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楚看電影
-
2 # 雨後山林靜
家有兩個孩子,確實會發生孩子經常爭玩具吵架的情況。父母會感到很煩惱。不過,面對這種情況,我還是建議父母先冷靜下來,不要去打罵他們。我給大家分享一下如何運用平和式教養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一、父母先要實現3個目標:
平和式教養法不會對孩子進行懲罰。因為懲罰會引起孩子的憤恨。父母要先實現3個目標,育兒就會變得輕鬆快樂很多:
1.調節我們自己的情緒。
2.與孩子保持聯結,即使在我們設定限制或孩子不高興的時候也要做到。
3.引導孩子而不是去控制孩子。透過移情式限制來代替懲罰,支援孩子發揮主動性。
二、父母可以設定移情式限制。
移情是指同理心。當父母開始用愛心去引導孩子的時候,他們就會發現,移情在幫助孩子接受限制方面的效果。
不要說:“不要對弟弟大叫,你會讓他哭的更厲害。”
嘗試說:“我知道弟弟哭的聲音太大,讓你感到很難受,我也覺得難受,但是不能對他大叫,只這會嚇到他的。”
2.運用移情設定限制,重新調整孩子的衝動。二寶在打架,爭吵的時候,他們的感受是沮喪的、難過的、生氣的。他們的行為是衝動的。在情緒沒有得到處理時,就無法處理事情。因此,父母先要調整孩子的這種衝動行為。
不要說:“你欺負人了夠了,我要懲罰你。”
嘗試說:“你很生氣,但我不會讓你打弟弟,你能告訴他你有多麼生氣,和你需要他做什麼嗎?”
不要說:“你不能打弟弟,去別的地方玩。”
嘗試說:“你也想玩那個大的飛機,但是怎樣才能好好玩呢?嗯!你想先玩,以後誰先拿到誰就可以先玩。弟弟先拿到,就讓弟弟先玩。你和弟弟可以輪流玩。”
父母還可以運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來引導孩子。如:爸爸媽媽分別扮演兩個小朋友,他們開始在搶玩具。後來,爸爸說:
“我們不搶玩具了,我們一起玩好嗎?”
或者說:“我讓你先玩!等你玩一下再給我玩,好嗎?”
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可以讓孩子更直觀的看到別人是怎麼玩的,從而來指導自己的行為。這樣也可以減少孩子爭搶玩具的現象。
在運用平和式教養法時,父母要做到心平氣和的與孩子說話。如果自己也帶著情緒的話,孩子也會受到成人火爆脾氣的影響。孩子間爭吵打架都是一種正常的社會化的發展。他們在矛盾中學會如何他人相處,父母不用太緊張。
-
3 # 月亮姐姐Nancy
孩子出現爭搶玩具的時候,不願意與他人分享,家長不必擔心,這是孩子開始產生了自我意識,想要把東西佔為已有,這是很明顯的私有意識,孩子已經開始區分什麼是自己的,什麼是別人的,開始構建自我。這個年齡的孩子會以自我為中心,自己喜歡的東西,自已想玩的東西,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會透過“佔為私有”來體現這個東西的“所有權”,這種行為也是兒童自我中心主義發展的結果。
孩子經常爭搶玩具會表現為以下幾種狀況:1、自己的東西如果被他人搶走,就會以大聲哭鬧來抗議。
2、即使某樣東西,自己拿過來不玩,但是別人也不以拿走,這是對“東西擁有權”的一種表現。
3、孩子在沒有是非對錯之分的時候,他們就會認為“我喜歡的東西就是我的”,分享對於他們來說,還沒有概念。
4、持寵示驕的那個孩子,就會總是“欺負”那個另一個相對老實一些的孩子。
對於家中是獨生子女的家庭,家人的重心和注意力都在一個孩子身上,不存在別人和孩子爭搶的事情,所以,這樣“專寵”的孩子到了幼兒園就會表現出比較明顯的霸道行為,他們也會認為幼兒園的東西也和家中的一樣,全是自己的,想要哪個就要哪個。
對於家中如題主所說的兩個孩子的情況,不建議家長有大孩子一定要謙讓小孩子的說法,家中的大孩子一味地都去讓著自己的弟弟或妹妹,那麼,很明顯,大孩子的心理會產生失落的情感和心態,如果家長經常硬性地把玩具拿給小孩子,而忽視小孩子的感受,那麼,對於孩子的健康心理成長和發展是不利,因為他們沒有經常性地體驗到東西在自己這裡的“主權”感和“擁有”感。
解決孩子經常搶玩具家長可採用以下幾種方法:1、如果兩個孩子僅有一個玩具,那麼可以固定時間,讓兩個孩子輪流玩。現個孩子在家長的指導或監督下,能夠輪流地玩,是最佳的方法。
2、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家庭,玩具最好一人一個,不偏不向,當一個孩子興高采烈地玩玩具,另一個孩子眼巴巴地瞅著,相信,家長心裡也會不舒服。
3、還有一種比較“強硬”的方法,就是誰都別玩,不打不鬧了在玩,打架爭搶的後果就是誰也玩不成。
4、給孩子講一些能體現兄弟姊妹之間相親相愛的故事,潛移默化地對他們進行團結友愛,互相謙讓的教育。
兩個孩子的家庭,肯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爭執,特別是年齡相差的越小,矛盾越大,那麼,家長面對爭搶的兩個孩子,要隨機應變,使用好方法,就能快速地“解決戰事”。
給家長在教育過程的幾點建議:1、在爭搶的過程中,兩個孩子肯定是一個強勢些,一個弱勢些,不能僅靠直覺,就片面地袒護其中某個孩子,這樣的處理問題方法對於任何一個孩子都不公平。
2、這是孩子心智發展的正常過程,家長不能心急氣燥,不要強迫某個孩子做出“犧牲”或“讓步”,切勿強迫。
3、培養孩子的分享意識,就要先讓孩子體驗到合作的快樂,讓兩個孩子共同玩一樣需要合作才能玩成的東西,這樣,在玩的過程中,透過孩子之間交流和互動,來克服自我為中心的意識或自私心理。
4、家長在教育的過程中,不可單純地指責某個孩子不對,語氣疾言厲色,要有耐心。
【結束語】皮亞傑對於孩子的“自我中心”是這樣解釋的:兒童不能區別一個人自己的活動和物件的變化,把一切都看作與他自己有關,是他的一部分。這裡的“自我中心”,並不含有自私或者自高自大的意思,與自私決不能等同。所以,孩子的這些“下意識”的爭搶,家長不可以動真氣或真教訓,這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插曲”,這個“插曲”在家長的正確指導下,會很快地演奏過去。
回覆列表
孩子之間爭搶玩具是正常的,幾乎沒有小時候不爭吵打架的兄弟姐妹,天性使然。做父母的必須擺正自己的態度,不能夠偏袒任意一方,要公平公正的對兩個孩子進行教育。
首先,要先詢問清楚兩個人的打架原委,並批評他們的打架行為,讓他們明白靠打架這種處理方式是錯誤的,做錯的一方,要先道歉,並且教育他們要和睦相處。
其次,要教會他們正確的處理方式,貿然去爭搶一般都會引起對方惱火,如果想玩對方的玩具,可以好好和對方商量可不可以一起玩,如果對方不同意,那麼就排隊等,等對方玩過了再玩。或者教給他們以遊戲的方式來決定玩玩具規則,互相約定要遵守規則。
最後就是要引導他們和睦相處,手足之情,彌足珍貴。從小一起生活一起長大,兄弟姐妹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愛護。
孩子打架,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教孩子們自己學會正確處理矛盾的方式,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孩子之間的矛盾和摩擦,對孩子以後走上社會和人相處也是很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