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洪一下

    因為一個生命的誕生不可以直接以高階的形式出現,必須由最簡單的生命形式開始慢慢演化而成,這中間需要一個構造過程。而生命的構造肯定是以自己熟悉的方式來進行,這樣才比較安全和省事,也更容易成長為目前的形態,否則的話,中程稍有不同成長出來的效果可能就大為不同。

    這就好比我們爬山探險,開始一大幫人一起往上爬,各自選擇不同的路線。而很多時候,能上山的路往往就那麼幾條,所以很多人都會中途退下去。些時當有一個人成功到達一個目的地之後,他便會在沿路留下標記,以方便後來的人順著這條路走。這樣後面的人如果想要再上去就無需再自己探路,省去了很多時間。

    這只是個簡單的例子,也許不是很適當。其實我們的學校就尤如這個胚胎,把人類長期積累出來的知識在短時間內讓一個人吸收完。也是從零開始慢慢構造一個人的知識體系,由淺入深,一步步的從小學到中學,直到大學畢業,就基本成形了。

    不過我們學校教給學生的多半隻是知識,而且在思想方面做的比較少。更主要的是,我發現我們的教育模式有的朝三暮四,拖泥帶水的,效率不高不說,也很是不夠全面。因此我覺,也應該增加類似胚胎一樣從嬰兒一出生就對他們進行全封閉式的培訓,讓他們無論是知識還是思想和其他方方面面都能夠快速的達到一定的境界。。。

  • 2 # 一老沈一

    這個問題,實際上涉及到生物學上相關聯的三件事——胚胎相似、重演和痕跡結構。

    一,關於胚胎相似。

    早在18世紀,一些搞胚胎學研究的解剖學家就敏銳地發現,相關種類的動物胚胎之間比它們的成體之間更為相似。例如,人類胚胎的早期形態,不僅與其他哺乳動物(狗、牛、鼠)胚胎的早期形態相似;而且在其早期階段甚至與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和魚類的胚胎相似。見下圖—— 胚胎髮育越到後期,越才表現出所屬更高分類群的特定性狀。比如甲殼綱中的無腹柄藤壺,其成體性狀是高度特徵化的——和誰也不像,但在自由遊動的幼蟲階段,與甲殼綱中的其他動物的幼蟲仍很相似。見下圖—— 不贊成進化觀點的人,對這種現象的看法是,幼體相似性說明不了什麼問題。他們說,在所有生物的發育過程中必然要經歷從簡單到複雜的過程,它們的早期發育階段,由於形態很簡單,所以比起後期更復雜的階段,前者相互之間更具有相似性。這種說法沒有全錯;然而,必須更深入到本質認識到——這種情況,反映出胚胎和幼體總是具有某些它們所屬種系發生線系的特殊性狀,從而揭示出具有相似性的胚胎之間是相關聯的;而且,對胚胎髮育階段的進一步研究證明,這種胚胎相似,恰好表明了一個共同祖先起源是如何在祖先樹的不同分支上逐漸分化的——這可以更好地理解進化的路徑。 (恩斯特.海克爾)

    二,關於重演。

    生物學中的“重演”,指的是在個體發育過程中一些結構出現一段時間之後又消失的現象,這些結構在“相關分類群”的成體中還保留著。也就是說,重演,是指在一個種系譜中,祖先的某個性狀雖然在胚胎髮育的後期消失了,但是在來源於共同祖先的其他種系的物種中還保留著這種性狀。例如,長鬚鯨胚胎髮育的一定階段中,會發育出牙齒,但是隨著生長,這些牙齒便被吸收而消失了。在胚胎髮育的連續階段中,這種某個古性狀出現一段時間然後又消失的現象非常明顯,以至於產生出一種專門的理論,即重演理論。

    關於重演現象,胚胎學家們曾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解釋。

    第一種觀點,是德國生物學家卡爾.恩斯特.馮.拜爾(1792-1876)的理論——他認為,除非知道各種生物的起源,否則無法正確鑑別它們,因為不同生物的早期胚胎彼此非常相似。但是,在發育過程中,胚胎越來越像其所屬種類的成體,這樣便與其他生物種類的發育差異越來越大。馮.拜爾有一段非常有名的話——胚胎“存在著從同質、一般到異質、特殊的逐漸變化現象”。他的解釋被人們普遍接受。但是,這個觀點,顯然與一些個體發育的事實相矛盾。例如,為什麼鳥類和哺乳類動物的胚胎,會出現像魚類胚胎那樣的鰓裂?鰓裂在陸生脊椎動物的頸部並不常見。

    第二種觀點,是德國博物學家恩斯特.海克爾(1834~1919)對“重演”得重新定義。18世紀90年代,也就是達爾文《物種起源》發表前70年,胚胎學家就已經發現這些動物的胚胎中存在著鰓裂。當時,對這種現象的唯一解釋是生命巨鏈,即自然階梯。按照這種解釋,所有的生物,從最低等的生物到魚類、爬行類、最後到人類,排列成一個不斷趨向完美的系列。有人據此提出,更高等的生物胚胎髮育過程“重演"了自然階梯上更低等生物的個體發育——重演這個概念由此而來。後來,達爾文提出進化理論並被科學界普遍接受。恩斯特.海克爾概括了前述研究,提出了對重演的新定義——“個體發育重演系統發生”——就是說,生物的個體,從胚胎階段,是把進化的過程“重演”一遍。不過,這個理論也有明顯的缺陷,因為在哺乳動物的胚胎髮育過程中,沒有哪個階段像成體的魚。只是在某些特徵(如鰓囊)方面,可以認為哺乳動物的胚胎確實在重演著其遠古祖先時的情況。但是這種重演情形畢竟很少。成千上萬種動物的胚胎結構有它們祖先的痕跡,但是這些相同的結構在成體的生命形態中都沒有。 (邁爾)

    那麼,為什麼很多情況下個體發育要經過這樣一種迂迴的路徑才能發育為成體?最終,實驗胚胎學家發現,這些具有其祖先性狀的胚胎結構,起著胚胎“組織者”的作用,以保證下一階段的發育。例如,如果切除一隻兩棲動物胚胎的前腎管 ,就不會發育出中腎。同樣,切除原腸頂端的條紋中線,就會阻止脊索和神經系統的發育。所以,“無用的”前腎管和條紋中線之所以重演,是因為它們是後期結構發育的胚胎組織者。正因為如此,所有陸生脊椎動物(四足動物),在它們個體發育的某個階段才會發育出鰓弓。這些類似鰓的結構決不是用來呼吸的,而是在以後的個體發育中發生了明顯的重構,並在爬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的頸部區域產生出許多不同的結構。

    對於“重演”,更為科學的解釋是——受遺傳控制的發育程式無法省去這些含有其祖先生理結構的發育階段,而且在後面的發育階段中不得不改變這些結構,以便使它們適應生物新的生命形式。胚胎中祖先器官的出現成了確保重構器官發育的體內程式。重演的總是生物祖先的某些特定結構,而不會是整個成體形態。這個結論,是由美國生物學家邁爾提出的,併成為其獲得1994年國際生物學獎的重要原因。

    三,關於痕跡結構。

    很多生物都有一些特殊結構,這些結構的功能沒有完全發揮或者已經完全喪失。比如,位於人類盲腸上的闌尾、長鬚鯨胚胎中的牙齒和許多穴居動物的眼睛。這些痕跡結構是生物祖先體內曾經具有完全功能的結構的殘留物。由於生物生存環境的變化,這些結構後來已經極大地退化了。當這些結構因為生物生存方式發生改變而失去其功能時,它們就不再受到自然選擇的青睞,並逐漸消退。但這些痕跡結構有助於瞭解以前的進化程序。

    關於胚胎相似、重演和痕跡結構這三種現象,用神創造萬物和人的“特創論”觀點,以及星際高等智慧創造了地球生物和人的“智慧創造論”觀點,都是無法解釋的。能夠清晰解釋這三種現象的,是建立在“共同由來、變異和選擇基礎上”的進化理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冬天氣溫五度可以給墨蘭澆水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