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倪說歷史
-
2 # 滿樓書坊
現在很多人動不動就說乾隆敗家,但有兩點你要搞清楚:
第一 、乾隆並不敗家;
第二,就算乾隆敗家,這家業也是他自己掙來的。
當然,說乾隆敗家,主要是他搞了六次南巡,這確實花了不少錢。
但有一點要注意的是,乾隆南巡主要是為了巡視地方併為治理江浙海塘而來,並不是一味的遊山玩水。
當然,遊山玩水也不是沒有,但乾隆那是奉母旅遊,是清朝“以仁孝治天下”的體現,本身也沒有太多可指責的。
再者,南巡費用雖然很大,確實給地方上造成了負擔,但乾隆也不是不曉事的人,他在南巡的同時也給沿途豁免稅賦,還是懂規矩的。
也有人不服氣,說乾隆有啥了不起的,他的成就還不是其祖康熙、其父雍正創下的基業,不過是個吃老本的罷了。
康乾盛世延續近130多年,其中基業是康熙雍正打下的,這話固然是沒有錯的,但試想乾隆在位六十餘年,怎麼可能吃六十年的老本?
更何況,在整個中國史上,朝廷最富庶的時期正出現在乾隆中期,當時國庫最高積銀七千萬兩,這還是在普免了數次全國稅賦(乾隆在位時期四次)的基礎上完成的。
這個成就,是幾千年來中國歷史上唯一所見。
豁免全國老百姓的稅賦,對老百姓不是仁政是什麼?不是盛世你能做到,你要不信,你給豁免一次試試看?
乾隆是中國五百多個皇帝中壽命最長、在位時間最長的雙料冠軍,其自稱“十全老人”也大體成立,這不僅僅是運氣好,而是確實有能力。
一言而弊之,乾隆是既有守成同時也兼具開創的一代帝王,目前的很多評價實際貶低了他。以其地位,在中國所有皇帝中排前十名是毫無問題的。
不過話說回來,乾隆地位的被低估了,原因還在於1800西方工業革命的崛起導致近代中國的相對落後,誤導了對他的評價。
換言之,乾隆開創了中國傳統王朝的最高峰,但很不幸,就在這個節骨眼上,西方崛起了,乾隆王朝的高峰也就正好成為了近代中國衰敗的起點。
這樣說,應該比較好理解吧。
-
3 # 卓雅十二
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就像你問李隆基後不後悔愛上楊玉環一樣。
首先,站在乾隆的立場上
那沒跑了,絕對的是不敗家。天子腳下,莫非王土。天下之財,均入帝王彀中。
我在自己家,花自己的錢,怎麼就敗家了?
但是,要我一個窮人來看,這絕對一個敗家子。如果是我生的,我一定打死他。
第一,六下江南
乾隆六下江南,幾乎是人人皆知的事情。皇帝不僅自己去,他娘,幾十個老婆一起去,這還沒完呢,還有重要的各位大臣(乾隆還沒忘記自己是個皇帝哈),另外加上儀仗隊,護衛隊,一次出動約有2500人。
這人來了,車得有吧,四百多輛大車,馬也要,六千多匹。嗯,江南的要坐船啊,好來,一千艘大船。趕上海上鋼琴家那規格了。
這麼多人住哪裡?行宮啊!沒有怎麼辦?地方官員強徵農名地皮蓋吧。乾隆還特意嘉獎了。跟風的官員們恨不得把自己家宅基地都給獻上去。
吃飯怎麼辦?地方官員孝敬啊。
皇帝來了,是不是得孝敬點啊?這皇帝打起秋風來,不能使一百兩百兩銀子吧,還有那珍寶玉器還不都呈上來。這錢還不都是搜刮民脂民膏弄來的?貪汙這股子歪風邪氣,其實最根上還是乾隆。
一次下江南,用紅樓夢的話,就是,花錢和淌水一樣。六次,直接把大清國庫掏沒了。
第二,奢靡任性
有人說富察死了,直接把乾隆的靈魂也帶走了。
富察皇后生前是一個十分勤儉的皇后,只以通草絨花為首飾,還給乾隆自己繡荷包,自行減免宮中用度。乾隆也十分讚許。但富察皇后沒了,乾隆就開始風一樣的花錢。
富察死後,乾隆諭令恭辦喪禮處向戶部支領白銀三十萬用於治喪。同日,孝賢皇后金棺從長春宮移至景山觀德殿。觀德殿是清代帝后出宮之後停放棺木之處,富察氏死後,乾隆下令挪蓋觀德殿。其中動員工匠8242個,各作壯夫9593名,耗費白銀9600餘兩。
靜安莊是帝后移出觀德殿後停放棺木之處,乾隆覺得小,有擴建至338間,耗費白銀91300餘兩。
如果知道乾隆為她的葬禮如此奢靡,富察皇后一定很傷心30萬兩白銀啊,換多少隻通草絨花啊。
另外,乾隆還有一個特別燒錢的愛好,喜歡鐘錶。
西方喜歡東方的茶葉和陶瓷,而康熙乾隆喜歡鐘錶。清宮內有專門的造辦處。那時鐘表都是稀罕物,西方進口的。稀有某種程度上就代表了奢侈。
《我在故宮修文物》中,故宮師傅就修復了乾隆皇帝的銅鍍金鄉村音樂水法鍾。
最奢靡的一件物品大概是金髮塔吧。乾隆自己四年母親,便將母親的頭髮裝在這個純金製作的金髮塔裡。多少錢呢?黃金三千兩,六層均有珍寶鑲嵌。
如果我是他娘,我一定打死這個兒子,真的。敗家啊。
第三,寵信小人
民間傳說,和紳跌倒,嘉慶吃飽,可見和珅有多貪。
和珅所聚斂的財富,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
和珅在位期間,曾禍害無數忠良。乾隆這麼聰明,其實很早就知道。但始終沒有除掉和珅。還把自己最疼愛的十公主嫁個了和珅的兒子。
回覆列表
乾隆皇帝是不是敗家子呢?我們不妨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也就是他外出的時間。
在中國歷史上當皇帝(包括當太上皇)時間最長的是乾隆皇帝,做了60年的皇帝和4年的皇太后。乾隆皇帝一般在紫禁城皇宮裡居住的時間,是每年的冬季,春夏秋三季的大部分時間都住在圓明園和承德避暑山莊的這些皇家園林之中。當住在圓明園時,每逢大的祭禮、典禮等活動,就暫時回到宮裡,完事了再回到圓明園。其餘的時間,則大部分是遊覽、狩獵、行路,則住在行宮裡面。
據對乾隆十五年、十六年、十七年的統計,包括十六年的閏五月在內,共1092天,其中在圓明園住了386天,在靜宜園住了23天,在避暑山莊住了33天,這三處合在一起有441天,佔了40%。在木蘭圍場有34天住在行宮和賬房,另外在南巡、西巡、巡幸嵩山等地方住了276天,合起來為310天,佔28%。在宮中住了341天,佔31%。就乾隆六十年的皇帝生活來說,這個比較可能在路上的時間稍微大了一些,因為十五年、十六年有3次出遊,但十五年又少了一次木蘭行圍,十六年雖然去了木蘭,但時間較短,綜合起來也相差不多。
再來看一看乾隆十七年的情況。十六年乾隆皇帝剛從南巡北狩中回來,太后六十壽辰已過,需要做適當的休息,所以沒有什麼長途的活動,可以反映出比較正常的居住情況。統計這一年有354天,在圓明園、避暑山莊、靜宜園住了175天,佔50%。行路、行圍時住行宮或賬房的有61天,佔17%。在紫禁城有118天,剛好是33%,佔三分之一。
透過以上這個分析可以大致看得出來,乾隆皇帝在北京呆在故宮的時間還是比較少的,一般都喜歡跑到外面去。
皇帝外出都會興師動眾,勞民傷財,在這一點上,乾隆皇帝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