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1941)印度著名詩人、作家、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生於加爾各答市的一個富有哲學和文學藝術修養家庭,13歲即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1878年赴英國留學,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活動。1884至1911年擔任梵社秘書,20年代創辦國際大學。1941年寫作控訴英國殖民統治和相信祖國必將獲得獨立解放的著名遺言《文明的危機》。泰戈爾是具有巨大世界影響的作家。他共寫了50多部詩集,被稱為"詩聖"。寫了12部中長篇小說,100多篇短篇小說,20多部劇本及大量文學、哲學、政治論著,並創作了1500多幅畫,諸寫了難以統計的眾多歌曲。文、史、哲、藝、 政、經範疇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種姓制度壓迫下要求改變自己命運的強烈願望,描寫了他們不屈不撓的反抗鬥爭,充滿了鮮明的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精神,同時又富有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 具有很高藝術價值,深受人民群眾喜愛。其重要詩作有詩集《故事詩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 (1913)、《飛鳥集》(1916)、《邊緣集》(1938)、《生辰集》(1941);重要小說有短篇《還債》(1891)、 《棄絕》(1893)、《素芭》(1893)、《人是活著,還是死了?》(1892)、《摩訶摩耶》(1892)、《太陽與烏雲》 (1894),中篇《四個人》(1916),長篇《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與世界》(1916)、《兩姐 妹》(1932);重要劇作有《頑固堡壘》(1911)、《摩克多塔拉》(1925)、《人紅夾竹桃》(1926);重要散文有 《死亡的貿易》(1881)、《中國的談話》(1924)、《俄羅斯書簡》(1931)等。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紹到中國,現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爾作品》。1861年5月7日,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戴賓德納特·泰戈爾是聞名的哲學家和社會活動家。哥哥、姐姐也都是社會名流。泰戈爾在這樣一個文壇世家環境的薰陶下,8歲開始寫詩,12歲開始寫劇本,15歲發表了第一首長詩《野花》,17歲發表了敘事詩《詩人的故事》。才華橫溢的泰戈爾從小就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1886年,他發表《新月集》,成為印度大中小學必選的文學教材。這期間,他還撰寫了許多抨擊美國殖民統治政論文章。1901年,泰戈爾在聖地尼克坦創辦了一所從事兒童教育實驗的學校。這所學校在1912年發展成為亞洲文化交流的國際大學。1905年,泰戈爾投身於民族獨立運動,創作了《洪水》等愛國歌曲。《人民的意志》被定為今日印度的國歌。1910年,泰戈爾發表長篇小說《戈拉》。1916年,發表長篇小說《家庭和世界》,熱情歌頌爭取民族獨立的愛國主義精神。1912年,泰戈爾以抒情詩集《吉檀迦利》獲諾貝爾文學獎金。1913年發表為人們所熟知的《飛鳥集》和《園丁集》。1924年曾來過中國,泰戈爾回國後,撰寫了許多文章,表達了對華人民的友好情誼。泰戈爾的一生是在印度處於英國殖民統治的年代中度過的。祖國的淪亡、民族的屈辱、殖民地人民的悲慘生活,都深深地烙印在泰戈爾的心靈深處,愛國主義的思想一開始就在他的作品中強烈地表現出來。他雖然出身於富貴家庭、生活在矛盾錯綜複雜的社會里,但他的愛憎是分明的,創作思想是明確的,始終跟上了時代的步伐。他曾在民族獨立運動高潮時,寫信給英國總督表示抗議殖民統治,並高唱自己寫的愛國詩歌領導示威遊行。他還曾堅決拋棄英國政府所授予的爵位和特權。印度人民尊崇他、熱愛他,稱他為詩聖、印度的良心和印度的靈魂。 泰戈爾不是個狹隘的愛國主義者。他對於處在帝國主義侵略和壓迫下的各華人民一貫寄予深切的同情,並給予有力的支援。20世紀20年代,泰戈爾曾多次出國訪問,並與世界各國文化名人一起組織反戰的和平團體。30年代,當德、意、日法西斯發動侵略戰爭的時候,泰戈爾拍案而起,向全世界大聲疾呼:“在我離去之前,我向每一個家庭呼籲——準備戰鬥吧,反抗那披著人皮的野獸。”這位舉世聞名、多才多藝的作家,在漫長的六十多年創作生涯裡,共寫了五十多部詩集,12部中長篇小說,一百餘篇短篇小說,二百多個劇本和許多有關文學、哲學、政治的論文以及回憶錄、遊記、書簡等。其中1921年問世的著名詩集《吉檀迦利》,使泰戈爾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故事詩》和《兩畝地》是印度人民喜聞樂見、廣為傳誦的不朽詩篇。膾炙人口的《喀布林人》、《素芭》和《摩訶摩耶》均為世界短篇小說的傑作。《贖罪》、《頑固堡壘》、《紅夾竹桃》等都是針對當時印度社會現實予以無情揭露和鞭笞的著名戲劇劇本。 泰戈爾不僅是一位造詣很深的作家、詩人,還是一位頗有成就的作曲家和畫家。他一生共創作了二千餘首激動人心、優美動聽的歌曲。其中,他在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高漲時期創作的不少熱情洋溢的愛國歌曲,成了鼓舞印度人民同殖民主義統治進行鬥爭的有力武器。《人民的意志》這首歌,於1950年被定為印度國歌。泰戈爾70高齡時學習作畫,繪製的1500幀畫,曾作為藝術珍品在世界許多有名的地方展出。1941年,泰戈爾與世長逝,享年81歲。泰戈爾(1861~1941) Tagore,Rabindranath 印度詩人,作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是向西方介紹印度文化和把西方文化介紹到印度的很有影響的人物。 生平 1861年5月7日生於西孟加拉邦加爾各答市,1941年8月7日卒於同地。家庭屬於商人兼地主,婆羅門種姓。祖父德瓦爾格納特·泰戈爾和父親戴本德拉納特·泰戈爾都是社會活動家,支援社會改革。泰戈爾進過東方學院、師範學校和孟加拉學院,但沒有完成正規學習。他的知識得自父兄和家庭教師的耳提面命以及自己的努力者為多。他從13歲開始詩歌創作 ,14歲發表愛國詩篇《獻給印度教徒廟會》。1878年,他遵父兄意願赴英國留學,最初學習法律,後轉入倫敦大學學習英國文學,研究西方音樂。1880年回國,專事文學創作。1884年,離開城市到鄉村去管理祖傳田產。1901年,在孟加拉博爾普爾附近的聖地尼克坦創辦學校,這所學校於1921年發展成為交流亞洲文化的國際大學。1905年後民族解放運動進入高潮,孟加拉和全印度人民都反對孟加拉分割的決定,形成轟轟烈烈反帝愛國運動。泰戈爾去加爾各答投身運動,義憤填膺,寫出大量愛國詩篇。但不久同運動其他領袖發生意見分歧,他不贊成群眾焚燒英國貨物、辱罵英華人的“直接行動”,而主張多做“建設性”工作,如到農村去發展工業、消滅貧困愚昧等。他於1907年退出運動回聖地尼克坦,過隱居生活,埋頭創作。1913年,他因英文版《吉檀迦利》(Gitanjaei,即《牲之頌》,1911年出版)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從此聞名世界文壇。加爾各答大學授予他博士學位。英國政府封他為爵士。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先後10餘次遠涉重洋,訪問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傳播和平友誼,從事文化交流。1919年,發生阿姆利則慘案,英國軍隊開槍打死1000多印度平民,泰戈爾宣告放棄爵士稱號,以示抗議。1930年,他訪問蘇聯,寫有《俄國書簡》。他譴責義大利法西斯侵略阿比西尼亞(衣索比亞)。支援西班牙共和國政府反對法西斯頭子佛朗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寫文章斥責希特勒的不義行徑。他始終關心世界政治和人民命運,支援人類的正義事業。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1941)印度著名詩人、作家、藝術家和社會活動家。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生於加爾各答市的一個富有哲學和文學藝術修養家庭,13歲即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1878年赴英國留學,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活動。1884至1911年擔任梵社秘書,20年代創辦國際大學。1941年寫作控訴英國殖民統治和相信祖國必將獲得獨立解放的著名遺言《文明的危機》。泰戈爾是具有巨大世界影響的作家。他共寫了50多部詩集,被稱為"詩聖"。寫了12部中長篇小說,100多篇短篇小說,20多部劇本及大量文學、哲學、政治論著,並創作了1500多幅畫,諸寫了難以統計的眾多歌曲。文、史、哲、藝、 政、經範疇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種姓制度壓迫下要求改變自己命運的強烈願望,描寫了他們不屈不撓的反抗鬥爭,充滿了鮮明的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精神,同時又富有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 具有很高藝術價值,深受人民群眾喜愛。其重要詩作有詩集《故事詩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 (1913)、《飛鳥集》(1916)、《邊緣集》(1938)、《生辰集》(1941);重要小說有短篇《還債》(1891)、 《棄絕》(1893)、《素芭》(1893)、《人是活著,還是死了?》(1892)、《摩訶摩耶》(1892)、《太陽與烏雲》 (1894),中篇《四個人》(1916),長篇《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與世界》(1916)、《兩姐 妹》(1932);重要劇作有《頑固堡壘》(1911)、《摩克多塔拉》(1925)、《人紅夾竹桃》(1926);重要散文有 《死亡的貿易》(1881)、《中國的談話》(1924)、《俄羅斯書簡》(1931)等。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紹到中國,現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爾作品》。1861年5月7日,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他的父親戴賓德納特·泰戈爾是聞名的哲學家和社會活動家。哥哥、姐姐也都是社會名流。泰戈爾在這樣一個文壇世家環境的薰陶下,8歲開始寫詩,12歲開始寫劇本,15歲發表了第一首長詩《野花》,17歲發表了敘事詩《詩人的故事》。才華橫溢的泰戈爾從小就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1886年,他發表《新月集》,成為印度大中小學必選的文學教材。這期間,他還撰寫了許多抨擊美國殖民統治政論文章。1901年,泰戈爾在聖地尼克坦創辦了一所從事兒童教育實驗的學校。這所學校在1912年發展成為亞洲文化交流的國際大學。1905年,泰戈爾投身於民族獨立運動,創作了《洪水》等愛國歌曲。《人民的意志》被定為今日印度的國歌。1910年,泰戈爾發表長篇小說《戈拉》。1916年,發表長篇小說《家庭和世界》,熱情歌頌爭取民族獨立的愛國主義精神。1912年,泰戈爾以抒情詩集《吉檀迦利》獲諾貝爾文學獎金。1913年發表為人們所熟知的《飛鳥集》和《園丁集》。1924年曾來過中國,泰戈爾回國後,撰寫了許多文章,表達了對華人民的友好情誼。泰戈爾的一生是在印度處於英國殖民統治的年代中度過的。祖國的淪亡、民族的屈辱、殖民地人民的悲慘生活,都深深地烙印在泰戈爾的心靈深處,愛國主義的思想一開始就在他的作品中強烈地表現出來。他雖然出身於富貴家庭、生活在矛盾錯綜複雜的社會里,但他的愛憎是分明的,創作思想是明確的,始終跟上了時代的步伐。他曾在民族獨立運動高潮時,寫信給英國總督表示抗議殖民統治,並高唱自己寫的愛國詩歌領導示威遊行。他還曾堅決拋棄英國政府所授予的爵位和特權。印度人民尊崇他、熱愛他,稱他為詩聖、印度的良心和印度的靈魂。 泰戈爾不是個狹隘的愛國主義者。他對於處在帝國主義侵略和壓迫下的各華人民一貫寄予深切的同情,並給予有力的支援。20世紀20年代,泰戈爾曾多次出國訪問,並與世界各國文化名人一起組織反戰的和平團體。30年代,當德、意、日法西斯發動侵略戰爭的時候,泰戈爾拍案而起,向全世界大聲疾呼:“在我離去之前,我向每一個家庭呼籲——準備戰鬥吧,反抗那披著人皮的野獸。”這位舉世聞名、多才多藝的作家,在漫長的六十多年創作生涯裡,共寫了五十多部詩集,12部中長篇小說,一百餘篇短篇小說,二百多個劇本和許多有關文學、哲學、政治的論文以及回憶錄、遊記、書簡等。其中1921年問世的著名詩集《吉檀迦利》,使泰戈爾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故事詩》和《兩畝地》是印度人民喜聞樂見、廣為傳誦的不朽詩篇。膾炙人口的《喀布林人》、《素芭》和《摩訶摩耶》均為世界短篇小說的傑作。《贖罪》、《頑固堡壘》、《紅夾竹桃》等都是針對當時印度社會現實予以無情揭露和鞭笞的著名戲劇劇本。 泰戈爾不僅是一位造詣很深的作家、詩人,還是一位頗有成就的作曲家和畫家。他一生共創作了二千餘首激動人心、優美動聽的歌曲。其中,他在印度民族解放運動高漲時期創作的不少熱情洋溢的愛國歌曲,成了鼓舞印度人民同殖民主義統治進行鬥爭的有力武器。《人民的意志》這首歌,於1950年被定為印度國歌。泰戈爾70高齡時學習作畫,繪製的1500幀畫,曾作為藝術珍品在世界許多有名的地方展出。1941年,泰戈爾與世長逝,享年81歲。泰戈爾(1861~1941) Tagore,Rabindranath 印度詩人,作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是向西方介紹印度文化和把西方文化介紹到印度的很有影響的人物。 生平 1861年5月7日生於西孟加拉邦加爾各答市,1941年8月7日卒於同地。家庭屬於商人兼地主,婆羅門種姓。祖父德瓦爾格納特·泰戈爾和父親戴本德拉納特·泰戈爾都是社會活動家,支援社會改革。泰戈爾進過東方學院、師範學校和孟加拉學院,但沒有完成正規學習。他的知識得自父兄和家庭教師的耳提面命以及自己的努力者為多。他從13歲開始詩歌創作 ,14歲發表愛國詩篇《獻給印度教徒廟會》。1878年,他遵父兄意願赴英國留學,最初學習法律,後轉入倫敦大學學習英國文學,研究西方音樂。1880年回國,專事文學創作。1884年,離開城市到鄉村去管理祖傳田產。1901年,在孟加拉博爾普爾附近的聖地尼克坦創辦學校,這所學校於1921年發展成為交流亞洲文化的國際大學。1905年後民族解放運動進入高潮,孟加拉和全印度人民都反對孟加拉分割的決定,形成轟轟烈烈反帝愛國運動。泰戈爾去加爾各答投身運動,義憤填膺,寫出大量愛國詩篇。但不久同運動其他領袖發生意見分歧,他不贊成群眾焚燒英國貨物、辱罵英華人的“直接行動”,而主張多做“建設性”工作,如到農村去發展工業、消滅貧困愚昧等。他於1907年退出運動回聖地尼克坦,過隱居生活,埋頭創作。1913年,他因英文版《吉檀迦利》(Gitanjaei,即《牲之頌》,1911年出版)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從此聞名世界文壇。加爾各答大學授予他博士學位。英國政府封他為爵士。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先後10餘次遠涉重洋,訪問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傳播和平友誼,從事文化交流。1919年,發生阿姆利則慘案,英國軍隊開槍打死1000多印度平民,泰戈爾宣告放棄爵士稱號,以示抗議。1930年,他訪問蘇聯,寫有《俄國書簡》。他譴責義大利法西斯侵略阿比西尼亞(衣索比亞)。支援西班牙共和國政府反對法西斯頭子佛朗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寫文章斥責希特勒的不義行徑。他始終關心世界政治和人民命運,支援人類的正義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