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日本專業買手

    最近有一個熱門影片,畫面裡一位日本小女孩介紹自己家多功能的衛生間,除去普通的沐浴、泡澡之外,還有多用水池,滿足多人同時使用,保持水溫、警報等功能,甚至還考慮到了水的迴圈利用——泡澡的水可以抽進洗衣機用來洗衣服。你以為這樣就完了?還沒,洗好的衣物還能在衛生間烘乾,功能強大到爆。

    “誰給我洗洗屁屁啊?”

    全自動馬桶蓋!

    1980年發售的TOTO(東陶)的“WASHLET”。“WASHLET”其實是TOTO 的登入商標。後來上市的同類產品,正式名稱應該叫作“Shower Toilet”,松下公司採用的產品名稱是“Bidet Toilet”,統一叫作“溫水清洗馬桶蓋”。

    (圖片來自Google)

    80 年代時,訪問日本的外華人都對這種馬桶蓋發出了驚歎。可以用溫水沖洗臀部的創意,伴隨著“誰給我洗洗屁屁啊”的廣告詞,把衛生間空間都重新整理了,這是在技術和設計上頑強奮鬥的發明。現在,只要人站在馬桶前,馬桶蓋就能自動開啟或關閉,還能自動沖洗,衛生間全自動的時代已經普及。

    日本人對日常的觀察細緻入微,馬桶其實還不算什麼,早在60年前,日本工業製造興起並急速發展,給生活帶來極大改變,我們也一起見證並參與過那個時代。比如我們十分熟悉的松下電器、索尼隨聲聽、尼康相機、無印良品……

    無印良品(圖片來自Google)

    柳宗理 蝴蝶凳 天童木工 1956年

    電晶體電視 索尼 1960年

    柳宗理 電動留聲機櫃“哥倫比亞”RG-700 1952年

    GK工業設計研究所 餐桌萬字醬油瓶

    斯巴魯360 富士重工業

    工業製造開啟了豐富的生活文化

    日本戰後著手的災後重建中,一個重要的主角就是工業產品的出口。日本一直以來,甚至到現在,都是以製造業為主體的工業出口國,它把高精度的工業產品提供給世界各國,積累了眾多的信賴與業績。無論是豐田汽車還是松下電器工業(現名Panasonic)或是索尼,都是透過戰後出口產品而迅速擴張成長的。

    在歷經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內的二十多年後,昭和五十七年(1982年),豐田公司終於向美國出口了第一輛中國產車—CROWN。豐田公司從戰後直到今天的飛躍前進,使得它不僅僅是一家制造企業,而是作為日本工業行業的核心企業,長久以來一直支撐著日本的經濟。

    而本田公司則是在戰後不久的1946 年,由本田宗一郎成立本田技術研究所(1948 年換藤澤武夫就任Quattroporte,改名為本田技研工業)而開始的。

    超級幼獸 C100 本田技研工業 1958年

    本田公司在成立時只有不到10 名員工,是一家很小的工廠。本田公司從開發摩托車發動機起步,在1952 年推出了摩托車“幼獸F型”,1958 年推出了“超級幼獸C100”,憑藉這款摩托車進軍世界。

    1963 年開始造汽車,1972 年推出了汽車“CIVIC”,因為這款汽車採用的低公害發動機CVCC 符合美國清潔空氣法(簡稱“馬斯基法”),上市後一炮打響。效能優越的小型車成了日本車的代名詞,在美國也迅速擴大了市場。本田的第一代經營者本田宗一郎本人就是一名功底厚實的技術人員,之後的歷代經營者,都基於只有理解本田核心技術的人才能做出正確的經營判斷這一理念,現在依然是從技術人員中選拔和任命,這一傳統一直延續至今。

    (圖片來自Google)

    索尼也成立於1946 年,先是一家電氣通訊機和測量器的公司,1950年推出了日本最早的磁帶錄音機,1955 年開始銷售半導體收音機,並開始出口到美國等國家,此時採用的品牌名稱是SONY。1958 年公司名稱正式改為索尼,並於1970 年上市紐約證券交易所。這是日本企業首家的上市公司,索尼公司的上市令整個日本歡欣鼓舞。

    這種工業產品的生產力雖然主要靠的是開發能力和技術能力,但同時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工業理想的設計形式和形態給日本的工業設計提供了戲劇性的轉變以及實踐的機會。索尼公司後來就成長為日本少有的以設計為主導的優良企業。

    日本工業設計的變遷和發展

    在製造業界颳起了一股新風的,是後來被稱為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松下幸之助小時候曾經做過學徒 ,後來開始創業,從公司的第一代產品的燈泡插座一直做到了世界聞名的Panasonic。松下幸之助的開發和經營故事早已眾所周知,其實他對設計和商業之間關係的思維方式也堪稱先驅。

    因北韓戰爭而帶來的軍需景氣高度沸騰的1951年,松下幸之助為了達成他的經營願景,前往美國考察,這次考察讓他對美國先進的電子學應用感到無比震驚,並深深感受到了設計的重要性,在那個日本社會對設計尚未了解的時代他就曾經言稱:“未來將是一個設計的時代。”他以此為契機,在公司內成立了設計部門,這是日本最早的企業內部的設計部門。

    1951年也正是雷蒙德·羅維訪日的一年,1953年在日本翻譯出版的《從口紅到機車》一書中介紹的都是他的作品,書中闡述了人類生活的所有場景中都不能缺少設計,因此設計是把社會和工業聯絡在一起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存在。這本書的出版使得人們對設計的認識在社會上得到了普及,日本專賣公社於1952 年銷售的香菸Peace就是羅維設計的,當時受到了大眾的矚目,這款設計給人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現在回看依然感受得出來它強烈的視覺衝擊。

    後來,受到松下公司的啟發,豐田汽車及日立製作所、三菱電機等大型製造業也緊跟著在公司內部成立了設計科室。日本進入高度經濟成長期後,技術革新與品質管理,再加上工業設計,三位一體的製造商體制因此得以確立。

    在這之前的日本製造業或工業行業,設計一詞從未得到過較大普及。即使是在戰後,雖然有美式生活文化的強烈影響,但從工業水平上來講,設計無非就是針對美術一詞被理解為美術應用。我們現在所說的平面設計曾叫作商業美術,在教育行業中只叫作圖案,同樣傢俱及室內設計僅停留在室內工藝,工業設計也只是相對於美術工藝被理解為工業工藝而已。即便在成立工藝指導所後,“工藝”一詞的背後依然帶有濃厚的傳統手工業色彩,基本上指的是現在叫作當地產業與工業生產的兩者,詞彙的使用方法,也從工業生產尚未分化的時代到隨著時代的發展開始細分工後,走過了一段較長的過程。

    戰後,各家企業開始著手解決如何提高生產性這一最重要的課題,各自按照自己的方法一邊培養設計,一邊構築了工業形態。從國家到每家企業,再到每位工匠,都在從“工藝”到“設計”的道路上做出了貢獻,為鋪墊這條道路添磚加瓦,才使得戰後的日本成長為一個製造業大國。

    關於日本,我們專業,赴日工作留學,加weixin:monsterxinzi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遼籃在扎達爾錦標賽46:90慘敗給莫斯科中央陸軍,如何看CBA和歐洲勁旅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