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黑豆

    武大郎的炊餅應該是饅頭。

    提到饅頭,我記得我在之前的問答裡面回答過類似的話題。不過那道題是和包子有關。

    餅字最早見於《墨子》磨面制餅戰國時期逐步推廣,西漢城鎮賣麵餅的已經常見了。

    磨面需要石磨,考古可以確認是秦朝已經有磨。

    漢唐時候,麵食都稱為餅。烤的稱為爐餅或者燒餅,加芝麻的是胡餅,用水煮的叫湯餅蒸的叫蒸餅或者籠餅。

    但是蒸餅最初不發酵,真正的符合現代類似開花饅頭的,大概是東漢(一說不晚於東漢末)。

    從時間上來看,武大郎賣的可能就是“開花饅頭”吧!

    關於“饅頭”最初是指“包子”,這個我在另外一個問題裡回答過了。

  • 2 # 邏輯文史游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不僅讓我想到了潘金蓮,還讓我想起了諸葛亮~

    一般認為,《水滸傳》的成書時間是元末明初,但小說中的故事是北宋的第八位皇帝徽宗時期。但我們在趙佶身上確實找不到線索,那就繼續往前看。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名叫趙禎,也正是從趙禎開始,“炊餅”這個詞被賦予了新的含義。

    車邏輯查閱了《國語辭典》,裡面給出了說法:趙禎的禎與蒸音近,為了避諱,呼蒸餅為炊餅。而蒸餅的我們可以理解為是用蒸的方法烹飪麵食的總成,那麼這個概念就又更廣泛了,那它到底是我們所理解的餅類還是饅頭呢?讓我們把目光轉向十字坡的酒店,武松走進酒店中孫二孃有這麼一句介紹:

    “本家有好酒、好肉,要點心時,好大饅頭。”

    其實這裡的饅頭我們都很清楚,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包子,只不過可能沒有花紋罷了,那麼至少我們知道這炊餅並不是當時的饅頭(包子)。那就還是回過頭看看武大郎吧,鄆哥發現了潘金蓮的不恥行為去向武大郎報信,武大郎以十炊餅作為酬勞,鄆哥不依,非要喝酒:

    武大道:“好兄弟,你對我說是 兀誰?我把十個炊餅送你。”鄆哥道:“炊餅不濟事。你只做個小主人,請我吃三 杯,我便說與你。”

    由此可知這炊餅應該是家家戶戶天天都能吃到的東西,並不是什麼美味小吃,那麼這蒸餅(炊餅)基本上是饅頭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那饅頭這道小吃又是怎麼來的呢,相傳最早要追溯到三國時期了,諸葛亮率蜀軍征服蠻夷之地後(我並不確定是不是打了7次)班師回朝,途經瀘水。大軍正欲渡江,忽然狂風大作,掀起了波(po)瀾拋棄了孔明,人都不能行走更別說馬了。孔明甚是費解,便來問孟獲,孟獲說:丞相啊,咱倆打了這麼長時間雙方都死了不少人,我的一部分南蠻兵和藤甲兵的亡魂流落在江上無法超生,於是才在江上興風作浪擋住我們的去路,要想渡江須用49顆蠻人的頭顱祭江才能平息啊。

    諸葛亮想了想覺得此事不妥,都死了這麼多人了怎麼還能傷及無辜,於是心生一計,設立祭臺、焚香,撒酒,唸咒,還讓隨軍的廚子殺牛宰羊和麵,把牛羊肉包在面中,捏出49顆人頭的形狀,之後扔到瀘水之中,以祭奠無法超度的亡靈們,於是這49個麵糰人頭便被命名為“蠻頭”。

    由於“蠻頭”的製作較為複雜,成品又類似與我們現代的包子無異。當流傳於民間時百姓省略了做餡這一環節,就成了現在的饅頭。元代《誠齋雜記》記載:

    孔明徵孟獲。人曰:蠻地多邪,用人首祭神,則出兵利。孔明雜以羊豕之內,以麵包之,以像人頭。此為饅頭之始。

    明代郎瑛在《七修類稿》中也有記載:

    饅頭本名蠻頭,蠻地以人頭祭神,諸葛之徵孟獲,命以麵包肉為人頭以祭,謂之‘蠻頭’,今訛而為饅頭也。

    而包子正式被命名相傳起源於宋代,宋代《燕翼詒謀錄》記載:

    仁宗誕日,賜群臣包子。

    包子後注曰:“即饅頭別名”。

    最後,我們把目光放到當代,說一下關於不同地區饅頭的不同叫法。通常我們把有餡的都叫做包子(這個餡可以是糖、豆沙、肉、素等等),沒餡的叫做饅頭,農村有時把饅頭叫做饃饃。不同筋度的麵粉做出的饅頭口感差異很大,其實這點在南北方的做法上就能體現出來。北方饅頭多呈圓形,味道平淡甚至微鹹,而南方的饅頭更多的是刀切方形,製作過程中多在麵粉里加糖,所以口感上南方饅頭更鬆軟香甜,而北方饅頭則更有嚼頭。

    不過從歷史角度來講,饅頭本來是有餡的,只不過後來流傳民間根據人們的生活水平又和包子區分開來,所以有的地區把包子等同於饅頭,這點也是可以理解的~

    別拿饅頭不當~~~乾糧~

  • 3 # 村錄農記

    餅類和饅頭的區別在於它的做法,形狀上餅是薄而圓,多是煎或者烤出來的,而饅頭是厚厚的麵糰,是透過蒸籠蒸出來的。

    炊餅和饅頭同屬於麵食,但武大郎的炊餅應該是饅頭,因為它是蒸出來的,當時叫“蒸餅”。

    只不過宋仁宗時,因為仁宗名叫禎,“蒸”與“禎”音近,為了避諱,宋朝人才把“蒸餅”改稱為“炊餅”。

    我們那裡叫饅頭統稱為“饃”,圓的叫“蒸饃”,帶菜的叫“菜饃”,還有的說是“饃饃”。往裡凹陷的叫“窩窩”或者“窩窩頭”,熟面的叫“發麵饃”,生面叫“死麵饃”。

    雖然有些麵食也叫饃,但它並不是饅頭,像陝西那邊的鍋盔,就是一種洛饃,它是在鍋裡烙出了的,並非蒸出,所以它應該屬於餅類。

    離我們近的濟寧,那邊有地方叫“乾糧”,威海有地方叫“餑餑”,遠點的漢中又叫“實疙瘩”,也有叫“實心頭”的。

    各地方言說法對饅頭雖然不一樣,但大致統一,也沒有太多的叫法,說起來饅頭和饃,都知道是什麼,個人認為,饅頭是普通話的叫法,而饃應該是普遍的說法了。

  • 4 # 金堤河之日進斗金

    個人認為不是饅頭,因為我就是陽穀人,陽穀把饅頭叫做饃饃,現在農村還有很多專門做饃饃的,統稱“饃饃房”每到飯點的時候都會走街串巷的喊:換饃饃了,誰換饃饃!(原來我小時候都是人力三輪,鐵皮喇叭直接喊用錢買或者小麥換,現在每個饃饃房都有自己的饃饃票,來換,現在也可以錢和小麥,社會進步了,目前都是電動三輪和充電的喇叭迴圈播放,方便了很多,感謝祖國啊)好了,默默的話題就到此告一段落。

    咱們現在講燒餅,燒餅在我家那邊自古有之,以前從沒聽過我家吃煎餅,我小時候就是吃燒餅長大的,做法就是上面這種形式,做好的餅砍上刀印,外面一圈都是厚的,裡面的薄的一層芝麻,分甜的和五香的;小時候一塊錢五個,現在一塊錢一個,,,小時候牙口好,買來之後有時候不吃穿根繩掛我家歪脖老棗樹上,每天經受日精月華就變得和石頭一樣硬,水分都蒸發了,一股淡淡的香味,我家的小貓因為偷吃我的燒餅還摔死了,都說貓九條命可能是貓太小了沒有躲過一劫,扯得有點遠哈!

    因為魯西南高產小麥而且是過冬小麥所以做出來的麵食十分筋道頂飽,所以這燒餅也是口感非常棒,嫌硬的泡在湯裡就適合牙口不好的人吃了,儲存時間長不容易變質,口感也很好,價格就跟饅頭價格差不多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接受,說是炊餅叫饅頭的簡直是令我匪夷所思,小時候看老版的水滸傳大郎買的是饅頭我全家都圍著電視哈哈大笑。

    因為我不是學歷史的,也不是專門回答這個問題,這圖都是手機庫存,但是我覺得足以打壓上面那幾個答案,我看到他們之後專門做的這個答案。 具體我也沒有考察,但是作為一個本地人來說,我還是覺得燒餅才是炊餅該有的樣子,製作簡單方便,符合大眾口味,經濟實惠,儲存時間長,幾百年前流傳至今魯西南附近周邊城市都有賣燒餅的,河南河北現在都有!而且現陽穀縣獅子樓景區就有炊餅現場製作就是我說的燒餅,現在給大家看一下前幾天剛吃的燒餅配羊湯,預祝大家新年快樂,也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面板微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