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倍馭老餘
-
2 # 骨科小黑鍋
隨著人類開始下地走路的那一刻開始,膝關節就註定是用來磨損的,而這個最主要的解剖結構得益於人體的膝關節內側關節軟骨及半月板等的存在。
關節軟骨的磨損嚴重程度與其負重、相對磨損以及自我恢復相關。
雖然目前暫無關節軟骨能自我修復的相關文獻報導,但臨床工作中可以看到年輕人的恢復就是要比老人家快得多。
而跑步的時候膝關節除了負重之外,同時還伴有膝關節的彎曲負重,如果再加上膝關節穩定性較差的話,這必然就伴隨著關節軟骨的磨損,久而久之就可能會出現相應的症狀!
膝關節磨損開始痛了,這一般見於大於30歲以上的人群。年輕人也可能出現,但多是因為鍛鍊不足,關節軟骨退化所導致,正所謂“生命在於運動”嘛------完全不動,它也會退化,動的太多它就容易磨損,這個是一個需要平衡的“點”。
而當膝蓋開始磨損出現症狀了,第一時間我們應該想到的是休息,避免加重病情,而不是想著繼續加大運動量,就能讓膝關節好起來!
就問你一個問題:假如你是公司老闆,你的下屬因為不滿工作強度太大,罷工了,你還會去強迫他們工作嗎?是不是應該好好安撫他們一下?
所以,膝蓋勞損了,就暫時休息休息吧,別想著買運動鞋了!靜態鍛鍊鍛鍊一下下肢的肌肉,提高一下膝關節的穩定性,可能比買一雙阿迪達斯要好得多!
-
3 # 骨科王健醫生
膝蓋勞損是人們在日常活動中不可避免的,無論走路、爬樓梯,抑或是跑步都會造成一定的膝蓋勞損。膝蓋勞損,其實這個詞是一個大白話,從關節外科的角度來講呢,膝蓋勞損主要是膝關節的軟骨半月板或者是周圍的韌帶關節囊,肌肉組織出現了一定的慢性損傷性的炎症。嚴重的情況下就會出現軟骨的損傷,半月板的撕裂以及韌帶的斷裂。
膝蓋勞損其實是很常見的一個現象,因為人的膝蓋是一種必須每天使用的器官。只要使用就必然帶來磨損就像一輛汽車一樣,只要你去開它,它就會出現老化,即使你不開它放在那裡,它也會出現自然的老化。我們的膝關節也是這樣,只要你有運動它就有相關的一些磨損,不運動也會出現老化,適當的運動反而會增強膝關節的功能。
跑步時,由於膝蓋勞損,膝蓋周圍肌肉力量不足,選擇好的跑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減緩地面給腳底的反作用力,從而減輕膝蓋勞損的症狀。那麼,膝蓋勞損,跑步時穿什麼跑步鞋比較好?
第一,關於跑鞋的選擇,主要是大小要合適。選擇一雙跑鞋,且不看效能如何,最重要的是要合腳。合腳的標準是鞋的頭部不會壓迫到大腳趾,且穿著起來走路的時候不會覺得滑腳。一般來說,選擇跑鞋的碼數要大半碼甚至一碼的鞋。另外,在選擇跑鞋的時候,最好去實體店試穿,試穿時穿平時所穿的運動襪,要一雙鞋穿戴好,試著行走幾步,確保合腳才購買。
第二,選擇合適的功能。首先,選擇跑鞋的功能首先要看它的減震性。一雙好的跑鞋,它具備的減震效能使得跑步者在鍛鍊後膝蓋、踝關節都不感覺到痛感。當然,這不意味著鞋底越軟越好,如果鞋底太軟了,對膝蓋的保護作用也不是很好。
第三、選擇跑鞋還得考慮它的透氣性。一雙好的跑鞋,它具備的透氣性使得足部在劇烈運動時,鞋內外的空氣流通性仍能維持,且能排出鞋內的熱氣,起到降溫降溼的作用。最重要的是,透氣性好的跑鞋能防止異味和黴菌,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跑鞋下次使用的舒適度。
最後,在這裡對於跑鞋的日常使用提出兩點建議:
1.在選擇好合適的跑鞋後,消費者應該至少購買兩雙跑鞋,以便在日常跑步中更替,這樣可以降低跑鞋的磨損度,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跑鞋的使用壽命。
2.消費者應該及時的丟掉一雙失去保護作用的跑鞋。據相關統計,跑鞋的設計壽命一般都是800-1000KM,一旦超過其使用壽命,消費者應該更換跑鞋。不然的話會影響膝關節的日常防護,導致膝關節老化增加。
-
4 # 行遠健身
建議暫時先休息,不要跑步,尤其不要快跑,甚至完全停止跑步和下肢鍛鍊,等膝關節不疼了再考慮輕度鍛鍊。如果一定要鍛鍊,可以考慮快、慢走。
膝關節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關節,膝關節內的軟骨和半月板,一旦受損,都不可再生,無法替換,所以一定要保護好膝關節。同樣是膝關節傷病,每個人的膝關節傷病程度不同,治療效果也不同。比如滑膜炎,雖然極少出現感染,但是也有個別人會感染,一旦感染治療起來非常麻煩,而且大小腿的肌肉也容易出現萎縮。
如果提問者只是輕微勞損,我建議多休息,平時多熱敷,在手機裡下載keep,搜尋膝關節,用膝關節自我康復鍛鍊課程1和2鍛鍊一階段,要是有效,就再堅持鍛鍊一階段,等到膝關節完全不疼了,再堅持鍛鍊一階段,每週鍛鍊兩三次就行。我剛開始跑步時膝關節就感覺有點疼,鍛鍊不到一個月就完全不疼了,現在只偶爾鍛鍊一下膝關節,預防傷痛。同時諮詢醫生,是否需要吃一些氨糖軟骨素之類的東西,如果要吃氨糖保健品,最好選擇鹽酸氨基葡萄糖,吃三四個月到五六個月查一下肝功能是否正常。如果是吃氨糖類藥品,每三個月查一次肝功能。
如果膝蓋傷痛比較嚴重,那就遵醫囑進行治療和康復,畢竟醫生更專業。
膝蓋輕微疼痛,除了鍛鍊膝關節之外,跑鞋也至關重要。如果是高低足弓或內外旋足,選擇亞瑟士的GEL-KAYANO系列跑鞋,普通足型只要選擇緩震性好的跑鞋就行。還得看體重,跑步時腳掌著地方式等因素。
緩震跑鞋選擇前後鞋底高度差在10-12毫米的,平時走路和慢跑都比較舒服,雖然這個高度差的跑鞋一般適合後腳跟著地,但是以我的經驗來說全腳掌著地也是可以的,尤其是10毫米高度差的跑鞋。阿迪達斯的boost跑鞋中緩震系列主要有energy、supernova glide、stella、response、adistar等,亞瑟士的GEL-NIMBUS,耐克的react、zoom、air等。具體款式最好去實體店試穿。鞋底一定要厚一點。
-
5 # 咕咚健康小助手
跑步過程中磨損和衝擊力超過了骨骼肌肉的能力,或者是增加的強度超過了骨骼肌肉的生長速度,都會導致膝蓋受傷。有研究表明,正確、科學、適量地跑步非但不傷膝蓋,反而有益關節健康。掌握科學的運動方法,能有效減少跑步帶來的運動損傷,如肌肉拉傷、關節扭傷等急性運動損傷,髕骨勞損、跟腱炎等慢性勞損等。
告別錯誤跑步姿勢最關鍵。動作不協調或錯誤不但會影響運動效率,還易造成運動損傷,尤其是勞損性運動損傷。長期跑步首選塑膠場地,儘量不選較硬的路面,以減少對腳踝、膝蓋等關節的衝擊。選擇緩衝能力較好的運動鞋。鞋底有彈性、有橫向防滑紋、鞋尖微微上翹的運動鞋更符合人體結構。若鞋子擱腳,可能是緩衝變差了;鞋幫有壞損,保護和支撐能力會下降;感覺腳在鞋裡打滑,或鞋底磨偏比較厲害,甚至單純覺得穿上腳不舒服了,都建議淘汰。
控制跑量。關於跑量的遞增沒有具體的標準,比如每週不能超過10%,或者5%。因為每個人的差異很大,而且跑量的基數也不一樣。所以單純用百分比也並不很合理。最合理的評判標準還是根據自我的感覺,主要是身體和肌肉的疲倦程度。
回覆列表
先找到導致膝蓋勞損的原因,積極治療,等病症緩解之後再跑步吧。跑鞋不對,有可能引起膝蓋不適,但這只是一種可能性,其他的可能性也不應該忽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