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以禮觀書
-
2 # nightwish
可能“無情最是帝王家”這句感嘆,最能體現這個重情義的皇子受冷落的原因。
這是電視劇中的表現,正史中,胤祥開始同樣因為能文能武受康熙喜愛,但太子被廢后,鮮有記載,至少有關恩寵的都不見其,但雍正繼位後,大大重用。所以,胤祥的真實遭遇還是比較接近《雍正王朝》中的角色。
1. 太過重情的俠者
胤祥號稱“俠王”,而繼位的胤禛被稱“冷麵王”,皇位的有力競爭者胤禩稱“八賢王”,足見其各位的性格及結局。胤祥善弓射騎獵,從康熙三十七年起十年間,都經常雖隨康熙外遊。其善文詩詞,對於滿清前期,能夠掌握漢文詩詞的貴族基本都是有很高文化修養的,更有部分作品流傳於世。用現在的角度看就是一個文藝的運動少年。
2. 性格決定無法成為冷血帝王
由此可見,其是個很有情懷的感性之人,而結合歷史上,太子被廢后,在康熙朝胤祥就在沒有過出現,想畢他也是太子的支持者。太子的支持者,首先要是一個的制度擁護者,足見其忠誠,而突然間的冷落,可能是其為太子出了頭,惹怒了康熙,足見其義氣。就是這樣一種情懷俠士,是很難狠心革除一些積弊,而康熙晚年需要的繼承者是一個改革者,他太過寬縱,他需要後人嚴苛的,一絲不苟的梳理局面,用鐵腕治國,而胤祥是做不到的。
-
3 # 忠肝義膽嶽老三
一
十三爺胤祥是在第一次廢太子之前,是非常受康熙爺器重的,而正是在第一次廢太子中胤祥的性格缺陷暴露無遺。
因為他一直是四爺胤禛忠實小跟班,最開始他們屬於支援太子的陣營,而八爺胤禩看到太子不被康熙所喜歡,就想著去爭,也形成自己的陣營。導致兩個陣營面臨對立。
而在第一次太子被廢以後,胤祥就被牽連,被康熙皇帝圈禁,隨後在康熙有生之年沒有得到任何的重視,沒有任何的封賞,這是與之前受到的寵愛是完全天壤之別。
為何胤祥會被這樣的對待?
據分析應該就是胤祥在康熙面前替太子說了一些維護的話,而胤祥的性格就是直言直語,莽撞衝動,導致康熙的震怒!最終康熙把他圈禁,冷落了十年,其實這是良苦用心:一為改變他,二為保護他!
二
胤祥身上最吸引人的氣質是俠義風範,俠肝義膽!
俠者是急人之難,俠者是除暴安良,俠者是仗義執言!
可這種性格是最不能牽扯政治的,一旦涉及就極易被人所利用,而且他的莽撞衝動的性格肯定會得罪人,也非常容易被人在暗中陷害。
所以,這樣的性格被康熙看的很清楚,而且他是一個將才,他就想辦法去保護他,而最有效的保護就是讓他遠離鬥爭,遠離是非之地!故而冷落和圈禁,絕不理睬!
所以,在康熙眼裡,十三爺是個輔佐之才,但是他還是沒有被打磨成器的玉石,要打磨掉他的稜角和碎石,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他要改變他,讓他更加成熟,讓他成為一個棟樑之材,而非成為一國之君。所以康熙從來沒有想過讓他成為繼承人,因為他身上不具備領導的特質,而更適合做一個跟班,但這個跟班做好了,也肯定會為大清做出超凡貢獻!
而且,在康熙的眼中,能夠作為繼承人的還輪不到胤祥,太子胤礽就不說了,還有穩重辦事的老四胤禛,還有籠絡人心的老八胤禩,還有掌握軍權的老十四胤禵!
當然,雖然八爺非常出色,但八爺早就在康熙心裡被淘汰出局了,因為他的心太急,就像那句臺詞:朕沒給,你別搶!
而老八就是把一切鬥爭都挑明,讓康熙深為痛心,而“死鷹事件”讓他徹底出局!這就是心太急的後果!
即便是八爺無望,也輪不到十三爺,畢竟還有四爺和十四爺。
三
胤祥也從來沒有想過去作為繼承人,他自身的定位就一直是四哥的小跟班!
所以他和四哥的關係最好,唯四哥是從!
正是這樣,他自己就沒有幻想過!他更多的是想著幫著太子或者四哥,正是他的忠義讓後來的雍正特別倚重。
在康熙駕崩以後,四爺胤禛繼承大統,他第一件事就是傳令宗人府釋放胤祥!
經歷了十年的打磨,胤祥的性格完全改變了,沒有年輕的衝動,沒有年輕的暴躁,更多的是成熟,更多的是穩重!
而後,他就是雍正皇帝的最得力助手,為雍正保駕護航,在雍正面臨危急時,他總是挺身而出,真正的一代俠王!
所以,十三爺胤祥無論是自己的性格還是自己的定位,他都不適合做儲君,而十三爺最明智的地方就在於他不爭不搶,淡然處之!這就讓他為國家社稷做出更多的貢獻!
-
4 # 關東俠客
丨康熙帝一輩子生二十四個兒子(成人的),女兒二十,孫子輩上百都不一定認全吧!俗話說多子多福啊,在太子胤祀被廢以後出現"九子爭位的鬧心事。最後康熙帝把繼位遺詔藏在正大光明殿牌扁後,等他死後再拿出來宣佈皇位的繼承人。這樣毎個皇子都有上位的可能,從而化解了同室相兼的危機。在康熙的兒子中,十三子胤祥特別受康熙皇帝器重,不到二十歲生的英明神武,善騎射,精通經史子集,康熙皇帝每次全國各地巡遊,胤祥都跟隨左右,前途無量,後來可能是健康原因,逐漸受到冷落,與龍椅失之交臂了。雍正皇帝與胤祥關糸從小就感情深厚。繼位後,更成了雍正皇帝的左膀右臂。雍正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勒勉的皇帝,辦事雷勵風行,對兄弟們也毫不手軟,殺的殺,關的關,唯獨對十三弟睛睞有如果,當皇帝笫二天封胤祥為怡親王。命他總理戶部三庫,為人"教謹廉潔"。因此按例給錢糧均辭不受,受封鐵帽子王世襲.加封郡王,允許繼承。辦理西北軍務後又興修北京附近水利,積勞成疾,在雍正八年病逝,是雍正諸多兄弟中對他幫助最多的“克盡臣弟之道"。和雍正興系亦近超朝中諸臣之上。雍正允許十三弟把名字允祥改回胤祥,是清朝皇子中唯一犯皇帝名諱的,足見雍正皇帝對他的尊重。愛惜。
回覆列表
向敬之
胤祥能幹,可以說雍正的榮光裡,有一半是胤祥的功勞。雍正在為胤祥《交輝園遺稿》題辭中寫道:“朕弟怡賢親王,天資高卓,穎悟絕倫。如禮樂射御書數之屬,一經肄習,無不精妙入神,為人所莫及。而王自謙學力不充,總未存稿。是以王仙逝後,邸中竟無留存者。”
胤祥不但文才傑出,而且是理財、輔政、治國的一把好手,長期為雍正總理戶部、水利和軍事,為雍正推行新政改良傾心傾力。
無疑,胤祥的文武兼備,是在皇子時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自康熙三十七年至四十七年十年間,康熙帝每次外巡,都是帶著胤祥扈駕,足見康熙甚為看重這一個年輕的皇子。
但是,康熙卻沒有表現出擇其為儲的徵兆,甚至在第一次廢儲之後對胤祥出奇地給予不公平的待遇。這是有原因的:
1.胤祥雖然優秀,但表現出緊跟老四胤禛之後,無疑有暗結集團之嫌,深為康熙忌諱。
《雍正王朝》胤禛與胤祥劇照
2.胤祥生母本為滿洲鑲黃旗包衣出身,入宮長期為宮女,即便為康熙生兒育女也沒得冊封,只是在康熙三十八年病逝後被追封為敏妃。生母出身低微,不免影響到胤祥在康熙心中的分量。
3.胤祥齒序排行十三,其前的十二位皇兄都有出眾之處。經歷過四輔臣柄政獨專的康熙帝,只會考慮擇立一位成熟的皇子為後繼之君,而不會考慮年輕的胤祥。
4.康熙曾有十年對胤祥寵愛有加,但他心中最重的還是皇太子胤礽。他對於胤祥只有慈父之愛,而無擇儲之念。不僅如此,終康熙一生,都沒有給皇子胤祥一個正式的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