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今世緣翡翠
-
2 # 文藏
1644年,清王朝建立。清朝皇帝對鐘錶更是情有獨鍾,他們想方設法收集各種各樣珍奇鐘錶,賞玩鐘錶成了皇室成員的一種時尚。外國使團和傳教士知道中國皇帝喜愛鐘錶,都投其所好,攜帶精美的鐘表來華,遇到機會就呈獻給皇上,以此換取在華的利益。
康熙皇帝是一位勤奮好學的皇帝,對西洋科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對於代表歐洲現代科學技術的鐘表更是頗感興趣。他曾寫詩讚揚西洋鐘錶:“晝夜迴圈勝刻漏,綢繆婉轉報時全。陰陽不改衷腸性,萬里遙來二百年。”康熙詠自鳴鐘:“法自西洋始,巧心授受知。輪行隨刻轉,表指按分移。絛幘休催曉,金鐘預報時。清晨勤政務,數問奏章遲。”
雍正皇帝非常喜歡鐘錶,寫下詠自鳴鐘詩:“巧制符天律,陰陽一彈包。弦輪旋密運,針表恰相交。晷刻毫無爽,晨昏定不淆。應時清響報,疑是有人敲。”
乾隆皇帝對鐘錶更加痴迷,他評價鐘錶的第一標準就是新奇,他不遺餘力地收集各種奇鍾異表,多次下旨廣東海關官員,讓他們不惜重金購買西洋鐘錶:“著傳與粵海關監督,嗣後辦進洋鍾或大或小具要好樣款,似此等粗糙洋鐘不必呈進……”一時間,西洋鐘錶不僅充斥於宮內各個殿堂,也成了皇親國戚和王公大臣的新寵。對此,身為宗室的昭連十分感慨:“近日泰西氏所造自鳴鐘鐘錶,製造奇邪,來自粵東,士大夫爭購,家置一座,以為玩具。”
乾隆皇帝詠自鳴鐘:“奇珍來海舶,精製勝宮蓮。水火明非籍,秒分暗自遷。天工誠巧奪,時次以音傳……鐘鳴別體備,樂律異方宣。欲事寂無事,須教莫上弦。”
當時的清代宮廷鐘錶除了外國使節作為禮品贈送及清廷透過海關購買外,到了康熙年間,中國已經有了自己生產的鐘表。康熙皇帝十分重視西洋的科學技術,親自向外國傳教士學習數學和天文學方面的知識,並下旨在內務府造辦處裡專門設立了“自鳴鐘處”,從全國招募人才學習鐘錶製作技術,嘗試著自己生產鐘錶。後來,“自鳴鐘處”又改為“做鍾處”,從此做鍾處成為專門製造鐘錶的皇家作坊。
到了乾隆時期,做鍾處達到鼎盛時期,從業人員有一百多人,集中了一大批能工巧匠,他們當中就有許多深諳鐘錶製造的西洋工匠,如:沙如玉(Valentin Chalier)、楊自新(Gilles Thbault)、汪達洪(Jean-Mathieu de Ventarvon)等,生產了不少富麗堂皇的“御製鐘錶”。清宮內務府造辦處奉皇帝的旨意製作御用鐘錶,面樣須經御覽,皇帝批准後方可製作。鐘錶用料珍貴,式樣奇巧,做工精細,造型多為樓臺、亭閣、寺塔等建築形式。製作的過程中還需漆、鑄爐、牙、玉、木、金等其他作坊的協作。
清朝康熙年間,除了清宮造辦處製作鐘錶外,廣州、福州以及長江中下游的南京、蘇州、揚州等地也逐漸興起了機械鐘錶製造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廣州,其次是蘇州。廣州鐘錶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點,造型大多為建築,如房屋、亭、臺、樓、閣、塔等。鍾殼的材料有的是金碧輝煌的銅鍍金,有的是色彩鮮豔的銅胎琺琅,在外形裝飾上多采用“太平盛世”、“吉祥如意”的主題,有的以景寓意,表達中國的傳統內容,如:“福祿壽”、“龍鳳呈祥”等。傳統的鏤空雕刻手法也被應用到鐘錶製造中,精美的鏤空花卉、圍欄、底腿等為鐘錶增光添色。
故宮鐘錶的特色收藏
故宮收藏的鐘表按照不同的生產地,可以歸為清宮造辦處的鐘表、廣州的鐘表、國外的鐘表幾大類別,且各有特色。
清宮造辦處的鐘表在用料上非常講究,所用的基本木料包括紅木、紫檀木等,木質的雕刻也非常精細。清宮鐘錶另外一個門類就是廣州的鐘表。鐘錶最早就是從廣州進入中國的,廣州也成為中國最早生產自鳴鐘的地方。故宮收藏的外國鐘錶中,英國鐘錶佔了約1/2。因為倫敦是當時歐洲鐘錶重要的集散地。倫敦的一些鐘錶匠對中國市場有著敏銳的觀察力,他們設計製造了許多具有東方風格和情調的鐘表,然後運到中國進行貿易。故宮收藏的鐘表現在有1500多件,實際上反映了明清宮廷裡對這種奇器的長久的關注,這種關注反映出當時西方文化在中國宮廷裡的影響,因此可以說鐘錶是當時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媒介。
宮藏琺琅鐘錶與工業革命模型鍾
琺琅獨特之處是把豐富的顏色混合在一起。它是覆蓋於其他物體表面的一種玻璃質材料。覆蓋於金屬表面的叫琺琅或藍。琺琅器有鏨胎琺琅、掐絲琺琅、畫琺琅等分類。鏨胎琺琅是在金屬地上錘鑽鏨刻成凹凸的各種圖案,再施琺琅料於凹處焙燒出的工藝,故宮藏部分十九世紀法國銅鎏金鏨胎琺琅座鐘就是一例。
由於清末的工業革命的啟蒙和浪潮,使得包括太后在內的很多人都對現代工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故宮鐘錶館為數不少的法國工業模型鍾就是這一時期的特殊貢品和產物。鐘錶從由作為開啟皇宮之門的鑰匙變成了瞭解西方工業成果的窗戶,這類鍾存世量極低,價值極高。
回覆列表
在中國園林博物館臨展一廳展出的“輪行刻轉——頤和園藏清宮鐘錶展”39件珍貴鐘錶是來自頤和園收藏的清宮舊藏西洋鐘錶,頤和園藏西洋鐘錶年代上至清乾隆下至晚清,以19世紀末至20世紀晚清鐘錶為主,從產地上以法國和美國鐘錶為最多,其次是英國和中國鐘錶,代表了晚清時代宮廷藏鐘的特色,其中英國製作的精美時鐘有四座,它們造型華麗,做工精緻,銅鍍金外表彰顯它們的華貴氣質,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欣賞一下英國精巧華麗的座鐘。
作為工業革命的先驅國家,英國在18世紀的西洋鐘錶生產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頤和園藏18世紀西洋鐘錶主要產自於英國倫敦的製表大師威廉森(Williamson)和詹姆斯·考克斯(JAMES.COX),錶盤上均有“LONDON”字樣。威廉森家族是倫敦製表世家,約瑟夫·威廉森更是英國安妮女王時期(1702-1714)御用鐘錶匠,發明了走時最準確的天文鐘及標明日期、星期的日曆時鐘。詹姆斯·考克斯也是英國著名的鐘表大師,是歐洲鐘錶商開拓中國市場的先行者,早在18世紀80年代,考克斯派遣兒子約翰亨利·考克斯(John Henry.Cox)前往廣州,在那裡建立了商鋪,向中國市場啟動了生產和銷售,這也是考克斯在18世紀下半葉成為中國市場上銷售鐘錶最多的英國製表商的重要原因。
帶你看展|輪行刻轉——頤和園藏清宮鐘錶展之英國篇
銅鍍金畫琺琅匣式座鐘:錶盤上標“WILLIAMSON LONDON”,英國倫敦威廉姆森製作,此座鐘表面鍍金,銅架間裝嵌繪畫內容不同的彩畫,其繪畫手法及題材富有濃郁的歐洲風情。頂部裝合頁,開啟可見錶盤,周圍槽內有香水瓶、刀、剪、夾等工具合計18件。可見英國制鐘工藝的精巧複雜。
帶你看展|輪行刻轉——頤和園藏清宮鐘錶展之英國篇
銅鍍金嵌瑪瑙座鐘:錶盤上標“JAMES.COX LONDON”是英國詹姆斯·考克斯製造座鐘,底部四隻銅鍍金大象馱寶塔座鐘,紅色纏絲瑪瑙裝飾,上部四角瓶中立體花卉鮮豔奪目,彈簧連線蝴蝶動感十足。中間雙人立侍犀牛兩側,頂部為兩針報時表及地球儀。
帶你看展|輪行刻轉——頤和園藏清宮鐘錶展之英國篇
銅鍍金嵌瑪瑙水法座鐘:錶盤上標“JAS.COX LONDON”,英國詹姆斯·考克斯製造,四隻大象馱起三層座鐘,通體嵌苔蘚瑪瑙,底層並綴有花瓣紋紅白料石,中層拱門內有豎立的水法玻璃柱,與景色融為一體,頂層嵌有兩針報時表。
帶你看展|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