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愛中國書畫
-
2 # 散落君
很簡單,因為《孔子家語》一直被認為是一部偽書,是晉朝王肅(晉文帝司馬昭的岳父)所作。
一部偽書,怎麼指望他能夠取得經典的地位呢?更何況,《孔子家語》大部分都是在記載孔子的子孫後代的故事,這些人也沒有足夠稱讚的事蹟和思想,所以也就不被人重視了。
《孟子》的流傳,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在漢代,流傳的是荀子學說,孟子學說是靠邊站的。
只有到了唐代的韓愈,才開始倡導《孟子》。到了宋代的朱熹,《孟子》被定為四書之一。從此,孟子才開始流傳開來。
-
3 # 狼行萬里111
《孔子家語》又名《孔氏家語》,或簡稱《家語》,儒家類著作。原書二十七卷,今本為十卷,共四十四篇。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孔門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傳本《孔子家語》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肅注,書後附有王肅序和《後序》。
過去因為疑古派的非難歷代前人多認為是偽書,隨著近代簡帛文獻的出土證明,確信為先秦舊籍,《孔子家語》的真實性與文獻價值越來越為學界所重視。
宋儒重視心性之學,重視《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但與這“四書”相比,無論在規模上,還是在內容上,《孔子家語》都要高出很多。由《家語》的成書特徵所決定,該書對於全面研究和準確把握早期儒學更有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該書完全可以當得上“儒學第一書”的地位。
-
4 # 俚言雜談
因為《孟子》是封建時代的學子們的必修教材之一,而《孔子家語》則被疑為偽書。
《四書五經》是歷來最為人所熟知的儒家經典。其中,四書為《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五經為《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
《孟子》是古代政論體散文的典範之作。孟子本人是個倔老頭兒,他言語犀利,常常得理不饒人。如果說孔子是一名娓娓道來的長者,那麼,孟子就是一名響噹噹的鼓動家了。
孟子的文字,獨具特色。他不僅如孔子那樣滿嘴仁義道德,同時,在行文上還充滿了獨特的浩然正氣。《孟子》通篇激昂向上,一氣呵成,讀來令人痛快淋漓。從文學風格上看,書如其人。所以,《孟子》應為孟子本人所作。
目前,記錄孔子行跡的唯一可靠的書籍就是《論語》。《漢書》認為,真正的曾經的《孔子家語》一書已經亡佚了。所以,突然在晉代再次現身的《孔子家語》,很可能是晉代王肅的偽作。
王肅為了提高這本偽造的《孔子家語》的價值和地位,才說了謊話。並且,《孔子家語》的文字平平,其文學特色也遠不如《孟子》那樣鮮明動人。
即便是偽書,也有其價值。《孔子家語》中記錄的孔子的言行,有許多可以與《論語》以及《禮記》等相互印證。當然,其中必然有真有假,也有成書時相互借鑑的可能。
我們不應迷信《孔子家語》的記述。不過,如果僅僅把《孔子家語》做為流傳下來的、曾經添油加醋的、未經嚴格考證的孔子事蹟的結集,卻是相當合適的。
-
5 # 葉好古
《孔子家語》在歷史上一直被認為是偽書!
相較於《孟子》的真實可靠,《孔子家語》的原本早已散佚,後世流傳的版本在中國歷史上一直被學術界所懷疑,認為是後人假託的偽作。
作為一部學術作品,最為重要的就是真實性,如果作品本身的真假都不能夠確認的話,那麼是不可能去大規模的推廣的。
相比於《孔子家語》的真實不可考證,《孟子》一書傳承不衰,而且作為一部學術作品,《孟子》透過孟子的一些具體的事例,比較完備而且清晰、明瞭的表達的孟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的一些主張,是對孔子儒家思想的進一步闡發與詮釋。
另外,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自從宋儒推崇《孟子》之後,明清兩朝都將包括《孟子》在內的四書五經當做科考課綱,於是《孟子》也就成了後世讀書人必須鑽研的作品。在這樣的情況下《孟子》想不火都難。
最後,說一句題外話,我們常常以為明清兩朝是最為封建專制的朝代,然而就是這樣專制的朝代卻將講“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國王做的不好就要撤掉的《孟子》作為了科舉考試的必考書籍。
回覆列表
首先,從兩人的人格來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則偏向憤世疾俗。孔子作為儒家的創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則,要別人大氣,自己就得是個敦厚的儒者長者。這與孔子的人生經歷有關,孔子早年家貧,作過吹鼓手,也放過牛羊,他是自學成才,因而他自然就養成了謙遜的性格,他向長者請教時也總是恭恭敬敬。成材後,他也將這種恭敬的習慣一以貫之,所以才有“有教無類”的思想,他要讓年輕人少走彎路,對年輕人的教誨總是不厭其煩。他是老師,也是長者,所以,脾氣暴躁的子路都會受他的影響,並拜他為師。寬恕始終是他的人生信條,如在陳國,被別人形容為“喪家之犬”,他都不生氣。但在原則上則義正詞嚴,毫不妥協。當他發現魯國國君的臣子享受了不該他享受的音樂時,他也會說“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孔子的敦厚中是蘊藏著凜凜正氣的。 孟子則不同,孟子更偏向憤世疾俗。孟子生活在戰國時期,在那個時期內諸侯們交相攻伐,仁義早被拋諸腦後,“興滅繼絕”的傳統也煙消雲散,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孟子把個人與社會緊密的聯絡在一起,他以解民倒懸為己任,自然是看不慣諸侯們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號迴盪在他的心中,這更激起他的憤世疾俗。孔子也憤世疾俗,只不過他最大的憤怒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孟子則不同,他是“當今之世,捨我其誰”。孔子的憤怒是出世,孟子的憤怒是入世,是一股豪邁之情,自信之氣,他越憤怒越要入世,正如孟子所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從對後世文人的人格的影響來看,孟子的影響超過了孔子。
其次從他們對“仁”的看法來看,孔子是大廈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廈的建立者和完善者。孔子針對“春秋無義戰”提出了“仁”思想,他並沒有將“仁”的思想形象化具體化,“仁”還只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孟子則在“仁”的基礎上將其形象為“不忍之心”,並建立“性善論”來對其進行論述,進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種從社會道德到社會政治的一個飛躍,這種飛躍將能更好的鞏固“仁”的觀念,並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再者從具體的施政來看,孔子的施政綱領比較簡單原始,孟子的施政綱領則詳細具體的多。孔子治理天下,不外“禮樂”二端,他的禮就是不僭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的樂就是“浴乎沂,風乎舞雩,沐而歸”,簡單說來就是簡政施仁。孔子也贊同發展經濟,他很贊同管仲,他說“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他也贊同用適當的刑罰來懲戒,不過,他不贊成濫施刑罰。 孟子則不同,他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可誅殺“獨夫”,雖多了點殺伐之氣,卻表現出其朗朗正氣;他認為樂也當用來治理國家,“古之樂猶今之樂”,為君者當“與民同樂”,以此來教化百姓。孟子不贊同刑罰,只因戰國時期各國刑罰太甚,他認為施刑是“網民”,他倒贊同教化“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而他最贊同的是發展經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無奪其時,十口之家可以無飢矣”。孟子的經濟就是“教養”二大端,畢竟“倉廩實而後知禮節”。總的說來,孔子和孟子的不同大概就這三個方面,他們的不同主要是時代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