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以史為鑑

    可以分為下面幾種。

    以項羽為例,十面埋伏之後接著就是四面楚歌,項羽明明可以自己突出重圍,過江整合江東子弟再戰。

    但天下大勢已去,在項羽佔據絕大優勢的情況下,一步錯,步步錯。乾脆願賭服輸,自刎身亡。

    “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於是拔劍自刎而死。

    白起、李牧等名將死前也都是心裡非常明白,自殺了事。

    納粹德國滅亡時期,希特勒也是明白大勢已去,於是準備好後事,和愛娃結婚,然後痛快自殺。

    戈培爾也是一樣,在投降被拒絕後,明白自己這樣的戰犯絕對無法倖免,於是回家毒殺自己的六個孩子後隨即在晚8時與妻子在帝國總理府地下室外自殺。

    二,被人出賣,憤怒詛咒型

    伍子胥被伯嚭出賣,構陷他和齊國暗中勾結,最後得罪了吳王,被吳王賜劍自殺。

    伍子胥接到劍後,悲憤地說:“我死以後,把我的眼睛懸掛在都城東門,我要親眼看到越國的侵入、吳國的滅亡……”然後自殺了。

    吳王聽說子胥的遺言,大發雷霆,就把伍子胥的屍體裝進“鴟夷”形馬皮囊中,投入姑蘇東南江中。這也是端午節來歷的一個說法。

    三、痛哭流涕,跪地求饒,被人鄙視型。

    楚靈王算是一個典型代表,當王時肆意妄為,絲毫不體恤士兵和大臣,後來大臣士兵統統叛變,楚靈王只剩自己一人在荒山野嶺逃命。一連三日,沒有飲食下嚥,餓倒在地,不能行動。

    後來追來了一個臣子,才給了點吃的,並且把兩個女兒送去侍寢。

    但是楚靈王已經心灰意冷,自己哭哭啼啼一晚上然後上吊自殺了。

    現代歷史上卡扎菲,切格瓦拉等等在死前都傳出跪地求饒的說法出來。

  • 2 # 遙望燕園

    一直以來,劉邦粉都面臨一個巨大的難題:如何為劉邦踹孩子下馬車事件洗白?

    當年,劉邦踹孩子後並沒有像劉備摔孩子似的,說幾句暖手下心窩子的話,因此,我們連為劉邦踹孩子找個合理動機的機會都沒有,我們也只好痛苦地承認,劉邦踹孩子,沒法洗。

    但在讀了司馬遷在魏豹彭越合傳後的點評,我突然靈光一閃,感覺自己找到了一個比較有說服力的體位來為劉邦洗白,我要丟擲的觀點是:越是優秀的政治家,越是惜身,劉邦踹孩子,只能證明劉邦是位卓越的政治家。

    我相信,倘若劉邦復生,讀了我的洗白文,都會給我點個大大的贊!

    據司馬遷記載,在漢王劉邦東略地的時候,魏王豹見漢軍渡過臨晉,便投靠了劉邦,舉兵伐楚。

    及至劉邦的漢軍在項羽的都城彭城遭遇史無前例的大潰敗,劉邦更在逃跑的路上多次把一雙兒女踹下馬車,魏王豹藉口回魏地省親,背叛了劉邦,宣稱中立,並且暗暗與楚聯絡。

    當劉邦派酈食其勸說魏王豹再次投靠漢王劉邦劉邦時,魏王豹以非常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絕了,魏王豹說:

    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耳。今漢王慢而侮人,罵詈諸侯群臣如罵奴耳,非有上下禮節也,吾不忍復見也。

    魏王豹的話很明確,漢王劉邦太沒禮貌,動不動就罵人,他不願意為這麼沒素質的人效力。

    實際上,魏王豹之所以選擇背叛劉邦,是因為一個叫許負的女相士給他的姬妾薄姬看了相。

    許負是當時了不起的女相士,據記載,許負曾為薄姬、周亞夫、鄧通等人看過相,並且一一言中。

    當魏王豹回到魏國後,許負為魏王豹的姬妾一一看相,給薄姬看過後,說,薄姬會生下天子。

    魏王豹一聽,心思就活絡開了。換成是我,我也會心思活絡開啊,我的姬妾會生下天子,那我是什麼?我就是天子的爹啊!我應該為了我的孩子成為天子鋪平道路啊,我至少得為他打下半個江山吧?

    於是,魏王豹就背叛了劉邦。

    但魏王豹在當時擁有第二大軍事實力的劉邦面前,根本就不堪一擊,很快,魏王豹就被韓信打了下來,魏王豹成了俘虜,魏王豹的姬妾都進織室為奴,包括薄姬。

    即便做了俘虜,魏王豹也沒有選擇去死,而是卑躬屈膝地活著,看上去遠遠比不上他的堂兄魏王咎。

    為什麼魏王豹要選擇沒尊嚴地活下去呢?司馬遷是這麼評價的:

    不死而虜囚,身被刑戮,何哉?中材已上且羞其行,況王者乎!彼無異故,智略絕人,獨患無身耳。得攝尺寸之柄,其雲蒸龍變,欲有所會其度,以故幽囚而不辭雲。

    魏王豹也是才智過人之輩,只要有機會手握權柄,就能讓風雲突變,有所成就,所以一定要惜身保命,堅決不能死。

    記住,這不是怕死,而是一個優秀政治家應該具備的品質。

    劉邦是比魏王豹還優秀的政治家,所以劉邦在彭城潰敗時,為了能夠快速安全地回到關中東山再起,不惜把一雙兒女踹下馬車。

  • 3 # 夏有涼風61

    歷史上的政治家如何面對生死,古代政治家面對死亡的情況有以下幾種,一是亡國。二是處死,三就是自然死亡。

    先從亡國開始說起,古代政治家面對生死和普通人的心理是一樣的,但有時候他們沒的選,這和個人的性格以及人生觀有很大的關係。如古代帝王,亡國後為了守住一份尊嚴大多都選擇了死,如商紂王,隋煬帝,明崇禎帝,古代臣子也有忠烈之士,如屈原、顏正卿、文天祥等。但也有忍辱偷生不想死的,有句老話就好死不如賴活著,甘願卑躬屈膝的活著,如蜀漢劉禪,北宋欽徽二帝,南唐李煜,有的不想死的臣子為了苟活不惜出賣國家做了漢奸。

    二是被帝王處死,這個沒得選,在求饒也不行,有的求饒不行,知道脫不了死,乾脆破口大罵,圖個嘴上痛快。還有的乾脆就軟癱了和現在的死刑犯也差不多。

    三就是自然死亡,這個也包括病死,面對這種,一般人政治家和普通人一樣都是要面對的,但中國古代帝王在權力的最頂層是不想死的,他們就想用道家煉製的丹藥服了以求長生,結果適得其反,死的越快,都因服了道士煉製的丹丸中毒而死。可見不管古代政治家也好,古代普通人也罷,面對生死是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

  • 4 # 歷史春秋網

    面對生死,政治家的態度是不同的。以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為代表的帝王政治家們,喜生怕死,越到年老,當年的雄才大略越淡化,人生的興趣轉化到追求長生不老上。秦始皇是最典型的,總幻想著有一種長生不老藥,吃了可以長壽長生。徐福就是根據他這個心理騙了始皇帝,率領童男童女遠走日本開疆拓土去了。雖然怕死,但長生不老藥沒有找到,又不得不死,所以他們又幻想陰間還有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他們還想當帝王,於是他們便大造陵墓,陵墓裡陪葬了金銀財寶等許多珍貴物品。他們可不認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而是認為生而擁有,死了帶走。有的甚至用活人殉葬,一些嬪妃因此遭殃。

    另一種輔佐型政治家如諸葛亮為代表的,他們鞠躬盡瘁,滿腦袋裡都是他們未竟的事業。諸葛亮就是這個樣子,臨死前還想續命,續命的原因是因為他的大業未成。“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沾襟”,有的臨終喊“革命”,有的臨終喊“過河”。他們不怕死,只恨生前不能完成所願。

    還有的政治家是唯物主義者,認為生死和草木有枯有榮一樣,是自然現象。這樣的政治家境界高深。春秋戰國時侯的莊子鼓盆而歌,新中國的開國領袖MZD,都屬於這種型別。另外,信仰宗教的政治家,對於生死也很淡然。他們認為去世是一件好事,有的是去見佛祖,有的是去見上帝,有的是見他們崇敬的宗教領袖。他們所以比較淡定地接受死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實現一鍵呼叫以太坊智慧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