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思維館
-
2 # 文史磚家
曹丕作為曹操的嫡長子,文武全才、絕頂聰明,肯定是受到父親的喜歡、器重。但令人奇怪的是,這樣一個優秀的兒子,曹操卻遲遲不肯讓他接班,這難免會讓外人產生猜測,以為曹操並不喜歡曹丕。其實,曹操之所以不情願曹丕接班,肯定是發現他身上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我逐一做個說明。
讀過《三國》的朋友大概都清楚,曹操最中意的接班人是長子曹昂,等到曹昂遇難後開始屬意幼子曹衝,可等到曹衝夭折後,曹操能選擇的物件便只有曹丕、曹植兄弟二人。此時以嫡以長,曹丕都是接班人的“不二人選”,然而曹操卻遲遲不讓他接班,而是極喜歡曹植,導致兄弟二人為此還曾鬧出過動靜很大的爭儲風波,把好端端的親兄弟之情搞得勢如水火。
其實曹操之所以對曹丕“心有芥蒂”,大概是他早已覺察出此子的真實本性,即刻薄寡恩、陰險毒辣,為一己之私可以做到六親不認,雖然是個搞政治的“好手”,但終歸少了很多人情味。曹操的這種認識到底準不準?這還得從曹丕“接班”後的表現來考察,我們姑且選四則他對待家人態度的史實,以此來窺探他的本性。
1.誹父。曹操面對群臣擁戴,曾說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若天命在孤,孤為周文王”。如此看來,曹操對曹丕唯一的期冀,是希望他稱帝后,能給自己一個“文”的諡號,千萬不要稱“武”。因為“武”是開國皇帝的諡號,曹操自認為當不起,也怕背上“篡逆”漢朝的罵名,但曹丕偏偏給曹操加了一個“武”的諡號,讓天下誹謗的言論集於其父一身,用心何其險惡!
《論語》稱“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兒子接班後即使再猴急,也不應該馬上改變父親的治國方略,這在以孝治國的古代極為重要。曹操選拔官員的方針是“唯才是舉”,不重出身門第,只看能力水平,這也是他一以貫之的用人之策。可等到他死後,屍骨未寒之際,曹丕便急吼吼地改弦更張,改而採取重視出身門第的“九品中正制”。如此表現,甚是令人心寒,說他“謗父”應不為過!
2.逼弟。曹丕與曹植身為親兄弟,雖然因為爭儲一事搞得關係很僵,但曹丕既然目的已然達到,大可放親弟一馬,但此君卻並不做如是想。曹丕接班後尤且對曹植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後快,逼令曹植七步成詩的典故雖然過於誇張,但每每以國法相壓、貶斥確是事實,如果沒有老孃卞太后護著,曹植真的有可能不得善終。曹植在魏朝一直備受監管打擊,最終抑鬱憤懣而死,可謂悲劇。
其實受曹丕逼迫的不僅有曹植,還有另一位親弟曹彰。曹彰不喜讀書,唯以武勇見稱,本來對曹丕的儲君之位沒有多大威脅,只不該在為父親奔喪期間,向大臣詢問魏王璽綬,流露出爭立之意。雖然風波安穩度過,但曹丕卻對曹彰恨之入骨,三年之後利用曹彰入朝覲見之際,故意遲遲不許其入宮,最終令曹彰憤懣憂懼而死。親兄弟尤且不相容,亦可推測曹丕對外人的態度。
3.殺妻。曹丕的正妻甄夫人(影視劇中說她叫甄宓),原來是袁紹的兒媳,袁熙的妻子,袁熙敗亡後被曹丕收為正室,並生有明帝曹睿與東鄉公主兩個孩子。甄夫人不僅長得美豔絕倫,而且對待公婆極為孝順,不僅深得曹丕的喜愛,連卞夫人對她也是欣賞有加。然而這樣一位容貌品行俱佳的女子,最終卻落得慘死的境地,而兇手正是曹丕,令人倍感寒心。
原來曹丕稱帝后開始喜新厭舊,寵愛郭貴嬪(即郭女王)及李、陰兩位貴人,卻經常冷落甄夫人,令後者難免有失望怨恨的情緒。按說對甄夫人這種情況,老公曹丕哄一鬨就能化解,然而曹丕的態度卻是果決狠毒-賜死!不僅如此,曹丕因為擔心甄夫人鬼魂作祟,竟然在殯葬時,讓甄夫人披髮覆面,以糠塞口,極為羞辱。對待自己的愛人都如此狠毒,曹丕真是禽獸不如!
4.廢叔。曹丕接班後對得罪過自己的人睚眥必報,其中以對待其堂叔曹洪一事最令人不服。曹洪作為曹操的堂弟兼心腹大將,為曹魏政權的建立立下過汗馬功勞,而且在滎陽之戰中捨身施救曹操,算得上曹家的大恩人。於公於私,曹丕對待曹洪都應該是禮敬有加,然而實際情況卻完全相反。
原來曹洪是個出名的“守財奴”,傢俬殷富卻極為吝嗇,曹丕年輕時向他借錢被拒後遂懷恨在心,一直想尋機報復。在稱帝后第7個年頭,曹丕得到機會,藉口曹洪的門客犯法一事,將曹洪打入大牢並要處死,群臣苦諫無果。幸好此時卞太后尚在,於是威脅郭女王,如曹丕執意處死曹洪,她便會要求廢黜郭女王的後位。經過郭皇后的百般哀求哭諫,曹丕才極不情願的答應,但依然削奪曹洪的官位、爵號、封邑,廢其為庶民。曹洪被廢一事令朝臣大失所望,時人頗多抱怨之語。
曹丕本性如此偏狹狠毒、刻薄寡恩,毫無開國之君應有的寬宏大度之風,也難怪曹操極不情願他接班。
-
3 # 淡墨淺白
曹操肯定是喜歡曹丕的,曹操當魏王的時候就立曹丕為魏太子了!當時曹操已經62歲了,已經是人生暮年了,但曹操是65歲死的!這說明曹操在自己很清醒的時候就已經確認了繼承人了!不喜歡肯定也有足夠時間更換接班人!
-
4 # 瀟蕭歷史文社
不可能,曹操說不上不喜歡曹丕,只是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比較喜歡曹植,因此有過立曹植的想法,但很快便受到群臣的反對。而且曹操在世的時候曹丕便為五官將,世子,王太子等接班人的位置。
回覆列表
如果曹昂、曹衝不死,那世子之位,恐怕沒有曹丕什麼事兒。曹操所有子嗣之中,最傑出的當屬四人,即曹昂、曹衝、曹丕及曹植。曹昂早年因張繡之反而死,曹衝的敏捷聰慧,便是曹操的希望,曹衝於十三歲病夭後,在曹操的眼裡幾如天崩地裂,甚至曾對曹丕說曹衝之死,是其大幸——這無論如何,不是一個父親應該說的話,由此可見曹操對曹丕的觀感。
《三國志》載:“陳思王植字子建。年十歲餘,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善屬文。太祖嘗視其文,謂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柰何倩人?’時鄴銅爵臺新城,太祖悉將諸子登臺,使各為賦。植援筆立成,可觀,太祖甚異之。”曹衝之後,曹操便寄希望於曹植能夠成為他的繼承人,可惜曹植還差了火候,同時,為了安撫朝臣之心,避免橫生枝節,默許了曹植與曹丕的世子之爭。
曹丕手上有桓階、司馬懿、陳群、邢頤、吳質、賈詡等人輔佐,曹植有丁廙、丁儀、楊修、孔桂、楊俊等人擁護,二人各結黨羽,積極地為奪嫡之事進行準備,勾心鬥角層出不窮。在感情傾向上,曹操仍不待見曹丕,反而更愛年幼的曹植,認為其才德,更近於繼承人的風範,以培養繼承人的姿態予曹植,《三國志》載,“性簡易,不治威儀。輿馬服飾,不尚華麗。每進見難問,應聲而對,特見寵愛。建安十六年,封平原侯。十九年,徙封臨菑侯。太祖徵孫權,使植留守鄴,戒之曰:‘吾昔為頓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時所行,無悔於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與!’”
可惜曹植還是辜負了曹操的期望,“植既以才見異,而丁儀、丁廙、楊脩等為之羽翼。太祖狐疑,幾為太子者數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文帝御之以術,矯情自飾,宮人左右,併為之說,故遂定為嗣。……植嘗乘車行馳道中,開司馬門出。太祖大怒,公車令坐死。由是重諸侯科禁,而植寵日衰”,所謂司馬門,那是皇帝才能走的道,曹操雖然統攝朝臣,行使著皇帝的權力,實際上還是自認漢臣,終生未行稱帝之舉,對曹植此舉自然反感,也就熄了易立之心。
曹植行為不端,終於被曹操放棄了心中想法,這其中幾許爭鬥,到如今,除非發掘出更多的史料,我們已經難以看到,那沒有硝煙的鬥場下隱藏著如何的洶湧波濤,我們難以觸碰,但曹操對曹丕的情感,我們是能夠感受到的——對比曹植的待遇,那簡直就是“後爸”養的。甚至以曹衝之死為曹丕之幸,堪謂誅心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