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姓源出姬姓。周武王滅商,封其同母弟姬封於康,史稱康叔。周武王死後,其子成王年幼,三監聯合武庚叛亂,康叔出兵幫助周公旦平亂有功,被封為懷侯,欲移於衛。康叔死後,成王正式封康叔之孫考伯於衛。春秋初,衛武公佐周伐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賜為公爵。衛武公之子公子惠孫,惠孫之孫武仲的家族以祖父之字為氏,即孫氏。尊武仲為始祖,尊惠孫為鼻祖。
淵 源
第一支出自姬姓。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封其同母弟姬封於康,侯爵,史稱康叔。周武王死後,周成王年幼,三監聯合殷王武庚叛亂,為周武王四弟周公旦所平定。康叔因出兵平武庚之亂有功,封為懷侯。周成王以康叔為司寇,賜衛之寶祭器,欲移康叔於衛。康叔死後,周成王正式封康叔之孫考伯於衛,侯爵,古城在今河南北部淇縣東北朝歌城,故史稱康叔為衛康叔,乃追稱之名。春秋初,衛武公佐周伐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賜為公爵。衛武公之子公子惠孫,惠孫之孫武仲,武仲家族以祖父之字為氏。這支姬姓孫氏至少有2700多年的歷史。
第二支源出羋姓。春秋初,楚王蚧冒之孫蒍賈,蒍賈之子蒍艾臘,也稱孫叔敖,孫叔為其字,出任楚莊王的令尹,其子孫以其字為氏。孫叔敖居於期思,即今河南淮濱東南。這支羋姓孫氏也有2600年的歷史。
第三支系自媯姓。公元前1046年周滅商,周武王封商均的直系後裔媯滿於陳。公元前672年,陳厲公之子陳完逃奔齊國,改陳氏為田氏。齊景公(公元前547—490年在位)時,陳完五世孫田桓子,即齊大夫田無宇,其子田書因伐莒有功,齊景公封田書於樂安,古城在今山東惠民,並賜姓孫氏。這支媯姓孫氏也有2500多年的歷史。
第四支血緣子姓。商朝末,朝綱混亂,紂王昏淫,紂王叔父比干,商之賢臣,因直諫而被殺,子孫避難改姓,其中一支以本為王族子孫之故,遂姓孫氏。這支子姓孫氏也有3000多年的歷史。
第五支來自外姓和少數民族的改姓。其他姓改孫姓的最主要的事件有:戰國名士荀子的後裔在西漢時為避漢宣帝(劉詢)名諱,改為孫姓;西漢滕公夏侯嬰之曾孫夏侯頗,隨外祖父姓而改姓孫;三國時孫堅部將俞河改姓孫。少數民族使用孫姓主要有:唐朝契丹人孫姓;清朝姓孫佳氏全族改孫姓。這些外族與漢族長期混居後多數被同化成漢族孫姓。
孫姓郡望
樂安郡。東漢永元七年(公元95年)將原有的千乘郡改為樂安郡。相當於今山東省高青、博興、廣饒一帶地區。
陳留郡。西漢元狩元年(前122年)置,治所在陳留縣,今河南開封市東南陳留城。
太原郡。戰國四年(前246年)置,治所在晉陽,今西南古城營西古城。
富春縣。漢置,縣治在今浙江富陽,屬會稽郡。東漢永建四年(129)後屬吳郡。
孫姓堂號
堂號是姓氏中的某些支派用郡望或本姓中人或事的典故,作本支派的稱號,或借指本支派。在眾多的孫氏堂號中,已知者有“樂安堂"、“東莞堂"、“兵法堂"、“富春堂"、“映雪堂”、“孝友堂”等。
樂安堂。孫氏最早居住的祖籍在樂安,於是借用郡望為堂號。這便成為孫姓族人中流傳最廣的一個堂號,幾乎全國有一半孫氏家族通用這個堂號。的家族——廣東翠亨孫氏堂號樂安堂。其公堂賬冊被稱為;其故鄉上沙車站茶亭也稱樂安亭。
東莞堂。以“東莞”作為堂號,與郡望一樣,指今山東境內的古東莞郡,即今山東省莒縣。莒縣,古莒國所在地;齊國田氏孫姓始祖孫書攻伐之國。其後人以東莞為堂號,實是紀念始祖伐莒得封賜姓之事。
兵法堂。以“兵法”為堂號,顯然是紀念“兵家鼻祖”的祖先孫武。十三篇,盡人皆知,主要見於江西、安徽、湖南、江蘇等長江沿岸的孫姓通用的堂號,以使其族的特徵更為鮮明突出。
富春堂。以“富春”為堂號的大都是南遷至吳的孫氏後裔。其族中曾出過孫權父兄三人佔據江東,為與樂安孫氏區別,便以孫權家族的祖居地富春為堂號。有的以樂安郡富春堂,有的以吳郡富春堂。
映雪堂。典出孫康映雪讀書的故事。據唐李善《文選注》引《孫氏世錄》說:孫康少時家境貧寒,無錢買油點燈讀書,常在冬天的雪光下夜讀。由於他一生甘於清苦,耐於寂寞,終於學成及第,官拜御史大夫。孫姓人把“映雪”作為堂號,不僅為了紀念孫康,同時為了激勵後世子孫奮志讀書。
孝友堂。明末清初著名學者之一的孫奇逢,在制定《孝友堂家規、家訓》中說:“吾家孝友堂,爾師鹿忠節額之,山左劉幼孫字重慶書之,迄今五世矣。”孝友一詞,出自《詩經·小雅·六月》:“侯誰在矣,張仲孝友。”本義為孝順父母和友愛兄弟。孫奇逢家族遂用“孝友”為堂號,反映了他們的追求並付以實現。
蒼南孫姓遷徙
孫姓遷徙與演變 入遷蒼南的孫姓,據各地《孫氏宗譜》記載,基本上確認南宋、礬山、昌禪支派系明洪武四年(1371)為最早入遷的一支,其次是明末清初入遷的江山西河邊和龍港黃家蓬支派。今將收錄部分遷徙列明於下,以作考證。
南宋、礬山、昌禪孫姓 始遷祖孫懷錶,系孫華海六世孫。孫華海系福建閩東始祖孫平章(諱德崇,字公義)二十三世孫。於明洪武四年(1371)由福寧府(今霞浦縣)之赤岸入遷浙江溫州府平陽縣三十一都大孫垟(今蒼南縣昌禪鄉大心垟)定居。由於舊譜湮沒,其後裔共尊孫懷錶為一世祖。配氏木詳,生子三:長子孫新禮,字新耕;次子孫新文,字祿耕;三子孫新義,字少耕,分為“天、地、人”三房。繁衍成族,天房居南宋坑底,其後裔孫振暖三兄弟(系孫懷錶十世孫)於清道光年間外遷,至今住處不詳;地房居礬山孫宅、杉山,其後裔孫景周、孫景祥、孫景遠三兄弟(系孫懷錶六世孫)於清雍正十年(1732)遷居玉環大古順,保持血緣親情,關係密切;人房居昌禪三條溪毛竹腳。天、地、人三房現有部分後裔移居樂清、溫州、杭州和北京等地。
龍江江口黃家蓬孫姓 始遷祖孫子顏(1594—1658),字芝繁,於明萬曆年間由永嘉場橫浹(今溫州市龍灣區永中鎮橫浹村)入遷來此定居。配姜氏,生子五:國祥、國禮、國祺、國美、國安。孫國禮,配氏不詳,生子二:汝雲、汝元。孫汝雲,配氏不詳,生子孫允昌;孫允昌生子二:廷升、廷選。孫汝元配氏不詳,生子二:月祥、恩弟。孫月祥配氏不詳,生子六:廷友、廷源、廷龍、廷全、廷五、廷六。孫國美生子孫汝臣。孫汝臣生子二:宗明、宗亮。孫宗明生子孫西齊。孫宗亮生子孫求貴(孫求貴次子佔洪,隨母出繼鹹園上官姓)。繁衍成族,後裔分居龍港街等地。
項橋林家塔百家灣孫姓 始遷祖孫榮所(1597—1653),約於明崇禎年間由福建泉州府惠安縣赤岸入遷來此定居。配洪氏,生子孫友亮。孫友亮配楊氏,生子孫振峰。孫振峰配鄧氏,生子七:文嶽、文志、文哲(移居玉環縣楚門)、文貴、文選、文道、文州。繁衍成族,後裔分居龍港街,錢庫街,靈溪街,括山將軍嶺腳等地。
江山西河邊(江南十五都)孫姓 始遷祖孫君祥(1628—1718),系永嘉場四都三里橫浹(今溫州市龍灣區永中鎮橫浹村)孫子壹次子。於明末清初由永中鎮橫浹村入遷平陽縣北港嚴家岙,旋轉遷江南十五都西河邊定居。尊孫子壹為一世祖。孫君祥配陳氏,生子八:文英、文口、文龍(字英龍,出繼三垟薛姓)、文德(字元正,出繼漁塘嚴家岙)、文敬、文星、文傑、文儀。繁衍成族,後裔分居縣內外各地。
孫姓源出姬姓。周武王滅商,封其同母弟姬封於康,史稱康叔。周武王死後,其子成王年幼,三監聯合武庚叛亂,康叔出兵幫助周公旦平亂有功,被封為懷侯,欲移於衛。康叔死後,成王正式封康叔之孫考伯於衛。春秋初,衛武公佐周伐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賜為公爵。衛武公之子公子惠孫,惠孫之孫武仲的家族以祖父之字為氏,即孫氏。尊武仲為始祖,尊惠孫為鼻祖。
淵 源
第一支出自姬姓。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滅商,封其同母弟姬封於康,侯爵,史稱康叔。周武王死後,周成王年幼,三監聯合殷王武庚叛亂,為周武王四弟周公旦所平定。康叔因出兵平武庚之亂有功,封為懷侯。周成王以康叔為司寇,賜衛之寶祭器,欲移康叔於衛。康叔死後,周成王正式封康叔之孫考伯於衛,侯爵,古城在今河南北部淇縣東北朝歌城,故史稱康叔為衛康叔,乃追稱之名。春秋初,衛武公佐周伐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賜為公爵。衛武公之子公子惠孫,惠孫之孫武仲,武仲家族以祖父之字為氏。這支姬姓孫氏至少有2700多年的歷史。
第二支源出羋姓。春秋初,楚王蚧冒之孫蒍賈,蒍賈之子蒍艾臘,也稱孫叔敖,孫叔為其字,出任楚莊王的令尹,其子孫以其字為氏。孫叔敖居於期思,即今河南淮濱東南。這支羋姓孫氏也有2600年的歷史。
第三支系自媯姓。公元前1046年周滅商,周武王封商均的直系後裔媯滿於陳。公元前672年,陳厲公之子陳完逃奔齊國,改陳氏為田氏。齊景公(公元前547—490年在位)時,陳完五世孫田桓子,即齊大夫田無宇,其子田書因伐莒有功,齊景公封田書於樂安,古城在今山東惠民,並賜姓孫氏。這支媯姓孫氏也有2500多年的歷史。
第四支血緣子姓。商朝末,朝綱混亂,紂王昏淫,紂王叔父比干,商之賢臣,因直諫而被殺,子孫避難改姓,其中一支以本為王族子孫之故,遂姓孫氏。這支子姓孫氏也有3000多年的歷史。
第五支來自外姓和少數民族的改姓。其他姓改孫姓的最主要的事件有:戰國名士荀子的後裔在西漢時為避漢宣帝(劉詢)名諱,改為孫姓;西漢滕公夏侯嬰之曾孫夏侯頗,隨外祖父姓而改姓孫;三國時孫堅部將俞河改姓孫。少數民族使用孫姓主要有:唐朝契丹人孫姓;清朝姓孫佳氏全族改孫姓。這些外族與漢族長期混居後多數被同化成漢族孫姓。
孫姓郡望
樂安郡。東漢永元七年(公元95年)將原有的千乘郡改為樂安郡。相當於今山東省高青、博興、廣饒一帶地區。
陳留郡。西漢元狩元年(前122年)置,治所在陳留縣,今河南開封市東南陳留城。
太原郡。戰國四年(前246年)置,治所在晉陽,今西南古城營西古城。
富春縣。漢置,縣治在今浙江富陽,屬會稽郡。東漢永建四年(129)後屬吳郡。
孫姓堂號
堂號是姓氏中的某些支派用郡望或本姓中人或事的典故,作本支派的稱號,或借指本支派。在眾多的孫氏堂號中,已知者有“樂安堂"、“東莞堂"、“兵法堂"、“富春堂"、“映雪堂”、“孝友堂”等。
樂安堂。孫氏最早居住的祖籍在樂安,於是借用郡望為堂號。這便成為孫姓族人中流傳最廣的一個堂號,幾乎全國有一半孫氏家族通用這個堂號。的家族——廣東翠亨孫氏堂號樂安堂。其公堂賬冊被稱為;其故鄉上沙車站茶亭也稱樂安亭。
東莞堂。以“東莞”作為堂號,與郡望一樣,指今山東境內的古東莞郡,即今山東省莒縣。莒縣,古莒國所在地;齊國田氏孫姓始祖孫書攻伐之國。其後人以東莞為堂號,實是紀念始祖伐莒得封賜姓之事。
兵法堂。以“兵法”為堂號,顯然是紀念“兵家鼻祖”的祖先孫武。十三篇,盡人皆知,主要見於江西、安徽、湖南、江蘇等長江沿岸的孫姓通用的堂號,以使其族的特徵更為鮮明突出。
富春堂。以“富春”為堂號的大都是南遷至吳的孫氏後裔。其族中曾出過孫權父兄三人佔據江東,為與樂安孫氏區別,便以孫權家族的祖居地富春為堂號。有的以樂安郡富春堂,有的以吳郡富春堂。
映雪堂。典出孫康映雪讀書的故事。據唐李善《文選注》引《孫氏世錄》說:孫康少時家境貧寒,無錢買油點燈讀書,常在冬天的雪光下夜讀。由於他一生甘於清苦,耐於寂寞,終於學成及第,官拜御史大夫。孫姓人把“映雪”作為堂號,不僅為了紀念孫康,同時為了激勵後世子孫奮志讀書。
孝友堂。明末清初著名學者之一的孫奇逢,在制定《孝友堂家規、家訓》中說:“吾家孝友堂,爾師鹿忠節額之,山左劉幼孫字重慶書之,迄今五世矣。”孝友一詞,出自《詩經·小雅·六月》:“侯誰在矣,張仲孝友。”本義為孝順父母和友愛兄弟。孫奇逢家族遂用“孝友”為堂號,反映了他們的追求並付以實現。
蒼南孫姓遷徙
孫姓遷徙與演變 入遷蒼南的孫姓,據各地《孫氏宗譜》記載,基本上確認南宋、礬山、昌禪支派系明洪武四年(1371)為最早入遷的一支,其次是明末清初入遷的江山西河邊和龍港黃家蓬支派。今將收錄部分遷徙列明於下,以作考證。
南宋、礬山、昌禪孫姓 始遷祖孫懷錶,系孫華海六世孫。孫華海系福建閩東始祖孫平章(諱德崇,字公義)二十三世孫。於明洪武四年(1371)由福寧府(今霞浦縣)之赤岸入遷浙江溫州府平陽縣三十一都大孫垟(今蒼南縣昌禪鄉大心垟)定居。由於舊譜湮沒,其後裔共尊孫懷錶為一世祖。配氏木詳,生子三:長子孫新禮,字新耕;次子孫新文,字祿耕;三子孫新義,字少耕,分為“天、地、人”三房。繁衍成族,天房居南宋坑底,其後裔孫振暖三兄弟(系孫懷錶十世孫)於清道光年間外遷,至今住處不詳;地房居礬山孫宅、杉山,其後裔孫景周、孫景祥、孫景遠三兄弟(系孫懷錶六世孫)於清雍正十年(1732)遷居玉環大古順,保持血緣親情,關係密切;人房居昌禪三條溪毛竹腳。天、地、人三房現有部分後裔移居樂清、溫州、杭州和北京等地。
龍江江口黃家蓬孫姓 始遷祖孫子顏(1594—1658),字芝繁,於明萬曆年間由永嘉場橫浹(今溫州市龍灣區永中鎮橫浹村)入遷來此定居。配姜氏,生子五:國祥、國禮、國祺、國美、國安。孫國禮,配氏不詳,生子二:汝雲、汝元。孫汝雲,配氏不詳,生子孫允昌;孫允昌生子二:廷升、廷選。孫汝元配氏不詳,生子二:月祥、恩弟。孫月祥配氏不詳,生子六:廷友、廷源、廷龍、廷全、廷五、廷六。孫國美生子孫汝臣。孫汝臣生子二:宗明、宗亮。孫宗明生子孫西齊。孫宗亮生子孫求貴(孫求貴次子佔洪,隨母出繼鹹園上官姓)。繁衍成族,後裔分居龍港街等地。
項橋林家塔百家灣孫姓 始遷祖孫榮所(1597—1653),約於明崇禎年間由福建泉州府惠安縣赤岸入遷來此定居。配洪氏,生子孫友亮。孫友亮配楊氏,生子孫振峰。孫振峰配鄧氏,生子七:文嶽、文志、文哲(移居玉環縣楚門)、文貴、文選、文道、文州。繁衍成族,後裔分居龍港街,錢庫街,靈溪街,括山將軍嶺腳等地。
江山西河邊(江南十五都)孫姓 始遷祖孫君祥(1628—1718),系永嘉場四都三里橫浹(今溫州市龍灣區永中鎮橫浹村)孫子壹次子。於明末清初由永中鎮橫浹村入遷平陽縣北港嚴家岙,旋轉遷江南十五都西河邊定居。尊孫子壹為一世祖。孫君祥配陳氏,生子八:文英、文口、文龍(字英龍,出繼三垟薛姓)、文德(字元正,出繼漁塘嚴家岙)、文敬、文星、文傑、文儀。繁衍成族,後裔分居縣內外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