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松老師談教育

    事實證明,沒有好處。

    很多人覺得道理越辯越明,然後透過辯論可以提高孩子對事物的認知,然後呢,在這一塊培養他的邏輯思維能力,分辨能力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實際上是,愛辯論的孩子最後都成了生活中的"槓精"。他們過多的關注生活中可以攻擊他人的地方。而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掌握了多少知識。這種對於多巴胺的分泌刺激,反覆的重現就會導致整個人生的異化,熱衷於爭論高下,熱衷於唾沫橫飛,熱衷於把自己的道理強加在別人的身上。最後活成了別人眼中的"傻子"。這個社會上,一群人中,越不愛說話的人越有實力。

    其實真理都在那裡擺著,不需要你去辯論。你更多的時候是應該要關注於自己的內心。看看跟別人相比你有哪些不足?可以從人家唾沫橫飛中學到哪些東西?從而不斷的提升自己,戰勝自己。

  • 2 # ANNA

    作為一個家長,一直在注視和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

    孩子上幼兒園大班了,原來小的時候,你給他說什麼就是什麼,他基本上是照著去做,但是最近我發現孩子的一個變化,我告訴他答案的時候,他會來一句為什麼,你需要和他解釋原因,而且有時候在這過程中爭辯是必不可少的。

    那家長跟孩子適度、禮貌的爭辯有什麼好處呢?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孩子和你爭辯的時候,那就說明他針對某件事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觀點,這也反映了孩子的成長。

    (2)透過與孩子爭辯,我們也能瞭解到孩子的基本觀念,也方便我們去了解和掌握他的思想動態,如果有好的方面要肯定,有不恰當苗頭的也可以及時遏制。

    (4)經常和孩子在一塊爭辯的話,能更方便雙方溝通,也能養成一個溝通的習慣,他有什麼想法也能願意和你去說,能夠增進雙方的感情。

    (5)適度的有禮貌的和孩子爭辯,更能夠養成孩子禮貌的習慣。在成長的過程中,大人的言行舉止對他都是很好的指導作用和模仿作用。

  • 3 # 話梅薯片

    和小區內的寶媽們一起遛娃,說到孩子越來越大,也越來越難管,父母說什麼他們都會反駁兩句時,一位寶媽說了一句讓動媽觸動特別深的話。

    她說:“我說一句話,你們別生氣,我怎麼總覺得說一個孩子‘乖’、‘聽話’,是等同於說這個孩子‘傻’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啥都聽別人說,那不是傻是什麼?”

    雖然這位寶媽說完這句話後,有人說她是鑽牛角尖,有人說她是在曲解說孩子“乖”的意思。

    但是,動媽卻想到了一項德國的研究結果。

    與父母真正的爭辯,促進孩子的創造力

    德國心理學家家安格利卡•法斯博證實:隔代人之間的爭辯,對於下一代來說,是走向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能夠同父母進行真正爭辯的孩子,在長大後會比較自信,有創造力和合群。而事實也表明,當孩子和大人進行爭辯的時候,往往是孩子們最得意的時候。

    這樣一來,就會帶給孩子們兩個好處:一是孩子為了能夠爭辯過父母,就會積極思考,並且會選擇運用學到的語彙和表達方式,試圖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意願,這樣一來,就會大大刺激孩子語言能力的發育;二是透過與父母的爭辯,孩子可以到爭論、辯論的邏輯技巧,這對孩子日後的邏輯思維的發展是有利的。

    文章開頭說話的那位寶媽,可能就是與父母真正爭辯的利益獲得者。她現在在一家世界500強中任職高管職位,她說公司內華人的數量大概在十分之一,女性更是少數。但是她一點不怕,她堅信有能力就有一切。

    與父母真正的爭辯,能幫助孩子形成個人意志

    心理學家認為,爭辯能夠幫助孩子變得自信和獨立。在於父母爭辯的過程中,孩子會感覺到自己受到重視,學會如何表達才能實現自己的意志。

    爭辯也表明孩子自我意識的覺悟,表明孩子正在嘗試著走自己的路。

    德國心理學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說,孩子在與父母爭辯後發現,父母並非總是正確的。爭辯的勝利,會使孩子獲得一種快感和成就感,既讓孩子有了估量自己能力的機會,也鍛鍊了孩子們的意志力。

    與父母真正的爭辯,能夠升級親子關係

    與傳統家庭相比,現在的家庭更提倡成員之間的自由平等。而孩子與父母之間真正的爭辯則是有利於情感、思想的交流,形成和諧的家庭氣氛。

    據一項統計顯示,愛頂嘴的孩子約佔 70% 。頂嘴隱藏著孩子的情緒,孩子在說出“不要”之後,爸媽可以引導他們說出原因,這時,頂嘴的行為也就變成了爭辯。而父母在允許說孩子說出自己內心話後,孩子不僅能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也更有利於建立一種良好的親子關係。

    晚飯時,嫂子叫侄女吃飯。侄女說:“不吃!”

    嫂子一聽孩子的語氣有點不對,就從餐廳到了客廳。一看,侄女正在低頭捏橡皮泥,再仔細一看,孩子眼睛紅紅的。

    嫂子詢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孩子今天被同桌誤解了——同桌上課傳紙條,被老師叫去談話。回來後,同桌就說是侄女向老師告密。

    侄女只是透過頂嘴的行為來掩飾自己的委屈,而幸好嫂子給了孩子傾訴的機會。母女二人透過溝通、爭辯來解決了孩子的問題。

    孩子與父母的爭辯,要把握好度

    雖說,孩子與父母真正的爭辯對孩子有很多好處。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孩子與父母爭辯就沒有度,沒有規則,也不意味著句句話、樣樣事孩子都能與父母爭辯,更不是有理無理都能爭論不休。

    在以下幾種情況下,孩子就不能與父母爭辯:

    孩子不講道理,爭辯時強詞奪理,提不合理要求,如看見玩具就要買,不給買就撒潑打滾;

    孩子和父母爭辯時不講禮貌,爭辯時頂撞父母,不尊重父母,如爭辯時打罵父母或長輩,或說髒話。

    包貝爾在《你好爸爸》中坦言,自己蹭隊女兒餃子發火。

    那是餃子兩歲多的時候,一家人去動物園玩。玩了一整天,臨近動物園關門,於是大人們準備帶餃子回家。可是,餃子不想回家,賴在原地不走。

    這時,阿姨想直接抱走餃子,結果餃子上去就給了阿姨一巴掌。包貝爾被餃子這個舉動激怒了,也給了餃子一巴掌。等他平復了心情,他開始和餃子談心。

    問餃子為什麼打阿姨,餃子說不想讓阿姨抱。包貝爾又問,不想阿姨抱,你就可以打人麼?爸爸打你對麼?餃子回答說,打人不對。

    包貝爾解釋說,自己想告訴餃子的說:第一,你打人是不對的;第二,大家是平等的,不能因為阿姨是僱工就隨意打罵。

    當然,我們並不是提倡包貝爾這種“以暴制暴”的行為。只是想說,孩子爭辯的時候這種不禮貌及打罵的行為是不對的,家長要及時制止。

    再跟你分享下我家寶寶識字的經驗吧,我家寶寶兩歲半的時候我就已經教他去認識簡單的漢字,但是自己教的又有點含糊,畢竟不是當老師的,之後我就在網上買了些帶圖的卡片和書本讓他認識,不過效果不明顯,花費大量時間,還容易損壞,而且寶寶什麼都想往嘴裡塞,有些比較小的拼圖什麼的,就怕寶寶吃了,後來發現了一款APP【 貓小帥識字】,真心推薦大家使用,裡面有一有千多個簡單易學的漢字還很多的冒險故事,還有把漢字變成有趣的動畫和圖形,我家寶寶特別喜歡聽,平常特別好動的他,一看這個就安靜的聽故事。各種遊戲關卡讓寶寶重複學習漢字內容,加深記憶,

    讓我這個陪寶寶玩的麻麻都覺得好玩有趣。所以極力推薦你去試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鐳射去除雀斑有副作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