽,儘快回本要是題主想要儘量挽回損失,轉型養家禽其實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家禽的養殖週期比較短,確實容易在短期內實現經濟的迴轉。豬場和禽場比較類似,即便是進行改造,一般也不會花費太多費用。最重要的是給雞準備圈養的籠子和裝置,就可以立刻投入到養雞的行業當中去。
這確實可以實現快速回本的目標,但是雞的利潤率顯然沒有養豬那麼大。如果樓主急需回本,轉型家禽顯然是更適合的選擇。如果覺得不甘心,還是可以從養豬方面做起,因為按照現在的市場來看,養好之後的收益是非常可觀的。
所以具體應該如何執行,主要看題主個人的意願怎麼樣。但是可以確定的是,豬場該禽場顯然也是個解決事情的方式,而且承擔的風險要相對小一些。但是與此同時,家禽帶來的利潤會相對於有限一些,所以具體如何,得看題主更看好那種方式。
回覆列表
相比於牛、羊、魚,禽類養殖週期更短,也更利於眾多養殖戶短時間內“回血”,並且大多數豬場本身的軟體、硬體裝置同樣適用於禽場,因此改養禽類是可行的。
以上方案來自於網路,各位農友可視情況選擇整改方案。如果您僅僅是暫時性替代養豬,那麼牆體結構可以不用大規模改動,畢竟過段時間等非洲豬瘟得到控制或相關藥劑誕生便可以復養生豬了。
但若是第一次養殖禽類,建議少量雖然當前豬肉價格偏高,但是國內大部分居民的消費習慣依舊沒有太大的變化,豬肉消費量仍舊高於禽肉,因此,市場對於禽肉的需求或許沒有各位農友想象中的多。
而且養生豬和養家禽並不相同,隔行如隔山經驗無法共用,雖然家禽不受非洲豬瘟的影響,但是禽流感也並不是什麼“善茬”,早幾個月前就有豬場改禽場的失敗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