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週期分4個階段:1歲-35歲,被稱為“健康期”。36歲-45歲,被稱為“疾病形成期”。46歲-55歲,被稱為“生命高危期”。
56歲-65歲,被稱為“安全過渡期”。
50歲後,進入“生命高危期”,各類疾病容易爆發。
1、不吃早餐,愛宵夜
現代人,有很多人,不吃早餐,卻獨愛吃宵夜。
不吃早餐,胃酸沒有食物中和,容易損害胃粘膜,久而久之,嚴重損害胃部健康。
此外,不吃早餐,還會加速衰老,免疫力下降,容易導致膽結石,增加心梗風險。
而長期吃宵夜,容易導致肥胖,肥胖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高發的因素之一。
此外,吃宵夜,還會導致消化不良,影響睡眠,進而損害整個機體健康。
早餐,不能省,宵夜,不可吃,一定要改掉這一個不良習慣。
2、吃得精細,少粗糧
對於現代人,食物吃得越來越精細,粗糧反而越來越少,這也增加了腸道疾病的發生。
食物過於精細,缺少粗糧,容易誘發結腸癌、大腸癌。
因為,腸道里有些食物毒性物質比較多,經過腸道的時候,由於沒有纖維素的話,有毒物質跟腸管接觸更加直接。
所以,飲食上,一定要調整,吃一些粗一點的、纖維多一點的食物,包括蔬菜、粗糧、雜豆五穀等。
養心,常深蹲
一蹲一起,肌肉一緊一鬆,可減輕心臟的負擔。
護肝,多敲腿
抬腿內側是肝經,外側是膽經,經常敲打,可通經活絡,促進肝臟排毒。
健脾,常揉腹
經常按揉腹部,有助於健脾和胃,促消化。
清肺,深呼吸
肺主呼吸,練習深呼吸,可吐故納新,促進肺部排濁,增強肺活量。
強腎,多抖動
雙手握拳,拳心虛空,拳背輕貼腎俞穴,利用抖動按摩穴位。
感覺到腰部輕微發熱為止,可激發腎氣,補腎強腎。
人的生命週期分4個階段:1歲-35歲,被稱為“健康期”。36歲-45歲,被稱為“疾病形成期”。46歲-55歲,被稱為“生命高危期”。
56歲-65歲,被稱為“安全過渡期”。
50歲後,進入“生命高危期”,各類疾病容易爆發。
此時,要格外注意身體健康,做好養生防護工作,莫忽視。50歲後,進入“生命高危期”,做好4防,助你離長壽更近一步一防“五高”“五高”即: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高尿酸、高體重。許多慢性疾病,皆是由“五高”引起的,因此,生活中,要注意防五高。飲食上,要注意清淡飲食,葷素搭配,飯吃七八分飽。作息上,要注意不熬夜,保證良好充足的睡眠時間,還不可賴床。生活中,要注意戒菸戒酒,不久坐,堅持適當的運動。二防“心腦血管病”隨著年紀的增大,血管也會“老化”“變硬”,誘發各類血管疾病。一些不良習慣的多年積累,血管堵塞也會越來越重,易形成血栓。血栓堵在心臟,就會引發心梗,堵在腦部,就會引發腦梗,由此可見,若想長壽,一定要養好自身血管。堅持每天,最少吃夠5種以上的蔬菜,有助強健血管。不同顏色的蔬菜,含有不同的營養成分,且含量不同,攝入蔬菜的種類越多,吸收的營養越全面。三防“肺部疾病”長期吸菸,大氣汙染,接觸廚房油煙、建築有害氣體等,都會損害肺部。近年來,肺癌的發生率、死亡率,皆是第一,奪走了許多人的生命。50歲後,要格外注意肺部病變,尤其是長期抽菸的人,更不可忽視。養護肺部健康,首先要戒菸,越早戒菸越好。四防“風溼病”人年紀大了之後,難免會有脖子疼痛、腿腳疼痛等感覺,除了關節退化之外,還要小心風溼病。現實生活當中,很多人被類風溼這種病所困擾,它不僅會導致關節的紅腫疼痛,還會引起關節變形、僵硬,甚至失去正常的行動能力。所以,50歲後,一定要注意預防風溼病。空氣溼度較大,就會慢慢侵蝕關節引發炎性反應,一定要注意。此外,夏天經常開空調也會導致溼寒入侵身體,加重風溼性關節炎。50歲後,想健康,改掉2大習慣1、不吃早餐,愛宵夜
現代人,有很多人,不吃早餐,卻獨愛吃宵夜。
不吃早餐,胃酸沒有食物中和,容易損害胃粘膜,久而久之,嚴重損害胃部健康。
此外,不吃早餐,還會加速衰老,免疫力下降,容易導致膽結石,增加心梗風險。
而長期吃宵夜,容易導致肥胖,肥胖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高發的因素之一。
此外,吃宵夜,還會導致消化不良,影響睡眠,進而損害整個機體健康。
早餐,不能省,宵夜,不可吃,一定要改掉這一個不良習慣。
2、吃得精細,少粗糧
對於現代人,食物吃得越來越精細,粗糧反而越來越少,這也增加了腸道疾病的發生。
食物過於精細,缺少粗糧,容易誘發結腸癌、大腸癌。
因為,腸道里有些食物毒性物質比較多,經過腸道的時候,由於沒有纖維素的話,有毒物質跟腸管接觸更加直接。
所以,飲食上,一定要調整,吃一些粗一點的、纖維多一點的食物,包括蔬菜、粗糧、雜豆五穀等。
50歲後,想長壽,養成4大習慣1、每天飲茶飲茶,自古以來,就是延年益壽的好習慣。養成喝茶習慣,每天泡上一杯,不同的茶水,有不同的養生之效。刺玫菊茶,泡水喝,可疏肝理氣,解鬱,改善心情,滋養心肝血脈。刺玫菊,是一種野生的小玫瑰花,其藥性溫和,可舒肝膽之鬱氣。刺玫菊,香氣濃郁,作為花茶,可疏解改善不良情緒,使心情變好,有助於肝氣抒發,減少生氣、鬱悶等不良情緒。此外,刺玫菊,還可以活血化瘀,調節內分泌,並且,有一定的淡斑之效,用其泡水,排肝毒,改善面部肌膚健康,也是不錯的選擇。金麥須茶,泡水喝,可促腎排毒,有益肝腎健康。金麥須,俗稱玉米鬚,十分常見,大多數情況,都被扔掉了。事實上,金麥須,也是一種中藥材,入腎、膀胱經,具有利尿、利膽等作用。用其泡水喝,可改善腎炎水腫,促進腎臟排毒,保護腎臟健康。2、睡前泡腳俗話說:“富人吃補藥,窮人泡泡腳。”人老腳先衰,百病始於足,許多疾病都是從腳開始的。堅持用熱水泡腳,還可驅寒暖身,溫補腎陽,有益健康,促長壽。首先,泡腳要泡透,泡腳水要沒過腳踝,一般泡到身體微微出汗即可。其次,泡腳水溫度,以38~45℃,泡約20分鐘即可。最後,切記,泡腳不要大量出汗,以免損害心臟健康。3、曬曬太陽Sunny,是最好的維生素D“活化劑”。經常曬曬太陽,能加快血液迴圈,促進鈣質吸收,預防骨質疏鬆。此外,曬太陽,還有助於補充人體陽氣,減少癌症機率。曬太陽,以上午10點前,下午4點後為宜。此時,Sunny中的紫外線偏低,更能使人感到溫暖柔和,促進新陳代謝,又可避免傷害面板。4、多走走路運動,可提高身體機能,增強免疫力,加強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走路,簡單易行,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走路,已被世衛組織認定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研究顯示,每天步行超過30分鐘的人,長壽機率都比其他人高4倍。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走路,是預防心臟病,最簡單和最方便的方法。50歲後,為了健康,要堅持4戒1、戒饞一旦貪吃,容易導致肥胖,肥胖是眾多慢性疾病的誘因。並且,體內過多“壞的”膽固醇,是引起動脈硬化的元兇。人到中年一定要戒饞,管住嘴,切不可貪嘴,減少肥胖及慢性病的發生!2、戒怒情緒,對健康影響易很大。怒大傷身,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發怒時,易導致神經興奮,引起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導致血壓升高。一旦血壓升高,對於中年人來說,十分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要注意戒怒,保持穩定愉悅的心情,多聽音樂,利於身心健康。3、戒久坐現代人,久坐不動,已經是十分常見的事情。然而,長期久坐,對身體健康危害巨大。久坐不動,血液迴圈差,危害心血管健康,增加肥胖、患癌風險。如果你有這一個習慣,一定要儘早改掉,改掉的越早越好。4、戒菸酒眾所周知,吸菸傷肺,喝酒傷肝。如果菸酒齊下,對身體的損傷,勢必會更大!研究發現,人在吸菸時,會導致血管內皮功能紊亂,增加炎症反應;還會使血壓升高,增加中風的機率。而酒精,除了會影響體內的臟器外,對大腦,也有顯著的傷害。酒精會讓大腦的皮質出現萎縮,嚴重者,還會出現大腦功能異常和意識障礙等。最後,常做小動作,助力大健康養心,常深蹲
一蹲一起,肌肉一緊一鬆,可減輕心臟的負擔。
護肝,多敲腿
抬腿內側是肝經,外側是膽經,經常敲打,可通經活絡,促進肝臟排毒。
健脾,常揉腹
經常按揉腹部,有助於健脾和胃,促消化。
清肺,深呼吸
肺主呼吸,練習深呼吸,可吐故納新,促進肺部排濁,增強肺活量。
強腎,多抖動
雙手握拳,拳心虛空,拳背輕貼腎俞穴,利用抖動按摩穴位。
感覺到腰部輕微發熱為止,可激發腎氣,補腎強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