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948488031778

    侯人兮猗是一首詩名,被稱為南音之始,這首詩是有史可稽的中國第一首情詩。

    出處:《呂氏春秋 音初篇》記載禹時塗山氏之女唱“候人兮猗”,“禹行功。見塗山氏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塗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於塗。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

    白話譯文:禹巡視治水之事,途中娶塗山氏之女。禹沒有來得及與她舉行結婚典禮,就到南方巡視去了。塗山氏之女就叫她的侍女在塗山南面迎候禹,她自己於是作了一首歌,歌裡唱著:“候望人啊”。

    擴充套件資料

    歷史傳說:

    遠古時候,中國大地上到處洪水為患。帝堯任命禹負責治水。大禹非常認真負責,帶領著治水的人馬走遍中國大地,曾三過家門而不入。

    一次,他治水到了安徽濠州的塗山(今屬蚌埠市懷遠縣),同塗山氏女認識相愛。這時,禹已經三十歲,本該儘快成親。但禹以人民利益為重,成親第四日就與塗山氏女告別,奔走治水。

    大禹走後,塗山氏女在家天天盼望夫君大禹回來。在家盼望不到,又跑到塗山山南的山坡上去等候。

    一天天過去了,塗山氏女望穿了秋水,還是未見禹回來。她不禁長嘆一聲,吟詠出這樣的一句:候人兮,猗!

    這就是一首詩。“候人兮”等候我所盼望的人,“猗”是古漢語的嘆詞,相當於現代語的“啊!”。

    一個“猗”字,包含著豐富複雜的感情:見到心愛人兒的渴望,望而不見的焦慮、彷徨及無可奈何的心情.

    還塑造了一個鮮明的形象:一個佇立山頭,翹首遠盼,長吁短嘆,淚流滿面的多情女子的形象。“詩貴含蓄”,是中國詩歌的寶貴傳統。這首詩,可說是呈國最古的這方面的一個典範。

    參考資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沙特、阿聯酋為啥要組建“聯合維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