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糊了個逗
-
2 # 燕趙節度使
主要歸功於日本光榮公司遊戲做得好!
日本漫畫和遊戲對70、80、90後三代華人影響巨大,其中包括日本光榮公司出品的三國系列和太閣立志傳、信長之野望系列等。
還是在街機時代的中國青少年闖關族們,第一次接觸到日本光榮公司的角色扮演和即時戰略遊戲,不由得大為感慨:原來遊戲還可以這樣玩!
我本人就是《三國志9》的死忠粉。
歷史是藝術取之不盡的寶庫,當然也包括號稱“第九藝術”的遊戲。
日本光榮公司首要面對的使用者是日本人,所以自然要選日本歷史最英雄輩出的時代:日本戰國時代。
日本戰國時代,簡稱戰國,是日本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一般是指1467年足利義政時期的應仁之亂開始,最終德川家康在1603年建立了江戶幕府,1615年滅豐臣氏,正式統一全國為止。
這段時間長達一百五十多年,政局紛亂、群雄割據,互相征伐混戰不休。
應仁之亂後,日本各地大名紛紛崛起,覬覦幕府將軍之位,做夢都想“上洛”。
16世紀中葉,織田信長首先崛起崛起。
永祿三年(1560年),織田信長在桶狹間以兩千人馬擊敗今川義元四萬大軍,霸業初建。後逐步統一尾張、近畿。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變爆發,信長被叛將明智光秀殺害,霸業終止。
織田重臣羽柴秀吉打著為信長報仇的旗號,先後擊敗明智光秀及柴田勝家,確立了自己為信長事業繼承人地位。此後經過四國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戰,逐步統一日本。秀吉後被天皇賜姓“豐臣”,並受封“關白”一職。豐臣秀吉的時代被稱為“桃山時代”。
慶長三年(1598年),豐臣秀吉病逝後,豐臣家裂分為近江(西軍)和尾張(東軍)兩派。
慶長五年(1600年),蟄伏隱忍多年、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於發動關原合戰,打敗西軍。
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建立幕府,並在1614年和1615年在兩次大阪之陣中消滅豐臣氏,戰國時代結束。日本進入江戶時代。
按照某些人的看法,日本戰國時代也是英雄輩出,攻城略地的時代,是最好不過的遊戲題材。
日本戰國時代,有壯志未酬身先死的一代霸主織田信長高唱“人間五十年,宛如夢幻,天下之內,豈有長生不滅者”,有以一介平民透過自己奮鬥成為“關白”的豐臣秀吉,有臥薪嚐膽數十年終於一統日本的德川家康,也有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奮戰而死的真田幸村。
這個時代,也是冷兵器和熱兵器過度時期,織田信長的三千火槍兵大敗武田信玄的一萬五千騎兵,創造了日本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奇蹟,令後人為止讚歎和神往。
雖然日本戰國大名間的戰鬥被中國網民戲稱為“村鬥”……
日本光榮公司自然迎合了玩家們的這種心理,出品了兩個以日本戰國為背景的兩個系列遊戲:
《信長之野望系列》為光榮開發出的多個歷史模擬遊戲系列之起源,遊戲背景設定在日本戰國時代,玩法為逐步消滅其他大名(領主)勢力,以統一全國為目標。
自第3代戰國群雄傳起在個人電腦平臺上開始推出中文版本。
太閣立志傳(日語:太閤立志伝)是日本光榮公司開發的以豐臣秀吉為主角的角色扮演戰略遊戲。主線劇情是豐臣秀吉如何由一介平民成為日本關白(關白退位後為太閣)的故事。
該系列的第一部作品於1992年發售,至2004年推出太閣立志傳V共五代。繁體中文版第一代至第三代由臺灣第三波(今戲谷)代理,第四代和第五代由臺灣光榮發售。
因為中國中國產遊戲比較爛,中國遊戲玩家很多都是玩日本遊戲長大的,尤其是光榮公司這兩款以日本戰國為背景的歷史模擬遊戲和角色扮演遊戲,自然而然也對日本戰國曆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起。
許多人在玩遊戲之餘,也找來許多關於日本戰國時代的書籍來看,網路興起後,這群愛好者建立論壇,影響更廣。
回覆列表
我想很多人十分喜歡日本戰國的歷史的原因是應該是抱有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想法。 山岡莊八的《德川家康》這本書的好處就是除了講德川家康的事情以外,對同時期的其他人都會提一提,對於日本戰國曆史入門相當有助益。書裡第一章說過: 天文十年,公元一五四一年。是年,武田信玄二十一歲,上杉謙信十二歲,織田信長八歲,日後 的平民太閣豐臣秀吉,尚是一個蓬頭垢面的六歲孩童。大海彼岸,一衣帶水的鄰邦大明國,已至 其中後期。歐洲,查爾斯五世向法蘭克一世宣戰併入侵法國;亨利八世已繼承愛爾蘭王位,對蘇 格蘭國王詹姆士虎視眈眈,只欲除之而後快……無論東方還是西方,處處籠罩著戰爭的烏雲。
言歸正傳。日本戰國史的侷限也很明確:地狹人少,相比中國的千年戰史自是有所不及;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中國的戰史裡動輒幾萬人傷亡,看久了再看看島國的,簡直是高效。因為人少,所以既要充分理解戰術運用,也要發揮個體的作用;而再好的兵法,也要充分結合實際。這就是日本戰國裡能學到的。 日本戰國精彩麼?我感受到的是人性的複雜,使得戰國的歷史能夠綻放。其實日本戰國裡很多人都能類比至中國歷史的很多人。織田信長是很突出,思想超前,可惜為世所不容。讓我想到的是王安石變法——思想前衛,阻力巨大。但是他也是一以貫之知難而上,貫徹自己的力量。他們在我眼裡就是一類人。
戰國的戰事,重在戰術精髓。絕汲水之道,放水圍城,掘地道以進的土龍攻,用間,和親,暗殺等等,無所不用其極,這些有的時候在中國看來是難登大雅之堂的,但是往往卻又直接有效。
此外,我不屬於喜歡日本戰國甚於中國歷史那類人。我最喜歡的書是戰國策。國史已通,自然不妨去了解鄰國曆史。我也不會受光榮遊戲等等的價值裹挾,認為所謂的豪強們有多麼出眾。以前還中二的時候,我是覺得中日之間終要有所變故,不得不防,就本著師夷長技的想法來了解。中國戰國史一點都不遜色的好嗎,晉陽之圍反殺滅智氏,馬服君的閼與之戰,早至先軫,後至王翦,就不贅述了。
瞭解戰國史前,如果不先懂國史,就容易妄自菲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若說讀史之人生如盛宴,日本戰國史並不是正菜,只是我瞭解世界史的開胃酒罷了。 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能讓題主寬慰,至少不要太過悲觀。我們對別人知根知底,對我們未必是壞事,對他們未必是好事。聽說抗戰時鬼子的地圖精確至一個水井來著?
補充一下吧。戰國史瞭解以後可以作為幕府史的區域性進行拓展,之前的室町幕府和鎌倉幕府都可以由後推前;幕府史瞭解完可以瞭解自明治以來的近代史和幕府之前的平安朝,等等。
結語: 此外,戰國史絕不僅僅是戰爭史,可以從經濟,文化等多領域與當時的明朝進行比對。1543年種子島時堯“舍女兒套鐵炮”,日本才進入半熱兵器時代;煉銀的灰吹法也是1533年大內義隆經改進後應用於石見銀山從而大幅提高產量,而灰吹法在中國唐代以前就已使用。對比自然不是為了較高低,只是知識儲備的滄海一粟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