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院之觀

    大明萬曆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李如松平定哱拜之亂後,統帥明軍入朝,當然,最高指揮是經略宋英昌、李如松擔任提督負責軍務。當時李如松四十三歲,作為軍人來講,正是年富力強,建功立業之時。事實上剛過不惑之年的李如松早已成為大明當世名將,由他統帥大明天兵徵倭,再合適不過,誰能料到他竟會在七年之後的一次輕騎追擊的軍事行動中意外身亡,一代名將如此隕落,實在可嘆,此是後話。

    能成為名將,李如松當然並非有勇無謀之輩,到達北韓後,他首先做的事,是派出了遊擊將軍沈惟敬前往平壤城,與城內主將小西行長和石田三成進行和談,此和談當然並非是真和談,用意是為了麻痺倭寇,同時為軍隊進攻做好準備。

    有文事者必有武備,在沈惟敬前往平壤的同時,李如松正在義州城外的明軍中軍大帳中緊密部署作戰,他請來了朝軍元帥李鎰進行參謀,共同謀劃如何攻克平壤城。

    平壤是古北韓的政治、經濟及文化中心,在公元前194年就已成為北韓首都,從古到今都是北韓的重中之重。這樣重要的城市,當然是一修再修,到了北韓王朝時期,平壤是平安道首府,城池分內城、中城、外城、北城四部分,共有大小城門達18座。而且平壤北靠牡丹峰,西枕蒼光山,東傍大同江,三面據險,易守難攻。但就是這樣的堅城,卻在日軍進逼之下,被北韓國王直接放棄,倭軍未費一兵一卒就輕鬆佔據平壤,如今再要攻克,談何容易?

    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派去和談的沈惟敬在李如松授意下,已與小西行長達成協議,簽訂了明倭停戰協議書,定於正月初五前去接收平壤城。這份協議當然也有些古怪,日軍人多,又佔據地利,豈會平白無故將平壤拱手相讓?小西行長也是名將,怎麼會如此愚蠢?不過兵不厭詐,達成所謂協議的目的已經達到,李如松要的只是一個準備期和合適的行軍藉口。

    萬曆二十一年正月初五,明軍抵達平壤城下,正月初八,偵查部署完畢,攻克平壤之戰正式開始了。

    在平壤城外,有根刺必須要拔除,就是城北的牡丹峰,它與平壤城互為掎角之勢,上面駐守著前藤忠一率領的五千多倭軍,李如松派遣的是戚家軍老將吳惟忠率領手下三千藤牌軍攻克牡丹峰,同時派佟養正率八百騎兵進行策應。

    初八辰時,萬道金光撕碎了籠罩平壤城上空的重重迷霧,城下萬物終於清晰地出現在西城城頭倭兵眼前。大明士兵黑壓壓如烏雲般簇擁過來,伴隨其中的還有明軍的殺手鐧:各類輕重型火器。

    火箭車和天字大將軍炮前文已經介紹過,這裡再說一下虎蹲炮。虎蹲炮是一種輕型管身火炮,由戚繼光在抗倭作戰中專門為了反制倭寇的鳥銃而發明,後來成為明軍重要火器。《火炮式諺解》:虎蹲炮鑄鐵而制,全長40釐米,口徑4釐米,外徑14釐米,填裝一次需要炮捻半條,火藥6兩,土隔兩寸,鉛丸70顆或鐵丸30顆。發射前再將一顆大鉛子(重5兩)放在炮口中央發射。

    對於古時的城池攻防來說,控制距離是最重要的,明軍雖然單兵火器不如日軍,但擁有各類輕重火炮,最是適合攻城,日軍從未見過如此場面,被散彈重炮打得哭爹喊娘,連小西行長本人,也在虎蹲炮的散彈之下左臂掛彩。

    “在距城5裡許,諸炮一時齊發,聲如天動,俄而花光燭天”,““倭銃之聲雖四面俱發,而聲聲各聞,天兵之炮如天崩地裂,犯之無不焦爛…”火力準備後,雲梯升起,逐次登梯。

    這時候,是最考驗攻守雙方意志的時候,日軍據城頑抗,鳥銃居高臨下射擊,巨石、沸水不斷被投下城牆,造成了明軍不小的傷亡。

    李如松在攻城前的部署是這樣的,中軍楊元、右軍張世爵領兵進攻城西七星門,左軍李如柏、參將李芳春領兵進攻城西普通門,這兩路看上去聲勢浩大,明軍主力彷彿都集結在這裡。實際上,這只是李如松的瞞天過海之計,明軍真正想要突破的,是城南的蘆門。城南明軍由祖承訓和駱尚志率領,北韓將領李隘、金應瑞率朝軍協同。最關鍵的是,明軍在戰甲之外都披上了朝軍服飾,加上有真正朝軍混雜,城牆之上的日軍哪裡分辨得出。

    對於朝軍的戰鬥力,日軍早已領教,看到是朝軍攻南門,日軍完全不放在眼裡,甚至抽出兵力支援城西其他二門,城頭只有八百倭兵。等到明軍黑壓壓湧到城下,掀去偽裝,日軍才幡然醒悟,再要調兵遣將,哪裡還來得及,祖承訓率領的明軍率先突破城南的蘆門,負責守城的日軍副將池田方平死在祖承訓的三眼銃下,祖承訓攻破蘆門,總算是報了上次在平壤損兵折將之仇。蘆門一破,日軍腹背受敵,含談門、普通門、七星門、牡丹峰相繼被明軍攻佔,任憑小西行長如何激勵,日軍兵敗如山倒,放棄了城牆,躲避到城內小巷之中,小西只得召集殘兵,退守城北風月樓。

    李如松這手計策,對華人來說其實並不陌生,小西行長也自謂熟讀《三國演義》,卻不知臨陣該怎麼使用,失敗咎由自取。據守平壤城的小西行長第一軍團人數有15000人,戰到此時,明軍已斬獲倭寇首級1000餘顆,按比例推算,此時日軍的傷亡已經達到了4000-5000人,已臨近崩潰的邊緣。

    風月樓是位於平壤東北角的一座五六丈高的塔樓,底寬頂尖,外牆異常堅厚,各個角上還有角樓,牆面密佈射擊孔和瞭望窗,是一座堅固的堡壘。小西行長髮出號令後,城內四面八方聚攏過來的日軍越來越多,敗局早已註定,困守在這裡顯然是等死,小西行長決定突圍。

    《孫子兵法》上說,“圍師必闕”,意思就是包圍敵人時必須要留出缺口,如果四面未定,被包圍的敵人無路可退,必然下定決心魚死網破,但如果有路可逃,不管是指揮官還是士兵,心理就會發生微妙的變化,這就是兵法的奧妙。作為熟讀兵書的名將,李如松當然不可能不明白這點,他故意留出東城大門不管,作為讓倭兵突圍的最佳地點,但同時,他早已安排了查大受和李寧率領三千騎兵和輕重火器埋伏在日軍的必經之路上,以逸待勞,攔腰進行截殺。

    小西行長果然中計,當夜他即組織風月樓內全部日軍從東門突圍,等日軍到達東城大同門外,原先的15000餘人只剩了9000多人,損失已經超過三分之一,而正當他們準備從大同江上的浮橋過江之時,明軍的火器已經傾瀉在他們頭上,遼東鐵騎也開始衝鋒,強弩之末的日軍早已無心戀戰,在棄卒保車的戰術下,付出了慘重的傷亡,才終於突圍到江對岸,這時,小西行長的第一軍團只剩下了6500多人,已不成編制。

    對於平壤之戰中日軍的傷亡,中日朝三方史料記載頗有出入,這也是正常現象,不管哪一方,都會將己方的傷亡取最小計算,瞞報虛報也都是常事。

    明朝的大多數史料記載的戰鬥成果,都是焚殺一萬餘人。《日本戰史》也稱,平壤之役後,小西行長部減員11300餘名,僅餘6600人,減員近三分之二,完全喪失了戰鬥力。其他有日本史料稱:第一軍小西行長部,原有人數一萬八千七百人,視訊記憶體六千五百二十人。

    但《梨羽紹幽物語》《吉見家北韓陣日記》等卻又記載小西行長的第一軍團只戰死一千餘人。北韓的《北韓王朝實錄·宣祖大王實錄》中記載的數字卻是殺死日軍六七千人。

    考慮到雙方的作戰人數,李如松的明軍傾巢出擊,加上配合的朝軍,總數不少於四萬五千人,平壤城內的日軍是一萬五千多人,這個數字沒有爭議。而雙方六萬多大軍廝殺一天一夜,最後明軍取得了壓倒性勝利,還有城外的埋伏追擊,卻只殺死日軍一千多人,這個數字顯然不合常理,根據明軍上報所斬得的首級來推算,日軍減員一萬多人是個合理的數字,氣焰囂張的侵朝日軍遭到了當頭一棒,受到了極其慘重的損失。

  • 2 # 小院之觀

    大明萬曆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李如松平定哱拜之亂後,統帥明軍入朝,當然,最高指揮是經略宋英昌、李如松擔任提督負責軍務。當時李如松四十三歲,作為軍人來講,正是年富力強,建功立業之時。事實上剛過不惑之年的李如松早已成為大明當世名將,由他統帥大明天兵徵倭,再合適不過,誰能料到他竟會在七年之後的一次輕騎追擊的軍事行動中意外身亡,一代名將如此隕落,實在可嘆,此是後話。

    能成為名將,李如松當然並非有勇無謀之輩,到達北韓後,他首先做的事,是派出了遊擊將軍沈惟敬前往平壤城,與城內主將小西行長和石田三成進行和談,此和談當然並非是真和談,用意是為了麻痺倭寇,同時為軍隊進攻做好準備。

    有文事者必有武備,在沈惟敬前往平壤的同時,李如松正在義州城外的明軍中軍大帳中緊密部署作戰,他請來了朝軍元帥李鎰進行參謀,共同謀劃如何攻克平壤城。

    平壤是古北韓的政治、經濟及文化中心,在公元前194年就已成為北韓首都,從古到今都是北韓的重中之重。這樣重要的城市,當然是一修再修,到了北韓王朝時期,平壤是平安道首府,城池分內城、中城、外城、北城四部分,共有大小城門達18座。而且平壤北靠牡丹峰,西枕蒼光山,東傍大同江,三面據險,易守難攻。但就是這樣的堅城,卻在日軍進逼之下,被北韓國王直接放棄,倭軍未費一兵一卒就輕鬆佔據平壤,如今再要攻克,談何容易?

    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派去和談的沈惟敬在李如松授意下,已與小西行長達成協議,簽訂了明倭停戰協議書,定於正月初五前去接收平壤城。這份協議當然也有些古怪,日軍人多,又佔據地利,豈會平白無故將平壤拱手相讓?小西行長也是名將,怎麼會如此愚蠢?不過兵不厭詐,達成所謂協議的目的已經達到,李如松要的只是一個準備期和合適的行軍藉口。

    萬曆二十一年正月初五,明軍抵達平壤城下,正月初八,偵查部署完畢,攻克平壤之戰正式開始了。

    在平壤城外,有根刺必須要拔除,就是城北的牡丹峰,它與平壤城互為掎角之勢,上面駐守著前藤忠一率領的五千多倭軍,李如松派遣的是戚家軍老將吳惟忠率領手下三千藤牌軍攻克牡丹峰,同時派佟養正率八百騎兵進行策應。

    初八辰時,萬道金光撕碎了籠罩平壤城上空的重重迷霧,城下萬物終於清晰地出現在西城城頭倭兵眼前。大明士兵黑壓壓如烏雲般簇擁過來,伴隨其中的還有明軍的殺手鐧:各類輕重型火器。

    火箭車和天字大將軍炮前文已經介紹過,這裡再說一下虎蹲炮。虎蹲炮是一種輕型管身火炮,由戚繼光在抗倭作戰中專門為了反制倭寇的鳥銃而發明,後來成為明軍重要火器。《火炮式諺解》:虎蹲炮鑄鐵而制,全長40釐米,口徑4釐米,外徑14釐米,填裝一次需要炮捻半條,火藥6兩,土隔兩寸,鉛丸70顆或鐵丸30顆。發射前再將一顆大鉛子(重5兩)放在炮口中央發射。

    對於古時的城池攻防來說,控制距離是最重要的,明軍雖然單兵火器不如日軍,但擁有各類輕重火炮,最是適合攻城,日軍從未見過如此場面,被散彈重炮打得哭爹喊娘,連小西行長本人,也在虎蹲炮的散彈之下左臂掛彩。

    “在距城5裡許,諸炮一時齊發,聲如天動,俄而花光燭天”,““倭銃之聲雖四面俱發,而聲聲各聞,天兵之炮如天崩地裂,犯之無不焦爛…”火力準備後,雲梯升起,逐次登梯。

    這時候,是最考驗攻守雙方意志的時候,日軍據城頑抗,鳥銃居高臨下射擊,巨石、沸水不斷被投下城牆,造成了明軍不小的傷亡。

    李如松在攻城前的部署是這樣的,中軍楊元、右軍張世爵領兵進攻城西七星門,左軍李如柏、參將李芳春領兵進攻城西普通門,這兩路看上去聲勢浩大,明軍主力彷彿都集結在這裡。實際上,這只是李如松的瞞天過海之計,明軍真正想要突破的,是城南的蘆門。城南明軍由祖承訓和駱尚志率領,北韓將領李隘、金應瑞率朝軍協同。最關鍵的是,明軍在戰甲之外都披上了朝軍服飾,加上有真正朝軍混雜,城牆之上的日軍哪裡分辨得出。

    對於朝軍的戰鬥力,日軍早已領教,看到是朝軍攻南門,日軍完全不放在眼裡,甚至抽出兵力支援城西其他二門,城頭只有八百倭兵。等到明軍黑壓壓湧到城下,掀去偽裝,日軍才幡然醒悟,再要調兵遣將,哪裡還來得及,祖承訓率領的明軍率先突破城南的蘆門,負責守城的日軍副將池田方平死在祖承訓的三眼銃下,祖承訓攻破蘆門,總算是報了上次在平壤損兵折將之仇。蘆門一破,日軍腹背受敵,含談門、普通門、七星門、牡丹峰相繼被明軍攻佔,任憑小西行長如何激勵,日軍兵敗如山倒,放棄了城牆,躲避到城內小巷之中,小西只得召集殘兵,退守城北風月樓。

    李如松這手計策,對華人來說其實並不陌生,小西行長也自謂熟讀《三國演義》,卻不知臨陣該怎麼使用,失敗咎由自取。據守平壤城的小西行長第一軍團人數有15000人,戰到此時,明軍已斬獲倭寇首級1000餘顆,按比例推算,此時日軍的傷亡已經達到了4000-5000人,已臨近崩潰的邊緣。

    風月樓是位於平壤東北角的一座五六丈高的塔樓,底寬頂尖,外牆異常堅厚,各個角上還有角樓,牆面密佈射擊孔和瞭望窗,是一座堅固的堡壘。小西行長髮出號令後,城內四面八方聚攏過來的日軍越來越多,敗局早已註定,困守在這裡顯然是等死,小西行長決定突圍。

    《孫子兵法》上說,“圍師必闕”,意思就是包圍敵人時必須要留出缺口,如果四面未定,被包圍的敵人無路可退,必然下定決心魚死網破,但如果有路可逃,不管是指揮官還是士兵,心理就會發生微妙的變化,這就是兵法的奧妙。作為熟讀兵書的名將,李如松當然不可能不明白這點,他故意留出東城大門不管,作為讓倭兵突圍的最佳地點,但同時,他早已安排了查大受和李寧率領三千騎兵和輕重火器埋伏在日軍的必經之路上,以逸待勞,攔腰進行截殺。

    小西行長果然中計,當夜他即組織風月樓內全部日軍從東門突圍,等日軍到達東城大同門外,原先的15000餘人只剩了9000多人,損失已經超過三分之一,而正當他們準備從大同江上的浮橋過江之時,明軍的火器已經傾瀉在他們頭上,遼東鐵騎也開始衝鋒,強弩之末的日軍早已無心戀戰,在棄卒保車的戰術下,付出了慘重的傷亡,才終於突圍到江對岸,這時,小西行長的第一軍團只剩下了6500多人,已不成編制。

    對於平壤之戰中日軍的傷亡,中日朝三方史料記載頗有出入,這也是正常現象,不管哪一方,都會將己方的傷亡取最小計算,瞞報虛報也都是常事。

    明朝的大多數史料記載的戰鬥成果,都是焚殺一萬餘人。《日本戰史》也稱,平壤之役後,小西行長部減員11300餘名,僅餘6600人,減員近三分之二,完全喪失了戰鬥力。其他有日本史料稱:第一軍小西行長部,原有人數一萬八千七百人,視訊記憶體六千五百二十人。

    但《梨羽紹幽物語》《吉見家北韓陣日記》等卻又記載小西行長的第一軍團只戰死一千餘人。北韓的《北韓王朝實錄·宣祖大王實錄》中記載的數字卻是殺死日軍六七千人。

    考慮到雙方的作戰人數,李如松的明軍傾巢出擊,加上配合的朝軍,總數不少於四萬五千人,平壤城內的日軍是一萬五千多人,這個數字沒有爭議。而雙方六萬多大軍廝殺一天一夜,最後明軍取得了壓倒性勝利,還有城外的埋伏追擊,卻只殺死日軍一千多人,這個數字顯然不合常理,根據明軍上報所斬得的首級來推算,日軍減員一萬多人是個合理的數字,氣焰囂張的侵朝日軍遭到了當頭一棒,受到了極其慘重的損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辨別真假羅氏血糖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