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公務員面試中,無領導小組討論應該最先發言,還是應該靜觀其變
5
回覆列表
  • 1 # 中公教育

    經過一番爭論,有五位考生已經對公務員必備的6項素質和排序達成了一致,但小王和小李還是存在異議,並且各自都覺得其他人的選擇不正確,於是固執地闡述自己的理由,不斷搶話、插話。一時間,自由討論階段成了他們二人的陳述階段,他們兩人對別人的提醒(有人提醒說:根據統計的看法,意見已經基本上趨同了)不予理睬,自說自話的解說自己的觀點。小王和小李上演了一場無視他人、自導自演的“獨角戲”。

    但事實上他們的理由並沒有太多的說服力,甚至到最後他們闡述的理由已經偏離了主題。最重要的是這時距離討論結束只有三分鐘了,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只能舉手表決,匆忙達成一致。這時候,別的組員對他們兩人的做法只能搖頭,考官對他們兩個人的看法也傾向於否定。

    二、絕不做“沉默的羔羊”——積極主動爭取發言

    小路以筆試成績第一的絕對優勢進入到面試,身邊的同學,包括她自己都覺得勝利在望。面試當天,小路身著正裝,步入考場。在無領導小組的個人陳述階段,其他面試者表達流暢、觀點新穎,相比之下,小路卻是磕磕巴巴地重複了別人的論點。

    很顯然,她的發言無法吸引其他人的注意,考官也沒有多大興趣。總結陳詞階段,大家考慮到她發言相對較少,推薦她作為代表總結,可她竟然因為害怕而主動放棄,連最後扭轉形式的機會也被自己給扼殺了。默默無聞的她,面試結果可想而知,筆試第一,面試居末,惜敗而歸。

    三、虎虎生威,喜氣“羊羊”——找準定位,明確角色

    一次某部委無領導小組討論面試,考題涉及一項社會熱點話題,關於這一熱點的不同觀點相互對立而又各有道理和事實依據。顯然這一類題目充滿了辯證色彩,其目的就是要從考生之間熱烈討論甚至激烈“對抗”的過程中考查考生的能力和潛質,因此一般來說面試的現場應該是充滿“火藥味”的。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這次面試卻出現了不同的情況。

    9名考生在面試中表現出了極高的“涵養”,都是溫文爾雅,十分和氣,對抗色彩淡了很多。考官本期待考生間有不同觀點的碰撞,但是考生幾乎在個人陳述階段就基本達成了一致的觀點,各人的觀點沒有本質的差別。

    這樣,本該將不同觀點統合成形的自由討論階段就顯得有些多餘,原本40分鐘還嫌緊張的自由討論不到15分鐘便結束了。此外,考生們脾氣似乎太好,整個面試始終在一團和氣中進行,沒有領導者、進攻者、協調者的角色區分。事後有考官感嘆,這組考生是在面試中難得一見的“喜羊羊”,當然他們的面試成績也不出意料的“泯然眾人矣”。

    四、“一句”頂“一萬句”——言簡意賅、直擊要害

    韓同學為人熱情、反應敏捷而又能言會道,大家對他的口才十分佩服。不好的就是唱歌的時候是“麥霸”,聊天的時候是“話癆”。一次他去參加某省機關的公務員面試,信心滿滿,認為憑其三寸不爛之舌,侃也能把考官和競爭對手侃暈了,面試過關不在話下。

    他面試的形式是無領導小組討論,試題針對一起案件進行討論,確定當事人是否有罪,所犯何罪。韓同學是法律專業的,一見題目大喜,正好學以致用。於是在接下來的過程中,他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口才”和專業學識,侃侃而談,從題中的案件一直聊到死刑的存廢。同時他還盡顯“麥霸”本色,在自由討論時緊抓發言權不放,長篇大論一通猛侃。最後不僅其他考生不耐煩,甚至考官也有些走神了。

    結果呢,大家都可以猜到。

    五、君子和而不同——尊重你的對手

    小陳是個脾氣急躁的人,一急就會語調升高、語速加快、言辭尖銳,充滿火藥味,這點讓他在無領導小組討論中吃了大虧。他們討論的題目是關於醫療改革的幾大重要措施排序的問題,有幾個人與他的排序不一樣,並且在自由討論中有人對他的排序提出了質疑。

    他的霸道無禮招來了其他組員的反感,就連之前支援他的幾位組員也表示出了不滿。

  • 2 # 我就只有負能量

    公務員考試的無領導小組面試,一般都是有固定程式的,通常情況下,都是先根據抽籤的順序進行個人觀點陳述,之後進行自由談論。所以問題中的先發言,應該是自由談論時應不應該先發言。

    自由談論時應不應該先發言,這完全取決於你在整場考試中的個人定位,需要從你的個人性格、筆試成績、無領導考題內容的熟知程度以及同場人員水平等各方面綜合考量。

    個人性格

    如果你是外向霸氣的人,擁有身先士卒的勇氣,那麼就爭取第一個發言。如果你是謹慎內向的人,想觀望一下各路神通,那麼就晚一點再發言,但最好不要最後發言。

    2.筆試成績

    如果你的競爭對手都在你們同一組,你筆試第一,那可以穩一點,讓你的競爭者先說,要是你急於翻盤,那還是多努力表現一下。如果不在同一組,那還是要多表現,並且要有整體意識,不要把你一組的小夥伴們當成競爭者!因為組和組的分差會比較大,同組的分差相對較小。

    3.考題內容的熟知程度

    如果考題剛好是你非常熟悉的,那麼你的觀點比較成熟,也比較容易打動別人,這種情況下,還是先發言比較好,這樣能加快大家達成共識的速度,對於提高整體成績有幫助,尤其是還有對手在其他小組的情況下。

    4.同場人員的情況

    在個人陳述階段,大家會依次表達個人觀點,一定要認真聽取記錄,並做好分類總結。如果競爭對手在同一小組,要專門針對他的觀點進行優缺點分析,如果他觀點漏洞較大,那應該第一時間發言,在進行完分類總結後,對其觀點進行攻擊,爭取主動權。若大家分歧較大,而自己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那就觀望一時再發言。

    其實,先不先發言並不重要,無領導相對結構化來說,是一個技巧性考試而不是知識性考試。

    以我個人為例,本人筆試面試第一,同時也是我們無領導小組的第一名,而我的專業知識儲備量並不高,能得第一名主要靠技巧。

    我和競爭對手在同一小組,我的筆試成績高出他很多,如果不出現極其罕見的情況,他不太可能翻盤,所以,我面試當天並不著急,想著只要盯死了對手就可以了,並不想爭第一名。

    題目是排序題,第一輪陳述沒有特別出彩的,兩個觀點支援率差不多,而我的對手在轉筆抖腿,所以我完全安心了。

    本想維持普通水平就可以,所以遵循平常練習的經驗,發言兩次,一次兩分鐘以內,注意團結支持者,每次把同盟的編號點一點,然後就想等考試結束了。

    對了,我們那場考試規則把個人總結陳詞取消了,可能是為了公平考慮?

    可是小組的推動進展實在是太慢了,一個想翻盤的人發言極其猛烈,可是收效甚微,再加上她是我的同盟,所以忍不住就幫她總結了一下,結果我方的觀點被大家接受小組達成了一致,而我成了那個受惠者。

    幾點小貼士:

    1.考場上瘋狂搶話的情況並不常見,畢竟風度也是要考量的一方面。

    2.拉攏同盟很重要,你觀點再好沒人互動也無法推動。

    3.培訓班訓練出來的都跟小機械一樣,考官一聽就聽出來了,要有個人特色。

    4.發言兩三次,一次兩分鐘以內,太長讓人煩,也拖慢整體進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安切洛蒂的皇馬強在哪裡?