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原因是激烈競爭的環境迫使領導者尊重人才,使用人才。
《諫逐客書》是李斯的一篇優秀古代公文,是應用寫作法定公文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這裡的“書”不是書信,而是上書、奏章,為古代臣子向君主陳述政見的一種文體,是一種臣子向帝王逐條分析事理的公文名稱,與表性質類似。該文能比較充分地體現公文的一些本質屬性,正是這些公文字質屬性形成了該文鮮明的特色。
文章先敘述秦自穆公以來皆以客致強的歷史,說明秦若無客的輔助則未必強大的道理;然後列舉各種女樂珠玉雖非秦地所產卻被喜愛的事實作比,說明秦王不應該重物而輕人。文章立意高深,始終圍繞“大一統”的目標,從秦王統一天下的高度立論,正反論證,利害並舉,說明用客卿強國的重要性。此文理足詞勝,雄辯滔滔,打動了秦王嬴政,使他收回逐客的成命,恢復了李斯的官職。
文由四段組成,第一段以秦國曆史上四位君主因用客卿而成帝業的事實說明客卿對秦國作出了巨大貢獻,為論證逐客的錯誤提供依據,起句說:“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開門見山提出總的論點,顯得非常鮮明有力,明明是秦王下的逐客令,卻把逐客的錯誤歸之於“吏”說明作者措辭委婉,十分注意諷諫策略。接著,文章進行具體分析。首先由回顧歷史入題,從秦始皇十九代祖的穆公到五代祖以下的孝公 、惠文君、昭襄王。舉出四個秦國的先君重用客卿而致富變強的事例,說明重用客卿對秦國有利。
緊接著,又用多種手法加以論述:先說這四個君主的成就,都靠任用客卿才取得的。這是對前面所述的小結,後講從這樣看來,客卿有什麼對不起秦國的呢?這是進一步地引申和反詰。又講當初如果這四個拒絕客卿而不接納他們,疏遠有才之士而不用,這就不可能使秦國國富民強。這是從反面假設和推論,在列舉史實,層層渲染的基礎上,又如此騰挪跌宕,反覆論證,就把客卿對秦國的重要作用闡述得極為透徹。
在講了客卿對秦國有利之後,照理下文應當轉入主題,論證逐客的錯誤了;可是,作者在 第二段裡卻筆鋒一轉,設了許多比喻,用來說明秦王對不是秦中國產的物十分喜愛,對人卻持有另一種態度是不對的,此段所設比喻多種多樣,意思分為四層:
第一層:“今陛下……何也?這一層以珠寶等物為喻,設問作結:這些東西一樣也不是秦國出產的,而陛下卻很喜歡它們,這是為什麼呢?這裡只提出問題,不立即回答,但不答自明,顯得耐人尋味。
第二層“必秦國之所生然後可……趙女不立於側也”
這一層以玩好、美女為喻進行推論:如果一定要秦國出產的東西才能用,那麼,夜間放光的璧玉,犀牛角和象牙做成的器具,鄭國和衛國的美女,駃騠這種珍貴的駿馬,江南的金、錫,西蜀的繪畫原料,秦國都不應當佔有和使用了,用來裝飾後宮、充當嬪妃娛樂心意,取悅耳目的,一定要出於秦國的方才可以,鑲著珍珠的簪子,綴有珠玉的耳環,齊國東阿所產的絲絹做成的衣服,華麗的刺繡所做的裝飾就不能進於前,而按著流行樣式打扮得很漂亮的趙國女子就不能站在旁邊了。這一層同前一層不同,是從反面說,並分兩個小層次重疊錯雜出之。把“必秦國之所生然後可……”的嚴重危害說得很透闢。更顯出非秦國所出的寶物不可或缺。
第三層“夫擊甕叩缶……適觀而矣已”
這層以音樂為喻,進行對比:敲瓦器,彈奏箏,拍打大腿,嗚嗚呀呀地唱歌,這是秦國的音樂;鄭、衛的民間地方音樂。虞舜時的《韶》、《虞》。周武王時的《武》、《象》都是別國的音樂。現在你拋棄秦國的音樂,而用別國的音樂,這是為什麼呢?不就是為了痛快於當時,看了舒服罷了。這回答緊接上文,遠承第一層的設問,可說是對第三層的小結,歸納了秦國對物取捨的標準,為下文轉入正題做了很好的鋪墊。
第四層(今取人則不然——制諸侯之術也)
這層以人和物作比較,指出待非秦之人不如待非秦之物,這樣看來,你所看重的只是聲色珠寶,所輕視的是人才。這絕不是用來統一天下,制服諸侯的方法。這裡以成就統一大業作為出發點,說明重物輕人、驅逐外來人才的錯誤,推論符合邏輯,立意超卓不凡,具有一種高層建瓴的氣勢和撼動人心的力量。這段設喻豐富多樣,寫法靈活多樣,運筆酣暢流利,為全文最精彩的部分,前人對此極為稱譽,如宋代李塗就說:“中原諸物不出於秦,而秦用之,猶人才不出於秦,而秦不用,反覆議論,深得作文之法。”(《文章精義》)
第三段論述驅逐客卿有利敵國,而不利於秦國。先從正面說理,指出土地廣大糧食就豐富,國家遼闊人口就眾多,兵力強盛軍士就勇敢。比喻強調只有胸襟博大開闊,才能包舉賢士,廣羅人才,下面仍繼續設喻申述這個意思,:泰山不拒絕任何土壤的堆積,所以能夠成就它的大;河海不挑剔任何細小流水的匯入,所以能夠成就它的深;統一天下的君王不排斥前來歸附的民眾,所以能夠顯示他的德行。泰山、河海兩個比喻是陪襯,“王者不卻眾庶”才是本意,由於連類設喻,運用排比,顯得很有力量。接著又深一層闡明此意:地不分東南西北,人才不論來自那一個諸侯國,這就是五帝三王所以能夠無敵於天下的原因。此處以古論今,強調應該不分地域,廣攬人才。下文就落腳說明逐客的危害。這裡不僅運用古今對比,還有敵我對比,提出兩種做法,兩種結果,以此說明對敵人有利,對秦國的統一大業不利。論證鞭辟入裡,雄辯有力。
第四段 收束全文,進一步證明逐客關係到秦國的安危。用兩句話就總結了前面三段的意思:談物的部分來照應第二段,以見“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的做法不當。最後一句照應第三段,闡明逐客對秦國危害之所在,因而從利害關係上立論,抓住了秦王的思想要害,所以極有說服力,這兩句還和文章開頭提出的總論點“竊以為過”相呼應,具有首尾相連、前後貫通之妙。
這篇文章在論證秦國驅逐客卿的錯誤和危害時,沒有在逐客這個具體問題上就事論事,也沒有涉及自己個人的進退出處,而是站在“跨海內,制諸侯”完成統一天下大業的高度,來分析闡明逐客的利害得失,這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見識,體現了他順應歷史潮流的進步政治主張和用人路線。文章所表現出的不分地域,任人唯賢的思想,在今天也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這篇奏疏在藝術上有兩個顯著特色。
一是善於用比喻。從而增強了議論的形象性和說服力。最突出的例子是用秦王取物的態度為喻,來說明秦王對取人應該抱的態度,和不應該抱的態度。如文中寫到:“夫擊甕叩缶……適觀而矣已”這形象地說明了秦王想得意於天下,在取人方面也應該棄退秦國那些平庸之輩,而取用異國的賢能之德。此外,用“泰山不讓土壤……故能就其深”為喻來說明“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用“藉寇兵而齎盜糧為喻來說明逐客是“資敵國”、“益仇”的愚蠢行為,也都很形象,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二是氣勢奔放,文采斐然。這與作者多用鋪陳、誇飾手法和排比、對偶句子以及多選用華美辭藻有密切關係。如文中寫秦國曆史上“四君”因客功而成事的情況,手法鋪張,多用排比,對偶句顯得文勢充暢,並有音節之美。其中寫惠王用張儀之計而在軍事外交上取得了成功,就用了“撥、並、收、取、包、制、據、割、散、使、施”等動詞,可見辭藻的豐富。文中寫秦王為滿足生活享受而取用天下了珍物一段,不僅手法鋪張,句式多用排偶,文氣充暢,而言調諧美,而且充滿了色樂珠玉等方面的華美辭藻,極富於文采。
根本原因是激烈競爭的環境迫使領導者尊重人才,使用人才。
《諫逐客書》是李斯的一篇優秀古代公文,是應用寫作法定公文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這裡的“書”不是書信,而是上書、奏章,為古代臣子向君主陳述政見的一種文體,是一種臣子向帝王逐條分析事理的公文名稱,與表性質類似。該文能比較充分地體現公文的一些本質屬性,正是這些公文字質屬性形成了該文鮮明的特色。
文章先敘述秦自穆公以來皆以客致強的歷史,說明秦若無客的輔助則未必強大的道理;然後列舉各種女樂珠玉雖非秦地所產卻被喜愛的事實作比,說明秦王不應該重物而輕人。文章立意高深,始終圍繞“大一統”的目標,從秦王統一天下的高度立論,正反論證,利害並舉,說明用客卿強國的重要性。此文理足詞勝,雄辯滔滔,打動了秦王嬴政,使他收回逐客的成命,恢復了李斯的官職。
文由四段組成,第一段以秦國曆史上四位君主因用客卿而成帝業的事實說明客卿對秦國作出了巨大貢獻,為論證逐客的錯誤提供依據,起句說:“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開門見山提出總的論點,顯得非常鮮明有力,明明是秦王下的逐客令,卻把逐客的錯誤歸之於“吏”說明作者措辭委婉,十分注意諷諫策略。接著,文章進行具體分析。首先由回顧歷史入題,從秦始皇十九代祖的穆公到五代祖以下的孝公 、惠文君、昭襄王。舉出四個秦國的先君重用客卿而致富變強的事例,說明重用客卿對秦國有利。
緊接著,又用多種手法加以論述:先說這四個君主的成就,都靠任用客卿才取得的。這是對前面所述的小結,後講從這樣看來,客卿有什麼對不起秦國的呢?這是進一步地引申和反詰。又講當初如果這四個拒絕客卿而不接納他們,疏遠有才之士而不用,這就不可能使秦國國富民強。這是從反面假設和推論,在列舉史實,層層渲染的基礎上,又如此騰挪跌宕,反覆論證,就把客卿對秦國的重要作用闡述得極為透徹。
在講了客卿對秦國有利之後,照理下文應當轉入主題,論證逐客的錯誤了;可是,作者在 第二段裡卻筆鋒一轉,設了許多比喻,用來說明秦王對不是秦中國產的物十分喜愛,對人卻持有另一種態度是不對的,此段所設比喻多種多樣,意思分為四層:
第一層:“今陛下……何也?這一層以珠寶等物為喻,設問作結:這些東西一樣也不是秦國出產的,而陛下卻很喜歡它們,這是為什麼呢?這裡只提出問題,不立即回答,但不答自明,顯得耐人尋味。
第二層“必秦國之所生然後可……趙女不立於側也”
這一層以玩好、美女為喻進行推論:如果一定要秦國出產的東西才能用,那麼,夜間放光的璧玉,犀牛角和象牙做成的器具,鄭國和衛國的美女,駃騠這種珍貴的駿馬,江南的金、錫,西蜀的繪畫原料,秦國都不應當佔有和使用了,用來裝飾後宮、充當嬪妃娛樂心意,取悅耳目的,一定要出於秦國的方才可以,鑲著珍珠的簪子,綴有珠玉的耳環,齊國東阿所產的絲絹做成的衣服,華麗的刺繡所做的裝飾就不能進於前,而按著流行樣式打扮得很漂亮的趙國女子就不能站在旁邊了。這一層同前一層不同,是從反面說,並分兩個小層次重疊錯雜出之。把“必秦國之所生然後可……”的嚴重危害說得很透闢。更顯出非秦國所出的寶物不可或缺。
第三層“夫擊甕叩缶……適觀而矣已”
這層以音樂為喻,進行對比:敲瓦器,彈奏箏,拍打大腿,嗚嗚呀呀地唱歌,這是秦國的音樂;鄭、衛的民間地方音樂。虞舜時的《韶》、《虞》。周武王時的《武》、《象》都是別國的音樂。現在你拋棄秦國的音樂,而用別國的音樂,這是為什麼呢?不就是為了痛快於當時,看了舒服罷了。這回答緊接上文,遠承第一層的設問,可說是對第三層的小結,歸納了秦國對物取捨的標準,為下文轉入正題做了很好的鋪墊。
第四層(今取人則不然——制諸侯之術也)
這層以人和物作比較,指出待非秦之人不如待非秦之物,這樣看來,你所看重的只是聲色珠寶,所輕視的是人才。這絕不是用來統一天下,制服諸侯的方法。這裡以成就統一大業作為出發點,說明重物輕人、驅逐外來人才的錯誤,推論符合邏輯,立意超卓不凡,具有一種高層建瓴的氣勢和撼動人心的力量。這段設喻豐富多樣,寫法靈活多樣,運筆酣暢流利,為全文最精彩的部分,前人對此極為稱譽,如宋代李塗就說:“中原諸物不出於秦,而秦用之,猶人才不出於秦,而秦不用,反覆議論,深得作文之法。”(《文章精義》)
第三段論述驅逐客卿有利敵國,而不利於秦國。先從正面說理,指出土地廣大糧食就豐富,國家遼闊人口就眾多,兵力強盛軍士就勇敢。比喻強調只有胸襟博大開闊,才能包舉賢士,廣羅人才,下面仍繼續設喻申述這個意思,:泰山不拒絕任何土壤的堆積,所以能夠成就它的大;河海不挑剔任何細小流水的匯入,所以能夠成就它的深;統一天下的君王不排斥前來歸附的民眾,所以能夠顯示他的德行。泰山、河海兩個比喻是陪襯,“王者不卻眾庶”才是本意,由於連類設喻,運用排比,顯得很有力量。接著又深一層闡明此意:地不分東南西北,人才不論來自那一個諸侯國,這就是五帝三王所以能夠無敵於天下的原因。此處以古論今,強調應該不分地域,廣攬人才。下文就落腳說明逐客的危害。這裡不僅運用古今對比,還有敵我對比,提出兩種做法,兩種結果,以此說明對敵人有利,對秦國的統一大業不利。論證鞭辟入裡,雄辯有力。
第四段 收束全文,進一步證明逐客關係到秦國的安危。用兩句話就總結了前面三段的意思:談物的部分來照應第二段,以見“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的做法不當。最後一句照應第三段,闡明逐客對秦國危害之所在,因而從利害關係上立論,抓住了秦王的思想要害,所以極有說服力,這兩句還和文章開頭提出的總論點“竊以為過”相呼應,具有首尾相連、前後貫通之妙。
這篇文章在論證秦國驅逐客卿的錯誤和危害時,沒有在逐客這個具體問題上就事論事,也沒有涉及自己個人的進退出處,而是站在“跨海內,制諸侯”完成統一天下大業的高度,來分析闡明逐客的利害得失,這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見識,體現了他順應歷史潮流的進步政治主張和用人路線。文章所表現出的不分地域,任人唯賢的思想,在今天也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這篇奏疏在藝術上有兩個顯著特色。
一是善於用比喻。從而增強了議論的形象性和說服力。最突出的例子是用秦王取物的態度為喻,來說明秦王對取人應該抱的態度,和不應該抱的態度。如文中寫到:“夫擊甕叩缶……適觀而矣已”這形象地說明了秦王想得意於天下,在取人方面也應該棄退秦國那些平庸之輩,而取用異國的賢能之德。此外,用“泰山不讓土壤……故能就其深”為喻來說明“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用“藉寇兵而齎盜糧為喻來說明逐客是“資敵國”、“益仇”的愚蠢行為,也都很形象,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二是氣勢奔放,文采斐然。這與作者多用鋪陳、誇飾手法和排比、對偶句子以及多選用華美辭藻有密切關係。如文中寫秦國曆史上“四君”因客功而成事的情況,手法鋪張,多用排比,對偶句顯得文勢充暢,並有音節之美。其中寫惠王用張儀之計而在軍事外交上取得了成功,就用了“撥、並、收、取、包、制、據、割、散、使、施”等動詞,可見辭藻的豐富。文中寫秦王為滿足生活享受而取用天下了珍物一段,不僅手法鋪張,句式多用排偶,文氣充暢,而言調諧美,而且充滿了色樂珠玉等方面的華美辭藻,極富於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