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趣談國史
-
2 # 古風散人
太監干政局面的出現
明朝最初的制度設計,是嚴格限制宦官干政的。洪武元年(1368)六月特別頒佈了《宦官禁令》。太祖還嚴禁宦官識字,認為識字容易導致干政。洪武十七年(1384),太祖下令鑄造了一面鐵牌,上刻“內官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安置在宮門之外,希望藉此強化對宦官的勸誡,並警戒往來的宦官。
上圖鄭和塑像
洪武皇帝沒想到的是,他駕崩後不久,禁牌仍在,宦官就獲得瞭解放。永樂帝即位後,大抵是因為篡位登基,因此而更信任內廷,很快便選取教職入內廷教書,突破了識字禁令。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明代中後期宦官中雖然偶有識字者如王振、汪直、劉瑾等為禍,但為禍最深的魏忠賢反而是目不識丁。
上圖京劇《法門寺》中的劉瑾,尚長榮扮演
從整個明朝歷史的演進來看,隨著丞相制度的廢除,宦官的各種權勢不斷增加。皇帝與六部與宦官之間的政治空間在廢相後不斷有所擴大,為了填補這一空間,洪武以後的帝王們不得不以新的方式加以調整,將政務交給內閣、司禮監等內外機構來合作處理,表現為內閣為首的輔政集團,以及宦官各種權勢的逐步增加。
以仁宣時期為例明仁宗洪熙皇帝雖然在位時間不長,但是並未改變對於宦官的信任,這點上與永樂皇帝沒有太大區別,在位的九個月內,寵信和任用宦官的趨勢很明顯。仁宗沒有像他父親那樣對武將的駕馭和控制能力,因而積極的向外派出鎮守中官,是監視與牽制武將的一種政策。
上圖宣德皇帝
明宣宗宣德皇帝在位期間的大政方針與洪熙時期相比,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宦官參政的機會和程度有所提高,但這些宦官還沒到獨立構成勢力的程度,更沒有威脅皇權。宣德年間,士大夫和宦官參政是相輔相成的,宦官在內書堂識字,司禮監作用提高,配合內閣參政。在此期間,宦官作為皇帝的私人代表,在皇帝出巡或留守的負責人中佔據重要地位。
-
3 # 季我努學社
明代黨派朝堂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涉及到對明朝整個政治制度的描寫,由於篇幅原因,我決定以《萬曆十五年》中所呈現出的明朝政治,對這個問題進行一點個人解讀。
著名太監魏忠賢
其實,從時間上看,明朝並不完全是太監“干政”,甚至可以說,只有那些比較有名的太監“干政”比較厲害。在這裡,我不太想繼續用“干政”這個詞,因為感覺或多或少傳遞出一種“擾亂”政治的感覺,而讓我們忽視太監這個群體在政治結構中真正起到的作用。
崇禎帝
還是從《萬曆十五年》出發,萬曆皇帝幾十年不上朝,無法與自己心愛的女人合葬,無法決定太子的人選,這背後,實際上是強大無比的文官集團。在現實政治的運作層面,皇帝與文官集團相互爭奪權力,到了明朝中後期,文官集團的實力越來越大,皇帝已經難以抗衡。正是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中,皇帝才選了不斷扶持宦官團體,來制肘文官集團。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太監在朝堂政治中起的作用,並不是專權媚上以中飽私囊,反而是朝堂上再平衡政治力量時,一股新的政治勢力。
到了後期,隨著太監們地位的不斷增長,便有了著名的東林黨和閹黨之爭。一般來說,東林黨包括了在朝、在野的大量士大夫,閹黨則是由宦官和依附於宦官的官僚所組成的政治派別。閹黨勢力的不斷上升,從本質上其實體現出了文官集團的勢力不斷壯大,皇權不斷衰落過程中的奮力反抗。
雖然在後世的記載中,東林黨相比於閹黨呈現出一個比較正面的角色,但是從具體的行為上來說,很難簡單的在二者之間形成一個簡單的、以好壞為標準的評價。如果從具體的歷史事實上出發,雙方都是從自身利益出發來左右朝局,而閹黨的背後還往往站著皇帝。
其實,在看中國古代歷史的政治情況時,最重要的是要跳出過去敘述歷史的方式,就以這個有關太監“干政”的問題來看,我們的思維不應該集中於討論皇帝是否昏庸,太監是否奸詐,而是應該努力閱讀不一樣視角的文獻,還原真實的歷史場景。也正是透過這樣的方法,才能不斷更新自己的歷史知識和歷史觀點,對歷史事實產生正確的分析方法和認知。
參考文獻:
張婷婷主編. 中國歷史百科 第1卷[M]. 2014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
劉志琴.論東林黨的興亡[J].中國史研究.1979,(3):114-129.
-
4 # 青年史學家
太監干政自古以來都會受到批評,這在批評或許來自對太監群體的歧視,或許是因為太監干政往往與中國歷史上的亂象緊密相連。明朝的太監干政是比較為當代人所熟悉的。
明朝為什麼會出現太監干政呢?
除了個別具有政治手腕的“傑出”太監外,明朝太監干政還有一些制度上的原因。
明朝在土木堡之變後,開國時期形成的武官群體消失殆盡,文官的勢力因而迅速崛起,並且逐漸掌握了朝政的核心。其中一個明顯的表現就是內閣的權力逐漸抬升,內閣首輔逐漸成為實質上的“丞相”,而皇帝的權力則相應的受到削弱。因而,明朝的皇帝們選擇扶持太監群體以與文官群體抗衡。久而久之,太監干政就成為了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
當然,明朝皇帝的怠政也是導致太監能夠順利干政的重要原因。明朝的皇帝普遍有怠政的現象,要麼沉溺於煉丹藥,要麼做一些自己喜歡乾的活,因而日常的政務部分就移交給了太監。
明朝的絕對權力實際上仍然牢牢控制在皇帝的手裡面,所謂太監干政也不能將其妖魔化,因為太監所執行的實際上仍然是皇帝的命令。
回覆列表
核心原因就一個:因為皇帝太懶。
明朝初創時,承襲的是宋朝制度,三省六部,宰相輔政。但明太祖朱元璋是一個雄才大略之君,他覺得宰相分享了皇權,而且有時候還特別礙手礙腳,於是他大筆一揮,就把宰相給取消了。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
如此一來,倒是沒有人礙手礙腳了。但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以前宰相做的那些工作,都得由皇帝來做了。
這個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
朱元璋很勤奮,既當著皇帝,又做著宰相,竟然咬牙挺住了。
但到了他的兒子朱棣這裡,就有點挺不住了。於是,朱棣為了偷懶,就設立了內閣。內閣實際上就是皇帝的秘書機構,幫助皇帝幹活。
有了內閣後,皇帝終於可以輕鬆一點了。
但是,與前朝的皇帝相比,還是挺累的。因為內閣只有辦事權,沒有決策權。大小事情,都得報到皇帝這裡,由皇帝做決定。內閣擬定的“票擬”,只是個草稿,必須由皇帝過目後,批了紅,才能正式生效。
批紅,就成了很多懶皇帝討厭的事情。
怎麼辦呢?當然是找人代勞。
找誰呢?當然是找最信任的人。於是,這個任務就落到了司禮監掌印太監手中。
如此一來,皇帝就徹底輕鬆了。只要內閣和司禮監好好幹活,皇帝完全可以當撒手掌櫃。十幾二十年不上朝,也完全不影響整個王朝的執行。
但是,長此以往,代行皇權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可能就會大權獨攬了。如果碰上皇帝又懶又蠢,那這個太監就可以專權了——這,就是明朝“宦官專權”的由來。
此外,明朝的大臣特別倔,動不動就和皇帝唱反調,這讓皇帝更加親近太監,於是更有利於太監攫取大權。
再加上東廠、西廠這樣的特務機構也是握在太監手裡。因此,一旦某個太監大權獨攬,那就基本可以呼風喚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