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179649623863

    孩子頻繁地眨眼、做怪臉、搖頭、聳肩、做出咳嗽聲、清嗓聲等,可能是有抽動症了!

    我們在給大量孩子做情商訓練的過程中發現:一年級是兒童抽動症發病率比較高的時期。這個時候孩子會進入與之前相對自由的幼兒園完全不一樣的環境裡,一年級對於孩子的規則、學習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孩子與家長都很難適應,那麼孩子就很容易出現很多問題。其中有一部分孩子就會出現抽動的症狀。

    孩子一旦出現抽動的症狀,家長往往不知道如何處理或者會不在意,從而耽誤孩子的病情。還有的家長會帶著孩子四處求醫,但是求錯了醫,既浪費了自己的精力,也耽誤了孩子的病情,孩子的病情有可能會越來越嚴重。

    抽動症的表現

    兒童抽動症是多發於兒童期的運動性或發聲性肌肉痙攣,主要表現為不自主的、刻板的動作,例如頻繁地眨眼、做怪臉、搖頭、聳肩、做出咳嗽聲、清嗓聲等。

    多始發於眼睛,嘴巴次之。一般可短時間內自愈或經治療而愈,頑固者可延數年,甚至延續到成人。但是自愈或者自我緩解的孩子所佔的比例並不大,尤其是在現在孩子所面對的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並且之後可能會有很多的併發症。

    現在多主張把病程在1個月到1年者稱為暫時性抽動障礙;病程在1年以上的稱為慢性抽動障礙。根據抽動的表現也把抽動症分為運動性抽動障礙與發聲性抽動障礙。

    運動性抽動的症狀表現常見的有吸鼻子、張口、努嘴、點頭、甩頭、搖頭、皺眉、聳肩、伸脖子、做鬼臉、眨眼、拍手、跺腳,甚至模仿行為、猥褻行為等;

    發聲性抽動的症狀表現常見的有“嗯”、“啊”等單調的發聲,或者類似動物的叫聲,如犬吠樣吼叫,甚至會有模仿性言語、重複性言語和穢語。

    抽動症的發病率約為1%~7%,有報告達4%~23%,且多見於學齡前及學齡早期兒童,男性多於女性,男女之比約為3~4:1。多起病於 3~8 歲,孩子6歲又加上幼升小,需要適應新環境,壓力比較大,是多動症的危險期。

    多發性抽動症(Tourette syndrom),英文簡稱TS,是由Georges de la Tourette在1885年首次提出來的,他描述了此綜合症的臨床特徵,其是一種兒童期起病,以慢性多發運動性抽動和(或)發聲抽動為特徵的神經精神性疾病,常伴有強迫、多動等行為和情緒障礙。

    抽動症和情緒控制

    我們在給孩子做情商訓練的過程中就發現,當孩子的多動症緩解之後,孩子會出現很多的情緒問題,比如發脾氣,哭鬧。

    家長就很困惑:孩子以前很乖的呀,怎麼抽動剛治好就開始逆反了,這難道是什麼後遺症?其實不是的,是孩子本身就是抽動加情緒問題,只不過抽動像是情緒問題的保護層,一旦抽動緩解,孩子的情緒問題就會暴露出來。

    如果是抽動合併多動的話,治療起來會比較的困難,因為孩子的注意力會不能集中,而且深層次來講孩子都存在情緒控制困難的問題,抽動的孩子是深層次的情感表達困難,多動的孩子往往是調控負性情緒的能力較低,所以這兩種病症合在一起,就相對會更難一些。

    近年來抽動症發病率有明顯增多趨勢,且治療困難,難治的病例增多。發病後如果不能很快控制,對患兒學習、生活、社會交往造成危害,給家庭帶來沉重心理負擔,所以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

    抽動症發病原因

    關於抽動症的病因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說法,大多都是神經生物學方面的假說,比如神經遞質失調學說認為大腦基底神經節病變及邊緣系統的皮質多巴胺系統功能紊亂,所致的相關神經遞質失調可能是 TS 主要發病機制。約50%-60%的抽動症患兒有腦電圖非特異性異常。遺傳易感性

    也有的人提出遺傳易感性學說,認為TS 是具有遺傳傾向的神經精神性疾病,一般認為其遺傳方式傾向於常染色體不完全顯性遺傳或多基因遺傳,存在性別差異,男性多於女性。

    抽動穢語綜合症患兒家族中患抽動症和抽動穢語綜合症的發病率為10%-66%。

    也有人提出社會心理精神因素。臨床觀察發現,TS 患兒的發病及症狀加重與心理精神因素密切相關,精神創傷、精神壓力過大、情緒波動等可誘發或加重抽動。

    抽動症和家庭教養

    近年來的調查發現,TS 與家庭教養不當有關,TS 患兒有不同程度的個性異常,如孤僻、易衝動、性格內向、焦慮、適應外界環境能力差等,行為問題發生率較高,且存在家庭精神環境惡劣如不和諧、多衝突、少娛樂、少情感交流,提示這些不良因素對患兒的發病和病情加重有一定的影響。

    1. 孕產因素,比如母孕期高熱、難產史、生後窒息史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刨宮產等。這些都是由於母孕期間沒處理好而引起的兒童患抽動症的原因。

    2.感染因素,比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腮腺炎、鼻炎、咽炎、水痘、各型腦炎、病毒性肝炎等。這是基於感冒發燒時孩子的抽動症狀會加劇提出的,但並非絕對的因素。

    3.家庭因素:比如父母關係緊張、離異、訓斥或打罵孩子等會造成孩子抽動症狀。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環境,這是至關重要的,一個良好的環境可以培養孩子健康的生活態度 ,不良的生活環境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根據孩子的心理接受程度所造成的影響也不同。家庭因素也是我們比較關注的問題,同時也是可控的,我們可以改變的一種因素。

    4.應激因素,受到強烈的精神創傷或重大生活事件的影響。如:車禍受驚嚇、捱打罵受刺激、學習壓力大。

    5.其他因素:比如結膜炎因眼乾難受所以眨眼,咽炎因咽痛咽癢所以乾咳,長時間的眨眼乾咳,當結膜炎、咽炎愈後可致習慣性抽動、眨眼、乾咳。近年發現抽動症與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臨床也發現感染髮熱可使抽動症和強迫症加重。使用青黴素之後抽動症減輕。

    抽動症的臨床表現

    抽動症的臨床表現為:小兒突然、快速、反覆、非節律性、不自主的運動性抽動和(或)發音性抽動,以及伴隨的某些心理和人格行為障礙,如強迫、多動、自閉、攻擊行為等。

    抽動具有不可剋制的體驗,但通常可自我剋制一段時間,卻因緊張而加重,在睡眠時消失,嚴重的睡眠中也會發生抽動。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有一些發聲的動作如:吸鼻、清嗓、咳嗽、尖叫、嘔吐聲、犬吠聲等。任何形式的抽動都可能因為緊張,焦慮、厭煩、疲勞、興奮、感冒發熱而加重,都可因放鬆、全身心投入某事而減輕,睡眠時消失。

    2.做複雜一些的動作時稍慢.如:咬唇、拍手、刺戳動作(如戳眼)、衝動性地觸控人和物、打或聞自己或他人的身體某部位、投擲動作、彎腰、後仰、旋轉、跳躍、單腿跳、下蹲、頓足、模仿他人動作、淫穢的姿勢等。

    3.語言還有行為受到障礙為特徵的綜合徵,這種症狀一般多發生在3-15歲的小兒,而且這種病一般是男性的比較多,一般比例在30%-40%。患有抽動症的孩子一般表現是擠眉、咬唇、點頭、伸脖等。還有部分的患者會表現咳嗽、發出哼聲等。

    總而言之,兒童抽動症的表現非常複雜,從簡單大複雜,簡單的、突然出現的、短暫的、沒有意義的運動。如:眨眼、側視、聳鼻、噘嘴、張嘴、做鬼臉、點頭、聳肩、上肢的突然抖動、腹肌的抽動、踢腿等動作和發生不受控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大年初一有什麼習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