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固定的前一句,這個前一句也是後人根據當時的情形慢慢總結出來的。秋後問斬,顧名思義是在秋天進行的一種刑法。秋後問斬的意思最早來自《禮記·月令》記載:“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鷹乃祭鳥,用始行戮。”意思是天氣變涼了,降霜了,寒蟬開始鳴叫,老鷹是祭祀用的鳥,開始實行殺戮。漢儒董仲舒則在《春秋繁露》中將這個含義上升到理論高度,“王者配天,謂其道。天有四時,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時,通類也。天人所同有也。慶為春,賞為夏,罰為秋,刑為冬。”意思是指帝王如同上天一樣,是道義的所在。上天一年有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帝王有慶、賞、罰、刑這四政,四政要與四季的變化相適應。上天和人類所擁有的一樣。慶祝是在春季,獎賞是在夏季,懲罰是在秋季,刑罰是在冬季。董仲舒認為,春夏應該慶祝和行賞,秋冬才可懲罰和行刑,此即後來所說的“秋後問斬”。擴充套件資料古人為什麼講究秋後問斬?早在漢代起便有"秋冬行刑"的規定,除謀反、謀大逆等罪犯即時處死外,其他的死囚均待秋季霜降後至冬至前進行。秋後問斬說的是秋分以後,秋分後白天越來越短,夜晚越來越多長,在古代天文不發達的時候,這樣的節氣變化,自然是重要的時令。古時候,因為科學的不完善,人們的一切都必須符合天意,設官·立制不僅要與天意相結合,赦免也不能與天意相違背。春夏是萬物,滋潤生長的季節,秋冬是肅殺的季節,古人認為這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則,所以,人們必須遵循其規定,違背者將受到非常重的處罰。因此,沒有誰願意為此以身涉險。天人感應,順天而行,應該是古人總結的極高的智慧,順天而行我們現在更多的解釋為敬畏天地,順應規律。古人認為砍頭是一件陰氣很重的事情,所以必須選在中午進行,好讓陰陽相剋,起到緩衝的作用,西漢時期行刑的時間在農曆九、十、十一、十二月,到了唐代,死刑執行的時間定在十、十一和十二月。清代規定,經朝審應處決的犯人,也需在秋季處決。
沒有固定的前一句,這個前一句也是後人根據當時的情形慢慢總結出來的。秋後問斬,顧名思義是在秋天進行的一種刑法。秋後問斬的意思最早來自《禮記·月令》記載:“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鷹乃祭鳥,用始行戮。”意思是天氣變涼了,降霜了,寒蟬開始鳴叫,老鷹是祭祀用的鳥,開始實行殺戮。漢儒董仲舒則在《春秋繁露》中將這個含義上升到理論高度,“王者配天,謂其道。天有四時,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時,通類也。天人所同有也。慶為春,賞為夏,罰為秋,刑為冬。”意思是指帝王如同上天一樣,是道義的所在。上天一年有春、夏、秋、冬這四個季節,帝王有慶、賞、罰、刑這四政,四政要與四季的變化相適應。上天和人類所擁有的一樣。慶祝是在春季,獎賞是在夏季,懲罰是在秋季,刑罰是在冬季。董仲舒認為,春夏應該慶祝和行賞,秋冬才可懲罰和行刑,此即後來所說的“秋後問斬”。擴充套件資料古人為什麼講究秋後問斬?早在漢代起便有"秋冬行刑"的規定,除謀反、謀大逆等罪犯即時處死外,其他的死囚均待秋季霜降後至冬至前進行。秋後問斬說的是秋分以後,秋分後白天越來越短,夜晚越來越多長,在古代天文不發達的時候,這樣的節氣變化,自然是重要的時令。古時候,因為科學的不完善,人們的一切都必須符合天意,設官·立制不僅要與天意相結合,赦免也不能與天意相違背。春夏是萬物,滋潤生長的季節,秋冬是肅殺的季節,古人認為這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則,所以,人們必須遵循其規定,違背者將受到非常重的處罰。因此,沒有誰願意為此以身涉險。天人感應,順天而行,應該是古人總結的極高的智慧,順天而行我們現在更多的解釋為敬畏天地,順應規律。古人認為砍頭是一件陰氣很重的事情,所以必須選在中午進行,好讓陰陽相剋,起到緩衝的作用,西漢時期行刑的時間在農曆九、十、十一、十二月,到了唐代,死刑執行的時間定在十、十一和十二月。清代規定,經朝審應處決的犯人,也需在秋季處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