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快樂與我同行9

    清明夢,可不是清明節做的夢,而是“清楚明白的夢”。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做夢的時候“知道自己在做夢”。網路上甚至將清明夢描述成一場真人版的虛擬遊戲,自做夢的一刻起便開始逼真的虛擬體驗,但是人卻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在這“一場遊戲一場夢”當中,還可不斷升級,在夢中飛行、穿牆而過。為了提高畫質明夢的質量和段位,還提供一系列訓練方案:追夢日記,預設的線索,甚至鬼壓床和特異功能也可促進清明夢的出現。乍看上去,幾乎就是現實版的“盜夢空間”,而且無需造夢師和外界裝置的幫助,只要多加訓練,慢慢便可將“造夢”的技術達到登峰造極。

      大家對清明夢的熱忱源自對夢捉摸不定的好奇。一直以來,夢境似乎都是生活的一面鏡子,卻又讓人捉摸不定。而“清明夢”嘗試控制夢境,讓人們感到原來夢也是可以受到意識控制的。更有甚者,認為清明夢是“偽裝了的出體現象”,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形式的“靈魂出竅”。那麼真的有可以被我們自己書寫的指令碼操縱的“清明夢”嗎?“清明夢”真的是“靈魂出竅”了嗎?

      清明夢是否存在?答案是肯定的。心理學上將能被意識到是在做夢的情形稱為“清醒夢(luciddream)”,這個概念最早在1968年由哲學家CeliaGreen在他的《清醒夢》一書提出。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StephenLaBerge在20世紀80年代第一次用科學研究的方法揭示了清醒夢和快速眼動睡眠(REM)之間的關係。從他的博士論文——清醒夢:睡眠的意識研究開始,在數十年的研究中LaBerge不斷用科學的研究方法推進對清醒夢的瞭解,例如如何利用光線線索等來誘發快速眼動睡眠中的清醒夢。到今天,還有很多有關清醒夢的研究發表在有關夢和意識的科學期刊上,例如《Dream》和《Journalofdreamresearch》。

      為什麼會有清醒夢?心理學對夢的探索從佛洛依德開始就從未停止過。根據佛洛依德的心理動力學理論,夢境是人們白天壓抑的衝動和慾望的表達。而佛洛依德的後繼者榮格則認為夢境反映了人們的無意識活動,還包含了許多人類的“原型”概念。但現代的心理學家更傾向於用認知心理學的概念來解釋夢:夢是大腦某種特等活動模式的產物,這種模式來源於白天人們日常經驗的記憶帶來的神經活動,因此也可以視為人們記憶碎片重新組合而在大腦中重新回放出的“戲劇”。  

    與標題相對應的是另一個問題:為什麼大部分夢都不是清醒夢?多數情況下,人們都無法察覺自己在做夢,這和大腦對所“知覺”到的東西進行解釋有關。大腦有一種“看到即相信”的偏好,會對栩栩如生的情景深信不疑。夢和人們有時產生的幻覺有相似之處——當人出現幻覺的時候,也常常會認為就是真的。

      而清醒夢是一種介於清醒和睡眠之間的意識狀態。研究夢的神經機制的專家,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精神病學家J.AllanHobson發現,雖然清醒夢和普通夢境都有同樣的輸入源(內在的大腦活動),但清醒夢時大腦的背外側前額葉有更多的GAMMA(40hz)大腦啟用模式。背外側前額葉和人們的快速眼動睡眠和工作記憶都有密切的關係。同時,在清醒夢中,杏仁核和海馬旁回等與情緒有關的區域,以及負責視覺的區域則呈現減弱的趨勢。加州大學睡眠和神經成像實驗室的心理學家MatthewP.Walke認為,清醒夢和普通夢的差別就在這不同的大腦活動模式上。雖然二者都發生在REM睡眠階段,但更活躍的、負責邏輯推理的背外側前額葉讓大腦一躍進入了“清醒”的意識狀態,讓混沌不知身在何處的大腦一下就明白:自己在做夢。

      清醒夢的心理變化心理學家對於清醒夢的世界極為好奇。清醒夢中是否和真實世界有所關聯,是否像網上所說的可以肆意妄為呢?LaBerge研究了在清醒夢中人們對時間認知的變化,發現與真實的時間對比,二者相差不大。哈佛醫學院的心理學家DeirdreBarrett在她關於清醒夢的研究中定義了清醒夢的四個原則:知其在夢,瞭解客體會消失,知不會遵循客觀物理規律,對真實世界有記憶。此外,還有人報告在夢中會繼續真實世界中的工作,並且小有斬獲。流傳甚廣的說法是,愛因斯坦和費曼都曾在清醒夢中得到過靈感;而詩人陸游也常常吟唱夢中情景:“夢中了了知是夢卻恐燕語來驚眠”;更不用說《盜夢空間》的導演、電影界的奇才諾蘭是在自己的清醒夢裡受到了啟發,才造出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夢的世界。只是,這些說法或無從考證,或者因主觀感受,難辨真偽。

      靈魂出竅了嗎?“靈魂出竅”是另一個聽起來異常神秘的心理現象,也是清醒夢中人們經常報告的體驗。在這種體驗當中,靈魂似乎浮出了身體之外,人們可以在肉體之外(通常是天花板上)看到自己的身體。瑞士聯邦科技學院的神經學家OlafBlanke的研究發現,靈魂出竅感和大腦顳頂聯合區域(TPJ)進行的感覺統和有關。這個區域負責處理來自視覺、觸覺、空間的訊號,並將其整合,創造出我們對世界的整體感覺:我們的身體在哪裡,身體與周圍世界的邊界在哪裡。Blanke發現TPJ在人們報告靈魂出竅感後的330-400毫秒出現活動,而用穿顱磁刺激(TMS)刺激TPJ就會減少靈魂出竅感。透過讓志願者想象自己處在與實際位置不同的地方來模擬“靈魂出竅”感,也激發了TPJ的活動。另一位認知神經學家MichaelPersinger則發現,腦電波頂枕區域的alpha波段(8-12hz)也與靈魂出竅感有關。

      這些研究提示我們,人們在清醒夢中體會到的靈魂出竅感並不是靈魂脫離肉身,而是大腦對所接受資訊的一種解釋。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鐵盧大學的神經學家AllanCheyne認為,在清醒夢中,我們夢到了移動或飛翔,使我們有移動身體的感覺,但由於大腦是“清醒”的,它很清楚我們的身體並沒有移動。為了解決這種矛盾,大腦便將“自我”和身體割裂開來:自我開始飛行,而身體原地不動。清醒夢能控制嗎?

      很多指導訓練清明夢的訣竅,例如記錄追夢日記,利用夢中的人物或建築物作為線索,採取分段睡眠等等,這些技巧可能來自於人們的親身經驗,也可能來自於清醒夢研究的先驅者LaBerge。LaBerge除了進行清醒夢的神經生理學研究,他也進行各種清醒夢培訓,教人“做夢”,享受控制夢境的樂趣。在LaBerge現在供職的一個叫“清醒夢研究所”的網站上,傳授了很多提高畫質醒夢機率的方法。此外,他還開發了一種叫做NovaDreamer的產品,能在人們進入快速眼動睡眠時發出閃爍的紅光,促使人進入清醒夢。

      不過,這些方法多是未經科學驗證的,因為夢境的主觀報告結果可能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所以我們也很難鑑別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我們現在只知道,清醒夢是大腦意識狀態的一個特殊的灰色地帶,尚有許多秘密等待科學家去挖掘。至於探索清醒夢,如果只是娛樂還好,但也切勿走火入魔,否則是否會有像《盜夢空間》一樣走入無盡的“迷失域”也說不定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以ring結尾的單詞六個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