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編虎哥

    漢末三國有三場大戰對天下局勢起了決定性的影響,即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本文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夷陵之戰。夷陵之戰爆發在孫劉之間,是兩家為爭奪荊州地區而進行的大規模戰爭,時間從公元221年七月—公元222年八月,一年多,最終劉備大敗,蜀漢受到重大損失,那麼這一戰劉備敗的多慘呢?

    夷陵之戰

    首先:軍隊損失慘重

    按照小說《三國演義》的描述,劉備起全國之兵70萬,實際上沒有那麼多人,因為蜀漢只有一州之地,實力弱小,不過毫無疑問,劉備的軍隊都是蜀漢的精銳。正史記載:劉備帶親兵數萬(沒有具體說數量,應該不少於三萬)、將軍吳班、馮習、張南並蠻王沙摩柯部共計五萬,張飛帥萬餘人準備出發,但是被部下殺死,因此,粗略估計劉備應該帶了七、八萬人,加上轉運糧草的估計會有二十萬人。

    劉備

    可惜這一戰劉備大敗虧輸,劉備軍幾乎全軍覆沒,陣亡數萬人,魏晉時期的傅玄(217年-278年)在他的《傅子》一書中記載吳軍消滅蜀漢軍八萬餘,劉備僅以身免,可見劉備敗的多麼慘烈。

    其次:人才的損失

    俗話說,千金易得,一將難求,軍隊損失大隻是一方面,而人才的損失則是致命的,這一戰劉備集團人才的損失更是難以彌補,也註定了蜀漢再也無力統一天下。陣亡將士如下:

    馮習,張南

    feng習

    兩人看上去是小人物,實際上劉備入川后就很欣賞這兩個將軍,帶在身邊親自培養,後來與他們同地位的吳班、張翼都成了蜀漢的棟樑之材,如果他們不死的話,肯定也會有傑出的貢獻。

    傅彤

    傅彤

    為保護劉備犧牲,當時他的官職是中軍護衛,地位和趙雲類似,如果不死,或許能達到趙雲一樣的高度,並且他的兒子傅儉也為蜀漢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是蜀漢後期的重臣,真是一門父子兩忠臣啊。

    程畿

    程畿

    程畿在劉璋時候就有不少貢獻,例如幫助劉璋說服了龐羲,劉備入川后被看中,擔任祭酒一職(和魏國的郭嘉差不多),他的戰死使蜀漢少了一名頂級參謀。

    王甫

    王甫

    劉備入川后收服,被派去襄助關羽,在荊州期間多次勸戒關羽小心東吳,可惜關羽不聽,後來關羽兵敗身死,潛逃回蜀中跟隨劉備參加夷陵之戰,不幸戰死,蜀漢文臣又少一人。

    沙摩柯

    沙摩柯

    五溪蠻首領,領蠻兵助戰,最後戰死,所帶蠻兵也全軍覆沒,沙摩柯的戰死導致了少數民族對蜀漢失去信心,後來蜀漢的南蠻叛亂的根也種在這裡。

    黃權

    黃權

    正史中有元帥之才,曾勸說劉璋別接納劉備。投降劉備後就策劃了攻取漢中的計謀並和法正一起實施,取得成功。在劉備伐吳的時候力勸,不被聽從後還諫言讓自己當先鋒去和吳國交戰,但劉備只是讓他獨領一軍去防守魏國,雖然他成功完成了任務,但劉備大軍失敗,

    不得已投降了魏國,蜀漢的一名大將就這樣埋沒了。

    如此之多的人才在這場戰鬥中損失,蜀漢最終沒能一統天下也就不奇怪了。

  • 2 # 沉睡的天堂

    三國末期,在曹魏的真正掌權人是司馬家族。從曹叡病死、曹爽死後,曹家後代的幾位皇帝做得實在是不盡人意,司馬懿掌權一段時間後一命嗚呼,司馬師、司馬昭也掌權一段時間,可是他們都沒有登基稱帝。真正一統天下的人是司馬炎,並非曹魏的後期的窩囊皇帝。個人觀點:如若沒有司馬家族,三國很難一統,一統的時間可能還會推遲最少幾十年。接著本人的觀點一起向下看。

    眾所周知,滅亡蜀漢的關鍵人物是鄧艾,鄧艾是一個極具天賦的將領。他的能力非常強,在司馬懿提拔他之前他就是一個普通的軍官,並沒有能夠獨自帶兵上戰場的機會。在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後,司馬家族完全取代曹氏親貴開始掌權。在姜維九伐中原的時候鄧艾屢屢大敗姜維。

    姜維與鄧艾交手一般是敗多勝少的,姜維深得孔明真傳,可即使這樣鄧艾依舊能打敗姜維,這便能說明一個問題。拋開蜀、魏的家底,二人在謀略上,鄧艾也是略勝姜維的。姜維也曾大敗鄧艾,可鄧艾一招反間計便讓姜維乖乖地班師回朝。因此本人才說鄧艾是滅蜀的關鍵人物。

    曹魏政權想要一統三國,最大的對手莫過於蜀漢。蜀漢後期的人才雖不多,可也是能夠對曹魏屢屢造成重創的。反觀東吳,孫權死後,東吳便陷入了一陣內亂中。這場內亂消耗了東吳不小的實力,讓其在短期內無法對曹魏造成更大的傷害。

    假設司馬家族沒有反,依舊是忠心耿耿,相信曹爽會將他們打壓的連平民都不如,帶兵打仗的事情依舊是曹爽去,曹爽與姜維的能力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這樣的話姜維的九伐中原便很有可能成功,他的能力絕對超越曹爽不是一星半點。

    這樣的話鄧艾是沒有機會與姜維對陣的,按照曹爽的性格提拔鄧艾是不可能的。三國後期的曹魏與蜀漢的差距並沒有多大,曹魏的家底經過連年的征戰,掌權者的橫徵暴斂,早已不是曹魏建立之初的實力了。

    總的來說,曹魏想要一統三國,最先要先平蜀漢。可蜀漢當時有麒麟之才的姜維,想要一舉拿下並不是一件易事,加上當時姜維一直髮動北伐,曹魏的整體實力也有下滑的趨勢。這是曹魏唯一能夠從正史或演義中能夠推算出曹魏能夠一統天下的唯一可能。

    當然這是一個設問題,本身就很難解釋,因此滅蜀,關鍵在於鄧艾能不能獨自領兵與姜維對陣。如果曹爽能夠看出這一點,曹操有很大的機會一統三國。

    滅吳之關鍵人物——羊祜

    羊祜是夏侯霸的女婿,可以說他是曹魏政權的嫡系。在司馬炎掌權後,直接讓其擔任荊州都督一職,可見其是有真本領的。在鄧艾滅蜀後,司馬昭欣喜若狂,不久後病死。他死後他的兒子司馬炎繼續掌權,司馬炎直接逼迫曹魏政權下臺,他決定要自己當皇帝。原因是三分天下,司馬家已獨佔其二,他是有稱帝資本的。

    羊祜被作為滅吳的關鍵人物,按照曹魏用人的習慣都是用親不用賢,羊祜是非常有機會被提拔到荊州都督位置上的,只要羊祜在東吳可以說是必滅。東吳內政比蜀漢好不到哪裡去,孫權死後權臣,皇子開始紛紛爭權,由此可見江東當時已經不具備三足鼎立的條件了。

    蜀漢好歹有天險支撐,曹魏如若沒有熟悉地理的鄧艾,是斷斷不可能偷襲蜀漢首都成功的。江東的長江天險,早已被羊祜摸透,在擔任荊州都督的期間,早已將戰船打造的堅不可摧,長江天險作用非常小。

    因此東吳是抵擋不住曹魏進攻的,東吳的滅亡雖晚於蜀漢,可從兩國的地理位置以及實力來看東吳是不如蜀漢的。蜀漢提前滅亡的原因只有一個:司馬氏將主要的進攻主力全部投入到蜀漢。

    總結:

    司馬氏若不篡權,曹魏能夠一統江山是需要時間的,曹爽的實力雖不如姜維,可姜維也不可能容易地將其曹魏消滅,首先來看曹魏是有實力能夠滅掉吳國的,吳國當時的權臣的對外作戰能力並不強,想要保國守土是非常難的。反觀劉禪與魏帝也是有差距的,劉禪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公子哥,大權交由臣子,自己只顧吃喝這樣的國家怎麼可能不滅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燉蛋羹怎樣會又滑又嫩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